书城历史假如这不是宋朝
2688200000013

第13章 靖康之耻(2)

就在皇上和大臣们陶醉于收复平州的喜悦时,金国对张觉事变,特别是宋朝那么积极主动地接纳了张觉,真是恨之入骨。金国迅速派出大军讨伐张觉,带兵的是大将宗望。

这是一场非常激烈的厮杀,对于张觉来说,金国就是叛变辽国的叛徒,也是将自己推入绝境的罪魁祸首,所以看到金国的军队之后,他恨不能上前咬上两口!对于金国而言,张觉是第一个叛变金国的叛徒,最不应该的就是投降于宋朝,那个军事能力低下的宋朝!

张觉虽然是驻守平州的将领,带兵打仗不在话下,可是对方是金国的名将宗望,双方交战之后,张觉就处于劣势。

就在双方激烈交战的时候,宋徽宗已经得到了消息,可是出于对金国的畏惧,他不敢贸然派兵去支援张觉。他担心的是,如果宋金双方交战了,自己就成了撕毁“海上之盟”的罪魁祸首;而且他也清楚宋军的真正实力到底是什么,更是不敢以卵击石。

又是那个马植,他更加激动地说道:“张觉既然已经投降我大宋,就该出兵去支援他,以解张觉之危,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宋徽宗依旧没有听从马植的意见。就这样,张觉被打了个落花流水,只好躲进燕京藏了起来。

宗望带领军队一直追到大宋境内,他派人送书信到地方官手中,责问并索要张觉。抓不到张觉他是不会罢休的,声称活要抓人,死要脑袋。这时候张觉正躲藏在燕京的常胜军中,主将王安中对宗望说他这里没有张觉这个人。

宗望听了只是冷笑,他知道王安中没有讲实话,他也知道张觉一定就在王安中这里。宗望什么多余的话也没有说,只是让王安中交出人。

双方就这么僵持着,最后王安中被逼得没有办法了,情急之下就杀了一个长得很像张觉的人,把脑袋给宗望送了过去。

宗望很快就辨认出是假张觉,他越来越气恼,要人也越来越紧急,他怒气冲冲地说:“如果再不把张觉交出来,我就领兵冲进去自己捉拿了。”王安中觉得应该想办法保护好张觉,又不敢自作主张,于是向皇上请示该怎么办。

皇上也想保护张觉,可是宗望是个狠手,气势汹汹,非抓张觉不可,逼得很紧。皇上又担心他一气之下真的带兵杀进来,思来想去没办法,只好指示王安中杀掉张觉,好落个清白,让宗望消气。

马植这一次没有阻止,只是仰天长叹:“一错再错,张觉一死,降将心寒,会心生怨恨啊!”

接到命令后,王安中沉吟良久,最后也只好狠狠心,一咬牙下令将张觉绑了。可怜张觉做梦也没有想到大宋竟然要杀他,当时就气晕了,他悔恨万分,破口大骂。张觉被杀后,脑袋送到宗望大营。

宗望带兵走了。与此同时,燕京城内投降的辽将与士兵,人人浑身发抖,个个失声痛哭。他们极为愤怒,大宋连张觉都抛弃不顾,更别说庇护他们了,说不定自己什么时候就脑袋搬家、身首异处了,还是早做打算为妙。众人情绪激动,当初誓为大宋效力之心烟消云散。

金国也没有想到宋朝会杀了张觉,把他的脑袋当做礼物送过来,他们发现十分强大的宋朝原来是如此的软弱无能。金国早就对大宋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资源垂涎,想继续扩张,现在既然摸透了宋朝的底儿,金国的野心迅速膨胀,眼前正好有个机会。于是,金国皇帝就以宋朝收留张觉为借口,下令伐宋。

金军兵分两路,大举进攻宋朝,而这边徽宗君臣不相信金国会立即南下,还幻想着能继续和金国保持友好关系。殊不知,金军已经杀到了汴京城池之外。

眼看着对方都已经杀到自己的眼皮底下,宋徽宗这下可是真的傻眼了。面对这样的局面,他能想到的办法只有两个,一个是逃跑,另一个就是议和。这倒是符合宋徽宗本人的性格。不过为了大宋的颜面,逃跑是下下策,于是他就想先去议和,赔钱也就赔钱吧。

被派去的人叫做李邺,是个给事中,也就是管监察、管风纪的官员。这个平日里只在宋朝领土上活动的官员压根就没见过金国人,而且胆子非常小。当他走进金国的军营里,看到金国的官兵们个个都人高马大的样子,差点没直接坐在地上。就这样一个官员还来议和?金国的将领完颜宗望一个劲儿地笑话大宋无人啊。

回到东京汴梁,他上奏宋徽宗,说金国人“人如龙,马如虎,上山如猿,入水如獭,其势如泰山”,然后做了一个结论,说“中国如累卵”。当时,东京军民听到李邺这些话,都气愤不已,心想这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吗?于是给这位李给事起了个外号,叫“六如给事”。

当然这是后话,宋徽宗看到李邺的奏章之后,更加愁眉不展了,这么强大的敌人,他可如何是好呢?议和不行,那该怎么办呢?宋徽宗找来了宰相蔡京的儿子蔡攸,直接就问道:“爱卿啊,眼下这个局势,大宋危机啊,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蔡攸说:“皇上您不能跑,您一跑,宋朝人心就离散了。皇上都跑了,还想指望军民为他守住疆土吗?这肯定是不可能的。”

宋徽宗说:“那该怎么办?要不然你带兵去和金国对抗?”

蔡攸听了之后,差点没在心里把这个皇帝的十八辈祖宗都骂个遍,这不是让他去送死吗?你宋徽宗的命是命,我的命就不值钱吗?可是他不能这样直白地拒绝皇帝,于是就说:“如果微臣有这样的能力,自当万死不辞,可是光以我的能力,还不足以号令天下。”

宋徽宗又想了想说:“要不然让太子来做东京牧,监国摄政如何?”

蔡攸说:“让太子监国还不如传位给太子。”

他的这个建议倒真是让宋徽宗迟疑了,虽然眼下这是一个危机,可是就这样放弃了大好的王位和江山,他还是不舍得啊。

光听蔡攸一个人在这里忽悠,宋徽宗拿不定主意,于是就将这个想法在朝廷之上说了。太常少卿李纲同意这个想法,另一位大臣却提出了反对意见,太子即位,固然是名正言顺了,可是那皇上又将处于何地呢?

李纲说:“你们不让皇帝传位,是不是也想让皇帝跟太子父子失和,也想让皇帝落得唐玄宗那样的下场?”

吴敏觉得李纲言之有理,就进宫去见徽宗皇帝,把这番话禀明圣上。徽宗于是把李纲召来,说爱卿所言极是,朕绝无留恋皇位之心。就这样,宋朝的命运落到了赵桓的手中,也就是后来的宋钦宗。

历史就是这样有趣,你不知道何时,它就会给你一个惊喜。话说太子赵桓听到自己的父亲要在这个时候将皇位传给自己,坚决反对。一般来说,作为太子想要早日登上皇位,这再正常不过了,就为了能够获得王位,杀父弑君的也不在少数。可是在历史上也有坚决反对登基的太子,这就是赵桓。

对于赵桓的心思,我们倒也理解,毕竟是面临一个生死攸关的局面,眼前的金国又是兵强马壮、骁勇善战,一个不小心,他这个太子就成了炮灰。为了保命,他还是踏踏实实地做太子吧。

于是他坚决地对父亲说:“我不干!你都已经把大宋江山毁成这样了,现在把这个烂摊子推给我,我又能怎么办呢?”

宋徽宗也气急了,高声叫骂道:“好小子,你现在连我这个父亲的话都不听了?你今天是当也得当,不当也得当,否则你就是不孝!”

“不孝就不孝!我不当就是不当!”赵桓也是铁了心肠,甚至还哭晕了好几次。唉,赵桓千不该万不该,就是不应该哭晕啊。趁着他晕倒这个工夫,蔡攸、王黼等大臣一起拥进来,把黄袍强行披在太子身上,抬着就往大殿里走。

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赵桓登基了。所以,这位钦宗皇帝可以说是在昏迷的状态下被扶上宝座的,这在中国历史上大概也仅此一例吧。

宋钦宗登基之后,全心全意地对抗金国,而宋徽宗则在这个时候离开了汴京,到镇江去烧香祈福。与此同时,金军已挥师南下,包围了汴梁城。太常少卿李纲虽是一介文人,却不畏强敌,带领守城将士进行了第一次东京保卫战,打退了金军。

金军见东京久攻不下,决定议和,于是向宋提出了纳500万两黄金、5000万两白银、牛马1万头,割让太原、河间、中山3镇,以宰相、亲王为人质等一系列条件。议和达成后,金军北还。

堡垒从内部被攻破,金第二次围东京

金军退走之后,宋朝既不肯割让3镇,又拿不出如此大量的黄金白银,这让金国感到极为不满。不久之后,他们又找到了一个攻打宋朝的机会。很快,金国又派出了两个人来出使宋朝,这两个人都是原来的辽国贵族——萧仲恭和耶律余睹。

宋钦宗看到来的人竟然是辽国人,就动起了心思。

他的小九九打得很简单,就是对这两个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的无非就是你们原本是辽国旧部,现在成为金国的阶下囚,不管他们如何待你,可是在金国人心中,仍然要提防着你们。不如来我们大宋吧,作为我们大宋的内应,我们大宋一定不会亏待你们的。

可惜啊,宋朝之前不肯履行和金国议和的约定的印象早就深入人心,萧仲恭和耶律余睹都认为宋朝的皇帝都是背信弃义之人,不肯相信,甚至还将宋钦宗的这封书信直接呈给了完颜宗望。

完颜宗望一看到信,心里这个火啊,你大宋不履行约定也就完了,还来挖我金国的墙脚,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完颜宗望以此为由集合军队第二次讨伐宋朝,这次南下,金军有8万多人,其中,女真人只有一两万,其他的都是契丹人、汉人和渤海人。而宋朝当时驻守黄河天险的军士,有14万人之多。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金军竟不费吹灰之力,轻而易举地渡过了黄河。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金军杀到黄河岸边的时候,并没有着急渡河,而是选择在黄河岸边休息了一个晚上。当天夜里,他们敲了一夜的战鼓,以震慑宋军。说实话,这都是人家刘邦当初对付楚霸王的老计谋了,可是宋军仍旧是上当了。第二天一早,完颜宗望一看,什么14万宋军,早都跑得无影无踪了。他得意扬扬地说:“南朝可谓无人矣,若以一二千人守河,我辈岂得渡哉?”

就这样,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完颜宗望的军队再一次杀到了汴京之外。这一次,宋朝却没有了上一次的好运。在最关键的时刻,宋钦宗竟然相信了道士的谗言,企图靠做法保城。

要说这宋朝的皇帝,都很相信道教,这一点,他们足以和明朝的几位皇帝“媲美”。宋钦宗身边就有一个叫做郭京的道士。

这个是郭京,而非那个大侠郭靖,他不会任何武功,更不能够保佑大宋的江山,只会一些小小的法术,估计也就是现在的魔术之类的小把戏,上不得台面。可就是在宋金交锋的紧要关头,他竟然在宋钦宗面前说道:“皇上,奴才会一种法术,叫做六丁六甲之术,不仅能够帮您化解此次危机,还能够让那些金兵有来无还!”

宋钦宗一听,连忙问道:“你这种法术,施展起来困难吗?需要什么东西?”

“奴才只需要7777个人,我在城墙上做法即可。”

7777个人,这个好说,宋钦宗赶紧集合了人数,交给了郭京。

“皇上,奴才有个不情之请。”

“快说!”

“奴才在做法的时候,不能够让人看到,否则这个法术就不灵验了。”

估计宋钦宗是被金军吓到了,这样拙劣的谎言,他竟然相信了。郭京在城墙上做法,不仅不让人看,还下令把城门打开。

本来,金军攻城怎么都攻不进来,这下倒好,城门自己开了。金兵哪管你什么六丁六甲之术,马上就冲进城来,东京城就这样陷落了。

和第一次东京围城战相比,第二次围城战宋朝的处境要困难得多,这也是为什么第二次伐宋,金国能够轻而易举获胜的主要原因:

首先,王禀守卫的太原在被完颜娄室的5万金军围困250多天后终于失守。完颜娄室的这部分军队南渡黄河,西趋洛阳,封锁了潼关,把宋朝最精锐的西军关在潼关以内,断绝了其东来的勤王之路。

第一次围城战时,只有完颜宗望的东路军到达东京城下,兵力有限,攻城的活动限于西、北两隅,有时蔓延到东北角,南面诸门则始终未受攻击。第二次围城时,金军两路合攻,四面合围,陷东京于彻底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