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神仙阁
25796000000088

第88章 无为而治

第八十八章:无为而治

刘邦自从听了陆贾为他写的《新语》后,一直在琢磨长治久安这个问题。秦朝的灭亡使刘邦认识到,应善待天下苍生,不然,就会有第二个陈胜揭竿而起,摧毁他刚刚建立的大汉政权。这天夜里,刘邦梦见了老子。梦醒时,还清晰地记得与老子的对话。他问老子,如何治理国家?老子告诉他:无为而治。他又问老子,什么叫无为而治?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刘邦对老子说:“你说的话,我听不懂,能不能说明白一点?”老子便为刘邦解释说:“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刘邦点头说:“这次我听懂了。”刘邦又接着问:“怎样让老百姓填饱肚子呢?”老子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刘邦又接着问:“能不能说得具体一点?”老子说:“可以。”老子这一次为了刘邦便于理解、接受,便说得很通俗。老子说:“人民所以遭受饥荒,就是由于统治者吞吃赋税太多,所以人民才陷于饥饿。人民之所以难于统治,是由于统治者政令繁苛、喜欢有所作为,所以人民就难于统治。人民之所以轻生冒死,是由于统治者为了奉养自己,把民脂民膏都搜刮净了,所以人民觉得死了不算什么。只有不去追求生活享受的人,才比过分看重自己生命的人高明。”刘邦听了点头称道!

在老子这些思想影响想下,刘邦颁布了一道诏书。诏书说“:诸侯之子弟在关中的,免除十二年赋役,已归还原籍的,免除六年赋役。

以前有的百姓聚逃于山泽之中以避秦乱,未列入户籍,现在天下已定,可以各归本里,恢复原有的爵级与土地房屋,各地官吏要按照法令来晓喻义理,不得强迫侮辱。

百姓中因饥饿自卖为他人奴隶婢女的,都免其奴婢身份而为平民。

前秦的军吏士卒一律免罪,其中没有助秦之罪而无爵级或原爵级不满大夫的,都赐爵为大夫,原有大夫的爵级的各加一级。

其中七大夫以上的都赐给收取赋税的食邑。

爵级在七大夫以下的,都免除本人及家庭的赋税,不服徭役。”诏书又说“:七大夫、公乘,都是高的爵级。

诸侯子弟及从军复员的,有很多高爵,我已经多次指示主管的官吏先分给他们的田宅,他们对主管官吏所提出的正当要求,要迅速解决。

有爵级的与有食邑的主人,都是皇帝所尊重的,有的人多次请求办事官吏解决问题,却仍然得不到妥善处理,这是不正常的。

往日秦朝的人爵级在七大夫以上的,与县令平起平坐。

现在我对于爵级也看得不轻,有些官吏怎能对爵级如此不尊重!何况明文规定按功劳付予田宅,今日有些小小官吏毫无军功却先满足自己,而有功的反而不能得到,违背公法而谋取私利,这是郡守、郡尉、县令教育管理不善所致。

要指示办事官吏尊重有高爵级的人,不要有负我的厚望。

还应进行检查,对不按照我的旨意办事的人定要予以重惩

刘邦后来又颁布诏书说:“朕深欲减省赋敛,今上交国库没有统一的章程,地方官常多取赋敛以上交,而各地侯王则赋敛更多,百姓甚为困苦。现在通知各侯王、通侯每逢十月为上交赋敛期,各地计算的方式是以人口数为准,每人每年上缴六十三钱,以交国库。”

刘邦登基后采取了很多减轻人民负担的措施,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为新政权的巩固打下了牢固打基础。这显示了刘邦作为开国皇帝的不同常见的政治抱负!

除此之外,刘邦还将税率定位“十五税一”,与秦朝相比,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国各地农民经过休养生息,农民生活明显提高,社会安定。刘邦正陶醉在他的丰功伟绩之中。此时,又有一个读书人闯进刘邦的生活,给刘邦带来巨大的震惊!这人是谁?什么事情让刘邦震惊!欲知其详,请看下一章,以史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