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神仙阁
25796000000039

第39章 祸不单行

第三十九章:祸不单行

义军节节胜利,先后攻占了胡陵、泗水、方与等城镇,士气高昂,全体将士斗志昂扬,准备向更大的城镇发起进攻。此时,刘邦家中来人,告知刘邦:他母亲去世了!刘邦听到这一噩耗,十分悲痛!刘邦认为自己在母亲临终之前没有陪伴母亲,实在有愧母亲的养育之恩!再加上自己长年流落在外,没有尽到做儿子的孝心不说,还给母亲带来很多麻烦与辛酸!所以,刘邦认为自己一定要赶回去为母亲办理后事!

刘邦找来萧何、曹参、周勃、卢绾、樊哙等人商量,告知自己准备带部队回丰邑。一是为母亲奔丧;二是让部队在丰邑休整。萧何等人都没有做声。刘邦意识到这些人不做声,是不同意他带部队回丰邑。刘邦于是说:“现在部队接连打了几次胜仗,士气高昂,这是好事!但是,正是士气高昂,我们这些将领更应该小心。在胜利的时候,要防止骄傲轻敌等麻痹思想。另外,这几次战役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士兵素质也很差,这些都需要休整。”刘邦说到这里,故意停下来,意思是让在场的人发表看法。会场很冷清,没有人发言。樊哙此刻想:这个时候,萧何、曹参等,他们俩都是官僚出身,在这种场合,他们不会发言。他们一是会看刘邦的脸色,二是怕担风险。他们更不敢违逆刘邦,怕引来刘邦不高兴!周勃就是想说,也不知说什么,这个时候,只有自己出来讲真话。樊哙思索了一会儿,站起来说:“我同意让部队休整,但我不同意你带着部队回丰邑休整。我们只能就地休整。胡陵、泗水、方与,刚刚打下,民心不稳定,社会不稳定,我们此时带着部队离开,就会出乱子。那些旧官僚会趁机反扑。我们只有留在这里休整,才能震慑那些企图闹事的不法分子。再说你把部队带到丰邑休整,除了路上折腾外,还有后勤保障等问题需要重新考量。我们就地休整,就可以利用本地资源,省去很多麻烦。”樊哙说完,没有人做声。刘邦不高兴,尽管刘邦认为,樊哙言之有理,但刘邦接受不了樊哙当面顶撞他的做派。刘邦想:在战争状态,要的是首领的绝对权威,要的是对部队的绝对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令行禁止,保障他的方针政策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只有保障没有人敢挑战他的权威,才能保障部队不被分裂!天下未定的状态下,只能是绝对领导,绝对权威,不容许各行其是,不容许挑战权威!现在是开头,开头就要立好规矩;只有开头就把规矩立起来了,后面的事情才好办!开头不能立好规矩,后面的事情会永远处于争论不休的状态!刘邦于是说:“樊哙言之有理,但我不能接受!部队按计划开发,回丰邑休整,这是命令,令行禁止。这是带兵的基本常识,也是主帅立威的基本常识!”大家仍然是沉默,樊哙一脸的不高兴!此时,萧何对樊哙说,也是对在场的所有人说:“我们不折不扣地执行沛公的命令!部队按计划开发!”

刘邦回到故里丰邑中阳里料理母亲后事。由于事情来得突然,很多事情来不及仔细谋划,刘邦便将部队匆匆带到了丰邑,而且把驻守丰邑的任务交给了雍齿。刘备料理完母亲后事,又匆匆带兵去攻打薛县。

雍齿是地方上的大户,仅次于王陵。由于有钱有势,雍齿向来就瞧不上刘邦。刘邦未起事之前,雍齿一直是县令陈虾的跟班。受陈虾指使、利用,多次听从陈虾,设计陷害刘邦,企图置刘邦于死地。刘邦攻占沛县,被推举为沛公。陈虾被神仙带走,雍齿失去了靠山,摇身一变,又变成了刘邦的跟班。当时很多人主张处死雍齿,刘邦也想处死雍齿。刘邦认为,过去雍齿在陈虾手下,作威作福,对此设计陷害自己,是应该处死他。但是,现在陈虾跑了,雍齿成了丧家犬,愿意归附自己,不管其是否是真心实意,在这种动荡年月,要以安定人心为首要任务。这样一个处心积虑陷害自己的人物今天归附我,我能宽容对待他,其他人也会受到感染,会心悦诚服地跟着我们。经过劝说,其他人勉强同意赦免雍齿。

这一次,刘邦又要让雍齿驻守丰邑,很多人坚决反对。樊哙认为:“丰邑是我们的老家,我们的家小都在丰邑,稍有闪失,危及家人安全,这是万万使不得的事情!”萧何也认为让雍齿守丰邑不妥。他说:“这不仅仅是过去雍齿不是我们的同路人,关键是雍齿这个人不可靠。他那一副长相,就是吃里扒外的家伙。更重要的是丰邑是我们的大本营,是我们的大后方,是我们囤积粮草等军用物资的中枢,一旦有失,会影响前方将士的军心。”刘邦认为,正因为丰邑对我们太重要了,雍齿原来又不是我们一伙的。我们把这么重要的地方托付给他,更加显示我们对他的信任,使他认识到我们应该同心同德,不要离心离德。让雍齿感觉到我们不计前嫌,我们一如既往地会重用他。使他心悦诚服地跟着我们,不让他有三心二意。这对其他人也是一种感动。只有使所有的人都认识到,我们对任何人都是一视同仁,这样才会赢得所有人的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与我们一道共同致力于推翻秦王朝。萧何等人见刘邦也说得在理,便同意了让雍齿驻守丰邑。刘邦带着主力离开丰邑之后,给了其它势力可乘之机。先是方与反叛刘邦,投降了魏人。后是陈胜的部下,周市趁机进攻丰邑等地。周市是魏人,是梁王的老部下,周市来到丰邑,派人送信雍齿,威胁雍齿说:“丰邑本来是梁王的临时都城,现在魏地被攻下来的城池有数十座,你雍齿要是降魏,魏国就会封你为候,让你继续防守丰邑。要是你坚持不投降,我们就血洗丰邑,”雍齿本来就与刘邦不是一道的,他过去曾多次伙同县令陈虾陷害刘邦。他如今投降刘邦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他担心有朝一日,刘邦强大了,找自己算老账,到时自己就死无葬身之地了。他知道刘邦今天之所以宽恕他,让他驻守丰邑,是因为刘邦此时没有足够的力量,刘邦今天是利用他雍齿来笼络人心。想到这里,雍齿毫不犹豫地投降了魏人周市,并为魏人坚守丰邑。

雍齿投降魏人周市的消息传到刘邦那里,所有人对雍齿的背叛行为咬牙切齿,恨不得吃了雍齿这个忘恩负义之人。刘邦不是憎恨雍齿的忘恩负义,他担心的是方与和丰邑的反叛会动摇军心。特别是雍齿的反叛,让自己的大本营成了魏人的天下。他忧虑的是留在丰邑的将士的家眷。他更害怕的是丰邑是他的老家,丰邑的百姓都是他的亲人,为什么他的亲人都不相信他,都要背叛他,这让他刘邦十分伤心,让他刘邦十分绝望。他刘邦起兵,抛头颅,洒热血,推翻秦王朝,就是要为家乡人民开创一个新时代,创造一个新环境,让家乡父老乡亲安居乐业!现在家乡人民不理解他刘邦,背叛他刘邦,要跟着雍齿来反叛他刘邦,他痛恨自己,在家乡人民心中,他刘邦还不如雍齿?这些都让他刘邦无法理解!他不知道他刘邦哪里错了、哪里对不起家乡父老乡亲?为了夺回丰邑,为了取得家乡人民的理解与支持,他决定,必须迅速班师回放丰邑,让曹参去攻打方与,自己亲率大军去攻打丰邑、镇压雍齿。

刘邦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部队整装出发的时候,樊哙又跳出来反对他刘邦,反对他刘邦带部队去平叛雍齿!刘邦想,每到关键时刻,樊哙总是与自己做对,让自己威风扫地,刘邦恨不得杀了樊哙!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一章,三打丰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