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管理中的心理操纵术
2621700000020

第20章 无酒不成席,“酒”到才能“渠”成(2)

碰杯时要双目平视对方,点头或微笑致意。有些人碰杯时心不在焉,东张西望,这是不尊重人的行为。

如果有人提议干杯,这时应该起身站立,右手拿酒杯,左手扶着杯底,面带微笑,说出祝福的话。此时,即使有人滴酒不沾,最好也站起来端起杯子做做样子。要把酒杯举高一点,最好与眼睛齐平,说“干杯”后再喝酒。

中国人碰杯还有一个讲究,那就是自己的酒杯一定要低于对方的酒杯口,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5酒香词美,好酒还需好词劝.

酒桌上,为了能喝得尽兴,敬酒者总会说一些话来劝被敬者喝酒,这就是劝酒的功夫在嘴上的体现。作为一个交际高手,你不仅要能喝酒,更要学会巧舌如簧地劝酒。

一个人酒桌上的表现总是让他人印象深刻,尤其与客人的大领导同桌时,如果你表现良好,能喝能说,而且说得大家都开心,那么下次人家再来,第一个想起的就是你。如果当时酒桌上还有你的大领导,他以前并不认识你,那么你在这次酒桌上表现出色,领导可能就会深深记住你。有了这些人际基础,何愁事不成!

那么,如何发挥“三寸不烂之舌”的功夫,又不失礼仪地劝对方多喝酒呢?

这就是劝酒词的作用了。有一首名为《劝酒》的诗:

劝君金屈卮,满酌不须辞。

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

“金屈卮”是古代一种名贵酒器。“不须辞”既显出诗人的豪爽放达,又透露友人心情不佳,似乎难以痛饮,于是诗人殷勤地劝酒,并引出后两句祝辞。后两句发出人生感慨,意思是人生其实也如此,就是要你尝够种种离别的滋味,经受挫折磨炼。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劝酒就是劝对方痛饮。在我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中,人们总结出了一些劝酒的技巧。

劝酒词不能太长、太啰唆,大家都举起酒杯,情绪高昂,等待一饮而尽,要是劝酒词太长了,就有点煞风景了。

饮酒劝酒有学问劝酒词要围绕一个主题,不要东拉一句、西扯一句,不成逻辑。可以围绕举办本场聚会的目的,或者围绕酒会上的重要人物来展开。比如可以祝贺某个人的成就,歌颂在座周知的某件事的重要意义,庆祝伙伴们经历的快乐事情,等等。

某校举办60周年校庆,校长举杯劝酒说:“此时此刻,我从心底里感谢各位的光临,感谢这么多年来,我们能一起携手共进,在这块热土上挥洒汗水,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但愿今后的岁月,我们一如既往共同奋斗。来吧,让我们举杯,彼此赠送一个美好的祝愿,并且一起庆祝这伟大的时刻吧!”

劝酒词要尽可能表现出文采。如果在其中引用诗词、典故,或添加幽默笑话,劝酒词就更具感染力了。

如美女这样给领导劝酒:“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我给领导倒杯酒,领导不喝嫌我丑。”领导一定笑眯眯地一饮而尽。

缅甸总统曾经访问上海,上海市长设宴招待。中国和缅甸只有一江之隔,两岸人民共饮一江水。于是,市长劝酒时引用陈毅《致缅甸友人》的诗句:“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亲切的语言体现了中缅两国的友谊,外宾岂能不高兴呢!

劝酒词可以就地展开联想,以物喻事,增加趣味性。面对酒桌上的各种物品,都可以借题发挥。

有人在酒桌上顺手拿起一瓶矿泉水,这样答谢客户:“俗语说‘如鱼得水’,这瓶矿泉水让我联想到我们的友谊,鱼儿真的离不开水啊!正是因为我们之间的鱼水关系,因为我们之间这种深厚的友谊,才使我们在艰苦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共同成长。现在我们的合作更加密切,相信今后我们的友谊会更加如鱼得水。来,让我们为友谊干杯!”

劝酒词可以加入赞美的话语,让对方不由自主被你的糖衣炮弹击中。人都爱被夸,尤其在酒桌上热闹的氛围里,对方的溢美之词难免会让自己“豪饮”。

如美女这样给帅哥劝酒:“这位大哥长得白,肯定天天发大财,喝了这杯酒,好事天天有。”帅哥一定会笑呵呵地喝个底朝天。

无酒不成席,『酒』到才能『渠』成—劝酒词如果能强调宴请的特殊意义,那么就会激发对方感情上的共鸣,让他不由自主愉快地喝一杯。你可以强调这种场合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对方自然会认同,而且会产生喜悦感和荣誉感。

使用激将法来劝酒,效果也不错。人人都爱面子,如果你说的话使他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和尊严而不得不喝酒,那么他会意识到不喝这杯酒会损害自身的尊严,他就会坚定地拿起酒杯了。

毕业十周年的同学聚会上,曾经性格豪爽的大壮居然不停摆手说自己不喝酒。

当年的班长拿起酒杯,走到大壮跟前说:“大壮是不是找了一个厉害的媳妇啊?我们当年天不怕地不怕的大壮居然患上了妻管严!怕晚上回去媳妇闻到你满身酒气不让你近身啊?”大壮最怕别人说自己不像男人了,听了班长的话,他霍地站起来,拿起酒杯就一饮而尽了。

民间流传很多幽默搞笑的劝酒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集一下,在适当场合借用一下能增添气氛,还能体现我们自身的风度。比如“客人喝酒就得醉,要不主人多惭愧!”“感情铁不铁?铁!那就不怕胃出血!感情深不深?深!那就不怕打吊针!”这些短小幽默的劝酒词,会给宴会增添不少欢乐。

酒香迷人,好听的劝酒词会让美酒顺利地流进被劝者的胃里。但要注意的是,喝酒不是我们的目的,增进感情才是硬道理。

6面对罚酒不能强拒,借故推辞高招多.

饮酒劝酒有学问中国人在酒场上的热情已经名扬天下。敬酒、劝酒、逼酒、罚酒花样翻新。

能在酒场游刃有余,靠的不光是“肚量”,还有技巧。

尤其是罚酒,本来就是一种游戏,对姗姗来迟者或者不按酒文化规则行事者,采用罚酒就是为了调节气氛。常见的是“罚酒三杯”的处罚,当事人一连端起三杯酒一饮而尽,嘻嘻哈哈中事情也就算过去了。但有些人酒精下肚,往往把罚别人酒当作乐趣,车轮式地向对方敬酒。这样的罚酒,让人如何招架?

刘振还没毕业就来到一家大企业实习,性格开朗的他很快就交到了一些好朋友。同事们在工作上相互帮助,生活中也是经常在一起聚会。

这个星期天,一个同事过生日,说好了7点在饭店里聚会。刘振恰好有点事回学校,赶到聚会的饭店时已经迟到了半个小时。

同事们正愁没什么可玩的,看到迟到的刘振哪能放过。他们起哄说迟到了就要罚酒,不然就不够意思。

刘振知道自己酒量太差,又觉得拒绝同事不太好,于是硬着头皮接受罚酒。

但罚酒岂能只是三杯呢?刘振不拒绝,让同事们兴致越来越高,都想“整”一下刘振。

那可是白酒啊!刘振一杯又一杯白酒下肚,结果就倒在桌上不省人事了。同事们没理会他,继续喝酒。但不一会儿,刘振开始呕吐,居然吐血了。同事们这才慌忙把刘振送到医院。

到医院时,刘振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口鼻涌出粉红色液体。经检查,这是因酒精中毒引起了胃出血和吸入性肺炎,病情严重,院方随即发出病危通知书。

无酒不成席,『酒』到才能『渠』成—两天后刘振才醒过来。说起喝酒,他痛心疾首:

“我脸皮太薄了,不好意思拒绝,就喝了那么多。”

酒桌这个交际场合,考验的不单单是酒量。如果你不能喝酒,最好学会拒酒;如果你的酒量不能让新友们痛快,那就凭三寸不烂之舌让大伙儿开心。要想既不伤害同事间的感情又让自己不喝酒,破解罚酒、敬酒的困局,就要想一些创意招式。

有人说,拒酒的关键是脸皮厚,如果不想喝或喝不了,就要经受住敬酒者损贬的考验,以笑口常开不喝酒的精神,面对酒场上的外来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内心坚定,经得起诱惑,受得住怂恿,等对方坚持不住,失去耐心的时候,我们就赢了。

老赵面对劝酒很有一套。遇到熟人硬劝,他就嬉皮笑脸,让劝酒人“行行好”“别客气”,他那痞子式的笑脸常常让熟人无可奈何,只好作罢。

碰到陌生人劝酒,他会夸张地说自己是“酒废”,下次再会一定喝。谁知道还有没有下次呢?混过一次算一次,如果下次再见面,就得另想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