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管理中的心理操纵术
2621700000026

第26章 不是教你诈,摸清心理好办事饭局中不败的心理操纵术(1)

——饭局中不败的心理操纵术

打造良好的第一印象,奠定长期交往的基础.

交际场合中,让人人都满意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不管在哪种场合,注重自己形象的人,一定不会惹人讨厌。万事开头难,人际交往也一样,为了积累人脉财富,我们一定要做好开头功课,也就是打造良好的第一印象,奠定长期交往的基础。

良好的第一印象,往往通过言行举止获得。我们不仅仅要注重穿着打扮,更重要的是内在素质。这就需要有优雅的举止和文明的谈吐。

饭局中,我们面对很多不熟悉的人,初次交往,别人会从我们的行为表现上来推断我们对他的态度、认可程度,我们的性格以及为人处事方式等。如果他认可我们,这座人脉桥梁就搭成了。

在饭局这个特殊的场合,因为酒精的作用,很多人喝了点酒就忘记自己是谁了,一扫之前文雅的形象,变得粗俗无礼。那些无意之中“不入流”的言行举止,真是毁你没商量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细节上下工夫,更为敏锐、殷勤或体贴,从而赢得对方的好感。

陈翔是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板,他白手起家打下了一片天地,在业内小有名气。

一次,陈翔在酒楼约见一位客户谈生意,还带上了助理。他们边喝酒边聊天,气氛还算不错。

他们点的菜中有一道是糖醋鱼,有汤汁的。服务员可能有点紧张,上菜的时候一不小心把汤汁洒出来了,恰好洒在了客户身上。服务员赶忙道歉,帮他擦衣服。

客户勃然大怒,一边拍桌子一边骂人,把那个年轻的服务员吓得除了连声道歉再也说不出别的话来。

酒楼经理来了,客户还骂骂咧咧。陈翔打了圆场,对酒楼经理说:不要紧的,饭局中不败的心理操纵术客人喝醉了。然后劝了一下客户,这事就这样过去了。

之后那客户打电话想再次洽谈生意的事,陈翔却礼貌地拒绝了。助理不理解:

到手的肥羊怎么不要了?陈翔说:“他遇事太冲动,不像是能稳住大局的人,如果我们与他合作,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磨合不好而节外生枝。”

人际交往无小事,任何细节都会决定你办事情是否能够成功。尤其是在商务饭局中,你的穿衣打扮、举止谈吐,一定要符合自己的身份。

一个事业成功的人,如果在饭局中不注意细节,给他人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那么路只会越走越窄。相反,一个事业不是很成功的人,如果能够在细节上下工夫,处处遵守礼仪,举止谈吐非常文明,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那么他的路会越走越宽阔。

参加什么类型的饭局,就要准备什么类型的衣服。一般的同学同事聚会,最好简单随意,才不会让人产生距离感;如果是严肃的商务宴会,最好穿上正装,显得正式。男士打领带,女士拎提包、喷香水、戴首饰等,都要符合身份和场合。

做服装外贸生意的冰冰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女孩子,对一些女士应该注意的细节毫不在意。

一次,冰冰应邀参加服装协会举办的一个酒会。她穿着简单的牛仔裤和T恤,随意拎了个布包,就来到了酒会上。

酒会上人挺多,都是业界小有名气的企业家或设计师。酒会在一个知名的大酒楼举行,酒楼金碧辉煌,客人们一个个光鲜靓丽。冰冰顿时感觉自己像只丑小鸭。

趁着酒会人多,她偷偷跑回家了。从那以后,她慢慢改变了自己随意的性格。

除了外表的衣着装扮,体现良好形象的最好方式就是礼仪形象。每当看到那些小有成就却形象猥琐或乖戾的人时,我们都免不了替他们觉得惋惜。形象不佳的人只会惹人厌烦,拥有美好形象的人才会受人拥戴。

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实用艺术、交际方式或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

任何场合都有特定的礼仪需要遵守。这些礼仪并不是繁文缛节,不是客套作秀,而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一个懂礼仪的人,能够让大家从外在形象上看出他的内在修养。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受大众欢迎的人,要想在某一个圈子里如鱼得水,我们就必须遵守相关礼仪,从细节上打造自己,给他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比如礼节方面的修养。与陌生人初次见面,要懂得寒暄。“请”“谢谢”“您”“对不起”、“不要紧”等礼貌性用语是绝对不能少的。

比如语言方面的修养。这就要求我们语言得体、礼貌。平时要多加强自己的知识素养,知道遇到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谈话中要注意不能追问别人的隐私,不能直接指责对方。言语文雅,尊重和谅解别人,这是有教养的表现。

比如学识方面的修养。尤其是在商务饭局中,一个见多识广,又懂得恰当谈话方式的人,一定会获得大家的尊重。而无知无畏、不学无术的粗浅之人将会受到社会和他人的鄙视。

2适度自我暴露,有利于赢得他人好感.

饭局中不败的心理操纵术有些人以为擅长交际就是巧舌如簧,就是能说会道。当然,说话是人际交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但只有说到点子上,我们才能赢得对方的好感,从而与对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饭局中,为了达到宴请的目的,有的人想方设法与对方套近乎、拉关系,但对方始终不咸不淡,与我们保持距离。原因就在于对方不信任我们,不愿意透露自己真实的想法。这时我们不妨主动地表露自己的想法,来换取对方的真心相待。

我们不难发现,人缘好的人大多是那些性格坦诚的人。人和人交往,贵在相知。

乐于和别人推心置腹、襟怀坦荡,的确具有一种强大的人际吸引力。与人坦诚相待的人会给人这样的感觉:人品可靠、为人亲切。人们喜欢与这样的人交往,也乐意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透露出来,与他们成为好朋友。

这种人际交往的技巧,在心理学上的理论是“自我暴露定律”。自我暴露定律,171是指在人际交往中适当地展露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想法,更容易取得对方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因为你的自我暴露、自我坦白,会让对方感觉到你是一个真实的人,容易赢得别人的好感。

有句话说:“山与山之间的距离是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心。”可见,要想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掏心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人际交往中,适度的自我暴露可以促进心与心的交流,增加亲切感。

我们知道,公众人物非常在意自己的言行,担心稍有不慎会影响自己的声誉,所以他们尽量不暴露自己的弱点。但世界垒球王史蒂夫.加夫却不是这样的。

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下,史蒂夫.加夫受到一个记者的采访。记者问他:“你不是教你诈,摸清心理哭过吗?”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人们素有“男儿有泪不轻弹”的观念,何况他是一个人人敬仰的体育明星呢!怎么能承认自己哭过,承认自己存在懦弱的一面呢?

可是,史蒂夫.加夫非常肯定地回答:“当然,我哭过。”在众人诧异的眼光注视下,他继续说道,“我觉得在情不得已的情况下掉眼泪更像个男子汉,因为这表现了你是个实实在在的人。”

此话一出,史蒂夫.加夫的粉丝们更加喜欢他了,而以前不是他粉丝的观众也成了他的粉丝。因为他这种坦率,让人们看到一个真实的明星,看到他实实在在的样子。

能够适当自我暴露、不掩饰自己缺点的人,给人们以真实、立体、不虚伪、不造作的印象。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喜欢这样的人,愿意对他们敞开心扉,让他们进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与其成为互相信任的朋友。

所以,当你想赢得对方的好感和信任时,不需要说多少好听的话,只需向对方表露自己的真实感情和想法,就很容易达到目的。

不过,自我暴露要适度。有的人总向别人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容易被人当作适应不良的自我中心主义,这样不可取。

同时,自我暴露不是指暴露隐私,而是向对方主动展示你的爱好、思想和特点。

何瑶虽然酒量小,但在酒桌上从来都不闲着。她总是能与酒桌上不太熟的人建立密切联系,让陌生人也变成好朋友。所以,她的朋友圈子非常广。大家给她的评价都是“坦诚”。

一次,何瑶与同事吃饭,同来的有同事的几位好友。同事还怕何瑶感觉不自在,谁知道一顿饭吃下来,何瑶就与他们成了朋友。

只见何瑶对那位腼腆的朋友笑着说:“等会儿咱们去唱歌吧。我可喜欢蔡琴了,我喜欢她的大气。”

那位朋友便接着说:“我也挺喜欢,不过我还是喜欢现在的流行歌曲,比较明畅。”

“还说呢。我昨天竟然把珍藏好久的蔡琴的CD给弄丢了,伤心了半天!”

“不要紧的,我有一个朋友能搞到蔡琴的CD。”

就这样,何瑶跟她谈到了办公室的情况,两人相谈甚欢。

自我暴露,适当说出自己的喜好、经历过的事情,就是为了让对方感觉你想饭局中不败的心理操纵术跟他深谈。而见面就说“今天天气不错”“这酒店装修真漂亮”此类客套话,让人感觉只是一般的交流,转过身就会彼此忘记。

美国总统******得到民众好感,很大原因在于他的亲民形象。******的夫人米歇尔也深得民众好感。这是因为民众感觉米歇尔是一位个性爽朗的女人,她真挚而诚恳,从不矫揉造作。******在民众心目中也是这样的形象。他们让民众感觉到,总统与百姓的距离很近,心也贴得很近。

在公众电视节目中,米歇尔基本不谈政策纲领,而是打人性牌,大谈******的生活趣事。米歇尔爆料自己的丈夫从来不会整理床铺,她的语言诙谐幽默,让观众感觉到他们是一对普通的夫妻,而******总统在她的讲述中更具有人情味。

******也是同样率真。有记者问他:“当选后,你的太太说了什么?”******幽默地说:“她说,‘那你明天早上还送女儿上学不?’”米歇尔则大笑:“我没说,我可没这么说啊!”夫妇俩眼神里传递的都是真挚的感情,默契而有趣。

一般而言,在交谈中,我们往往担心暴露自己的真实情感,并试图隐瞒自己的内心,以防对方对自己产生不好的感觉。而自我暴露的奥妙正在于它克服了人们认生的心理,让人们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想与我们亲近的感觉。

自我暴露能让我们拥有绝佳的亲和力,因此,无论到哪种饭局中,无论有多少陌生人,我们都能很快就有“熟人”,也会因此而拥有更多的朋友。

3察言观色,从宾客的言谈举止窥视他的心灵.

有句话说:“要想钓到鱼,就应该先知道鱼儿心里在想什么。”与人交往时,如果想要用最好的办法最快达成自己的目的,就必须弄清楚对方的真实想法。正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饭局是人际交往的日常场所,中国人很多事情都是在饭局中谈成的。饭局交际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并非人人都能敞开心扉。除了日常的亲朋好友聚会,一般的商务聚会上,都是“利”字当先。只有利益,才能让人心动。那么怎样做才能迅速打开他人的心扉,看出他在想什么呢?这就需要我们主动出击,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窥视他的心灵。

察言观色,这是一种基本的交际能力。个中高手往往能够从对方的外在形象推断他内心的想法,从而抓住谈话的主动权。

清光绪年间,周炳记木号铺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那时清政府不体恤民情,每年都向木号铺索取几千两银子的税贴。为了少给政府缴纳税贴,木号铺的老板们都想通过给知府送礼来达到目的。可是知府大人自称廉政,不接受送礼。周老板感到十分为难。

一次,听说知府大人要为母亲做80岁大寿,周老板知道知府是位孝子,如果能打动老夫人,这事准成。于是,周老板通过多方打听,知道了老夫人喜欢花。可正值寒冬,哪里有花呢?周老板灵机一动,想到一个办法。

当天,周老板带太太来贺寿。周太太一下轿,丫鬟们就用绿色的绸缎从大门口一直铺到后厅,周太太在绸缎上款款而行,每一步都留下一朵梅花印。老夫人惊喜不已,忙请他们入席。

饭局中不败的心理操纵术宴席****上了24道菜,周太太也换了24套衣服,每套衣服都绣着一种花,牡丹、桂花、荷花、杏花……看得老夫人眼花缭乱,眉开眼笑,与周太太拉起了家常,关系甚为亲密。

眼看获得了老夫人的青睐,周太太不失时机地向老夫人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老夫人听了,与知府一番言谈,少缴税之事就轻轻松松地成了。

与人交往,需善于投其所好。这就要求我们多了解对方的喜好,通过向人打听或察言观色,来获得有用的信息,从而与对方拉近关系。

在饭局中,我们与陌生人打交道时,不可能一下子就看穿对方,都是要在一步步的交谈中观察出来的。有些人粗心大意,不注意细节,不会看对方脸色说话,下场往往很惨。

赵宇和刘梅谈恋爱三四年了,迟迟未能结婚,因为刘梅的父母不同意。为了能尽快结婚,赵宇总是尽可能去讨好未来的老丈人。

一次,未来老丈人因病住院,赵宇觉得显示自己孝心的机会到了,就忙前忙后,端茶送汤,让未来老丈人感动了,答应了婚事。

未来老丈人出院后,赵宇为庆贺老人康复,特地去酒店订了桌酒席。一家人和和气气、热热闹闹地吃开了。

赵宇想到老人病刚好,不能喝酒,就让服务员先给他上一碗米饭。米饭来了,刘梅的叔叔就说:“你这几天辛苦了,我还没好好敬你一杯,怎么就先吃上饭了呢?”

赵宇忙说:“不是我,是伯父要饭。”然后把饭恭敬地放在老人面前。

老人本来还笑着的脸突然就僵住了。赵宇并没有发觉。175赵宇酒量不大好,几杯酒下肚后,就有些醉意了。他看到未来老丈人脚下有一把钥匙,就提醒道:“伯父,你钥匙掉了。”老人的脸色立马沉了下来,不再说一句话了。赵宇继续跟其他人喝酒,也没有注意到老人的表情。

之后,赵宇满心期待,等着未来老丈人点头举办婚事,却等来了刘梅一顿臭骂:

“我爸被你气倒了,不就是吃了你一餐饭吗,先是说我爸要饭,然后说我爸要死掉了(钥匙掉了),有你这么讲话的吗!”

好心办坏事,往往都是因为办事的人不懂得察言观色,导致话没说好,事也办不成。

饭局交际有一个好处就是,吃饭喝酒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多一点眼力,多一个心眼,了解对方并不难。

我们知道,人与人性格不同,有很多人面对不熟悉的人时,都不会说太多的话。

他们不会轻易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我们也就不知道他心里到底在想什么、我们到底能否说服他来达到自己的目标。但我们不可能一直等下去,所以必须采取主动,诱使对方有所行动。察言观色的能力此时就派上了用场。

《孙子兵法》上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大军事家吴起善于用兵,在战场上总能洞悉敌军的想法,所以百战百胜。

魏武侯向他请教道:“和敌军对阵之时,如果不明白对方心里在想什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策略?”

吴起答道:“应该采取诱敌之策。当两军交锋的时候,我们先虚应一下,然后退下阵来,借此机会观察敌军的反应。如果敌军仍然阵容严整,不轻易追赶,那就表明敌军将领很有智慧;相反,如果他们没有纪律地追赶,就表明这名将领是愚笨无能的。”

试探法是探知对方心里所想的有效方式。人们在试图了解他人的想法时,也应该采取主动,诱使对方表现自己,再进行观察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