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一壶清茶伴老酒
2538500000012

第12章  傲竹清瘦送秋风1

她原本想把自己的一件关系到自己一生的非常重大的事件或者说是婚姻大事告诉给他,可她看他此时确实是动了真情,她不愿看到他难过伤心,她更受不了他当着她的面泪洒胸怀。她想:“人在这个时候正是最难控制住自己感情的时候,如果在这个关节眼儿上,反而向他讲说那些对于他而言是最为敏感的事情,弄得不好恐怕会落个事与愿违。”

这种悲剧性的结局或者说是后果,已在她脑海中足足转了有八个圈儿了。特别是方才,她刚刚给皇甫劲松一点儿小小的温情,不!是疼爱,他就激动得热泪盈眶,可见,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个非常重情义的情种,或因为她姐弟俩情深义重那末简单,应该说,更值得关注的是,他他已不再是个小孩子了,他早已经长成为一个响当当硬梆梆的大小伙子了,尤其是,他现在已不只是知道爱妈妈,爱姐姐,他现在已经开始懂得爱女人了,爱他所爱的女很有可能他会将旧有的亲情转化为爱情,爱上她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更不好办了。所以她就把早已拱到嗓子眼儿的话竟硬给咽了回去。这末一来,就完全打乱了她原来准备好的(要早早的了结她与他的这段情缘的)计划,只好暂时的先用喝酒把话题叉开,把那些原打算告诉他的话,再继续向他隐瞒一段时间,以等将来找一个更恰当的时机再跟他细说,这样一来,可能会对解决他这个感情上会吃不削的难题,稍微能平缓一些。

丁惠珠把两杯酒斟满后,又从自己兜儿里抽出手帕递给皇甫劲松,皇甫劲松接过手帕将脸上的泪水擦了擦干净,就笑呵呵的用羹匙在碟子里蒯了一勺韭黄炒虾蝨子,也递到丁惠珠的嘴边说道:“师姐您尝尝这碟儿虾蝨子炒得如何,鲜不鲜?师姐知道我从小就喜欢吃这海鲜,所以您就专门点这道菜给我!”

丁惠珠她马上把嘴张开,将羹匙里的虾蝨子一口抿进嘴里,这一抿便勾起胸膛里漾溢着阵阵温暖,心里迸发出难以表述的甜美,便端起酒杯说道:“反正今晚也没什么大事要办,我陪师弟多饮两杯,尽尽兴!”

“好!喝!劝君更进一杯酒,连理重逢是故人。”

皇甫劲松得意忘形的借诗吟句,其中隐喻着他对丁惠珠的爱慕之情。丁惠珠知他以酒盖脸,以诗喻情的用意,便假意装作不懂似的,绷着脸而不予理会。

原来,这“劝君更进一杯酒,连理重逢是故人。”原本是唐代大诗人王维所作七言绝句里的精典名句: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皇甫劲松他把“西出阳关无故人。”改作“连理重逢是故人。”,是因为古人总是将恋人比作“比翼鸟。”或“连理枝。”,所以他便借此来向丁惠珠暗示,他与丁惠珠是一对喜结连理的故人,他准备向她求婚,正打算娶她。

其实丁惠珠她幼时就特别喜欢诵读,当初她对王维所作的这首朗朗上口的七言绝句就非常的喜爱,今皇甫劲松在饮酒中竟将她俩比喻成“连理枝。”,于是在她心中,便暗自涌现出一阵十分得意的喜悦,她真实的感觉出,她师弟皇甫劲松果真是爱上了她,而且,现在他特别特地想娶她为妻。啊!小松现在是一个多么优秀的,英俊的男子汉啊!他那长方形的脸庞,他那充满阳刚之气的身板和胸膛,他的正义感和才学哪一点儿不都正体现出他是这世界上的人中之冠啊!可在他那天使般的心里,却独独地只是有了我思量到这,她顿觉一股暖流“刷。”地一下,自腰至背经脖颈游遍全身,随后眼前“呼。”地一亮,似乎又感觉到这世界突然变得异常地灿烂,自己也突然变得更加光彩夺目,更加的她沉浸在非常幸福的甜美之中。她开始飘飘然起来,此时的她,已开始把自己的空灵与衡水老白干所产生的生理反映,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地去创造一个丁惠珠式的主义。

她与皇甫劲松面对面,眼对眼地频频举杯,她们碰了一杯又一杯,连甘了三杯。酒精的引导力,使她脸颊泛起了红晕,想起了那些也正在相对饮酒的梁山泊与祝英台,司马相如与卓文君,萧史与弄玉,范蠡与西施,蔡文姬与她感到她正在重现那些历史表率们的经典片段。

“师姐!这壶酒已经喝空了,要不要再添一壶?”

皇甫劲松正将酒壶中的“福根儿。”入丁惠珠的酒杯之中,轻柔地问她说……

丁惠珠这时似乎刚刚从一黜黜中国传统古装戏剧中走出来,理性使她觉得自己有些“酒不醉人人自醉。”的味道,她此时必须当机立断,要对这次饮酒行动下节制令了。

“算了!今儿就喝到这吧!吃饭!要想痛痛快快地喝,等再过几天上我家喝去,我请你喝我家父辈儿传下来存已卅年的纯真茅台,行吗?啊!”

“好嘞!我一定去,打从部队回来,我还没来得及去看看老娘呢!听说我那(丁)文龙兄也已复员回武萍镇了?”

“嗯!跟你一样,当了四年兵,一事无成。他也是刚刚回来,在家里呆着等待分配工作哪!”

丁惠珠答道。这时候老板娘从里间屋将一大盘热腾腾的烧麦和一大碗甩果汤(鸡蛋汤)端上桌来。其实,姐弟俩早就饿了,他(她)俩不管三七二十一,抄起筷子连菜带饭带汤一顿海餐,如同风卷残云一般,只一刻钟功夫,就见桌子上已经盆乾碗净。他(她)们俩酒足饭饱,便与饭馆老板娘算过酒饭帐后,迈步出店走上大街。皇甫劲松推过自行车再看手表,时间已是晚上九点五十了,马路上仍是那么多人。但由于他(她)们俩人第二天上午还得早去墙子街办事处报道,所以他(她)们二人就此道别分手各自回家而去。

皇甫劲松回到家以后,翁康二位老师还都没有睡觉,她们见皇甫劲松忽然接到急信去镇上开会,不知又发生了什么蹊跷事情,可天都这么晚了,他却还没回来,心里老是觉着不踏实,就边陪皇老太太在一起说话边在等他。康静茹这时正盘着两腿面对着小炕桌坐在炕头上,腰板儿挺得奔儿直,她说她自幼在农村长大已习惯了盘腿坐炕。翁姝秀则搬了个‘马扎’蹲坐在地下,她说她可不习惯盘腿,两条腿象杠子一样回不过弯儿来,感觉还是坐马扎舒服。

她们见小松回来了,便关心地问他吃饭了没有,又问会议开得怎么样。

皇甫劲松简单地回答她们说,工作已分在镇委街道部,会后他顺便在外面已吃过饭。又说口渴的很。皇老太太便将刚才现给两位老师沏的一壶茉莉花茶对了些开水,给他斟了一碗,举过来递给他喝。

皇甫劲松用手端着碗底儿,边喝着水边认真地听她们聊那昨天在学校里所发生的事情。

原来,康静茹老师自来到武萍镇36中学后,她虽年近40岁了,却仍是个单身女人;当时因为学校的教职员宿舍正十分紧张,又正巧她人事调动的介绍人翁姝秀也是光棍一个,住宿分配的事便由翁姝秀作主,就将她安排在与翁姝秀老师同住在一间屋里,这样一来她们两个孤独女人正好凑个伴儿,师生之间除生活方面处处有个照应外,日常那些家长里短的一谈起来她俩又特别特的投缘。每天晚饭后,娘儿俩就一起走到河岸边上手挽手的散步。回来以后,任谁铺好床,娘儿俩便钻进被窝聊天;天天都是一聊就直到半夜,等到聊得实在困极了她们才熄灯睡觉。

可是那些‘革命’学生却故意找茬说她俩不愿结婚而同住一屋,就是为了要搞同性恋。他们硬说搞同性恋就是‘搞四旧’,‘搞四旧’就是搞反革命。这些‘革命’同学还非逼她们详细地坦白她俩搞同性恋和演示同性作爱的全过程,谁不好好坦白就砸烂谁的狗头。他们根本不听她俩再三再四地对自己仍是处女身份的辩解,更听不进她俩说的所谓从没有搞过什么同性恋的解释,愣说她俩态度不老实,时不时的用树枝和木条沾着凉水抽打她们的后背。皇老太太听此,心疼得立刻就扒开翁姝秀老师背上的衣衫,仔细地瞧看她那被打得血糊留烂的伤痕说:“你看看,你看看!怎给打成这样?啧!啧!啧!这些学生怎么那么狠?这不反了他们了?他们没有证据,凭什么说你们搞什么什么同性恋?”

“咳!甭提啦!他们搜出了我在六年前写给康老师的诗稿,还说我与康老师共用一套乳罩,裤叉,还有夜间起夜共用的尿盆儿。硬说这些都是我俩搞同性恋的铁证,说铁证如山您说屋子里只有我们俩人,晚上起夜撒尿还用得着一人备一个尿盆儿吗?再说对了,小松!你来听听我这写给康老师的诗能有什么问题?”

翁姝秀越诉说越有气,一面结着上衣钮扣,一面凭记忆默背她六年前写给康静茹老师的诗,道:“为兰姝秀碧芳轻,傲竹清瘦送秋风。

康老谆谆勉菊丽,腊梅千朵留彩红。”

皇甫劲松一听,这是一首以咏赞竹兰梅菊四君子为主基调的七言绝句,内涵隐喻着翁姝秀老师对康静茹老师谆谆教勉的感激之情,诗中自始至终贯透着一股浩然正气,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进取之心。他立即被这首诗清新高雅的格调所吸引,更被那秋风拥竹,姝兰碧秀的意境所感染,竟激动得在屋子里转着圈儿的叫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