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管理中的心理操纵术
2621700000022

第22章 酒要喝,饭要吃,话更要说到位(1)

——会说话情更浓

酒可以少喝,话不可少说.

饭局的意义之一,就在于它将圈子内不同背景的人聚拢在一起。在中国人的饭局中,酒精的作用就是助阵。但是有酒喝的同时,我们还要会交谈。会说的人上了饭局如鱼得水,而不善言辞的人在饭局中则如泥牛入水。

在饭局中,酒可以少喝,但话不可以少说。因为饭局最大的意义在于结交朋友,只喝酒不说话,那就白白浪费了一次扩大交际面的机会。在饭局中能说会道是交到朋友、办成事情的前提条件,也是成功的基本条件。如果不会说,就无法在饭局中打开成功的局面。会说话、多说话的人,在饭局中可以淋漓尽致地展现自己、获得人们的赞赏,成为饭局大赢家。

我们不难发现,饭局中坐的人并不都是需要谈事的主客双方,还有一些充当陪客角色的人。这些陪客往往是主人担心饭局冷场而邀请过来的。陪客不一定有很好的酒量,但是几乎都属于幽默开朗型的人,人缘较好。他们精于饭局之道,是饭局中冷场时的救星,有了这样的人,即使再不咸不淡的饭局,都可能会有“爆棚”

的效果。

古典白话短篇小说《转运汉遇巧洞庭红》里有个叫文若虚的苏州人,他曾是个富家子弟,但由于不懂经营生意,坐吃山空,把祖上留下的产业都败空了,成了一个破产商人。不过他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会说笑,在需要激发兴致的场合他都能让气氛变得更加愉悦,所以,朋友们都很喜欢他。有酒宴、游乐之事时,大家都很愿意邀请文若虚。

一次,一伙朋友要到海外经商,担心路上寂寞,就邀请文若虚一起去。但文若虚哪里有做生意的本钱呀,朋友们就给他凑了些钱。说来也奇怪,向来无经商头会说话情更浓脑的文若虚这次去海外竟然转运,满满地淘了一桶金。

有一张会说话的嘴,在任何场合都受欢迎,他们会用三言两语与别人拉上交情。

中国人讲究情面,有了交情,想要办什么事就会容易很多。

饭局中我们经常会面对一些不熟悉或不认识的人,这时就要发挥嘴巴的作用了。如果不擅长跟初识者打交道,不善于跟陌生人交谈,我们就可能在交际中处处受阻,难以成功。

张峰做小本生意好几年了,资本虽然少,但他擅长人际关系的经营,和三教九流的人都处得很不错,在圈子里有些口碑。尤其是在饭局中,张峰从来不放过任何一个与人交朋友的机会。

一次,一个老同学邀请他参加一个饭局。来的客人是行业里比较有名气的商人—一对说话没大没小的父子。

饭局中,张峰一开始并没有急着去拉关系,他在等待合适的时机插话。

“朋友交情,喝酒越喝越厚,赌钱越赌越薄。”父亲气哼哼地教育儿子,“以后不要赌钱了。”

儿子不屑地回应:“行了吧,还说我,你不也是吗?我去赌场十次倒有九次遇见你。”

父亲生气了,拍桌子骂道:“反了你,还管起我来了,一点规矩都没有!”

这时候张峰插话了:“他们这一代的孩子,从小被宠惯了!”

那父亲无奈地叹气:“就是啊,都是他妈惯的,让您见笑了!”

张峰说:“说哪里话!其实啊,我倒看这位小老弟是经过世面的外交人才,你137看他嘴巴能说,长得俊俏,看起来实在、能干!”

这句话说到了父子俩的心坎上,两人对张峰都有了好感。那父亲有些得意地说:

“他就是爱耍小聪明,要成才还要多雕琢一下呢!”

就这样,张峰赢得了人缘,与这对父子交上了朋友,此后生意上的事得到了他们不少帮助。

话要说,并且一定要说好。饭局中要懂得察言观色,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甚至插科打诨的功夫也不能少。有这种能力的人,走到哪里,都是人们欢迎的对象。

而他自己也可凭这种交际水准获得无限的便利和无数的机会。

饭局中,一张嘴不仅仅是用来喝酒吃饭的,还要给饭局增添气氛。但除了有“吐莲花”这样的本事外,还需要做些“功课”,才不至于说错话。

赴一场有陌生人在场的宴会,最好提前作一番调查,寻找与陌生人之间或远或近的关系。等到见面时,就不至于出现不知道从何说起的局面。在调查的时候,应该了解对方是否有特殊的爱好,谈话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谈对方喜欢的话题。当然,也要知道对方有什么忌讳,免得在交谈时触及对方的痛楚。

总之,饭局中要想赢得更多好人缘,就得发挥嘴巴的作用,不要仅仅停留在吃饭喝酒上,而要开口,还要会开口,说些让大家高兴的话,调节饭局气氛。

2没话找话,活跃饭局中的气氛.

会说话情更浓饭局中,大家都希望看到宾主皆欢,人人喝得尽兴,聊得开心的情景。人们常说,喝酒喝的是气氛。气氛上来了,能喝半斤的人喝八两——通常是酒客们追求的最佳效果;气氛上不来,能喝一斤的人才喝半斤——通常是酒客们的大忌。

虽然每一场饭局都有它自身的“使命”,或者是谈生意,或者是要求人办事儿,或者是要跟人打好关系,但场面上的表现一定是愉快的、轻松的。一般情况下,能达到这种气氛的饭局中,都会有一两个特别能调节气氛的人。

可是,很多人都面临这样的疑问:除了亲朋好友聚会,其他场合的饭局中面对的都是不熟悉,甚至毫不相识的人,怎样才能打开话匣子跟他们海聊呢?这就是在考验我们的饭局交际能力,我们要学会一个技巧——没话找话。

通常“没话找话”是个贬义词,是不分场合、不分情况地东拉西扯,是非常讨人厌的。但是换个角度看,能够与一帮不同身份地位的人“东拉西扯”其实是一种本事。尤其是在饭局这样的场合,“没话找话”能够增加交往机会,融洽气氛。

但是,没话找话并不是漫无边际地乱说一通,说的话要准确、恰当,不能煞风景,还要让人开怀,这才达到了活跃气氛的目的。

小斌性格内向,人称“闷葫芦”。平日里他和同事之间是有事说事,没事八丈远。

他觉得这样挺自在。然而一旦到了饭局中,他就难熬了。觥筹交错的时候,别人都是有说有笑,非常开心,他却只能坐在一边喝干酒。

为了改变在饭局中的这种窘境,小斌壮起胆子尝试跟别人说话。但是一开口,还是干巴巴的如“你老家在哪儿”“你父母是做什么的”这类无聊话题。往往开口只说了一句话,场面就冷了,乏味极了。

“没话找话”虽然跟性格有关系,但通过努力,你一定也可以学会的。

一般情况下,别人愿意和你搭话,都是因为你说的话引起了他们的兴趣,或者与他们关心的问题有关。那么在聊天的时候,你就要想方设法寻找共同点。通常来说,交谈可以海阔天空地随意延伸,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话题总要有一些共同的原则。

要有一双细心的眼睛,从一个人的着装、举止、谈吐来观察这个人的性格、心情和生活习惯。然后就地取材,从他身上找到打开话匣子的钥匙。

如果是相熟的人,你就可以谈论你们共同认识的人,或共同做过的某件事。

如果是不熟的人,你就从他身上寻找与自己相似的地方。比如衣服牌子相同,你就可以从穿衣打扮开始你们的谈话。比如都是做了父亲的人,你就可以从管教孩子开始你们的谈话。

我们可以从他人对陌生人的介绍中发现与自己相似的地方,比如校友、老乡、同在某个地方待过、同行等。这就要求我们做个有心人,在听介绍的时候仔细分析、认识对方。

当然,饭局中的人一起聊天更好。你要想做个活跃分子,就更要没话找话了。

可以寻找大家都关心的话题,或大家刚刚一起看到过的某件事。这类话题,一定是大家想谈、爱谈又会谈的,人人都有话可说,就会说个不停,气氛就被带动起来了。

姓名、籍贯、年龄之类的看似干巴巴的话题,也是可以谈的。比如有人说他家在庐山附近,那么你就可以借题发挥,说说庐山的事儿了。这需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能够借题发挥得起来,否则乱说一通,牛头不对马嘴,不仅起不到活跃气氛的作用,还会给对方留下“你很无知”的印象。

如果在对方身上确实找不到可以聊的共同话题,就试试投石问路吧。向河水中投块石子,探明水的深浅再前进,这样就能有把握地过河。在饭局中面对陌生人时,可以尝试问一些日常的简单话题,比如“您孩子多大了?”“您在哪儿发财?”

等等,有了简单的了解后再根据对方对某个话题的反应来进行后续交谈。

如果饭局中的人彼此都认识了,这时候讲一些令人捧腹的笑话也能把气氛推向高潮。

老赵是饭局中的活跃分子,酒桌上只要有他在场,就不会出现冷场。几杯酒下肚,他肚子里五花八门的谣言、传说、故事、顺口溜、俏皮话、歇后语等诸如此类的东西,就像关不住的水龙头,哗啦啦地往外流。

这时候,满桌的酒客们或捧腹大笑,或目瞪口呆,或侧耳聆听,或肃然起敬,或随声附和,或锦上添花。于是,酒客们的表情变得异常丰富多彩,主人和客人皆大欢喜,饭局达到理想效果。

诙谐幽默的饭局语言可让饭局的气氛一潮高过一潮,还会给别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人无形中对你产生好感—这又是一笔财富了。

饭局中,为调节气氛,偶尔还会有人说上一两段“荤段子”。这是很正常的,但是一定要适度,一定要看对象。如果在座女客比较多,而且大都是年轻未婚女性,“荤段子”就不能太露骨。否则会让人觉得尴尬,认为你没有素养。

3该捧场时就捧场,千万不要煞风景.

饭局中,我们并不是真的为了吃饭而吃,而是为了“场子”而吃。也就是说,一场成功的饭局,一定要把场子捧好。

何谓捧场子?在人际交往中,“工作干得不错啊”“你挺好啊”“你唱得真不错”

之类的就是捧场的话。捧场的目的是让在座主人和宾客都能玩得开心,谈得开心。

多说捧场的话,多给掌声,于人于己都有利无害。人生需要掌声,大多数人也都爱听掌声。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不妨把赞美他人的表情挂在脸上,多给他人捧场。

会捧场的人总能把握时机,在什么场合说什么样的话,在什么时候说什么样的话,都胸有成竹。所以,会捧场的人往往很受欢迎。

饭局中,我们更要学会捧场。在众人都乐的时候,你不能一个人低头显出悲伤的样子;听到一个不怎么露骨的“荤段子”大家都笑,你不能显出嗤之以鼻的样子;有人赞赏某个人在酒桌上有风度时,你也要附和着赞赏;有人喝醉酒说醉话,大家都笑呵呵顺着往下说,你不能有厌烦的表情……捧场,也就是不能煞风景。一个煞风景的人,会让人觉得无趣。饭局本身就是好喝好玩的场合,要懂得适当捧场。

华子是做人寿保险的,嘴巴挺会说。

一次他去参加一个寿宴。主人是老寿星,80岁了,身体还很健朗。宴席上,主人和客人频频举杯,气氛非常欢畅。

有人向寿星打听长寿的秘诀,寿星笑着说:“心宽就体胖嘛,多参加运动,心态年轻身体就健康了……”

会说话情更浓众人都附和,赞赏寿星健康、开朗。这时候华子却说了:“老年人嘛,总免不了身体上有些磕磕碰碰的,万一摔个跤什么的,还是需要有保障的嘛!而且生病啊,吃坏东西啊,这些事都是会遇到的……”在众人诧异的目光里,华子竟然向寿星推销人寿保险!

气氛一下子就僵住了,寿星的笑容也不那么自然了。可想而知,华子这种言行多么煞风景。

不看场合、不分对象的言行,人人都讨厌。就像在满月酒席上,有人对着新妈妈新爸爸埋怨:“这年头养孩子没什么好处,翅膀长硬了就飞了”;在饯行酒席上,有人对着即将坐飞机去外地的主人谈论今年发生了多少起飞机失事的意外事件;等等。

捧场,说白了就是说好听的话、顺耳的话。在饭局中,会捧场的往往是那些有眼色、懂说话之道的人。

捧场并不是单纯的奉承,而是一种应情又应景的真诚赞美。在适当的场合说适当的捧场话,收获的是别人发自内心的感激。而为他人捧场实际上也是为自己捧场。多为他人捧场,让他人脸上笑容更多,会使你变得更有魅力。

一个人请甲、乙、丙三个人吃饭,因为事先并没了解到三位的饮食喜好,就点了店里的特色菜,其中有一道是糖醋鱼。

吃着喝着,糖醋鱼上来了,主人招呼三位吃。这三个人其实都不喜欢吃糖醋鱼,却有三种不同表现:

甲津津有味地吃了,然后大加赞赏:“好吃,这鱼色香味俱佳,厨师手艺高,点菜的水平更高!”

乙看到甲这样说,也就吃了两口,也点点头说:“不错,不错!”

丙跟着吃了一口,十分不满,嘟囔道:“甜不叽叽的,有啥好吃的。”顿时全场显得十分尴尬。

一个交际高手,绝对是一个懂得捧场的高手。他能够根据饭局的气氛调整自己说话的语调,能根据不同的对象说出不同语气的话。

想在合适的时机说捧场的话,其实并不难。

如果是喜庆的酒宴,我们说话就要显得轻松、明快,多说诙谐、幽默的话。

如果是在悲痛的丧宴,我们说话就要显得低沉、哀伤,多说慰藉、严肃的话。这是场合对捧场的要求,应严格遵守这一点,否则会引起人们反感。

会捧场的人会在适当时候说赞美的话。这种赞美是很具体的,让人觉得真诚,容易接受。比如去别人家做客,我们可以谢谢主人的邀请,盛赞菜肴的精美丰盛,并根据实际情况称赞主人的室内布置,小孩的乖巧聪明……去参加酒宴,就要称赞餐厅的环境和菜色,称赞新郎新娘郎才女貌,称赞满月的婴儿粉嫩可爱,或称赞主人细心款待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受。

捧场的话,要切忌说成让人厌烦的奉承话。所以,话不能太露骨,不要让人觉得虚假,产生反感。

4适时“抖包袱”,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会说话情更浓幽默是一种高情商的表现,善于运用幽默的人更容易左右逢源。在饭局中,喝酒喝的是气氛。如果能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多讲一些幽默的话,逗得大家都开怀畅饮,就可以为你的形象加分。

幽默感是一个人的好品质之一。和有幽默感的人相处,你会感觉到他身上展示出来的智慧和魅力。在人际交往中,幽默能够化尴尬为笑声,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一天上午,面包店来了一个小孩子要买果酱面包,营业员小王如数给他称好了面包。由于是散装的,所以面包只是用纸简单包装了一下。

下午的时候,小王正在店里闲坐,突然来了一名怒气冲冲的女士,说:“你们店号称童叟无欺,竟然短斤缺两!”了解到这位女士就是上午买面包的孩子的母亲时,小王明白了一切。于是,他微笑着回应道:“我们一直是童叟无欺的,至于我给孩子称的面包是不是短斤缺两了,您回去称称孩子,看他是否变重就知道了。”

听了小王的话,女士不好意思地走了。其他店员纷纷称赞小王的幽默,既给他自己解了围,又幽默地化解了冲突。

饭局中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才华、修养和风度,有时一句幽默的话会比好几句话更能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使人无形中对你产生好感。

幽默可以采取“抖包袱”的方式,也就是故意制造漏洞,制造悬念,引起人们或惊讶或好奇的关注,然后再抖开“包袱”,人们见是一场虚惊时,都会付之一笑。

1946年初夏,国画大师张大千在上海小住后要回四川老家,弟子们为他饯行,请来了包括梅兰芳在内的众多社会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