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朋友
最后,我想再说点涉及价值观的题外话,即销售和客户算得上是朋友吗?
很多人觉得朋友之间不该谈赤裸裸的利益,谈利益就不是朋友,所以销售和客户之间根本算不上朋友,因为如果没有利益交换,根本就不可能走到一起。我认为这种想法把“朋友”这个词看得太狭隘了。朋友可以是精神的,也可以是物质的。俞伯牙和钟子期,没有物质利益维系,但他们彼此欣赏,这就是精神利益。而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最后都要回归到利益这个层面,精神利益也是利益。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说白了,人与人之间是因为有利益关系才彼此需要,才能继续交往下去,而不是因为有了“朋友”这个词,非要强迫自己去信守自己都不相信的处世准则。按照这个理解,朋友至少分三种:
(1)利益交换;
(2)爱好相同;
(3)彼此欣赏。
三者间没有孰优孰劣,对什么样的朋友辅以什么样的处事方式,这样你不累,朋友也不累。当然,还有不少朋友关系是属于兼容型,只要顺其自然即可。
这三种朋友的关系,其实也是一个逐步递进的过程。如果把一开始的利益交换看做一种“商业友谊”,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会培养出兴趣爱好的交集,而伴随着双方了解的进一步深入,可能会欣赏彼此的能力、心态甚至是人格魅力,这时双方更多的是尊重,这种朋友关系也更持久。朋友应重义轻利,但是不应避讳利益,只要不是恶意侵占或损人利己,就是正当的!朋友更应互相关心,“在大部分人关注你飞得高不高时,只有少部分人关心你飞得累不累”,这就是朋友,和客户的关系也是这个道理。
网上曾流传一个帖子,说有个高素质乞丐,一年能挣十几万,原因是他不仅知道找什么人能要到钱,而且他知道自己具备哪些其他乞丐没有的说服技能。暂且不论帖子真假,我觉得这至少给很多销售上了一课:产品还是这个产品,这是你无法改变的,但是你怎样将自身优势最大化,抓住有限的机会,将成为成功的关键。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就是这个道理。由此我回想起很多人曾问过我:怎样做才能做好销售?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网上随便一搜就能搜出几十条答案,看着都对,但细琢磨起来都是废话。当很多人还在正向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不妨逆向思考它,怎样做不好销售?
系统论告诉我们,正向思考反映的往往是事物的普遍规律,逆向思考反映的往往是事物的本质规律。谁对销售的好与不好最有发言权?不用说,当然是客户了。
所以我相信,即使你从没做过销售,你也能就这个问题说出个一二三来。为什么?因为我们都有过“被销售”的经历。挑一个销售员的毛病远比找优点容易得多。生活中、职场中也是这样,你让一个人说出别人的优点,他会琢磨半天,但是要他说别人的缺点,那简直是信手拈来。所以,当我们把令人讨厌的销售的轮廓勾勒出来的时候,只要能避免这些,就自然能成为一个好销售。
因此,怎样做好销售这个问题,很容易就有了答案。
当你自认为自己的销售已做得不错的时候,不妨去了解一下客户心中对一个专业的销售是怎样勾勒的。你会发现,你和他所说的那个人还有很大差距。客户就是我们的镜子,以客户为镜,可以知得失。
除了向客户要答案以外,我觉得还有两点特别重要,一是复盘,二是总结。这是除了天分、运气这些我们不可控的因素以外,最重要的东西。
总结的最佳方法就是要养成写销售日记的习惯。不要小看这个习惯,只要你坚持,假以时日,你会成为真正的销售高手。因为客户的购买心理具有很多相似之处,越是大单子,相同的地方越多。通过写销售日记来记录、分析失败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看盘水平,查漏补缺,对赢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不得不说,大客户销售的特点之一就是不确定性,往往是你有把握的单子未必能赢,但你没把握的单子肯定赢不了。既然如此,我们只能早做准备,把自己能做的都做到最好,这样才能把大客户销售中的“赢”变成大概率事件。在我看来,这本书的最大价值就是原创性和实战性,就是告诉大家怎样通过把你可控的东西做到最好,从而把大客户销售中的“赢”变成大概率事件。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我把自己这本书定位为销售工具书而不是商战小说。在叙事风格上我尽量用简单流畅的语言,让每一位销售员都能领会我想要表达的意思;在内容设置上我也尽量还原了每个单子的本来面貌,即便有些偶然的、看似不是机会的机会,也详细叙述了我的操作思路,我希望大家能去发现偶然中的必然,从而使本书的操作手法更具借鉴性。
大客户销售往小了说,是搞定人和事,往大了说,就是兵法谋略。这些东西,没有几百个单子的积累、沉淀和感悟,是根本没有说服力的。所以,我个人认为,今天的销售培训工具书太需要原创的、实战的,甚至是有些“颠覆”的观点了。那些人云亦云、模棱两可的东西,最终将被市场所淘汰。
没有做过销售不得不说是人生的一大遗憾。在美国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不能当总统,那么你就做销售员吧!”如果这本书能为广大销售从业人员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帮助,能让大家在面对销售困境时,想起并运用我提供的一些思路和方法,我将深感欣慰。
这本书在酝酿和构思的过程中,得到了北京大学出版社袁博和谢安洁两位女士的大力帮助,正是她们专业的建议,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勤于鼓励的工作风格,使我这个不喜动笔的懒人,每每于脑细胞行将枯竭的时候又找到了方向。另外,也很感谢我的太太王瑾,以及在我成长历程中曾经给予我帮助的老师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