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2527100000112

第112章 江赋(3)

[1]云梦:即云梦泽。春秋时楚国著名的大沼泽,在今湖北,本为二泽,跨长江两岸,江南为梦,江北为云,面积广八九百里,后世淤塞。雷池:水名。古雷水自今湖北黄梅县东流,经今安徽宿松县,于望江县东南积而成池,故名。

[2]彭蠡:即鄱阳湖,在今江西。青草,即青草湖,亦名巴丘湖,南接湘水,北通洞庭湖,水涨则与洞庭湖相接,所谓重湖。在今湖南。

[3]具区:即今太湖,在江苏吴县市西南。洮(yáo):湖名,在今江苏溧阳市和金坛市境内。滆(gé):湖名,在今江苏武进市西南。

[4]朱:湖名,李善注引《水经注》:”朱湖在溧阳。“浐(chǎn):湖名,李善注引《水经注》:”沔水又东得浐湖,水周三四百里。“丹:湖名,在今江苏丹阳市。漅(chǎo):即巢湖,在今安徽巢湖市。

[5]极望:极目远望。数百:数百里。

[6]沆(hàng)瀁(yǎng):广大貌。皛(xiǎo)溔(yǎo):水深白貌。

[7]爰:于是,于此。包山:即苞山,即今太湖中的西洞庭山。洞庭:包山下的地穴。

[8]巴陵:郡名,今湖南岳阳市。地道:地穴。

[9]逵:四通八达的道路。潜逵,指水下的穴道。

[10]幽岫(xiù):幽深的山洞。窈窕:指地穴幽深曲折貌。

[11]金精:黄金。李善注引《穆天子传》:”河伯曰:‘示汝黄金之膏。’“郭璞注曰:”金膏,其精汋(chuò)也。“玉英:有英华之色的玉。瑱:本指充耳之玉,引申为填充。

[12]瑶珠:美玉珍珠。琗(cuì):珠玉光彩相杂错。

[13]骊虬(qiú):骊龙。摎(jiū):纠结,盘绕。址:地基,水底。

[14]梢云:瑞云,祥云。李善注引孙氏《瑞应图》曰:”梢云,瑞云。人君德至则出,若树木梢梢然也。“(biǎo):山巅。

[15]海童:传说中的海中仙童。

[16]琴高:传说中的仙人。李善注引《列仙传》曰:”琴高浮游冀州二百馀年,后入砀水中,乘赤鲤鱼来,出泊一月,复入水去。“矫:飞。

[17]冰夷:传说中的河神。《山海经·海内北经》:”纵极之渊深三百仞,维冰夷恒都焉。“郭璞注:”冰夷,冯夷也。“《庄子·大宗师》:”冯夷得之,以游大川。“《释文》:”司马(彪)云:《青泠传》曰:华阴潼乡堤首人也。服八石,得水仙,是为河伯。“傲睨:傲然斜视,目空一切。

[18]江婓:”婓“,原作”妃“,据《文选考异》改。传说中的汉水女神。参见本节第九十一条”感交甫之愆佩“下注。(pín):忧愁貌。(mián)眇:远视貌。

[19]抚:拍,按。凌波:起伏的波浪。凫跃:像凫一样腾跃水面。

[20]翠霞:彩霞。李善注:”《陵阳子明经》曰:‘春食朝霞。’朝霞者,日始出之赤气也。“在神话传说中,仙人是吸食霞露的。夭矫:自得貌。

[21]八风:四面八方之风。具体说法不一,李善注引《淮南子》曰:”天有八风:条风,明庶风,清明风,景风,凉风,阊阖风,不周风,广莫风。“《吕氏春秋·有始》:”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liù)风,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寒风。“似此说更佳。不翔:不飞,不吹。

[22]舟子:船夫。搦(nuò):握,持。棹(zhào):船桨。搦棹,意为划船。

[23]涉人:船夫。(nǐ)榜:意为停桨靠岸。,停止。榜,船桨。

[24]飞云:船名。《吴都赋》刘渊林注曰:”飞云,吴楼船之有名者也。“

[25]艅(yú)艎(huáng):船名。李善注引《左传》:”楚败吴师,获其乘舟艅艎。“

[26]舳(zhú)舻(lú):船只。舳,船尾。舻,船头。属:连接。

[27]樯:桅杆。

[28]溯洄:逆流而上。沿:顺流而下。

[29]交:即交州,今广东、广西部分地区。益,即益州,故地大部分在今四川。

[30]投:到。幽:即幽州,故地在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浪:即乐浪郡,汉武帝时始置,地在今朝鲜境内。

[31]竭:尽。南极:南方极远之地。

[32]穷:尽。东荒:东方荒远之地。

[33](lì):窥视,观测。雰(fēn):气。祲(jìn):邪气,妖气。李善注引郑玄《礼记注》曰:”祲,阴阳气相浸渐以成灾也。“清旭:清晨。

[34]觇(chān):窥视,观测。五两:古代测风器。李善注:”《兵书》曰:‘凡候风法,以鸡羽重八两,建五丈旗,取羽系其巅,立军营中。’许慎《淮南子注》曰:‘,候风也,楚人谓之五两也。’“

[35]长风:大风。(wěi):风大貌。扇:吹。

[36]广莫:即广莫风,指北风。(lì):风急貌。整:肃。

[37](ruí):风力迟缓貌。

[38]疾:指风刮得快。

[39]迅越:极快地渡越。

[40](pāi):越过。涨、泂:皆江水深广貌。截:横渡。

[41]凌波:越过浪头。柂(duò):同”舵“。纵柂,自由行驶。

[42]电往:形容船行迅疾如闪电。杳溟:渺茫极远之地。

[43](duì):云疾飞的样子。晨霞:朝霞。征:行。

[44]眇:辽远,高远。云翼:此指大鹏。《庄子·逍遥游》:”(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故此用”云翼“代指大鹏。绝岭:飞度山岭。

[45]倏忽:极短的时间。数百:数百里。

[46]俄顷:片刻之间,一会儿。

[47]飞廉:传说中的风神。李善注引《史记》曰:”飞廉善走。“睎(xī):望。

[48]渠黄:骏马名。李善注引《穆天子传》曰:”天子之八骏曰渠黄。“企:同”跂“,踮起脚跟看。景:同”影“。

[49]芦人渔子:采芦捕鱼之人。

[50]摈:弃,被排斥。落:飘落。

[51]羽褐:用粗毛、粗布制成的衣服。

[52]鲜:小鱼。

[53]栫(jiàn):用柴木堵塞。淀:较浅的水。涔(cén):积柴于水中捕鱼。

[54]潨(cóng):小水流入大水。夹潨,指用两面夹堵的方式使小水流于大水。罗:张设网具。筌:竹制的捕鱼器。

[55]筒(tǒng):捕鱼器。此指用”筒“捕鱼。洒:此指设钓钩。锋:此指钓钩。连锋,指钓鱼具相连。

[56]罾(zéng)、(léi):皆渔网名。比:并列。

[57]轮:收卷钓丝的转轮。碕(qí):曲折的堤岸。悬碕,陡峭而曲折的崖岸。

[58]中濑:湍急的水流中。横旋:横舟盘旋。

[59]忽:不经意,不觉。忘夕而宵归:忘却傍晚已临,至夜方归。

[60]《采菱》:歌曲名。叩舷:拍打船舷。

[61]傲:傲然,骄傲自豪的样子。呕:同”讴“,歌唱。

[62]寻:追逐。穷年:终年。

[63]域:限制在固定位置上。盘岩:大山。盘,通”磐“,巨大石头。

[64]豁:疏通。洞:深。壑:海。洞壑,大海。

[65]沲(tuò):通”沱“。江水支流的通名。汜(sì):水分岔流出后又回到主流。

[66]鼓:鼓荡。朝夕:即”潮汐“。

[67]凑:汇聚。

[68]蒸:蒸腾。液:指江水。此句言,江水蒸腾为云雾。

[69]怪:奇异的,不常见的。化产:孵化繁殖。

[70]傀(guī):怪异的。窟宅:穴居。

[71]纳:容纳。隐沦:神人。李善注引《桓子新论》:”天下神人五:一曰神仙,二曰隐沦,三曰使鬼物,四曰先知,五曰铸凝。“列真:列仙,诸仙人。道家称得道的人为真人。

[72]挺:使突出,使特出。异人:特出不凡之人。精魄:精神。

[73]灵润:云雨。

[74]岱宗:泰山的别称。旧以泰山为五岳之宗,故名。触石:指云雾触石,化为雨。

[75]谲变:奇异变化。儵(shū):同”倏“,疾速。怳(huǎng):忽,一会儿。

[76]符祥:吉祥的征兆。非一:不只一件。

[77]动应:应验。无方:无常。

[78]感事:与人事相感应。

[79]经纪:经营料理。

[80]错综:交错综合。人术:人事,指世上各种事务。

[81]岷精:岷山的精灵,即岷山之神。东井: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井宿。

[82]阳侯:传说中的波神。见第一部分注[85]。

[83]奇相:传说中的江神。李善注引《广雅》曰:”江神谓之奇相。“宅神:居江为神。

[84]协:合。灵爽:魂魄,精神。湘娥:舜二妃娥皇、女英,传说坠湘水而溺死,死后为湘水之神。

[85]骇:惊骇,吃惊。伯禹:大禹。李善注引《吕氏春秋》曰:”禹南省,方济乎江,黄龙负舟,舟中之人,五色无主,禹仰视天而叹曰:‘吾受命于天,竭力以养民。生,性也,死,命也,余何忧于龙焉!’龙俯耳曳尾而逃。“

[86]荆飞:春秋时期楚国勇士佽(cì)飞。成气:指佽飞杀蛟龙前显示的英勇气概得以实现。太阿:古代著名的宝剑名。李善注引《吕氏春秋》:”荆有佽飞者,得宝剑于干遂(高诱注:“干遂,吴邑。”),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舡(小船),佽飞拔宝剑曰:‘此江中腐肉朽骨也。’赴江刺蛟,杀之。荆王闻之,仕以执珪。“

[87]悍:强悍,勇悍。要离:春秋时刺客。曾受命替吴公子光(阖闾)谋杀王子庆忌。图庆:图谋杀害王子庆忌。推戈:举剑,挥戈。李善注引《吕氏春秋》曰:”要离走往见王子庆忌于卫,庆忌喜,要离曰:‘请与王子往夺之国。’王子庆忌与要离俱涉于江,拔剑以刺王子庆忌,捽(zuó)(揪,抓)而投之于江,浮出,又取而投之于江,如此者三。其卒曰:‘汝天下之国士也,幸汝以成名。’要离不死,归吴矣。“

[88]灵均:指屈原。《离骚》:”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任石:怀石,抱石。《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自投汨罗以死。“

[89]渔父:《楚辞》中有《渔父》篇,写屈原放逐后行吟泽畔,遇渔父,遂相应答。其中既赞扬了屈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也表现了渔父避世隐身的人生态度。櫂(zhào):船桨。櫂歌,《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yì)(船舷)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90]周穆:即周穆王。济师:师旅过河渡江。李善注引《纪年》曰:”周穆王三十七年征伐,大起九师,东至于九江,叱鼋鼍以为梁。“八骏:李善注引《列子》曰:”周穆王远游,命驾八骏之乘:骅骝、绿耳、赤骥、白仪、渠黄、逾轮、盗骊、山子。“鼋:大鳖。鼍:扬子鳄。

[91]交甫之丧珮:李善注引《韩诗内传》曰:”郑交甫遵彼汉皋台下,遇二女,与言曰:‘愿请子之珮。’二女与交甫。交甫受而怀之,超然而去,十步循探之,即亡矣。回顾二女,亦即亡矣。“

[92]愍:哀怜。神使:神灵的使者,这里指神龟。李善注引《庄子》曰:”宋元君夜半梦人被发而窥阿门曰:‘予自罕露之泉,为清江使河伯所,渔者豫且得予。’元君觉,召占梦者占之曰:‘此神龟也。’元君乃刳龟以卜,七十钻(灼之使裂而看裂纹占卜)而无遗策(卦皆灵)。“婴罗:被捕鱼网所缠绕,意为被捕捉。

[93]焕:光亮,鲜明。大块:自然。流形:变动成形,指万物的品类形态。

[94]混:混同,汇合。万:此指万川。尽:尽归。科:坎,此指长江。

[95]不亏:指长江之水不枯竭。

[96]禀:承受。元气: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李善注引《春秋元命苞》曰:”水者,五行始焉,元气之凑液也。“灵和:美善,和谐。

[97]考:考察。川渎:江河。观:景观。

[98]著:明显,突出。江河:偏义复合词,即长江。

《文选》赋类中有”江海“一门,收木华《海赋》与郭璞《江赋》,二者皆为赋史上描写水域声名最著的作品,于是论者常加以比较。何焯对《海赋》推崇备至,认为其”奇之又奇。相如、子云无以复加“,《江赋》”与《海赋》才力悬绝。“(《义门读书记》)。实际二赋各有千秋。《江赋》行文脉络更为清晰:前三段描写长江山水。而后写长江的物产,鱼类、神怪之物、鸟类、矿产,沿江的草木、珍禽异兽、稻麦果蔬、渠壑湖渚,与长江旁通的著名湖泊、洞庭湖,一一铺叙。最后四段写长江水运、渔钓、长江的作用、长江流域的神话传说,侧重人事。整篇赋铺叙有序。而《海赋》没有《江赋》这么整饬,前后也有重复。

虽然《海赋》内容也相当丰富,但铺排显然没有《江赋》充分,如其写鱼,仅就鲸鱼之大而渲染,不及其他;而《江赋》则写及十数种。所以陆葇论及《江赋》说:”首段溯源穷委以尽其大概,次写出峡之险峻,状江湖之渊泓,罗括物产,刻画舟航,义无馀蕴,美无剩观……《洞林》《新林》诸撰,何若一赋,足千古耶!“(《历朝赋格》卷之上二)

正是大肆铺排,有的学者批评《江赋》的不实。不过夸饰既是大赋创作的传统手法,可能也是郭璞有意为之,那么就不能对《江赋》以地理志的规格求之。而实际上,正是大量使用夸饰、铺排,《江赋》显得气势雄奇、色彩瑰丽。如其写长江源流,从发源地写起,用一系列非常富有动感的句子、夸张的意象把长江那种”呼吸万里“的雄伟气势凸显了出来。其他写三峡,动人心魄;写江船顺风行驶、江上渔人的生活情景,生动传神;写长江流域的神话传说,充满神秘色彩。从而给作品增色不少。

《江赋》既对汉大赋的表现手法有所继承,又融入了抒情小赋的某些特点,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貌。《江赋》在铺叙中时时涌动着作者对长江的由衷赞美之情:开头即说”咨五材之并用,寔水德之灵长“,为全赋定下感情基调,其后写长江形胜,写物产,写人事,莫不以惊喜之情渗透之,所以结尾处说:”焕大块之流形,混万尽于一科。保不亏而永固,禀元气于灵和。考川渎而妙观,实莫著于江河。“郭预衡说:”《江赋》不仅见其博物之长,行文亦极有气势,且富于情感,与魏晋以来的咏物之赋不同……既有描述,又有抒情,貌似汉赋而又不同于汉赋,这也是魏晋以下赋体之文的新的特征。“(《中国散文史》)

(赵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