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血铺的路
26856200000047

第47章 第十五、江宁南京城,变为天京

经过12天的血战,太平军占领南京,太平军斩杀江宁将军祥厚、两江总督陆建赢、提督福珠洪阿,副都统霍隆武以下大小官员数十人、官兵一万多人,清廷上上下下无不震惊,全国震撼,世界震撼!

祥厚,1797生,满洲贵族,爱新觉罗氏,满洲镶红旗人,为人霸道,袭骑都尉世职,授銮仪卫整仪尉。累擢镶红旗蒙古副都统,历山海关、熊岳、金州副都统。1848年,擢任江宁将军(武官,从一品)。

福珠洪阿,满洲贵族,1792年生,苏完瓜尔佳氏,满洲正黄旗人,由銮仪卫整仪尉累擢总兵,历镇筸、伊犁、西宁、天津诸镇。1850年,授任江南提督,调陕西。广东天地会、太平军起义,江南筹防,仍调回旧任江南提督(武官,从一品),驻守江宁城,死于巷战。

霍隆武,满洲贵族,1807年生,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福州驻防,由武举前锋校历官福建水师旗营协领。咸丰元年,擢江宁副都统(武官,正二品)。

当太平军的先头部队开始围攻金陵时,向荣方才离九江取道水路东下。这时,由钦差大臣琦善率领的清军正由河南南下,由于太平军已从武汉东下,琦善也折而向东赴来。

3月19日,向荣与他的老上司琦善在安庆会合,共同筹商进兵之策。向荣以自己对太平军作战有经验,趾高气扬,对钦差大臣琦善率领的北路兵勇颇不放在眼里,他在奏报中说:

“钦差大臣琦善所带各兵,虽系生力,然素未经大敌,不敢骤令当先。臣前在安庆与之面商,臣之兵先进,琦善之兵权且在后作为接应,看前队兵勇数仗,使之眼明胆壮,知贼伎俩,然后再令独当一面,方为万全之计。”

向荣以与太平军作战的老手自居,显得十分傲慢,似乎忘记他也是太平军的手下败将。

太平军水陆并进,声势浩大,势如破竹,夺九江,战安庆,直逼南京,特别是太平军女将洪宣娇、苏三娘,这两个大美人,率领两支娘子军,英姿飒爽,洪宣娇运刀如飞,苏三娘挥枪如电,赢得清军、太平军阵阵喝彩。

正当向荣、琦善在安庆会商对策时,太平军已经攻占金陵城。

3月20日,骑着战马的苏三娘,威风凛凛地率女兵开进南京城时,她的美丽与英姿,连在山上清军阵前的当朝状元龙启瑞看到,也为之倾倒,赋诗《苏三娘行》:

城头鼓角声琅琅,牙卒林立旌旗张。

东家西家走且僵,路人争看苏三娘。

灵山女儿好身手,十载贼中称健妇。

猩红当众受官绯,缟素为夫断仇首。

两臂曾经百战余,一枪不落千人后。

......

书生颜面已巾帼,况今此辈夸峥嵘。

汝今何怪笑折齿,世事向少男儿撑。

道旁回车远相避,吾倘见汝颜应赧。

状元郎龙启瑞,倾慕苏三娘,成为清朝时期的又一佳话。

太平军从金田起义到湖南,到湖北,再到安微,直到入主南京,没有一例烧、杀、掠抢(除没收恶霸、官府外)、奸淫案,连极力反对太平天国的清朝官员,也不得不叹服太平军的纪律严明,是清军不可比的。

3 月22日,天王洪秀全在大队护卫下,进入南京城,洪秀全招见诸王各将议定都之事,天王的策略,暂在开封为都,在黄河南岸与清朝的首都北京遥遥对峙,摆开进攻的阵势,然后派大军渡河,直攻北京,有坚固的后方,给前线源源支援,在当时革命形势下,北京是断定可以取得的。

杨秀清极力反对,坚持在南京建都,造成偏安局面。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若是全力底定东南,刘丽川上海起义,便有兵力前去支援,当曾国藩反革命湘军初起时,就有足够的兵力把它消灭,而当时外国侵略者盘踞的上海也得收回,林凤祥直言不讳:

“我认为建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尽快除妖务尽。乘胜北进,占据全国,不可半途而废,尽快攻下清妖老窝北京”。

大家称赞林凤祥说的对,然而杨秀清已打定注意定都南京,众人无可反对。

洪秀全妥协地说:“既然定都江宁,江宁是太平天国的首都,改名天京吧。”

于是,太平天国在江宁建都。

洪秀全、杨秀清进入南京后,分派军队出征,整顿军纪营规,东王辅佐政务,立法安民,杨秀清事事严整,法律严酷,男与女不得谈及,子母不得并言,严严整整,秋毫无犯,民心佩服,安民严令一出,立即执行:

凡安民家,安民之地,何官何兵,无令敢入民房者,斩不赦,左脚踏入民房门口,即斩左脚,右脚踏入民房门口,即右左脚。

太平天国颁布实施《天朝田亩制度》,实行耕者有田,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满16岁以上每人一份田地,15岁以下为半份。

这是中国历史上继明朝李自成起义后又一次土地革命!

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等法规,严格实行人无私财的“圣库制度”,实行一系列拜上帝教教规、礼法,禁止刊印太平天国核准以外的书籍。

洪秀全颁布《删改诗韵诏》:

天王诏曰:咨尔史臣,万样更新,诗韵一部,足启文明。今特诏左史右史,将朕发出诗韵一部,遵朕所改,将其中一切鬼话、妖怪话、妖语、邪语,一概删除净尽,只留真话、正话,抄的好好缴进,候朕披阅刊刻。饮此。

清朝人张德坚亲眼目睹天京禁书状况,记录说:

搜得藏书论担挑,行过厕溷随手抛,抛之不及用火烧,烧之不及用水烧。读者斩,收者斩,买者卖者一同斩。

太平天国的官衔进行了调整,从上到下为:

王、豫、燕、福、安、义、朝将、天将、候、丞相、检点、指挥、将军、总制、监军、军帅、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这些官名让人眼花缭乱,难以记清弄懂。

太平天国实施各项政策,对外的政策是独立自主,反对侵略,学习先进技术,太平天国男女平等,尽显一派新气象。

太平天国还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她的名字叫傅善祥(1833年—1856年),南京人,太平天国女状元,自幼父母不在,依靠兄嫂养大,傅善祥饱学经赋,中国自从武则天女皇制定科举考试千年唯一女状元(第一名),太平天国多篇改革社会民族之昭告文献(“天朝田亩制度”、男女平等、禁食鸦片、禁女裹脚……),多出自于她手笔,太平天国有“武有洪宣娇,文有傅善祥”之说。

洪宣娇,太平天国著名女将,萧朝贵之妻,天王洪秀全的结拜妹妹,曾在进攻长沙时,踏平长沙城外围敌营,声威显赫,她在太平天国中,除了发挥安定人心的力量,也曾营救不少在内乱中不该枉死之人,是太平军内举足轻重的人物。她文武双全,专带女兵,最多时,女兵有4万多人,编制为10个军,洪宣娇率女兵骁勇善战,历经建国各大小会战。

曾在太平天国任职的英国人呤唎后来著的《太平天国—太平天国革命历史,包括作者亲身经历叙述》中讲道:

妇女摆脱了缠足的恶俗,男子摆脱了著发垂辫奴隶标记,这是太平天国最显著的,最富有特色的两大改革,使他们的外貌大为改观”,“许多妇女陪同丈夫随军出征,以热烈的激情分担战场上危险困苦,她们在战场上大多骑着中国的小马,驴马或骡子,革命初期,她们曾勇敢参战,有的并担任了军官职务。

天京城内的女兵,建房运粮,高挽裤管,泥足泥腿,满街挑着物件,汗湿衣服,太平天国废除买卖婚姻,男女结婚不论财,禁止纳妾,禁止妇女缠足,妇女可以上学,参加科考,可以参军,可以做宾,是封建社会妇女的一次解放,妇女踊跃参军,女军非常矫健,也不泛有武术精湛的战将,南京一时成为青年向往的地方,全国许多热血年轻人,通过各种途经进入太平天国,参加太平军。呤唎的著作后来于1866年在英国伦敦出版发行,马克思、恩格斯也得到这本书阅读和影响。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把南京(江宁)改名为天京,把全国划分为21个省:

江南省:天京周边地区,又叫天京省,12个郡;

天浦省:以江宁浦口为中心,11个郡;

苏福省:首府苏州,苏南东部,11个郡;

安微省:首府安庆,11个郡;

湖北省:首府武昌,11个郡;

江西省:首府九江,11个郡;

浙江天省:首府杭州,11个郡;

桂福省:首府未定,11 个郡;

湖南省:首府未定,11 个郡;

河南省:首府未定,11 个郡;

山东省:首府未定,11 个郡;

广西省:首府未定,11 个郡;

广东省:首府未定,11 个郡;

云南省:首府未定,11 个郡;

四川省:首府未定,11 个郡;

贵州省:首府未定,11 个郡;

陕西省:甘肃省(分两个省),首府未定,11 个郡。

这些省划分模糊,有些地方重叠。

3月24日,向荣自安庆抵芜湖,立即舍舟登岸,由陆路绕道秣陵关,31日到金陵城东沙子冈,见太平军铺天盖地,没有敢采取大的动作。

31日,殿左一指挥罗大纲、副将吴孝如率太平军进攻镇江城,镇江古称京口,是长江与运河交汇之处,是南北要冲,也是南京东南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副都统文艺率兵700名守陆路,巡抚杨文定自率艇船8艘、舢板12只泊江中,哪能抵挡罗大纲太平军雄壮水师,罗大纲轻易打败了江苏巡抚杨文定、副都统文艺,杨文定、文艺逃到江阴,二人被撤职逮捕。天国东王杨秀清派罗大纲、吴如孝镇守,太平天国终于知道派军队把守地方,建产地方政权。

罗大纲、吴孝如攻占镇江之后,依北固山,傍长江、运河,新筑城墙6里,建炮台6座,并广积资粮,备战不懈。清朝江苏巡抚吉尔航阿(为名将)围攻镇江,罗大纲缨城坚守,始终难以攻克。英国人的军舰进入长江,来到镇江一带,清朝军队尾随监视,罗大纲命令士兵埋伏好,炮击清朝军舰,放过英国船只。从那个时候起,英国明白了太平天国的友好,开始与太平天国建立联系,1853年,罗大纲被封为冬官正丞相。

4月1日,东王杨秀清派天国第六条好汉——天国丞相林凤祥、第七条好汉——天国丞相李开芳进攻江苏杨州,第八条好汉罗大纲策应,

林凤翔、李开芳率兵至扬州城外,先将壁垒布得十分严整,旗帜遮夭,戈矛蔽日。

清钦差大臣琦善、提督陈金绶、翰林胜保率兵大惧。琦善恐军心散乱,欲先立战功,以镇人心,向皇上好交待,此时初夏,中午时分酷热,林凤翔也恐攻城不利,将各军依山傍木为营,以避暑气:再从内河掘通水道,以备不虞。一面听候清军来战。忽听得清廷再调漕运总督杨殿邦,领兵万人;前来助战,林凤翔大喜。先锋大将朱锡琨问道:

“今闻满人加兵,怎么还高兴起来了?”

林凤翔道:

“扬州城内兵官,不是钦差,就是总督,必不用命。且兵符操于胜保,而琦善以相臣统兵,必不甘受令。不久自生意见矣。吾此时却好用兵也。”

众将领听了,皆不以为然。

清军兵符,本在钦差大臣琦善手中。林凤翔作为此言,是怕军队闻知清国增兵,致生疑惧,故这样假说。

次日黎明,林凤翔见清军移动,即对众将道:

“清军以防酷热不便用兵,所以清晨来战,他们肯定是先攻紫徒庙。”

不多时,又见清军旗帜不多。林凤翔对众将道:

“清队此来,必非大队人马,不过欲立小功,以定军心罢了。我们让他胜,清军胜了,大队必来,我们将可以二鼓再战也。”

于是传令偃旗息鼓,不令出战。只见清军望紫徒庙拥进,约是三五千人马,军中打着大将双来旗号,直攻太平军。这一路正是太平军名将——殿左三检点(仅次于丞相)朱锡琨的营盘。清军几次冲突,不能得进;林凤翔见了,果断下令朱营后退二三里下寨。双来见是不能得志,又见洪军众盛,恐防有失,即乘势收军。

双来报称击退太平军而回,琦善听得胜仗,不胜之喜。

第二天,琦善遣各军出城:

先令本部以马队先攻计四桥;

以名将杨殿邦与双来仍攻紫徒庙。

杨殿邦,非一般人物,文武出众,安徽泗州招贤里人,1773年生,1814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史书记载“天资聪慧,善书画,工诗词古文,精武术骑射”,先后任顺天乡试同考官、河南乡试正考官、云南学政、监察御史、太仆寺少卿、詹事府詹事兼顺天府尹、山东乡试正考官、贵州按察史、山西布政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仓场总督兼户部侍郎。

方调动间,适向荣令张国梁,以本部前来会战。琦善令张国梁随胜保而去。两路人马,以五更造饭,平明起兵。

早有侦察兵,报到林凤翔军里。林凤翔抚掌大笑道:

“敌中我计也,昨日小胜,今天望大胜,以全军求一战也。”

于是令指挥曾立昌伏兵于廿四桥西,待胜保过桥时,先折桥以断彼后路;

令朱锡琨以大兵从林里桥东深山,乘夜开地穴埋伏,待胜保过桥后,留军一半,截击清兵,却以一半直趋胜保大营;

以23岁的军帅周文佳为前部,迎胜保接战。

此战,太平军集林凤祥、李开方、罗大纲、朱锡锟、曾立昌、周文佳等诸多名将;

清军集钦差大臣琦善、提督陈金绶、张国梁、漕运总督杨殿邦、翰林胜保、将军双来等,陈金绶、张国梁、杨殿邦、双来都是清军名将。

林凤翔又下令道:

“清军如果攻紫徒庙,本营不要理他。待我军在廿四桥得胜,清军全军就乱了。我们再发起总攻击,可获全胜。”

三军得令,都在四更造饭,以待清军。

林凤祥分拨既定,自与诸将来战清名将——漕运总督杨殴邦。

胜保以本部人马令张国梁为先锋,直望廿四桥杀来。

时天色初明,远看太平军不多,靠廿四桥驻扎。胜保以为太平军精锐,必在紫徒庙大营,所以不以廿四桥一军为意。

胜保拔队进攻太平军队时,太平军前锋军帅周文佳,略应一阵,故意都望桥西而退。张国梁不舍,直趋过桥来。胜保见太平军败得容易,撤退时旗帜齐整,大惊道:

“敌非真败,我们中计了。”

急令前军休进,怎奈军士进如蜂拥,令传到时,已过了大半。

胜保道:“此时便不能退了,不如齐进,或可并力支持。”

于是督大军渡过桥来,只见太平军周文佳的人马,在草地上乱走。总兵张国梁依然赶过来。不上四五里,只见伏兵四面齐起,金鼓响天,喊声震地。胜保太惊。回头望时,又见东南角上伏兵,皆从林里地道而出。朱锡琨一支人马,如自天而降。胜保与张国梁,只得合力混战。争奈太平军人马众多,凭高看下,势不能抵敌。清兵折伤大半。胜保知不是头路,急传令退过桥来。奈桥已被太平军折断,不能得过。清军军心益惧,更不敢回战。太平军名将曾立昌人马锐气倍增,逢者便杀。张国梁马下早着了曾立昌一枪,急向左右换了一匹马,奋力望北方杀来,并大呼道:

“今不尽力,这是死地了,当于死里求生。”

清军听得,胆气一振,就杀出一条血路,直出重围。

张国梁在前,胜保在后,且战且走。

这时林凤祥率大军又到了,尽把清军围住。

胜保大喊传令军士:

“一头混战,一头筑造浮桥过河!快!快快!”

无奈对岸的太平军,把抬枪乱行轰放过来。清军将士心里越来越慌,纷纷逃走。

胜保是一个文人,叹道:“吾死于是矣。”

大头羊张国梁听得大怒,立斩逃兵数人。军士畏惧张国梁,此时不敢逃遁,奋力复出重围,迤北而遁。

太平军随后赶来追杀,清军降者死者,不计其数。胜保奔到上流,见追兵远去,即令军士填造浮桥,奔回大营。谁想营中,已换了旗帜,早被太平军名将朱锡琨分军夺了。

胜保仰天长叹,欲拔剑自刎,总兵张国梁急夺其剑抢救,随劝道:

“你是文人,打仗少,不晓得胜败兵家之常事!何必学小丈夫为自杀而智短哟?”

胜保道:“吾以精锐马队,一旦中了奸计,丧于敌人之手,还有何面目见人?”

说罢放声大哭。

左右皆来相劝,方始收泪。

张国梁便收拾残兵,不过二三千人,自与胜保欲回扬州城。

方欲行时,忽见前途喊声大震,原来是号称奇才的漕运总督杨殿邦往攻紫徒庙之兵,因听得廿四桥清兵大败,并相传胜保不知下落,故人心惶恐,不战自乱。

此时,太平军第六条好汉林凤翔统率各路人马,如排山倒海赶过来,势不可挡。杨殿邦正在危急,张国梁欲领残兵相救;怎奈曾立昌、朱锡琨已追到了,只得望后而逃。曾、朱二将就分军,以曾立昌阻击胜保,以朱锡琨截击杨殿邦,因此杨殿邦不能得脱。清将双来已死于乱军之中,杨殿邦死命杀出重围,军士大半逃走。

林凤翔大杀一阵。正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清兵皆不敢回扬州城去。

林凤翔即传令收军。

此战,摧毁清军营垒69座,倒大旗10多面,部将死者20名,余外清军死伤,及所获辎重,皆不计其数。这一场大战,还三岁小孩也识得林凤翔名字了。林凤翔于是大犒三军。会议攻取扬州城。有说明攻的,有说暗攻的,不能胜记,林凤翔奋然道:

“用兵打仗全凭一股锐气,今日乘胜,何患不得?”

说罢,林凤祥挑选精壮军士100多人,皆身材矫健者,随自己而行。约定朱锡琨三鼓时分,带兵到扬州城附近,呐喊助威,朱锡琨领诺。

林凤翔令随自己的军士,各带坚固麻绳一条,绳约二丈,绳上各束铁条一枝。二更时分,悄悄到了城外。抛绳登上城墙。

三更时分,朱锡琨率军在城外呐喊助威,城内林凤祥趁早机发作,打开城门,太平军杀进杨州城。

听说太平军兵临城下,又说太平军进了城,清漕运总督杨殿邦大惊连说:

“怎么这样?怎么这样?”

杨殿邦飞身上马,逃往清江。

扬州城里只有候补盐知事张翊国率勇丁顽抗,被击败,太平军占领扬州城。林凤翔、李开方据守扬州。

清朝钦差大臣琦善兵马蜂拥来围,林凤翔登上城楼大声嘲笑敌人,旁若无人,炮弹打来也不躲避,太平军更加敬服林凤翔,清军也攻打不了杨洲,反常遭到太平天国两大名将的冲杀。

攻占杨州,成为太平军北伐的序幕。

太平天国自撤离长沙以后,攻宁乡,取益阳,占岳阳;攻汉阳、取汉口,占武昌;下九江、攻巢湖,占南京,一路上基本上没有经历稍大的挫折,没有遇到过激战,从武昌顺流东下,28天长驱1200里,一举攻下南京,从出广西五千人,发展到一百万人,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这三个领袖认为打天下,原来如此容易,令利智昏,认为清朝已不堪一击,完全可以安安稳稳坐在南京,只要派出小部军队就能直取北京和西征,彻底推翻满清王朝。

于是,杨秀清派兵点将,进行太平天国军事史上的西征、北伐。

此时,太平天军二十条好汉的官职,从第二条、第七条好汉外,各有升迁:

以下为1853年5月底情况:

第一条好汉:冯云山(已牺牲)

第二条好汉:石达开,翼王(职务没变),时年22岁;

第三条好汉:陈玉成,左四军正典圣粮官(相当于监军,上将),时年16岁;

第四条好汉:李秀成,右四军帅(相当于上将师长),镇守太平门外新营,时年30岁;

第五条好汉:林启容,殿右八指挥(相当于上将军长),时年28岁;

第六条好汉:林凤祥,天官丞相(相当于大将元帅),时年28岁;

第七条好汉:李开方,地官正丞相(相当于大将元帅,没有变化),时年42岁;

第八条好汉:罗大纲,殿左一指挥(相当于大将军长),时年42岁;

第九条好汉:曾天养,御林侍卫,人送“飞将军”,年已63岁;

第十条好汉:韦俊,国宗(王的兄弟,统称国宗,位相当于丞相,即大将元帅),时年26岁;

第十一条好汉:秦日纲,天官正丞相(相当于大将司令员),时年32岁;

第十二条好汉:赖文光,文官,时年26岁;

第十三条好汉:曾立昌,指挥(相当于大将军长),时年43岁;

第十四条好汉:谭绍光,卒长(相当于大校连长),在李秀成营中,时年18岁;

第十五条好汉:蓝成春,总制(上将,相当于军长),时年34岁;

第十六条好汉:邱远才,总制(上将,相当于军长),时年33岁;

第十七条好汉:李世贤,右四旅帅(中将,相当团长),时年19岁;

第十八条好汉:梁成富,监军(上将,相当于军长),时年36岁;

第十九条好汉:许宗扬,殿左七指挥(大将,相当于军长),时年40岁;

第二十条好汉:吉文元,春官副丞相(大将,相当于副司令员),时年28岁。

4月,东王杨秀清派豫王(新官制)胡以晃、冬官正丞相罗大纲西征安微、江西,5月占领安庆。

太平军占领安庆,拉开了西征大幕。

4月,清廷钦差大臣琦善,见打不下杨洲,率直隶、陕西、黑龙江骑步兵数千人,所营杨州城北雷塘集,军务帮办陈金绶、军务帮办胜保扎营城西北帽儿墩,总兵力约万人,此时60岁的陈金绶,是平疆名将杨遇春的旧部,琦善任直隶总督(文官,正二品)时,陈金绶任直隶提督(武官,从一品),向为琦善倚重,咸丰皇帝下诏琦善为钦差大臣,令陈金绶到琦善那里帮办军务,因为陈金绶不认字,命32岁的翰林(朝中文官,从二品)胜保与其同行,在杨州汊河建立纵深防御阵地,建立军事防御大营,堵截太平军,与杨洲城太平军对峙,威胁南京城,史称江北大营。

陈金绶,四川岳池人,不识字,以战功累升,异常骁勇;胜保,苏完瓜尔佳氏,满洲镶白旗人,1840年中举人,考授顺天府教授,迁赞善,以乙榜任国子监祭酒,转翰林,以文见长,文采著名。

4月,清钦差大臣向荣率军在江南呼应,在南京东钟南山到七桥瓮一线筑营,围困天京,并向前推进,5月18日,向荣率清军在南京紫金山麓筑营垒4座,移中军大帐到孝陵卫,建立纵深防御阵地,以勇将张国梁为主将,精兵强将17000多人,史称江南大营。江南大营、江北大营遥相呼应,企图钳制太平军向东,向北发展,南北夹击南京城,并伺机攻占金陵城(南京)。

太平军建筑营垒与清军对峙,东守钟山西部,南扼雨花台,水面自神策门沿东向西,在太平门、朝阳门等处设立营寨。太平军与清军天天打仗,多是小仗,互有胜负,互有进退,并无大的变化。

太平军占领南京的时候,队伍号称百万,拥有船只以万计,完全控制了这一带长江水道。

这时向荣的江南大营拥有兵勇约1万7千多人,凭太平军的实力,很容易吃掉它,但洪秀全、杨秀清对清军江南大营没有采取立即围歼的方针,而是抽出主力分兵两路,进行北伐和西征,从而使向荣的江南大营得以在金陵城外与太平军长期相持。

向荣到达金陵外围之初,先后攻占了太平军在七桥瓮和紫金山南麓的前哨阵地,太平军分遣主力北伐、西征后,杨秀清下令太平军主动收缩城外阵地,凭城固守。

向荣望城兴叹,向道光皇帝上书,主张“缓攻金陵,先从水上去其船只,使江宁、镇江,扬州三城之贼,首尾不能兼顾,然后可以制其死命。”向荣深深地感到,要想打败南京的太平军,必须建立一支水军的必要,在沿江东下的过程中,又深受无水军之累,此时若要攻克金陵,的确非首先肃清江面不可。要想建立一支能与太平军水师相匹敌的水军,也决非一日之功。经几个月的奏调。添造,在芜湖得大小炮船28只,在下游得艇船40多只,但都船小炮轻,对太平军水师构不成威胁。

太平天国,1853年5月,洪秀全已有严重的轻敌思想,没有乘机全力以赴,趁胜攻击,而是听信杨秀清的话,清军不堪一击,采取固守都城,派兵西征北伐,大建宫廷王府,选美女,纳妃,练歌舞,洪秀全竟然有88个老婆,洪秀全、杨秀清等人绫罗绸缎,衣服华丽,建立森严官级制度。

清朝诸生张继庚(即张炳垣,此时打入韦昌辉军营)给向荣的《上向帅书》报告称,天京在1853年3月建都时,圣库存银1800万两,至1853年10月,只剩下800万两,天京城里,7个月就耗费1000万两,可见洪秀全、杨秀清如何奢侈了。

十六、北伐!北伐!

定都南京,太平天国接下来是北伐、西征,北伐军在5月成立,5月25日出发(天国癸好四月初八,太平天国日历,单月为31天,双月为30天,没有闰月),东王杨秀清置清军琦善、陈金绶、胜保等清军名将的江北大营于不顾,下令太平天国第六条好汉、天官副丞相林凤祥;第七条好汉、地官正丞相李开芳;第二十条好汉、春官副丞相吉文元挑选2万多名太平军将士,直捣清朝老穴北京城。洪秀全命令林凤祥等:

“师行其道,直捣清妖京城,万无贪城略地,靡费时光”。

异想天开,擒贼先擒王,几千里外,直取清廷皇帝,林凤祥、李开芳、朱锡琨、吉文元四人,俱是广西名将;

西征军:于6月成立,夏官副丞赖汉英、国宗(翼王石达开的兄弟)石凤魁等将领,率太平军西征,8月增兵,以春官丞相胡以晃、国宗韦俊(北王韦昌辉的弟弟)、国宗石祯祥(翼王石达开的哥哥)等将领率太平军2万人增援,加入西征军的行列。胡以晃、赖汉英二人,俱是广东名将。

癸历(太平天国自己的日历)四月初八(5月25日出发),林凤翔、李开芳、吉文元、朱锡琨等人率太平军,从浦口渡过长江,守浦口的是琦善带来的察哈尔都统(武官,从一品)西凌阿,率领的黑龙江骑兵,在浦口,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几名太平军名将,个个泼命地冲,凌阿统大叫:

“我的妈也,贼寇如此厉害!快跑!”

凌阿统险些被活捉,宝马跑的快,逃走了。

太平军大破西凌阿统率的黑龙江骑兵,这次失败,凌阿统被撤职留用,继续追剿北伐军。

癸历四月十一日,林凤翔、李开芳、吉文元等人率北伐军,攻克滁州,斩杀知州潘忠翳,四月十三日,攻克临淮关,驻扎在这里等待殿左三检点(相当于大将司令员)朱锡琨、殿右十六指挥(相当于五星上将军长)黄益芸、总制(相当于三星上将军长)林绍璋的后队援兵,但是黄、朱等人在六合城下宿营,由于不慎,引爆了火药,炸死了很多人,黄益芸被烧死,部队失散,只有39岁的太平军名将朱锡琨,率领先锋营与林凤翔汇合,草包林绍璋率队完整返回天京因其队伍完整而回,东王杨秀清以为林绍璋有才能,奏封恩赏丞相。十月,升春官又副丞相。

朱锡琨,1814年生,广西郁林人。1851年1月参加金田起义,授右军长。8月,在桂平茶地升戊一监军,率中一军。次年10月,攻长沙城时,擢土一总制。12月,克湖北汉阳,为土官副将军。1853年1月,占武昌,授殿左三指挥。3月,围攻南京大东门,克城后升殿左三检点。5月,奉命北伐,至浦口,接应林凤祥、李开芳、吉文远等部,即往六合,为敌所阻,营中火药爆炸,全军崩溃,他至安徽滁州,得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部接其北上,后擢秋官正丞相。

农历四月二十三日,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朱锡琨在临淮关接到杨秀清严令:不要等待援兵,急速向北进发,不要贪恋城池浪费时间。

这时,北伐军众将彻底明白杨秀清的意思,快速北进,不等不靠,自己解决路上诸多问题。

林凤翔于是率军启程,当天就攻克凤阳府,渡过淮河,攻克怀远。

此地方的捻党蜂涌而起,纷纷响应,有的加入了太平军的北伐军,有的加入了当地的捻军。

五月初二,北伐军攻克蒙城,李开芳挥师向毫州。

雉河集的张老乐,也带着捻军的人马来围亳州。亳州的州宫孙椿是个又滑又奸的家伙,太平军同捻军刚到蒙城,他就把亳州城门关起来了,准备好粮草火药,打算同太平军对抗。

41岁的李开芳同41岁的张乐行,来到亳州城外,骑马绕城观察,看着高高的城墙,宽宽的圩沟,城墙上战旗飘扬,枪炮林立,知道硬攻不是个好办法。张乐行皱眉想了一想,忽然想起了一件事,连忙对李开芳说:

“传说三国的时候,曹操在这里屯过兵,袁绍把他围了几个月,眼看粮草就要吃光,曹操就想出一个计策,叫露粮计。曹操从城里挖一个地洞,通到城外,叫士兵扛着从城里地洞下去,从城外的地洞出来,就这样象走马灯,一天到晚来回走。袁绍看了这些,以为曹操在城里存粮多,人马也多,不好再打,就带兵走了,曹操之围就这样解开了。”

李开芳一听,连声说:“妙,能找着这个地洞口,我们必胜。”

张乐行立刻下了请贴请来了一百多个上了年纪的乡老,问了半天,也没说出个名堂。第二天天亮,张乐行正愁呢,大帐前来了一个拾粪的穷老头子。雪白的胡子飘飘的,见到张乐行开口就说:

“老乐,你替穷人打天下,是咱穷人的头。这城外的洞口在城西北财神阁子西边庙院里,有一块断石碑盖着;城里的洞口,在东门里火神庙里头,有一块青石板盖着。”老乐同李开芳连忙陪同白胡子大爷同去察看,果然还在。

“天助我也!”李开芳大喜,与张乐行如此这般计谋一阵子。

五月初五日端阳节这天,捻军同太平军在亳州城外大摆筵席,吃呀、喝呀、猜拳呀,一片吆喝声,高声喧哗,热热闹闹,喝得酊酩酊大醉,好不快活。

清兵在城墙上瞅着,嘴里谗得直流清水,吵吵闹闹,也要过端午节,孙椿知道了,为了稳定军心,孙椿犹豫再三,心想:捻子同长毛喝了一天都醉了,不会攻城了,咱们在晚上也喝一下,过个“夜端阳”。孙椿又到城墙上细看了一会,看是真喝醉了,于是下令官兵晚上也喝酒加餐,——过一个痛快的“夜端阳”。

清军官兵衙役躲到城墙洞里,吃呀,喝呀,孙椿和大官小官们,也躲到客屋里兴致勃勃喝得大醉。忽然来个衙役报信说:

“大老爷,不好啦,捻子进城喽……。”

孙椿心头一惊,睁着半醉的眼,没等衙役说完就把桌子一拍,大骂道:

“胡说八道!”

话没落音,忽听外面一阵杀声,孙椿一头钻到桌子底下。张乐行同李开芳拎着宝刀冲进了客屋,见身材高大的张乐行与李开芳提刀进,孙椿瑟瑟发抖,尿了裤子,李开芳一把将孙椿揪出来,张乐行毫不客气,把宝刀一扬,“咔嚓”一刀,斩了孙椿的头。亳州城没费吹灰之力,就给拿下了,起义军打开官仓放了粮,老百姓喜洋洋地到处唱到:

咸丰二年半,“长毛”捻子会了面,打开亳州城,杀了孙椿个大环蛋。

五月初六,太平军的旗帜在亳州城头上飘扬。

蒙城、亳县等地淮北一带的捻军一发不可收拾,5万余人转战于皖、豫、鲁、苏、鄂交界地区,歼灭清军和地主武装,形成十余支相对独立的队伍,使队伍迅速发展至十余万人。

1853年秋天,永城捻头冯金标、张凤山;毫州捻头宋洪占(也作宋洪占、朱洪占)、陈起生;蒙城捻头胡元众、张狗;凤台捻头刘洪立、王之重;宿州捻头李殿元等十八铺,齐集于堆河集山西会馆,公推张乐行为盟主,祭旗起事。张乐行以红、黄、兰、白、黑五色旗,部暑各捻。其隶属于纯色各旗者,则加花镶边以别之。命捻众称捻头为旗主。1856年,捻军又在雄河集举行了更大规模的会盟,重新划分各旗,调整军队建制,然五旗军制依然如故,共有38名旗主、趟主(旗头):

黄旗总旗主张乐行,涡阳县城西北12里张老家人。

黄旗前期旗主张敏行,涡阳县城西北12里张老家人;

黄旗前期旗主张禹爵,涡阳县城西北12里张老家人;

黄旗后期旗主张宗禹,涡阳县城西北12里张老家人;

黄旗后期旗主张宗道,涡阳县城西北12里张老家人;张氏都是本族亲戚。

白旗总旗主龚德,人称“龚瞎子”,涡阳城西南25里的磨盘松人。

白旗旗主孙葵心,涡阳西南40里孙集附近孙腰庄人。

白旗旗主江台陵,涡阳南40里江老家人。

白旗旗主燕文聪,涡阳下张桥东北10余里方楼人。

小白旗旗主袁守钦,涡阳义门集东北20多里袁缠庄人。袁守钦兄弟两人,弟弟叫袁守宾,也在捻军。

小白旗红边旗主程炳宏,涡阳下张桥东北八九里的西程庄人。

白旗趟主(旗头)李允,涡阳县西南六里庙东北1里的李后庄人。

红旗总旗主侯士维,家居距涡阳县30里的吴桥寺集侯老营。

红旗旗主王万全(诨号“胡椒大王”,因他个子小、皮肤黑而得名),涡阳北25里的龙山集南大王庄人。

小红旗旗主周小勇,涡阳北刘集西四周村人。

红旗大趟主姚德光,临湖铺西南2里姚大庄人。

蓝旗总旗主韩老万(韩万峰。诨号“狼子”,鼻子有点不通气,是个鼻囊鼻子,他的嗓门很大,在前庄讲话,后庄(约半里)人都能听到。一打喷嚏,就连续几个”。

蓝旗旗主刘永敬,诨号“刘饿狼”,顺河集(涡阳东40里)东南1里的刘破桥人。刘饿狼外号的来历,是他好杀人,“三天不杀人就红了眼,叫饿狼”,刘饿狼曾经几乎杀尽了军张村,只留下与刘家有亲戚关系的一个小孩;刘饿狼曾经杀死顺河集上徐老千一家,只留下一个小孩为种;刘饿狼的心腹山猫,与他是同族,因“弄了几个女人,不愿干了”,饿狼就把他杀掉。

蓝旗红边旗主任柱,蒙城县北40里坛城西南约2里小任庄人。后来接受太平天国封号后,太平天国赐名为“任化邦”。同时赐名的,还有他的同族兄弟任兑,赐名“任维邦”。任柱的旗是“蓝旗红边”,“三角旗、圆拐角”,又叫“葫芦头旗”,皖北方言,意指旗上光秃秃的,没有其它装饰。任柱的父亲是捻军早期领袖任乾。

蓝旗旗主鹿利科,板桥集西北六七里底楼人。

鹿利科自十七八岁就开始结捻,很快聚集起庞大的队伍。500人归一帐子,他有50帐子人。从鹿楼向东,直到灵璧、泗州都是他的势力范围,伙党一万三千余人。

蓝旗旗主魏蓝、魏希原、魏希古,都是涡阳青町集大魏庄人。魏蓝、魏希原、魏希古是同胞兄弟,魏蓝攻打正阳关战死后,魏希原兄弟成为大魏庄捻军蓝旗的领袖。

蓝旗旗主魏坤,魏坤与魏蓝同族,家居仅隔着一条沟。魏坤的家境要好得多,兄弟3人,共有地100亩,魏坤是老大,老二魏乾、老三魏代未参加捻军。

魏蓝和魏坤不属同一支捻军,“魏蓝是蓝旗,但和魏坤不一事,他俩谁也不管谁”。

黑旗总旗主苏天福,河南永城苏平楼人。

黑旗旗主张彦朝(老丹),毫州东南张土楼人。

黑旗大旗主刘大老渊(即刘学渊)、刘二老渊(即刘狗、刘玉渊)、张桂林等。刘氏共有兄弟四人。刘尿(即刘学渊、大老渊)、刘狗(即刘玉渊、二老渊)、刘三疯子、刘四麻兄弟。祖籍山东滕州。刘氏兄弟祖籍山东滕州,因道光二十六年滕州发大水逃荒到义门集。初到异地,刘狗、刘尿身无分文,住在河南四桥口,庙集五桥口等地,在河岸上挖个洞就住在里面,靠看桥和向路人乞讨为生。后来,刘尿兄弟又跑到义门集,“他们在河码头上帮人扛粮食,是脚夫”。弟兄俩很有劲,成车的柴禾,一人可扛一车。他们逐渐成为义门码头的腿子头,“当时义门开陆陈行、盐行、木行的很多,各样货物都归刘狗兄弟包运。

黑旗旗主李大溪(也作“李大喜”)。濉溪西南边境五沟集人。

黑旗正副旗主邓作仁、倪中平,邓作仁涡阳赵屯西南12里邓寨人;倪中平,赵屯集上人。邓作仁通称“邓老作”,自幼家里一贫如洗,在河岸上挖了个朝南的洞,住在洞里。后来他和倪中平一起在赵屯集上混,“混得不好,穷得穿一条裤子”。

黑旗白边旗主郑道先,涡阳城北2里郑楼人。郑氏兄弟3人。

另有:八卦旗旗主杨兴太,义门集东北10里下张桥(集)人。

花旗旗主雷彦,毫县东南19里附近李楼人。

趟主韩卯,毫县西南七八里韩老家人。

继趟主韩栗华,毫县西南七八里韩老家人。

此时,林凤翔、李开芳、吉文元、朱锡琨率军继续北伐,但是捻军不喜欢离开家乡作战,他们没有明确的战斗目标,只是四处抢劫富户,林凤翔的部队北上之后,很多捻军脱离了林凤翔。捻军主要首领张乐行、龚得树等均没有参加北伐,但他们之间建立了友谊。

由于组织松散,武器简陋,缺乏训练,因而在参战清军由少变多,捻军由进攻转为防御后,只有张乐行等少数几支主力于正面阻击清军,余多守寨自保,致使雉河集根据地被清军攻占。后来在1857年春,张乐行率捻军渡淮南下,与北上的太平军陈玉成、李秀成部会师,接受太平天国领导,与太平军联合作战,在淮河两岸抗击清军围攻,并一度攻入湖北。1858年,捻军主力回到淮北,一面以圩寨战抗击清军进攻,一面以快速的流动作战方式出击豫、鲁、苏,歼灭大量清军,并与太平军配合进行了多次重要作战。

林凤翔、李开芳、吉文元、朱锡琨率北伐军进入河南,到了宋家集,击败了清庭河南巡抚陆应糓,攻克归德府,林凤翔、李开方率领部队来到了刘家口寻找渡船,计划渡过黄河向北进发,但是河南清军绿营早已把船只封在了北岸,不能渡过。初十,清庭河南巡抚陆应糓再次纠集部队进攻归德,被吉文元、朱锡琨击败,乘胜北上,与林凤翔、李开芳部汇合,攻克宁陵、杞县、陈留,逼进了开封城。

开封的城池非常牢固,城高墙厚,城的四周都是松软砂土,当时天降暴雨,营盘无法在泥沙上建立,也无法挖掘地道攻城。开封古城墙高厚,防守严密,虽然太平军将士舍生忘死,拼死向前,城头上滚木磊石、开水烫粪,纷纷而下,太平军死伤枕籍,连攻2天2夜,没有打下来,李开芳对林凤祥说:

“我们孤军作战,远离后方,不宜在此久留,利在速战速决,攻城不下,就得立即转走”。

林凤祥说:“我们渡河攻怀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林凤翔于是丢弃开封不进攻,向西进朱仙镇,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朱锡锟等将领,围座在一起,商量了半天,写下了《林凤祥、李开芳、吉文远、朱锡锟北伐回禀》,派人带密奏返天京,报告入豫战况。

北伐军继续进攻,连续攻克中牟、郑州、荥阳、汜水,五月二十二日,攻克巩县,吉文元办事干练,竟然事先找好了黄河上的运煤船,可谓天下奇才,第二天,北伐军渡过了黄河。兵马没有渡完,清朝江宁将军托明阿、贵州提督善禄、察哈尔都统西凌阿率清大军,尾随而至,北伐军有一千多人没有能够过河,南下进入安徽,跟胡以晃汇合,清军拿这支部队没有办法。

此时,东王杨秀清给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朱锡锟等将领写了复信,说一切让他们随机应变,等到达北京的时候再联系。但是杨秀清的送信使者彭福兴和张大里走出天京之后,就投降了清军,以致于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朱锡锟率领的北伐军,成了真正意义的独立北伐作战。

渡过了黄河的北伐军,五月二十七日,攻克温县,六月初三,围攻怀庆府。怀庆城并不坚固,清军数量少,林凤翔有点轻敌,但是清朝怀庆知府余炳焘,河内县令裘宝庸都是能干的官员,守城有方,修缮城墙,奖励将士,还释放了监狱中的死囚,让他们充当敢死士兵。

太平军屡次攻城不能攻克,林凤祥、李开芳大怒:

“不拿下怀庆府,何以东进,直扫妖穴!打!”

于是,北伐军怀庆城外,造大木楼,向城中射击。林凤翔声势很大,河南一带饥民会党,纷纷投奔,他军队的人数超过了4万。

清王朝听说林凤翔的部队已经渡过黄河,咸丰皇帝非常惊慌,诏令直隶总督讷尔经额为钦差大臣(文官,正一品),理藩院尚书(文官,从一品)恩华、绥远将军(武官,从一品)托明阿帮办军务,率领大军救援怀庆,在清化镇驻军。当时内阁大学士(新升职,文官,正一品)胜保、察哈尔都统西凌阿等的追兵也从扬州赶到,驻扎在怀庆城东;山东、直隶、山西、山西的援兵陆续到达,人数超过两万,清廷派大军向怀庆不断云集,清军大将纳尔经额、恩华、托明河、胜保对太平天国北伐军合成包围,将林凤翔北伐军团团包围,察哈尔都统西凌阿率黑龙江骑兵最为卖力。

林凤翔等环绕怀庆筑起了土城,在土城外面挖掘壕沟,一面包围怀庆,一面对抗援军。每次战斗,林凤翔、李开方、吉文元、朱锡锟等都身先士卒,清朝的军队望风披靡,根本无法靠近太平军的营垒。

到了七月二十七日,北伐军仍没有攻下怀庆城的希望,吉文元对林凤祥说:

“长期对峙不是办法,我们的火药、粮食大量消耗,清妖援兵源源不断赶到,我们势必陷入绝境。”

“那就撤,我一直也在想,这样不是个事。”林凤祥沉呤了一会,说道。

七月二十八日夜,林凤翔秘密下令各营把羊和狗倒吊起来,让他们的前蹄击鼓,在营中焚烧柴草,伪装做饭,迷惑清军,然后各营偃旗息鼓,偷偷越过壕沟向北逃走。几天之后,清朝军队才发现太平军已经全数不见,惊诧不已。

围攻怀庆凡五十多天,每天耗粮食6万斤,浪费了不少粮食弹药,士卒劳乏,却没有战果,新投降的人逃走了很多,进入山西的时候人马不足三万。

新投降的人逃离北伐军的有一万多人,钦差大臣讷尔经额大喜,以为自己有功,伪造胜果,向北京咸丰皇帝报告怀庆大捷,咸丰皇帝听了之后非常高兴,亲自书写了“喜报红旌”的匾额,赐给了讷尔经额。他哪里晓得,太平军北伐军已经越过王屋山进入了山西。

太平军撤离怀庆,在浦口撤职的西凌阿,因作战积极,官复原职,仍为都统(武官,从一品)。

山西巡抚(文官,从二品)哈芬根本不懂打仗,毫无戒备,林凤翔、李开芳、吉文元、朱锡锟率北伐军,在山西如鱼得水。三十一日,攻克垣曲,八月初三,攻克绛县,初四,攻克曲沃,初八,攻克平阳府,初九攻克洪洞。所向无敌,林凤翔军纪严明,对于百姓秋毫无犯,有些地方比如赵城、霍州的百姓都准备好粮草,打开城门迎接他的到来,太平军无意在山西发展,全力进攻北京,林凤翔、李开方、吉文元、朱锡锟四人商量,由朱锡锟回天京报告,求得东王领导,林凤翔、李开方、吉文元率太平军继续向东进发,北伐军在二十一日攻克潞城县,二十二日攻克黎城,翻越太行山,再克武安、涉县到达直隶边境。

太平天国北伐军主将林凤祥,决定向东进入临洛关,清军大将纳尔经额驻守临洛关,闻讯甚是急慌,向清军大将胜保求援。一天,一大队清军浩浩荡荡向临洛关开来,关上守将立报纳尔经额,纳尔经额到关上一看,来的浩浩荡荡的清军从头看不到尾,以为是大将胜保军队,大喜,命开关迎接,这批人马进关一涌而入,势如猛虎砍杀起来,杀得守关清军措手不及,原来是太平天国北伐军化装清军,后面太平军骆驿不绝,源源不断涌来,贵族出身的纳尔经额,虽是满腹经纶,此时方知中计,已无回天之力,连说:

“妈的,咋这样!妈的,咋这样!”

纳尔经额率几个亲兵(卫兵),仓惶而逃,余众溃散。

林凤祥、李开芳等率太平军,避开清军主力恩华、托明河、胜保部,从深州﹙今深县﹚东下,北伐军奋勇向前,直扑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