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神仙阁
25796000000082

第82章 御民之术

第八十二章:御民之术

三位神仙在神仙阁会议上最后谈到刘邦与项羽对待老百姓的态度。他们认为:刘邦对待老百姓是怀柔安抚,项羽对待老百姓是屠杀恐吓。他们认为:这是刘邦得天下,项羽失天下的主要原因。

现将神仙阁这次会议记录整理如下:

刘邦进咸阳后,是召集咸阳各县三老大会,通过他们安抚当地老百姓,并约法三章。鼓励官员、百姓正常上班,安居乐业。保证不虐待任何人,老百姓对此非常感激!老百姓为了感激刘邦,纷纷送来牛羊酒食等慰问品,慰问全体将士!刘邦推让说:“仓库里的粟米还有很多,并不缺粮,不想你们破费。”老百姓听了十分高兴,深怕刘邦不愿做关中王。

项羽恰好相反。项羽一路向西进入咸阳,一路屠杀,一路抢掠,一路焚烧,所经过之处,没有不被摧毁的,秦地老百姓十分失望!但也十分惧怕项羽,不敢不服从项羽的命令。

项羽每攻破一座城市,接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屠城,滥杀无辜。项羽早年攻击襄阳,坑杀了襄阳城的全部守军;巨鹿之战,章邯投降。项羽担心秦军投降士兵太多,一旦不服从命令发生哗变,难以应战,项羽一夜之间,将二十万士兵全部坑埋;后来项羽攻下外黄,也准备将外黄十五岁以上的男人全部处死。只因为外黄县令门客的儿子劝说,项羽才放弃屠杀。后来从外黄以东一直到睢阳的老百姓听说项羽攻破外黄而没有屠杀无辜的消息,都争先恐后地向项羽投降。如果项羽能从这一正反教训反省自己,优待百姓,优待敌占区人民,优待俘虏,也许,刘邦就没有机会战胜项羽。可惜,项羽没有反省自己,仍然我行我素。

早年,就因为项羽滥杀无辜,楚怀王对之不满。曾整编了项羽的军队,收回了项羽的军权,并反对项羽西进咸阳,让项羽跟着宋义东去救赵。项羽也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反而怨恨楚怀王,指责楚怀王处事不公,并记恨在心,指使人暗杀了楚怀王!

项羽屠城,并不能说项羽是个滥杀无辜的恶魔,根本原因是项羽把屠城当作一种管理天下百姓的手段,项羽是想通过屠城来恐吓天下百姓,施行威权统治。只是项羽没有意识到,这种手段太残忍,太血腥,太残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震慑作用;但项羽没有认识到这种残暴的恐吓管理,反而会激起天下百姓强烈的反抗。从某种情况看,项羽是同情天下劳苦大众的。项羽曾对刘邦说:“天下百姓因为我们两个人争王称霸疲惫不堪,为了天下百姓的安宁。我们休战,划地管辖。”刘邦没有采纳项羽的建议。

和项羽相比,虽然楚怀王认为刘邦宽容、宅心仁厚,这是刘邦善于处理关系的结果,这是刘邦会做宣传引导的结果。实际上,刘邦在攻城略地的争夺战中,也常常屠城、滥杀无辜。早年,刘邦和项羽一起作战时,屠城现象时有发生。刘邦和项羽一起攻击城阳,城阳攻破后,刘邦与项羽一样,大肆屠戮城中军民。后来,刘邦在西进过程中,在进攻颖阳时,血洗颖阳城。刘邦在项羽死后,进攻鲁城。鲁城军民誓死抵抗。鲁城被刘邦攻破后,刘邦也准备屠城。只是后来刘邦认识到鲁城军民坚持死守鲁城,不仅仅是对项羽的怀念,更是坚守礼仪之道,为主人以死守节,才放弃了屠城的计划。

三位神仙认为:在战争状态下,无所谓残暴与仁政,都一样,都是通过杀人,杀死对方更多的人,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说刘邦仁义,只是刘邦善于宣传,只是刘邦是胜利者;说项羽残暴,只是项羽杀人之后,没有交代为什么杀人,只是项羽是失败者,必须为杀人承担历史责任!抢得天下的便是王,抢不得天下的便是贼!

这天会议将要结束时,无智神仙有一番感慨:“统治者与老百姓是鱼水关系。统治者是鱼,老百姓是水。有水才有鱼,有水才能养鱼。没有水自然没有鱼,有鱼也是死鱼,或者说是干鱼。统治者没有老百姓,离开了老百姓,就不成其统治者。统治者要成为统治者,要维护统治者的地位,首先是要关心老百姓,为老百姓谋福利。统治者如果用恐吓、吓唬老百姓来维护统治地位,只会遭老百姓唾弃,遭老百姓抛弃!统治者要记住:习习春风,能使大地复苏,生机勃勃;烈烈寒风,只会令万物萧条,气息奄奄。”

无能神仙也有感叹:“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能胜过它,因为没有什么可以真正改变得了它。柔能胜过刚,弱能胜过强,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又没有人能实行。刘邦虽然对老百姓很柔弱,但赢得了老百姓的支持;项羽对老百姓很强势,却让老百姓敬而远之。最后刘邦战胜了项羽,这就是柔弱胜刚强的道理。”

刘邦战胜项羽,表面上看,是一个弱者战胜了强者,实际上并非如此简单!欲知其详,请看下一章,强弱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