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曾任强说三国领导力
2656700000005

第5章 领导要审时度势选择接班人

)第一节 立于不败,传承非小事

个人事业做得再好也免不了生老病死,要想将自己的第二生命延续,就必须找到可以担当的接班人。同样,一个企业也是如此,凡是不怨不尤,以事先避免事后可能带来的后悔作为警惕的要点,用来趋吉避凶,是非常值得每一位领导者学习应用的。

袁术集团覆灭:企业必须要有接班人

玉玺素来被视为传国的宝物。秦始皇时,才雕琢成玺。玉玺上面的几个大字,出自李斯手笔。秦亡,子婴把玉玺献给汉高祖。十常侍作乱,劫少帝外出。回宫时丢失玉玺,玉玺归孙坚所有。孙策把它典当给袁术,袁术嘴巴上说我不是要你的玉玺,实际上心中大喜,认为自己有当皇帝的命。他在淮南,自认为地广粮多,有了孙策典质的玉玺,就想应天顺人,自立为皇帝。于是统领大军二十余万,分成七路,要攻取中原。不料被关羽大杀一阵,败回淮南。曹操乘机来攻,袁术大惊,赶忙渡过淮河,从此毫无起色。后来被刘备追杀,气得吐血斗余而死。玉玺被夺,送往许都献给曹操。一场空欢喜,没经过多久,便烟消云散了。

有些东西,对极少数人来说是宝贝,对大多数人来说,根本就是祸害。袁术出身世家,四世三公,若是好好经营,本来可以称霸一方。孙策用玉玺来借兵时,袁术就有心从此不再归还。他看到孙策扫平江南,上表申奏朝廷,一面结交曹操,一面向自己索回玉玺的不同情势,也应该提高警觉,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把玉玺归还孙策。这样就使曹操出兵打孙策,并促使孙策把玉玺再还给献帝。如果曹操据为己有,必成天下公敌。或者干脆将玉玺还给献帝,看看孙策怎样反应。也可以如约还给孙策,和他结成亲家,联合在一起,共拒曹操。可惜袁术和袁绍,终究外表体面、脑袋空空,想不出好计策来。

领导力箴言

袁术只看到玉玺却没有看到人才的重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否选择和培养好接班人直接关乎事业的成败。现在的有些年轻人对立业感兴趣,而对成家不太感兴趣,就是因为很多人小的时候没有体会到家庭的温暖。这样,人生两大事,只完成一半,有一半还是落空的。大学之道,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虽没有“立业”,难道立业不重要么?其实,成家立业是过程,不是目的,成家立业的目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我们在工作中不能修身,这个工作是毫无意义的,也是没有价值的。把小家庭治理好,也可以体会治理国家的道理。

中国人具有浓厚的家庭观念,家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这种亲密的关系,甚至延伸到活人与死人之间:有些活人凭借自己的余荫,依赖祖先的功德立足于社会;某些死人则由于在世子孙的功业而扬名,借着他们所建立的事业来流芳百世。

全世界的人都追求永生,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谁都不愿意在活了短短几十年后,就被人们淡忘,总想留下一些什么东西。西方人追求永生,走的是神本位的路子,“信我者,得永生”。中国人走人本位的路子,你只要活在大家的心中,你就永生。中国人最高明的是想办法活在大家心中。为什么中国人重视心连心?就是想永生。只要大家都记得你,你虽死犹生。

有时候企业好比是一家人,家人之间应有成全的理念。成全就是你一个人做不到的话,我们几个人把自己的力量都加在你身上。你有什么成就,再回过头来照顾我们。家庭成员众多,哪个比较合适读书,就让他去读书;哪个比较适合学手艺,就让他去学手艺;哪个比较适合种田,就让他去种田。全家人都读书,又没有一个人读得好,倒不如让会读书的代表全家人去读,全家人成全他。所以有的人一成名,就要回馈兄弟姐妹。

成家立业,原本是人生两件大事。成家包括结婚和生育子女,立业指的是为人父母必须努力使家人的生活有保障。子女是成家立业的原动力;子女既是父母的骨肉,又是家庭的生力军,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把自己想做的事情都做完,总希望有人继承。有子女,就有希望,因为子女会把我们的理想继续下去。由此看来,不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家庭,都必然要有一个传承事业的接班人,什么时候这都是最重要的事情。

袁绍三子相争:不确定接班人是企业传承大患

袁绍有三个儿子:长子袁谭,字显思,出守青州;次子袁熙,字显奕,出守幽州;三子袁尚,字显甫,留在身边。袁绍死时,谋士审配、逢纪立袁尚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冀、青、幽、并四州牧。袁谭不服,引兵攻打袁尚。二人亲自交锋,袁谭大败,派人向曹操投降,曹操大喜,假意以女许婚,并自领冀州牧。袁谭打败袁尚后,要讨回冀州。曹操大怒,写信解除婚约,并且发兵追击袁谭,不准袁谭再度求降,不久斩袁谭于阵中。袁尚和袁熙,星夜奔往辽东,郭嘉向曹操进言,不必加兵,辽东必杀二袁,提头来献。果然不出所料,辽东太守公孙康,因袁绍常有并吞辽东之心,怀疑二袁来此相投,终将鸠夺鹊巢。待二袁来时,先埋伏刀斧手,于席间砍下两人的首级,用木匣装好,派人送到易州,来见曹操。

没有家产的人,立不立继承人,根本无所谓,反正没有东西可以争,大家并不在乎由谁来继承。家产丰厚时,最好生前就定下继承人,预防后患。由三子平分,势力必然单薄,降低竞争力。所以旧制大多传给长子,以确保原有的势力。袁绍坐拥冀、青、幽、并四州,可谓庞大。三子是不同母亲所生,难免增加冲突的可能性。袁尚是后妻刘氏所生,形貌俊伟,甚为袁绍喜爱,所以留在身边。刘氏常催袁绍立袁尚为继承人,却因废长立幼与礼制不符,经常成为乱源,因此犹疑未决,一再拖延。袁绍临终,刘氏逼迫袁绍立袁尚为嗣,这才引起兄弟相残、同归于尽的惨剧。慎选接班人,顺利交接,都是领导人生前应该办妥的大事,千万不能大意。

领导力箴言

我们说接班人一定要在无形中培养。为什么加上“无形”二字?因为太多的事实证明,只要领导有意栽培哪个人,哪个人就会被“害死”。你可以试试,只要你公开宣布,现在要培养某人当接班人,那个人在三年之内未必当得了你的接班人。在培养接班人方面,千万别迷信所谓的法定程序,那有时是行不通的。

培养接班人不但要暗地里培养,还不能只培养一个人。一个领导真的要培养干部,就要让他轮调,让他从事过所有的业务,才知道他合适不合适。凡是直线升上来的,没有一个有好结果的。因为他的能力不够,眼界太窄,专业有限。只有那些调来调去、久经历练的人才能胜任。

但轮调是一个理想,实际却行不通。因为中国人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说当一个人做不好才会被调走。这个观念必须改正过来,做对做错都要调,而且是不定时地调走。定时调动是最糟糕的,如果说两年一调动,那么被调动的人的表现会是第一年不错,第二年不做。也就是说,第一年他会推卸责任:“我是刚来的,要了解一下,我不敢乱动。”他说的很对,因为他还有一年就结束任期了,做到一半岂不是连累别人?第二年时他什么都不做,只是等待被调走。这样,他什么也没做,什么也没学会。

所以领导要营造这样一种氛围:做对、做错、做好、做坏都和别人没关系,公司需要你,就调你,这是一种荣誉。此外,没有固定任期,因为公司不知道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样的人,这样轮调才会有效,轮调之前要有一个预备期,就是让被调动的人适应一段时间再把他调过去;还要有酝酿期,看看大家的反应如何,有不同意见可以沟通,让大家心平气和,这时再调过去。

从袁绍没有在生前培养好接班人,最终酿成子嗣相残,没有能才可担大事的历史悲剧中,我们可以看出,慎选接班人,顺利交接,都是领导人生前应该办妥的大事,千万不能大意。

诸葛亮收姜维:领导要放手培养接班人

祁山在现在甘肃礼县东、西汉水北侧,位于诸葛亮北伐的主要进军路线上,山上有十分坚固的城池,为兵家必争之地。诸葛亮对魏延一开始就没有好感,要不是刘备劝阻,早就砍了他的头。后来刘备一再提拔魏延,并让他随同入川。魏延东征时已封为镇北将军,甚得刘备信任。这次追随诸葛亮北伐,他向诸葛亮建议取道子午谷,攀援秦岭,然后直扑长安。诸葛亮却认为这并非万全之计,不予采纳。魏延怏怏不乐,幸亏赵云以半百高龄,连斩曹军五将。关兴、张苞建有奇功,魏延趁机骗取安定城。蜀军士气大振,打算攻取天水。

中郎将姜维向天水太守马遵献策,起兵出城,只留文官守城,待赵云来攻打时,才内外夹攻。此计果然奏效,赵云首尾不能相顾,只好冲开一条路,引败兵奔走。姜维赶来,幸好张翼、高翔赶来救援,赵云才得以逃回大寨,向诸葛亮说中了敌人之计。又说姜维年纪轻轻,功夫了得。当地人告诉诸葛亮:姜维字伯约,天水人,事母至孝,文武双全、智勇兼备,真当世之英杰也。

于是诸葛亮自为前部,向天水出发,亲眼看到姜维调度兵马,也叹为将才。吩咐魏延引军虚张声势,诈取姜母所在的冀县,如姜维到来,即放他入城。曹军大将夏侯懋是驸马,被王平生擒,诸葛亮命他招安姜维,并且说姜维现在冀县探望母亲,已经派人来说:但得驸马在,我愿来降!夏侯懋懦弱无谋,表示愿意配合。诸葛亮给了他衣服鞍马,不令人跟随,放之自去。夏侯懋逃离途中,见数人奔走。问之,答曰“姜维献了城池,归降孔明。蜀将魏延纵火劫财,因此弃家逃走”。不久又见百姓携儿扶老而来,所说皆同。夏侯懋信以为真,到天水城下叫门。城上兵士认得是驸马,慌忙开门迎接入内。夏侯懋与太守细说姜维之事,大家都认为姜维已经投降。

当夜蜀兵来攻,火光中可见姜维在城下挺枪勒马,大叫:“请夏侯都督答话!”夏侯懋及马遵到了城上,姜维大叫:“我为都督而降,都督何背前言?”夏侯懋惊问什么前言。姜维回答:“汝写书信教我降蜀,怎么现在却不承认。我今降蜀,加封为上将,哪里有回魏的道理?”原来城下的姜维,是诸葛亮找形貌相似的兵士伪装的,在火光中不容易辨识,这才以假乱真。真的姜维夺得蜀军粮草,正要入城,被张翼和王平两下夹攻。姜维杀出一条生路,来到天水城门。太守令士兵乱箭射下,姜维飞奔封城,又是一阵乱箭射来。两地皆说他是反国之贼,既已降蜀,又来干什么。姜维不能辩解,仰天长叹,两眼泪流,拨马望长安而走。途中被关兴截住去路,诸葛亮乘车由山坡中转出,问他此时为什么还不投降。姜维想了许久,前有诸葛亮,后有关兴,根本没有退路,只好投降。诸葛亮慌忙下车而迎,执着姜维的手说:“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天遇到你,吾愿足矣!”

少年慎择师,老年慎择徒。诸葛亮说的是真心话。姜维大喜拜谢,共商取天水、上邽的计策。于是天水、上邽、冀城三地悉归蜀汉。远近州郡,也都望风归降。诸葛亮整顿军马,尽提汉中之兵,前出祁山。这一次北伐,获得姜维这一员大将,确实是最大的收获。诸葛亮自知年纪逐渐老大,急需培养接班人,得到姜维,当然是“吾愿足矣”。

领导力箴言

一个人到底是圣贤还是凡人,关键在一个字——“无”,“无”的程度高,他就是圣贤;“无”的程度低,他就是凡人。就像出门不带钱的人才是有钱人一样,一辈子老在“有”这个层次打转的人,其实很可怜,就是我们所讲的“想不开”。非要抓住权力不放的领导,身心疲惫,你要权力干什么?你认为“有”就有,你认为“没有”就没有?员工尊重你,你没有也等于“有”,员工不尊重你,你“有”还是等于没有。其实“有”和“没有”,是如影随形的,是永远并存的,不可能割裂的。

一个领导在创业初期,确实应该亲力亲为,带领大家一起奋斗。但当企业走上正轨后,领导就要逐渐放手,将权力移交给员工。这就像教小孩走路一样,当一个小孩蹒跚学步时,你扶着他,他才敢走路;如果你一开始就撒手不管,小孩就会摔跤,以后他就不敢走。等他渐渐走得稳了,就要放开手,让他自己去尝试,如果此时你还不放心,还要扶着他,那他一辈子都不会走。

管理员工也是同样的道理。一开始,领导要带着员工,教会他们怎样做,否则是不负责任,领导的责任是保证员工能够完成工作。员工成长到什么程度,你就放手到什么程度,这个“度”要自己去拿捏。

“无”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做到合理的地步。很多领导都是从“有”开始的,所以舍不得放权,或担心员工做不好,这样一生占有权力会很辛苦。刚开始,领导要样样做给员工看,因为你有经验,知道该如何做。等你把所会的知识都传授给员工后,就要逐渐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尝试,而你得抓紧时间充实自己。员工成长了,你也得成长。当你的员工不太相信你,或者他们给你提出很多意见,或者你交代的事他们推三阻四,甚至玩点花样,你就应该明白问题出在你身上,要从自身找原因。老是责怪别人的人是不可能成长的,而随时检讨的人,才会不断提高。

其实,人生就是从“有”到“无”的过程,人一生下来就开始“有”,到死亡以后就变成“无”。领导者要体会到这一点,从“有”慢慢修炼到“无”。在“有”的时候,你会不断成长,越来越好;当你过了40岁之后,渐渐地腿没有力气、眼睛模糊、牙齿松动、头发掉落,就应该进入“无”的境界。如果这时候你还要继续奋斗的话,就会折损寿命。就像诸葛亮一样,他是智慧的化身,且一生勤勉。当了蜀国丞相后还凡事亲力亲为,就连处罚士兵这样的小事都要亲自过问,生怕别人处理得不公正,结果劳累过度,英年早逝,给蜀国带来了致命的打击。

领导应该做无形的工作。有形的、具体的工作,要交给基层员工去做。领导做的都是伤脑筋的工作,伤脑筋谁看得到?但是伤脑筋是有作用的,想想这个人为什么不高兴,怎么抚慰一下;想想那个人是不是太嚣张,怎么牵制一下。这些都是无形无迹的,写工作报告的话根本就写不出来。培养接班人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正道,企业能否得以延续在此一举。

刘备白帝城托孤:大任要托付给有义气的人

年轻时,刘备常以家世特殊,身负重任,如不趁早图谋,将来必定后悔来激励、鞭策自己。在被汉献帝尊称为皇叔之后,他更加小心谨慎,唯恐稍有大意,即为曹操所杀。这才自动要求起兵到徐州迎战袁术,获得逃离曹操掌控的大好机会。

刘备奋斗了多年,虽然文有孙乾、糜竺、简雍,武有关羽、张飞、赵云,但还是一事无成。当他从水镜先生处得知,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即可以安天下,才意识到再像以前一样拖下去,必然死不瞑目,所以才三顾茅庐,对诸葛亮如此谦卑。

诸葛亮下山相助,刘备言听计从,怕的是稍有违背,他就可能后悔。关羽遇害,张飞责备刘备当了汉中王,早忘了桃园结义的誓言,使得刘备不顾一切,要兴兵伐吴。张飞限期三军挂孝,逼得部将将他杀害。刘备明知联吴抗曹是一贯政策,也唯恐违背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为后人所耻笑,毅然不接受诸葛亮的劝阻,以及东吴特使诸葛瑾交还荆州、永结两国盟好的和解,以示复仇的决心。

刘备出师不利,加上哀伤过度,终于病倒在白帝城,自知不久于人世,速请诸葛亮、李严等大臣来永安宫,只怕迟了来不及交代后事,很可能会悔恨。

诸葛亮来了,刘备请他坐在床边,承认自己不听丞相的话才自取其败,为的是怕诸葛亮误会自己对他不信任,以后不方便处理事情。看见马谡在旁边,赶紧叫他暂且退下,暗示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为的是怕诸葛亮重用马谡,造成悔憾。最后坦诚向诸葛亮表示:阿斗可辅,就请辅助他;如果他太不像样,可以自立为成都王。害得诸葛亮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接二连三地保证,要尽忠辅佐阿斗。

刘备这种举动,不可能是以退为进。如果是的话,大可以仿效当年刘表让荆州的故事,直接请诸葛亮为汉中王。当然,我们也可以说,这样直接的话,对诸葛亮的伤害太大,等于摆明不让诸葛亮这样做。

我们从刘备一生的表现,可以相信他这样说是出于一片真诚。如果说他是骗人的,我们有一句话,可以当作参考:骗一次算骗,一直骗下去,骗一辈子,就不算骗。刘备是真诚还是虚伪?我们从他不接受刘表的礼让,不忍心抛弃新野的百姓,不贪恋汉中王的既得利益而为弟报仇,应该可以相信他的真诚。

诸葛亮的退休计划,由于刘备的托孤而完全打消。以后阿斗的种种行为,诸葛亮都能够忍耐,和白帝城刘备说这一番话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刘备地下有知,也会含笑九泉吧!

领导力箴言

一个团队不管规模大小,基层员工才是团队的基础。作为团队领导者,你最看重自己的基层员工哪方面的素质?如果你仅仅觉得能力最重要,那你的团队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一个有能力而没有义气的团队是非常可怕的,“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个团队既可以帮你完成大业,也可以使你一无所有。

一个团队有没有生产力,有没有高效率,关键看成员之间有没有义气。义气就是让员工心甘情愿地跟你同坐一条船。如果员工认为,企业的兴衰是领导的事,和他们无关,不要勉强他们做额外的工作。这样企业就很危险,因为很多时候,如果不加班加点的话,企业就会有损失。在平时,领导要充分关心员工,建立一种情谊后,员工才会跟你讲义气,否则就是公事公办,根本不能解决问题。要想让员工对公司有义气,就要让他们感觉到你很关心他们,会设身处地地替他们着想,他们自然就会替公司设想。但是,只要求他们讲义气的话,那跟土匪强盗没什么区别,土匪强盗也是非常讲义气的,团队跟土匪强盗的区别在于守不守规矩。既要讲义气,又要守规矩,两者并不矛盾。

在中国式的团队中,义气是非常重要的,所谓义气,就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中国人原本有重义气的传统,只是后来越来越强调制度化,越来越受西方的权利、义务观念的约束,渐渐忽视了义气。现在企业强调制度化,但是制度之外还有很多可做之事。

制度只针对一般状况而制定,没有考虑到任何特殊情况,所以,身为领导者,必须要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以弥补制度之不足。只有让他们感动,他们才会有义气。基层员工只要认为自己完全照章办事就是对的,这个团队就危险了。可惜我们现在已形成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基层员工只要遵守规定就好了,千万别提什么意见与建议,所以我们的团队经不起考验。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承认,诸葛亮的确是一个很讲义气的员工。不论是才华和领导力都与刘备的儿子不在一个级别上,但听到刘备的话后他却表现得手足失措,接二连三地保证,要尽忠辅佐阿斗,其忠义之气也是很明显的。

刘备托孤启示:领导授权要选择合适的人

曹操当魏王时,左慈告诉他,不妨考虑请刘备当皇帝,自己则云游四海,或者到峨眉山修道。曹操对自己的处境十分了解,形势已经把自己逼得无路可走,只有硬着头皮,一条路走到人生的终点。因为他的仇人太多,都不会放过他,他一旦离开权力的核心,很可能立即被追杀。他儿子也心中有数,知道曹操在玩弄什么把戏,绝不肯中途罢手。那些依附在他身旁的文武大臣,更是不会把轿子放下来,才不管你想不想继续坐下去呢。他只好把左慈当妖怪,下令追捕斩杀,以免担负不听忠言的罪名。

现在轮到刘备自己,明知道刘禅的困境实在难以突破,还要勉强让他接任。封建秩序的僵化,从这里可以看得非常清楚。要诸葛亮继位,不等于要诸葛亮的命?很可能会逼得他当场撞死以表明他的忠心。我们不能够以现代的观点,来评鉴那个时代的价值观。不过在刘备那个时代,真的除了重重拜托诸葛亮好好辅佐刘禅之外,没有别的路走。刘禅能否继承大业,那是他的事。刘备既然立他为太子,便只好把这个难挑的大担子,不顾一切地交付给他了。

领导力箴言

领导在授权之前,一定要选用合适的人选,一个人的忠诚度不仅看不见,而且还会改变,一个人本来很忠诚,突然间就会变得不忠诚了。其实所有的奸臣都是从忠臣变过来的,如果一个人额头上刻着“奸臣”两个字,就没有变成奸臣的机会了。事情往往是他开始很忠诚,后来由于皇帝对他过于信任,最后他才慢慢变成奸臣。

一个人值不值得信赖,既不需要看相,也不需要算生辰八字,那都是不可靠的;只有一件事情可以肯定——信任来自考验。

在进行授权时,一定要提防被授权的人,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是必要的警觉性。

领导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授权的,因为他有很多顾虑,怕干部弄权,怕干部能力不够……所以领导在授权时,心里通常是七上八下的。而员工在受权的时候一定要有艺术,决不能喜形于色,也不能表现出非你莫属的样子。

)第二节 找准对象,所托非人丧基业

承人有时候担当重任时还很年轻,这就需要领导为这个新生力量找个助力,然而想找对助力谈何容易?找错了人,往往会所托非人丧基业。可见,为了让整个企业能够正常地发展延续下去,领导者必须坚定自己的立场,在自己在位的时候就考虑全局,将培养接班人、后事的嘱托和开始要进行的几个步骤一一认真落实。

刘表生前无遗嘱:及时改变观念企业才能传承

对刘备来说,荆州非常重要。刘表对刘备的信任和敬重,从放心托孤给他可以看得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竟然弄得荆州落入曹操的手中,实在是令人遗憾!

刘备只顾虑个人的名誉,并不理会组织目标的达成,恐怕不是两全其美的态度。诸葛亮在涉及个人名誉的事情上,不方便过分坚持他的意见,这是深谙员工和领导者的相处之道,我们不能怪他。关羽和张飞,在这方面的素养都不够,帮不上忙。倒是局外人伊籍,有话可以直说,提供给刘备不少有用的信息。但是他的身份,原为荆州幕宾,也不便过分偏向刘备,只能够通风报信而已。

刘琦和刘琮对刘备都相当敬畏。刘琮在刘表逝世时,还向众人表示,如果投降曹操,兄长刘琦在江夏,叔父刘备在新野,要是联合起来兴兵问罪,要怎么办?实际上当时有很多人,并不赞成投降曹操,反而欢迎刘备此时明白表示态度,来接管荆州。诸葛亮所说的良机,便是指民意的归依。

刘备应该以叔父的身份,辅佐刘表的长子刘琦继任为荆州之主。相信这样的做法,便可以善尽抚孤的责任。这样,刘表临终时,也不致盼望见到刘琦,大叫数声而死。荆州大多数官民,也都能够安心下来。至于蔡瑁等人,不用关羽、张飞出面,当地的将领,如文聘、王威,自然会收拾他们。这样,对于刘备本人的仁义形象也有增无减。若是刘表遗嘱立刘琮为继承人,刘备同样可以辅助刘琮,把刘琦安抚好。以荆州的实力,曹操不见得能攻下来。对于百姓来说,刘备安荆州,才是大家最欢迎的。

领导力箴言

职位越高的人,处境越危险。所以身为高层主管,还要取得领导的信任,这样领导才放心把权力交给你。这种想法本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会有差距的,当领导者发现企业的现状与自己的期望有差距时,就要自己调整。当自己的观念调整过来后,领导会发现整个事态都改变了;但领导的观念不改,就改变不了任何人。

若以事为主,那就只好依法办理了。而事一旦离开了人,便变得呆板、刻板,缺乏变化。其实,这正是美国式管理应变能力较差而中国式管理具有变动性的主要原因,也是美国式管理法治大于人治而中国式管理人治大于法治的根本所在。另外,内、外环境都在变。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内部的环境,一方面还要看到外部的环境。其中有四个方面是最要紧的。

第一,市场的变化是最要紧的。市场永远是模糊不清的,要不然怎么会那么难把握呢?如果市场被看清楚了,那做事就很容易了。

第二,最可怕的是,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后面的追兵会上来。现有的竞争对手都不可怕,因为你都清楚了,突然间出来的一个才厉害——看不见的敌人最可怕。

第三,不同的行业会把你整个打垮。以前只是同业竞争,现在是不同行业也能竞争,往往是不同行业的竞争者会把你打垮。

第四,内部也是一样,也是要学的。比如人的变动、材料的供需问题等。只要来料一断,整个工作就无法进行。所以,平常跟人家杀价,杀得狠了,市场一发生变化,你的来料会第一个会被断掉。

由此看企业的传承,是需要我们在自己的观念上进行有效改变的。只要改变顺应天理,以人为本就一定要果断坚定自己的立场。毕竟有些时候,依例行事,按照先例依样画葫芦,实际上是找不到此时此地的合理点,才不得不依赖先例以推卸自己的责任。而一般人合理合法,宁愿一切依法行事,便是不喜欢动脑筋、怕负责任,又不善于思考所呈现出的一种无奈。这是一个很大的弊端,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发展和传承的有效推进。

刘表假遗嘱教训:培育人才是领导者的职责

人终会死,对自己来说,大可以不必惊慌。因为没有人能够把所有事情办完再走,不如效仿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潇洒态度:“酒店打烊,我就走!”来去清白,何必挂虑?但是,对事业组织而言,则不能说走就走,撒手不管。因为群龙无首,势必引起各种争夺,造成很大的混乱与危机。所以接班人的妥善安排十分必要。

刘表一死,蔡夫人与蔡瑁、张允商议假写遗嘱,立次子刘琮为荆州主人,写降书向曹操投降。曹操大喜,派大军南下。一方面大军逼近,一方面派徐庶前来招降。刘备不为所动,曹操大怒,下令即日进兵。刘备不忍百姓受害,带领大家向江陵而逃。一路上行动十分缓慢,赵云保护老小,张飞断后,关羽和诸葛亮分头求取援兵。人心惶惶,时又值秋末冬初,大家走得和天气一样凄凉。刘备爱护百姓,却又无力保护,内心更是悲伤!

曹操杀掉刘琮母子,又派人往隆中搜寻诸葛亮妻小。幸好诸葛亮已先一步把家人迁往他处,才免遭毒手。

刘表生前,对次子有所偏爱,却又拿不定主意,对接班人并无妥善的处置;死后家人受害,乡土也守不住。可见这些严重的后果,都是刘表未尽责任的后遗症。话说回来,如果不是这样,像袁绍兄弟和刘表,如此庞大的事业,怎么可能说倒就倒呢?富不过三代的教训,比比皆是。重视家教,把下一代教养成人,慎选接班人,好好加以培育和引导,才是生生不息的必要措施。

领导力箴言

不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都绝对不能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只要出现了这种局面,势必会引起各种争夺矛盾,造成很大的混乱与危机。所以接班人的妥善安排十分必要。

领导者最大的责任,其实是培育继任者,让事业得以生生不息,不致因为领导者的更替而导致组织的衰亡。将育才制度化,让继任者承接得宜,才能保证组织的长效发展。

领导者培养领导人才,有以下两种方式。

顺成式。例如,在提拔之前,给予适当的职业训练,让他先了解一些领导的原则和技巧,派任后再加以在职训练,让他从实际中体会和认知领导的艺术。通过不定期轮调,以达到多方面磨炼的效果。领导人才的育成,德行、专业、管理、常识以及体魄五方面要并重。顺着委任和轮调,引导其走上圆通领导的道路。

顺成式的实行是公开的,能够明说且大家都知道。有计划地培育领导人才,原本是应该做的事情,一方面为了组织的成长,一方面也由于新陈代谢的需要。

逆诱式。在顺成式培育之外,随机进行一些特殊的训练。例如,让他在困境中担当职务,故意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看看他是不是支撑得住、能够支持多久。也可以逐渐加重他的责任,增加其苦练的机会。逆诱式的训练,目的在于提高其抗御逆境伤害的能力,用以增强贫贱不能移的抗拒力。运用逆诱式的育才方式,最好不要明说才有实效。

逆诱式的施行,实际上比较困难。大多依不同情境设计,事前事后都不说明,目的在于以苦难来磨炼人才。经得起考验的人才委以重责,经不起考验的人下次再以其他形式考验,看其有没有长进。特别是要针对锋芒毕露、自大自负、轻率鲁莽这三大弊病,务须一磨再磨,才能使其成为良好的领导人才。

如今,由上到下普遍缺乏做人方面的修养,是领导人才十分欠缺的主要原因。居上位的人,直来直往,而且不知道员工的心理和需求,也不能用苦难来磨炼员工,经常和员工格格不入,甚至彼此赌气,不能活用班底,也不能为员工留下一条生路。凡此种种,都显示出领导人才缺乏完整而有效培育的现状。往往尚未准备好,就走马上任,成为领导者,不是措手不及,便是走一步算一步,对组织的发展,增加了很大的风险性。身为组织领导人,最好设法对此情况加以改善。

孙权死后东吴混乱:避免团队内部派系斗争

曹操、刘备先后死亡,孙权尚在。他比父亲孙坚、长兄孙策都活得长久,对未来的贡献,也很大。然而活得再久,还是会死。只是死法各有不同而已。孙权看到台风来时,海水倒灌,松柏尽皆拔起,直飞到建业城南门外,倒插在路上,因而受惊成病,日愈沉重。召太傅诸葛恪、大司马吕岱,嘱以后事。死时年71岁,在位超过半个世纪,看尽各种变化。

由于孙权的长子孙登很早病故,后改立孙和为太子,又封孙和的弟弟孙霸为鲁王。这两个人分成两派,彼此恶斗。孙权深为忧虑,最后废太子,改封为南阳王。鲁王被赐死,改立少子孙亮为太子。孙权死后,诸葛瑾的大儿子诸葛恪立孙亮为帝,与侍中孙峻,一同辅政。

司马师听说孙权亡故,以司马昭为大都督,总领三路军马攻吴。诸葛恪亲自引兵迎战,大败魏军。诸葛恪一面遣使入蜀,请姜维进兵北伐,许以平分天下;一面领军进东兴,要乘势进取中原,把二十万大军开到前线,不料第一仗攻打新城便遭到惨败。兵败回朝,被侍中孙峻以逆贼罪名斩杀全家老幼。诸葛瑾生前见诸葛恪聪明尽显于外,曾经感叹:此子非保家之主也!现在果然应验。孙亮封孙峻为丞相大将军富春侯,总督一切。三国的传承,情况大抵相似。皇帝年幼,又能怎样?

姜维这边,乘机出兵北伐,以廖化为先锋,也是无功而回。三国的情势发展至此,人才大多用尽,新人来不及补充。再打下去,好像也没有什么意义。分而复合,看来为时不久了。

领导力箴言

有些人没有个人的自大,只有合群的自大。若干人自成体系,经营自己的小圈子,党同伐异,这对于领导的权威是一种公然的挑衅,对于组织的团结是一种严重的破坏。小圈子像恶性肿瘤一样有害,领导者绝不能纵容姑息,要坚决地把它砸烂。

员工拉帮结派,目的无外乎是两个:其一是形成自己的派系打击其他的同事,积累更大的力量进行内讧;其二是经营自己的势力,培植自己的死党对抗领导,伺机取而代之。不论哪一种都会危害整个组织的团结,会威胁领导的权威。

对待如此小圈子,领导绝不能听之任之,保留了他们的权威也就相当于削弱了自己的权威,无异于自杀行为。因此,对于结党营私的员工,明智的领导者一定会毫不留情地砸烂它。

虽然古代有许多皇帝故意纵容下属形成小圈子,以便于自己从中控制,坐收渔人之利,但实际上这样做对于整个组织是不利的,而且一旦某个派系变大,领导者自己就很难驾驭了。“小圈子”中的“小”不是指其能量小、人数少,而是针对它只为少数人谋私利,在组织上排斥大部分人,只注重自己内部的利益,不管全局的利益而言的。有时候,“小”圈子实际上人数众多,其成员大多占据要位,活动能量颇大。

国家基业没有适合的人托付,各个派系争权夺势,力量相当。所以孙权一死,各个派系就开始争斗,导致国家混乱不堪,基业毁于一旦。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也是这样,如果没有选好接班人,很容易使管理情况陷入混乱。

曹叡托孤启示:谨慎选择授权人

辽东燕王公孙渊,令大将军卑衍为元帅,杨祚为先锋,起辽兵十五万,杀奔中原而来。曹叡大惊,派司马懿兴师前往讨伐。公孙渊哪里是司马懿的对手,被打得城中粮尽,人人怨恨。公孙渊父子投降,俱被斩首。

这时曹叡病重,封曹真之子曹爽为大将军,辅佐太子曹芳,总摄朝政,不久病危,急召司马懿还朝。曹叡仿刘备的方式,将年仅八岁的曹芳,托孤于司马懿及曹爽。曹叡在位十三年,曹芳是养子,大家都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来的。曹爽自幼出入宫中,知道他的父亲曹真累受司马懿的气,于是奏请曹芳加封司马懿为太傅,自己则独揽兵权。

司马懿装病,二子也退职闲居。曹爽专权,享受荣华富贵,反而对司马家的虚实并不清楚。刚好李胜奉派为青州刺史,曹爽命其前往司马府辞行,顺便探听消息。司马懿早知其来意,去冠散发,上床拥被而坐,请李胜入座。李胜报告要去青州任职,司马懿假装听不清楚,故意把青州说成并州。司马懿装得很像,笑着说:你方从并州来?李胜说是山东的青州,司马懿大笑说:原来你从青州来。李胜说怎么病成这个样子,左右回说太傅耳聋。李胜要了纸笔,写了一行字呈给司马懿。看完之后,司马懿笑着说:我病得耳聋了,此去保重。然后以手指口,侍婢进汤。司马懿喝得汤流满襟,装出哽噎的声音,说:吾今衰老病笃,死在旦夕了,二子不肖,望多指教,回去见曹爽时,千万请他多给予照顾。说完倒在床上,声嘶气喘。李胜回去后,一五一十告诉曹爽。乐得曹爽大叫:此老若死,吾无忧矣!司马懿待李胜去后,起身向二子说:曹爽从此不会对我们有戒备,可以找机会下手了。不久司马懿果真找到机会,以造反的罪名,斩杀曹爽全家,结束了一场残酷的政治斗争。

刘备托孤,曹叡学得很像。但他没有想过:司马懿和诸葛亮不能相比。何况同时托孤二人,势必引起无谓的纷争。

司马懿和曹真的恩怨,曹叡不可能不知道。同时托孤给司马懿和曹真的儿子曹爽,固然可以收到制衡的效果,使他们不致彼此联合起来,欺侮年幼的皇帝,然而曹爽的功力,哪里是司马懿的对手?请他来,等于要他的命。这一点曹叡为什么想不通?我们可以推想。他并不是想不通,而是没有其他的选择。司马懿位高权重,不请他辅佐,等于害曹芳。不得不请司马懿,只好想办法加以制衡。想来想去,也只有曹爽能够制衡。这真是曹爽倒霉,把他找来,代替曹芳送死。司马懿一看,曹爽的弱点十分明显,要权、要钱、要享受。于是以退为进,装病不出,把所有机会都让给曹爽。两个儿子跟着辞职,全家人不问政事。曹爽派人试探虚实,他又装得十分逼真。李胜为了讨好曹爽,当然形容得特别夸张,等于帮司马懿的大忙,一起来害曹爽。人一旦丧失戒心,缺乏警觉性,随时有被陷害的可能。司马懿何等厉害,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要了曹爽全家人的命。

领导力箴言

古代的托孤对象,实际就是最高领导对部属的一项最大限度的授权。我们说西方人的观念是神本位。他们始终相信有个神在,始终相信上帝可以主宰一切。他们认为君权是神授的。国王或皇帝非常有权,但权是神给他的。但我们相信“天赋人权”这句话是中国人翻译的,因为它的意思基本上是比较接近中国人的观念的。人可以有权,但是这种权力是天赋的,而不是神授的。我们中国人承认天,西方人则认定神。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西方的东西,就可以说,既然神授权给我,我就可以授权给你,你就可以授权给他。而中国人好像不是这样。中国人是人本位,不是神本位。我们以人为本,这一点始终没有改变过。我们讲的是天理良心,天理是天,良心是人,你只要凭良心,老天就会站在你这一边,你就可以行使你的权力。在中国人眼中老天的权力只授给有良心的人,而不授给没有良心的人。所以中国人才会动不动就讲要有良心。

同一件事,只有你可以改变,别人不能改变,当然就是你有权。两个人在一起,谁可以改变另一个人,谁就有权。比如领导可以改变员工,领导就有权;上级可以改变下属,上级就有权。所以说,权就是权变。

有一个词叫作权宜应变,这里面的“宜”字非常重要,它的意思就是要变到合理,不能乱变,乱变就是滥用职权。但在现实生活中,有权的领导却经常都在滥用职权,结果搞得天下大乱。一个人有没有权变的能力、能不能改变,是件很重要的事。你可以改变,但要凭良心,不凭良心,天就会把你的权收回去。凡是不凭良心乱变的人,没有一个有好结果。就三国人物看来,司马懿绝对是个良心缺失的人,他与对立的曹爽可以说是各怀心机。

刘备托孤于孔明,是将国之大业托付给了一个值得信任的、有义气有良心的人。曹叡却将国家托付给了两个恩怨很深的人——司马懿和曹爽。本想以两方力量相互制衡,避免联合起来,欺侮幼主,夺取江山,却不想狡猾奸诈、心狠手辣的司马懿最终以托孤重臣的身份消灭了曹爽,毫不客气地收了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