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一刀见血杂文集
25583000000050

第50章 一个大写的人

电视连续剧《杨善洲》,我没有看全,仅是断断续续看了大半,但这与剧情无关,实在是因其它要紧事耽搁的缘故。而且,能够断断续续看完大半,这于我这么一位从不看连续剧的人来说,自己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议。由此,剧中主人公的人格魅力也可见一斑。

初看杨善洲,对其人其事很是有些不以为然,以为又是编剧们理想主义发酵的结果:官至地委书记,虽不敢说权倾朝野,确也真的是一方诸侯,至少在保山那个地方,踏上一脚地面都会抖那么两下,以当今某些官员标准推之,去下面视察,不说吃价值三万多贯的一顿饭罢,最不济也不至于吃食堂、啃干粮;住房保障,就算是不当房爷房姐房祖宗,最差劲也得在保山那个地方弄个小别墅住住吧;还有出行,就算不搞警车开道、豪车云集、前呼后拥罢,借个百万豪车长期坐坐估计也算不上什么严重违纪违规行为;穿戴就更无需说了,较之今日表叔及那位在红十字会卧底的小姑娘,弄个价值七八千一套的行头,不但不过分,而且绝对可以与海瑞罢官中那位青天大老爷一决高下;还有抽烟,不要说九五至尊,哪怕是吸毒,也会有人主动送上门来——对了,剧中杨书记好象是不抽烟。

让人不信服的地方还有许多,可以说俯拾即是:且不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罢,堂堂一个地委书记,将自己的妻子孩子安排进个事业企业单位当不算过分,较之今日时现报端的领导干部家属吃空响、挂名分红来说,让贵为地委书记的家属靠着自己的双手和辛劳来挣钱,恶俗与高尚真是有天壤之别。且以常见之例,别说安排进企事业单位,就是直接给弄成国家公务员,当个什么副县长、副局长、副大队长什么的,也不是什么难事,甚至都无须亲自操刀,无须搞那些“请有关部门酌办”的把戏,一个暗示、一个眼神就有诸多心有灵犀者前赴后继如抢孝帽子般高效稳妥办理。而且,根本不用考虑违不违规的问题,由头多的很,可以凭特长,可以因为工作需要,可以因为什么也不因为,甚至还可以履历造假、吹捧造势,等等罢,我一直以为,不办,一条违反政策规定的理由就足够了,如办,理由至少有成千上万条,前有人尽其材、物尽其用理论支撑,后有举贤不避亲的美名,只要有那些只唯上不唯下的干部在,操作起来当不应那么难罢!最不至于,家属也可以在企业事业单位担个名誉会长什么的虚名,当然,分红那是必须的;自己的二女儿也可以名正言顺地留在地区工作,多大个事呀!

作为保山地区的最大父母官,身负振兴一方之责,平时既需迎来送往,又要工作,忙是肯定的,但也不至于连自己的女儿结婚也抽不出时间,而且,于某些政府官员来说,婚丧嫁娶,绝对是最冠冕堂皇、最名正言顺、最可靠稳妥的敛财机会,不说某些投机者、有求于人者的借机趁势,单是我们常说的人情来往之贺礼,就是一笔不菲的收入,投入较之产出,不但很划算,而且绝对是做实业、开网店甚至是当骗子都无法比拟的。即使不爱财罢,但毕竟也是食着人间烟火,都有七情六欲,哪怕英雄如项羽者,一样也有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当不至于对自己的妻子女儿如此薄情寡义,对自己的女儿不通情理如斯。而且,一个地委书记上街拾果核,二十年风餐露宿、埋头苦干,放弃安逸的生活,于风烛之年上山种树,功成不居,事了拂身去,需要什么样的信仰支撑?需要什么样的毅力坚持?我连想都不敢想。如此近乎纯粹、远离人间的高洁,怎么能不让人如在梦中、疑信参半。

然而,杨书记的事迹确乎是真的,有保山人民群众立的碑在,那效能绝不是“我爸是XX”能比得上的。但疑团依旧难释,后来总算是想明白了,其实很简单,中国之所以至今依然焕发着青春,保持着无与伦比的朝气,迈出着谁也挡不住的步伐,就是有着这样的一批共产党员,有着这样的一批保持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领导者。之所以不相信,无他,见多了负面的信息,或者,扪心自问,自己做不到,仅此而已。

少时上学,曾有幸受教于一位治学很是严谨的老师,一日讲课结束后,他没有象往常那样离开教室,而是在黑板上写了一个“人”字,并说了下面的话: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世上什么字最难写么?就是这个“人”字,那一撇代表做人要顶天立地,那一捺代表着做人腰杆要挺直了,别趴下。人字很难写,大写的人字更难写,希望你们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写出你们大写的人,活出你们大写的人。有幸的是,对于一个人如何大写,现在总算知道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