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花旦(上部)
2685200000015

第15章 秦腔:头戴上翡翠双凤齐(2)

王家戏班到敦煌演出,戏报上出现了一个响亮而陌生的名字:狄尚华。狄尚华的前面冠着“一代名伶坤角”字样,由她主演《郭暧拜寿》。在陕西西安一带,早有坤角登台,但在西北小城市,坤角毕竟不多见。人们只是听说在平凉、固原、天水等地有个勾魂娃,但还没有听说狄尚华,懂得梨园行情的人都知道,华字辈应该是易俗社的第四代学生。以前王家班曾多次在这里演出,人们对演员阵容比较熟悉,这一次突然出现了一位坤角,而且还是易俗社的学生。她的出现,一下子吊起了戏迷们的胃口,票房自然就热闹起来。

狄尚华其实就是齐翠花。

班主王振中担心她的家人找到她,就建议用这个名字。他说:“狄尚华要比齐翠花强多了。咱们就说你是易俗社的学生,这样牌子就更亮了。”

齐翠花自己也觉得这样不错,狄尚华比勾魂娃要洋气得多。

这是停演将近两年来的第一次复出,齐翠花很是看重。本来主方点的戏是《回荆州》,但孙尚香这个角色戏比较重,动作幅度也大,她担心自己身体差,适应不了,就选了昭仪公主一角,两个角色同是公主,但演金枝女比演孙尚香她更拿手一些。

戏班就她一个坤角,班头很是看重,由二班头张新民亲自安排她的生活起居和演出事宜。这天,张班头陪她早早地来到后台化妆室。是的,她要把自己装扮好,先从形象上吸引观众。坐在镜子跟前,她百感交集,这张漂亮的脸蛋儿显得有些憔悴,她在心里念叨了两个字:老了!但她很快又否定了这两个字,满打满算,她才只不过二十八岁。二十八岁,做为一个唱戏的坤角,那是牡丹盛开的年华,既有经验和功夫,相貌和身段也是显山露水的时候,一般民妇,跟她这般年龄的人都已经成为三四个甚至五六个孩子的妈妈了。她当然不甘心蹲在深山沟里当一辈子农妇,她要展示自我,正如张班头说的,不能把夜明珠埋在黄土堆里。

她兑好了底色,多放了一点红油彩,这样白里透粉的颜色,会掩饰底色苍白的缺陷,眼窝的红色也由浓到淡地向面颊扩散。化妆,她可是轻车熟路,行家里手。底色打好了,她就弹上敷粉,一股浓浓的粉香使她陶醉起来。这种特有的香气,她好长时间没有嗅到了。她闭目养神,等待敷粉渗进油彩里。过了一会儿,她拿起刷子刷那浮在脸面上的敷粉。她刷着刷着,突然看到镜子里面又出现了一个人。仔细一看,是冯小强,就回过头笑着说:“是冯师傅呀,来这么早?”

冯小强连忙说:“齐老板……噢狄老板。狄老板,您快不要再这样称呼我了。我才是一个学徒娃,您老人家这么称呼我,还不把娃我折煞了?您就叫我小冯或者小强,别人都叫我强子,您也就叫我强子吧?”

齐翠花说:“你没听说吗?三人行必有我师哩。昭仪公主是你的拿手戏,我理应称你师傅哩……”

冯小强连忙摆手说:“您快不要这么说了。过去那是辕里没马了牵驴支差哩,娃我那一点水水子,哪能跟您老人家比哩?您这次演这个角儿,是请不到的遇到哩,娃我正好想拜师领教哩。您来咱班里是我的福分哩。”

齐翠花说:“还请你多提意见哩。”

冯小强说:“哪敢在您老人家面前班门弄斧呢?狄老板,新买的包装怕是不好用哩,您要是不嫌弃,不嫌脏,就用我的,我早就给您老人家拾掇好了。”

齐翠花知道,戏班里最忌讳的就是使用别人的头饰妆奁、髯口和靴子。再一个,戏班子又为她置办了一套新的妆奁。别的则是新的好,就是这鬓条和水纱新的不好用,需要用榆树皮或胡麻籽泡的水浸泡一段时间用起来才柔软。唱旦角的冯小强也懂得这一点,就想把自己的一套提供给她。她见他这么乖巧、客气,就答应了用他的鬓条和水纱。

冯小强高兴地打开箱子,把自己早已准备好的鬓条和水纱取出来,双手小心地放在了她的面前。她笑着朝他点了点头,说了声“谢谢”,就继续弹干红、勾眉画眼线。而冯小强不离左右地把那九个鬓条一条一条地用梳子梳展,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捋整齐,把两头十字交叉地粘在一起,做成了一个个圆圆的鬓花,像一个大大的纽扣。

这时候,其他角色也陆续到场。齐翠花在冯小强的帮助下很快装扮起来。

冯小强说:“狄老板一装束真格好看,到底是名角儿啊。”

齐翠花说:“啥名角儿?都好几年没开口了。今儿个能不能唱好,我心里实在没底儿。你可要为我壮胆哩。”

冯小强说:“娃我能出十分力就不出九分。要不然狄老板给张师傅说一下,让我给您扮彩女,这样我就能跟您一起出台了。”

齐翠花没想到冯小强会提出这个问题,就下意识地把他看了看,笑着说:“哪能让你给我支角儿呢?”

冯小强说:“给您老人家支角儿怕是高攀哩。我也学学您的戏路。”

齐翠花想:这是他的实话。他原来是想偷我的戏路哩。唱戏的在这方面都比较保守,绝活儿一般不传人。何况是萍水相逢的人。但她马上意识到,他是男旦,而自己是坤角,他们之间水平的差异永远不会到一个档次上的。再说,人家对自己又这么毕恭毕敬,不满足他的要求反而过意不去。就说:“有你在场,也好给我壮个胆,只是太委屈你了。”

这时正好张班头走了过来,她就对他说:“张班长,这场有小强的角色吗?”

张班头说:“他今儿的任务主要是伺候你,化妆呀穿衣呀,端茶倒水的,没有给他派角儿。咋,强子你想上角儿?”

齐翠花连忙说:“是这,张班长,这个戏我都好多年没唱了,心里没有底,我想让小强同我一同上场,我万一有个差错,他好给我提个醒……”

张班头不解地问:“你们两个一同上场:两个金枝女?那咋唱?”

冯小强连忙说:“不是不是,我上彩女,挂红灯。”

张班头说:“唉呀,这么点小事情还不好办?我原先以为你怕是不愿意支角儿哩。只要你愿意,那是好事情。哎,咱强子到底是个灵醒人。”

戏终于开场了。齐翠花扮演的昭仪公主在冯小强等四人扮演的彩女引带下,踏着过门节奏,缓步出场了。

头戴上翡翠双凤齐,

身穿上五彩龙凤衣;

八宝玉带腰中系,

轻挪寸步向前移。

……

这一段花音慢板配上了花腔,唱得婉转悠扬,加上那袅袅娜娜的舞步身段,真格是先声夺人。冯小强双手捧长袖,也看得如醉如痴,她一开口,他也跟着张口,她一扭腰,他也跟着扭腰,有时竟忘记了配合动作造型。

《背舌》一场,彩女不出场,冯小强就站在幕后放心地“偷戏”。这场戏中,齐翠花扮演的昭仪公主在父王龙母面前,一会儿撒娇,一会儿哭闹,那表情,那眼神,把个金枝玉叶任性、高傲、天真、多情的形象表现得十分到位。

一下场,冯小强把一束鲜花双手献了上去,说了声,“狄老师,祝贺您演出成功!”齐翠花不好意思地接过了花束。冯小强又连忙递上了水杯,请她润喉解渴。

《郭暖拜寿》一炮打响。在后来的《游龟山》、《法门寺》、《回荆州》、《柜中缘》等戏的演出中,她都获得了成功。狄尚华的名字一下子走红了。

在人们的赞扬恭维声中,齐翠花的虚荣心得到了一丝满足。献花、挂红、宴请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这使王班头、张班头担忧起来。这么下去,她的丈夫肯定会听到消息,找上门来的。于是,他们一边限制她的行动,不让她轻易与外边人接触,一边采取频繁更换演出地点的办法,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紧张的演出,齐翠花暂时忘却了对丈夫和孩子的思念之情。可每当夜深入静一个人想心事的时候,心中的惆怅和内疚总是挥之不去。她想那个老实巴交使她脱离了苦海的卖药汉子,更想那个还没有断奶的小冤家。但反过来又想到那里黑灯瞎火,静得出奇的茫茫夜晚,想到那一年四季难得换几回衣服,难得吃几回肉和青菜的现状,特别是连起个名字都要受制于人的环境,她就一点儿也不留恋那个村庄了。她凭自己的演技,赢得了人们的赞誉,也挣上了钱财。说到钱财,她心中掠过一丝担心,说好的她每演一个角色抽百分之二十的头。演了几个月,算起来也应该将有百万元的积蓄。她曾提出要给丈夫汇些钱回去安排生活,可两个班头都坚决不同意,他们说:“这不就等于告诉了你丈夫你在哪里吗?狄老板放心,你的血汗钱我们一个子儿也不动,给你存进银行,到时节全部给你提出来,给你丈夫一个惊喜。”王班头还说:“我怕钱到了你狄老师之手,您就不肯再出力唱戏了,所以暂时不能给您。给了您怕您飞了。哈哈……”

她想,王班头原来这么会算计。不过也说出了她的心里话:钱攒多了带回去,给丈夫一个惊喜!

每演一场戏,王班头都要给她报账:“狄老板的账上又增加了十万元,达到了八十五万,再有十五万就上百万元了,您狄老板可就成了我们戏班的首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