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国家使命
2668600000036

第36章 苏联老大哥(5)

苏青林知道雅玲是出于对他的关心,怕他喝多了。他望着雅玲笑了笑,把自己杯里的酒给雅玲倒了一半,然后举起酒杯说:“王总工,于副总,来,我敬你俩一杯,希望你们为西部市的事业,精诚团结!”

三人举杯畅饮,在仰脖喝酒的瞬间,于振中见苏青林向他使了个眼色,什么意思他当然知道,是要他主动地有诚意地再次向王希维道歉敬酒。于振中想,本来自己对王总工并无怨恨,只是为了苏青林才对他动了粗。现在于振中放心了,因为陈雅玲对苏青林、王希维两个的感情分寸拿捏得很好。看来,真的是自己不了解情况,把事情弄糟了!男子汉大丈夫,错了就该认错,这有什么关系呢?于是,他站起来,给王希维和自己满上了酒,说:“王总工,我向你敬一杯道歉酒,是我错怪你了!”

“错怪?啥意思?”王希维站了起来,奇怪地问道,他到现在还不知道于副总究竟在怪他什么。

苏青林怕生性直率的于振中还要向王希维解释什么,如果那样可就是画蛇添足了。他抢着说道:“希维,于副总说错了,应该是冲动,冲动了!对吧?于副总!”一边说着一边在桌子下面碰了碰他的脚。

“对对对,王总工,我冲动了,对不起!”于振中立刻会意,连忙说。

“没关系的,于副总,我知道你不是冲我来的。”王希维说着抬起手臂,与于振中碰杯,“干!”

于振中听了借机又强调了一句:“对,王总工,你说得对,我就是看不惯苏联人的那个张狂劲儿,干!”

苏青林向于振中满意地点了点头。

于振中想,苏青林不但是公司的一把手,而且还是市上的书记、市长,该有多少事等着他去解决啊!可是自己一次又一次给他添乱,今天还让陈副院长备了酒菜,为的就是疏通自己和王总工之间的关系,让同志之间加强团结,把西部市的建设搞上去,真是用心良苦啊!

于振中的心里过意不去,他站起来又向苏青林举杯敬酒:“苏书记,我谢谢你!我和王总工能理解你的心情,王总工,对不对呀?”

“苏书记,于副总说得对,我能理解。”王希维也端起酒杯站了起来。

陈雅玲见苏青林一口喝干了杯里的酒,不由得皱皱眉头,焦虑地望着他摇摇头。

于振中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为苏青林有这样一位最佳伴侣而高兴,他又举起杯来,向陈雅玲敬道:“陈副院长,谢谢你这顿丰盛的午餐!”

“雅玲,于副总说得对,谢谢。”王希维也附和着,将杯中的酒喝干了,酒液火辣辣地穿肠而过,他的心里也是火辣辣的,望着眼前的一幕、望着眼前心爱的人,他只觉得异常地惆怅。于振中的那一拳,王希维没有放在心上,显然不可能阻挡他爱的力量。

苏青林用欣赏的目光看着他俩,他相信他们今后一定会同心同德,把劲使在西部的有色金属基地的建设事业上。

6

这天晚上,于振中破天荒的失眠了。

西部有色金属工业公司的成立,意味着西部有色金属工业建设已步入到了快车道,同时也表明了党中央毛主席对发展祖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决心和信心。

于振中在心里琢磨,党委把公司副总经理的担子交给他,是要他带领干部职工克服困难、努力生产,早日把有色金属炼出来。可自己的表现是不尽如人意的,这不仅表现在和王希维打架的问题上,而且也表现在对苏联专家的态度上。

苏书记说得对,我们尊重人家也是尊重科学,在科学上是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的。这跟在战场上打仗不一样,是两码事。战场上是在步调一致的前提下敢打、敢拼,还要巧打,才能成功。而在经济建设上,尤其是在有色金属工业的建设上,首先是要尊重专家、尊重科学!

于振中决定到公司找苏青林谈谈,他要亲自向苏联专家道歉,不能因为自己对他们的态度影响了公司与苏联专家之间的关系,影响了公司的工作。

现在,苏青林正在公司会议室参加一个座谈会,见于振中在门外晃悠,知道一定有事,便向旁边的马云天交代了几句,走了出去。

当苏青林听了于振中的想法和决定时,高兴地握着于振中的手感激地说:“谢谢你,你终于想明白了,这才是我的老营长啊!”

当天下午,苏青林和于振中就叫上王希维一起来到了苏联专家楼。

首先接待他们的是罗吉诺夫。这个年轻人看也没看于振中一眼,只是向苏青林和王希维点点头,然后敲开了库尔茨的房门。

库尔茨见苏青林亲自登门,后面还跟着于振中和王希维,就明白了他们的来意。库尔茨热情地叫道:“欢迎,欢迎,书记同志!”

苏青林向库尔茨鞠了一躬:“库尔茨同志,我们和于副总给你赔礼来了。”

“书记同志太客气了。”库尔茨连忙上前拦住苏青林,用右手手指尖碰碰左手手指尖,说:“工作上争……争执一下,很正常!”

于振中在一旁,听了库尔茨的话,觉得人家苏联老大哥的气量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小。就上前一步,站在库尔茨面前,恭敬地向他鞠了一躬,望着他诚恳地说:“对不起,库尔茨同志,我向你道歉。”

库尔茨高兴地接受了他的道歉后,高声把罗吉诺夫叫来了。两人用俄语说了些什么,罗吉诺夫点点头出去了。王希维小声在于振中耳边说:“了不得了,要喝酒!”

库尔茨对他们说:“来我这里,你们就是我的客人,在我们家乡是要用酒来招待客人的,以此来表示我们的诚意!”

王希维要说什么,被苏青林拦住了。

罗吉诺夫在桌上摆了五个大碗,“咕咚咕咚”地在每个碗里倒满了酒。

“库尔茨同志……”王希维刚要开口,苏青林就拉了他一下,让他和于振中坐在了自己的旁边。苏青林端过酒碗说:“库尔茨同志,我们舍命陪君子了!”

库尔茨也端起了酒碗:“来,为我们合作愉快,干了这碗酒!”

王希维看了看库尔茨欲言又止,他知道,眼下如果说不能喝酒,那会被苏联人看不起的。他们会认为中国人没有诚意,会说西部公司的人是熊包,是软蛋!可是,如果让苏青林把这碗酒喝下去,他的身体能吃得消吗?

苏青林何尝不知道这酒喝下去的后果,可是现在已是逼上了梁山。这酒非喝不可!否则,今天的道歉就会没有任何效果,这一趟也就白来了。

于振中更是怀着愧疚的心情和苏青林一起端起了碗,理直气壮地与库尔茨碰杯。王希维看了他们一眼,也缓缓地举起了碗碰了过去:“干!”

……酒精在体内燃烧着,麻痹着大脑神经,他们不知道到底喝了多久,更忘了喝下去了多少酒,反正,大家都醉了。

这场酒从下午喝到了黄昏,才告一段落。苏青林站起来说:“库尔茨同志,罗吉诺夫同志……谢谢你们的酒。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有什么事尽管说。我们……还有事,先告辞了!”

三个人走出了专家楼。苏青林知道王希维不能喝酒,见他走路摇摇晃晃的,连忙对于振中说:“老营长,快扶王总工上车!”

三个人东倒西歪地坐在了吉普车上,路过公司时,苏青林让于振中负责把王希维送回家去。于振中说还是先送你吧!苏青林说着“不用送”,就下车了。其实这时候的于振中,也是醉醺醺的,他嘴里说着要先送苏青林,可话音刚落,他就像王希维一样睡过去了。司机停下车,把苏青林扶到了公司的办公室。

司机离开办公室后,苏青林就感到胃部一阵阵剧痛袭来,他感到眼前一片黑暗,就一下子倒在了沙发上……

又是一阵剧痛,他的额上渗出了汗珠,衣服也被汗水浸湿了。他想往军用水壶里灌点开水,然后放在腹部捂一捂,看能不能减轻一点疼痛。可是,他连站起来的力气也没有了,只是蜷缩在沙发上痛苦地呻吟。

一会儿,电话铃声响了。他用力撑了起来,好不容易挪到了电话机跟前,拿起了话筒,突然又是一阵剧痛,他一下子摔倒在了地上。

幸好通讯员赶来了,连忙跑过来扶他。苏青林捂着胃部,皱着眉头说:“先接电话!”

警卫员接完电话后,看到苏青林已经昏迷过去了。

办公室李主任急忙派车,和通讯员一起把苏青林送到了医院。

在医院急诊室里,陈雅玲站在刚刚醒过来的苏青林面前,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默默地望着他。她的心里难受极了!刚才给他做了详细的检查,又让护士给他注射了针剂,疼痛会渐渐减轻一些,但需要住院观察治疗。因为,苏青林已经喝酒喝的胃出血了。

苏青林一听自己还得在医院躺上几天,便对陈雅玲说,办公室还有许多事等着他去做呢!不住院不行吗?陈雅玲严肃地回答:不行!

这天晚上,苏青林就从观察室转入了病房。陈雅玲匆匆回家安排好陈刚,便又来到了医院。在病房,陈雅玲陪了苏青林整整一个晚上。苏青林的胃痛已得到了控制,由于药物的原因,一晚上都沉沉地睡着。陈雅玲守在病床前,一会儿给他掖掖被子,一会儿摸摸他的额头,心疼地看着他,直到凌晨时,才迷糊了一阵。

第二天早上,苏青林醒了,见陈雅玲坐在他身边睡着了,心想就让她再睡一会儿吧,可她还是醒了。他揉了揉眼睛,像个孩子似的冲着她笑了笑。

“洗漱以后先吃药。”陈雅玲把药放在药瓶盖里,又去给他打来了洗脸水。

苏青林目不转睛地望着她,轻轻地说:“谢谢!”

看着苏青林洗完了脸,又喝完了药,陈雅玲温柔地说:“我给你提个意见,可以吗?”

“再不准喝酒,对吧?”苏青林笑了笑。

“当然,这次你也是实在没有办法!”陈雅玲望着他认真地说着,紧接着脸色沉了下来,语气也强硬了起来:“可你居然喝下了那么多酒!你知道你这是在干什么吗?你这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你知道吗?”

“雅玲,我接受你的批评。”苏青林深情地望着她。

陈雅玲还要说什么,被一阵敲门声打断了。打开门一看,见是于振中和公司办公室的李主任,后面还有其他同志。陈雅玲不等他们进门,就伸手打了个手势,“请外面谈。”

于振中一行人随着陈雅玲来到了她的办公室。陈雅玲没有请他们坐下,就郑重地说:“于副总,李主任,我很严肃地告诉你们,苏书记有严重的胃病!昨天这场酒已经喝得胃出血了,如果再次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就会胃穿孔!胃穿孔是什么概念知道吗?就是胃上要开洞了!”

于振中听了心里感到十分内疚:“陈副院长,这都怪我。可是,苏联人的性格……”

“于副总经理,我不要你讲什么苏联人的性格,我只是让你们知道他有严重的胃病!”陈雅玲脸色凝重地望着于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