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神仙阁
25796000000029

第29章 义释役夫

第二十八章:义释役夫

刘邦押送役夫去骊山,一路上逃亡的人不少,刘邦估计如此下去,等到了骊山,役夫将会跑光。想到这里,刘邦产生了一个大胆想法:与其看着役夫逃跑,不如释放所有役夫,自己也逃亡去。

刘邦把剩下的役夫带到一家酒肆,为役夫松开捆绑的绳索,对役夫说:“我今晚在此酒肆设宴款待各位,各位尽可宽心、放开胆量、大喝大吃一顿,酒足饭饱之后,你们愿意去哪里就去哪里,从今以后,我们各奔东西!”大多数役夫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听错了,便有大胆地问刘邦:“亭长,您这是要放我们生路?”刘邦回答说:“正是!这几天,各位路上受苦了,今天我兜里还有临行前,我那些朋友送给我的盘缠,我尽其所有,来招待大家。以往有得罪的地方,还望大家见谅!”于是又有一些好心的役夫问:“您要是放了我们,您会处以死刑的!”刘邦笑着说:“我知道!我死不足惜,我把你们送到骊山,你们也没有活着回来的希望。我现在放了你们,你们各自去寻找活路吧!”又有人问:“我们逃跑了,那您亭长怎么办?”刘邦说:“为了活命,我也逃命去!”店家摆好了酒菜,所有的役夫轮流着向刘邦敬酒,之后,刘邦也逐一回敬各位役夫。并叮嘱役夫说:“酒足饭饱之后,趁早逃命吧!”有几个胆大的不愿逃离,一起来到刘邦面前,对刘邦说:“亭长是仁义君子,我等虽不曾读过诗书,但也略知知恩图报。既然亭长大人不惜担当死罪,放我等逃生,我们也不愿独自逃生!我等愿意跟随亭长,生死与共,海枯石烂,永不变心!”刘邦见此,大为感动,便说:“尔等既然愿意跟随我天涯海角逃命,我们不如歃血为盟,永结金兰,肝胆相照,生死相依!”说完,便让店家重开酒席,对天盟誓。昏暗的灯光下,二十几个役夫跪在刘邦身后,三叩首之后,对着苍天,齐声祷告:“我等义结金兰,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休戚相关,生死与共,永不变心!”之后,又是一阵觥筹交错。

夜深了,其他的役夫都睡着了。刘邦醉眼朦胧,似睡非睡,脑子里总是浮现吕雉那忧伤的样子。刘邦想起临别前吕雉欲言又止的情景。刘邦知道,吕雉快人快语,有话从来不掖着、不藏着。那天,吕雉到底有什么话说不出口?吕雉是不想说,还是不敢说呢?刘邦一直这样问自己!

离开家二十多天了,刘邦想家,想吕雉,想孩子!他心里涌起一阵波澜,总以为自己对不住吕雉。吕雉一个如花似玉的闺女,不顾一切地嫁给他这个糟老头。自己既给不了吕雉什么,反而让吕雉跟着自己受苦、受累、受气、受惊吓。而吕雉整日辛苦劳作,无怨无悔,还经常劝他刘邦,要有男儿气概,要有英雄志向,要立志创一份事业。想到这些,刘邦更觉得愧对吕雉。现在自己孤身一人流落荒郊野外,无处安身。他问自己,我如今如何是好?家是回不了的,到哪里去安身呢?于是,刘邦又想起了芒砀山,想起了芒砀山与曹夫人一起生活的情景。在那里,他与曹夫人生活了一年多的时间。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跑遍了芒砀山的山山水水,他知道芒砀山深处是个藏身的好地方。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带着留在自己身边的二十几个役夫到芒砀山去,到芒荡山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刘邦虽然此时很冲动,但也有很多顾虑,有很多担心!刘邦最最担心的是家人的安全,是吕雉和两个孩子的安全,特别是吕雉的安全!陈虾本来就不怀好意。刘邦心想:我现在释放役夫,去闯荡天下,陈虾有了把柄,正好以此要挟吕雉。吕雉一旦被抓走,两个孩子怎办?不!不是两个孩子,是三个孩子,还有一个刘淝。刘邦不敢继续往下想!想到孩子,想到吕雉,刘邦想放弃自己的计划。刘邦警告自己:不能因为自己,毁了家庭,苦了孩子!刘邦又想:自己还有回头路吗?自己没有回头路了!现在自己要是回家,会立即遭到官府的逮捕,孩子、吕雉都会受到牵连。刘邦告诫自己:自己现在已无路可走!只有孤注一掷,铤而走险,险中求生存,才有一丝希望!好男儿,志在四方,当机立断!刘邦提醒自己: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一步迈出去,就没有回头路了。他得计划好这第一步,首先要坚定身边这二十几人的信心,让他们义无反顾地跟着自己去创事业,闯天下!刘邦振作精神,一一叫醒带着醉意的役夫,并高声对他们训话:“各位弟兄,我现在带你们去闯天下,去把这个让民不聊生的残暴秦王赶下马,建立一个我们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太平世界!现在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到芒砀山去,到芒砀山去拉起我们的队伍,一旦时机成熟,我们就横刀跃马,杀出芒砀山,推翻秦王朝!到时功成名就,我们就是开国元勋!我们就能封侯封王,封妻荫子,万古扬名!我们的子孙就能世世代代,永享荣华富贵!”那些役夫醉意朦胧地高喊:“愿意追随亭长闯天下!”

太阳还在西边,没有转到东边来,迷迷糊糊的原野看不到一点亮光,远处,传来几声犬吠,给这死气沉沉的荒郊野外带来一点生命迹象!刘邦此时很兴奋!身边的二十几人,就是他创事业、闯世界的火种!他要让这些火种尽快燃烧,用这些火种点燃全国,让全国的烈火熊熊燃烧,烧毁一个就世界,照亮一个新世界!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一章,穹灵试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