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一刀见血杂文集
25583000000057

第57章 学佛心得(一)

近来正在看佛家的书,本来是意在消遣,并没有皈依三宝、了证生死、超脱尘世的意思,却不但有意外收获,而且渐渐地沉迷其中。由此,更显现了佛法慈悲和佛门广大。

那么,就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罢!

佛家八关斋戒、五戒、十善业,是佛门秉持的根本,亦是入门的方便法门、不二之选。位居之首的,是不杀生。生者,众生也,上至无上诸佛、菩萨圣贤,下至虫蚁飞娥,一草一木,但凡是有生命的,无一不被含盖其中。杀生,则不但包括自己亲手或指使、利诱他人杀伤残害生命,还含盖那些见危不助或者见生命消逝心中不生大悲痛者。持不杀生戒,就是对宇宙中的万物,都不可妄动杀念,更不能妄加杀害。不杀生戒,体现的是大慈悲、大平等、大和谐、救度一切众生、消除一切仇恨的大菩提心,持之,则即使凡夫俗子,也宝相庄严,接近无上极乐,不持,则即使苦修百年,一样为佛家所排斥,不得其门而入。

佛家强调的罪业,重莫过于知恩不报和忘恩负义。四恩须报:一是父母恩,二是国土恩,三是众生恩,四是三宝恩。生我者父母,育我者爹娘,生我虽是缘份,恩情却是纵粉身碎骨也难报其万一,故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是为报父母恩。生于斯、长于斯、死后还将葬于斯,斯地养我佑我父母祖先,给我一方乐土,故狐有首丘之望,犬有护院之责,是为报国土恩。吃穿住行、所依所养皆由众生提供,使我生人、活人、快乐、欢喜,故要有成人之美、与人为善、助人为乐、舍己为人之举,是为报众生恩。佛为三宝首,人生一世,路途艰难,最易沉溺,幸有诸佛菩萨护持正法、提携接引,使我辈智慧顿开、磨炼玉成、生值中国、生值佛世,更是不能不报的大恩典。万由皆从因缘生,此四恩,如玉之在石,抵掷则瓦砾,追逐则圭璋。竭力以报,则获福远祸、世世受益,不报,则种种痛苦、深入骨髓。

佛法无边,不度无缘之人。今世能够作人,能够生逢盛世中国,也是几世几劫方才修得,自当珍惜感恩,如一世之不察,犯戒破戒,或者几世修行都将功亏一篑、万劫不复。而且,生命轮回时的善恶业报,绝对毫厘无差、如影随形,或者有人解脱后进入无上极乐者,或者也有人死亡后堕入阿鼻地狱者,或者还有人身后坠入其它轮回道者,之所以结局境遇差距如此之大,与吃斋念佛、祖上阴德等虽然也有着一定的关系,更重要的还是今世的所作所为,今世的业,就是来世的果,这是毫无疑问且应该引起所有人戒惧的。一一昔年佛祖有言:即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血流决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不孝之人,身坏命终,堕於阿鼻无间地狱。此仅是父母恩的业报,已是如此深重和惊人,更何况其它罪孽的累加。

由是,可以知道,“****”,是不对的!虽然也是一种解脱,但即使是念着六字真言实施的“****”,破掉的也是位居八关斋戒、五戒、十善业之首的不可杀生戒,如此,想入佛门、欲求来世来生幸福,怕是有点困难罢!

所以,奉劝那些寄希望于“****”以修成道果、追求来世幸福的人们,不顺佛戒,不报恩德,有过不改,阴德不积,如是种种,欲求正果、救来世?——堕入魔道那是必须的。也奉劝那些欲以“****”来求来生幸福的人们:现在改悔还不算晚!须知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有过能改,即如春日化冰,何患来世孤苦,何患求道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