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清水心得
26257800000096

第96章 客观看待:作善与作恶

作善与作恶

作善与作恶总有因果,这不是因果论,这是一种善恶互相影响的结果。

有人作善最根本的原因是他求安,求人安,求家安,求社会安,求国安。有人做恶,是被迫,是被诱惑,是一种不安。人会得到一定的满足就会去行善,如果难以得到满足,那么就会去作恶。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是能达到的欲望往往是极有限的。当他为不能达到或很难达到的欲望去奋斗时,他只能被迫去作恶。人天生出生的环境是不一样的,单单是一张之前,就引了无数灵魂去作恶。为什么,钱是一种很难得到的货物,同时还能满足人的百分之九十九的欲望,所以钱是万恶之源,无论什么年代,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什么地点,钱的这种属性永远不会改变。

当一个人作善的时候他会想到什么?作善是一种无私的付出,我自己敢肯定,人人都有作善的想法。因为什么!作善不是一种无情的付出,作善之后的满足感高于一切的欲望满足感,它会产生很多影响,包括改变人的性格等等。

作善是一门学问。包括我自己也学不好这门学问。为什么!这还是因为环境的不同,每个人坏境的不同。没有作善实施的目标,没有决心,怀疑,人与人之间产生的不信任感。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身边没有简单的作善实施目标。这种环境是与社会的安定成反比的。正因为这样善恶必须同存。

因为作善能够让一个人得到高于一切欲望的满足感,所以作善能够改变作恶。

作恶影响主要是因为不能实现和很难实现的欲望。一个人穷困潦倒,际遇也不好,社会环境的压力也大,他的欲望是很多的,主要还是能够安定的生活,但是生活、命运不让他安定(主要环境的影响),这样的人要么郁郁而死,要么作恶来获得一点点安定。

作恶我不敢肯定是百分之一百是因为被迫,但是在一种低势状态下的人他作恶是百分之一百被迫,而在一种高势状态下的人作恶,就肯定是被欲望驱使。

低势与高势这两种人,自己可以理解。

我们如何客观的看待作善与作恶?

一、作善与作恶我们不能盲目的表示支持与反对。为什么,作善我们固然支持,但是作善是为了作恶,比如说为亲人作伪证,那么是不能支持的。所以看清事情的全部过程和情况再判断。作恶也是一样。其实现在的法律的缺陷就在于对作恶的无情与无知的判决。也就是说不分人情。(别误会,我只是想说法律有缺陷)。作恶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只要是杀人放火都是作恶,其实不然。其中作恶也分三侠五义。

其实在封建社会有这么一个好处,就是对作善与作恶的奖罚分明。关于很

多小英雄的故事就是来自古时候。为什么,人们理解,理解什么,有时候杀人放火是一种正义的代表。有一个故事是讲柳宗元当官时发生的一个故事:说一个小孩,不满八岁,被两个恶徒绑架。这个小孩很聪明,一路上很听这两个恶徒的话,这两个恶徒也对他很放心,所以放松了警惕。到晚上,这两个恶徒喝个大醉,这个小孩找到一把刀,最终还是被其中一名恶徒发现了,恶徒喝的太醉,最终这个小孩误杀了这两个恶徒。柳宗元知道之后,将这个小孩作为小英雄看待。有奖没罚。这件事永载史书,如果皇帝知道了,说不定还给他封个官做。

这种故事古代多得很。你说封建社会是不是有这个好处。我们看待事物不能一味的打击嘲笑。现代小孩杀人都犯法,人们的观念转变了很多,这是因为啥?

作恶固然要惩罚,但是同时也要看情况。

我们对于无奈社会的人作恶的看法。本人认为比较客观。

对于无奈社会的人作恶看法,四个字:理解反对。心里哀叹一生,该怎么惩罚怎么惩罚。

对于由于对欲望的不满足而作恶的人的看法:该怎么惩罚,怎么惩罚。另外这类人应该注意的是平时修养的提高。修养不是素质!

关于作恶与作善的看法,还有很多的不同情况,我就不一一解释,主要是什么,三个字:因地制宜,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