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唐辽东王
2517300000093

第93章 汝有何求(1)

天上人间,凌风居住的别院内,刚进府上的成道,此刻正站在院子里发呆。望着来来往往的下人们忙个不停,这处宅邸虽说不大,但是,精巧的很,但从前院的房梁、庭阁的雕饰,下人们的穿着打扮,府上的用度,就能想象的出,后宅会是怎样的奢华。

自进了别院,被安排住下后,他总是想找了人问问,这家户主到底是什么人,一个连洛阳令都不放在眼里的人,他与女儿会不会才出狼窝,再进虎口,若是那样的话,可就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了。特别是在南市口时,那个小公子看自己女儿的那个眼神,总让他有些担忧,心神不宁。

见一个年长自己几岁的老人从外面进来,成道毫不犹豫地靠了上去,与那老者客气一番,交谈几句后,略显紧促的问,“老哥,向你打听个事啊”。

“小老弟,何事?怎么瞧着你面生啊,小老弟是刚进府上的。”

“是的,刚到的,所以,老哥,才想向你打听一下,咱这家主是……?”话刚出口,成道自己又觉得不妥,害怕眼前的这位老哥生气,毕竟不该私下里打探人家家主的事。

“你想打听咱们府上的公子啊”

“嗯,是的,怎么了,老哥”

“那,那可算是问对人喽。老哥我这么给你说吧,在咱们东都,……。”这老哥儿出口成章,能说会道,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如数家珍般的向成道说起了家主凌风来。那个夸的啊,比九世善人还善,比观音菩萨还能。

成道听的是,两只眼睛直打转转,怎么跟说书似地。南市口,说三国段子的先生也没有他这个口才啊,哎,你不去说书,有点糟蹋了。可是,他却不知道,眼前的这位,可是别院大名鼎鼎地八卦先生。什么事,一经他嘴可就变样了,无得能变成有的,小事能变成大事,大事就更不用说了。这两日,正愁着没有八卦新闻呢,听到成道这么一说,顿时来了精神。

话说,张德信、张有德兄弟两,一手捂着嘴巴,一手拿着两颗门牙,狼狈不堪的逃回了家中。已进家门便陶陶大哭,鬼哭狼嚎。可把管家、丫鬟、嬷嬷一众人等吓坏了,近前一看,才知道自家的前后两房少爷的门牙被人打掉了。可不是小事啊,丫鬟们急忙跑进后宅,通知老夫人去了。

不多时,一阵匆匆地脚步声,从后宅传来。众丫鬟、嬷嬷簇拥着一位贵妇人姗姗来迟。那夫人,虽说上了如狼似虎的年纪,但身上的风韵与气质还是绝佳的。

“那个天煞的,把咱信儿打成了这样,我的儿啊,还疼不疼啊。”那夫人一见儿子嘴歪眼斜的样子,两颗门牙还在手上攥着,可心疼坏了,忍不住大骂起来。与她身上的那份风韵及气质极不谐调。

她掏出手绢,替儿子擦拭着脸上的血迹,心疼的问,“还疼吗?快告诉娘,是那个天煞的把你打成这样。娘为你做主”。回身对丫鬟说道,“快去,把老爷找回来,就说少爷被人欺负了。”

“是,夫人”,身旁的一个丫鬟极不情愿答道,心想,这龟儿子就该挨揍,也不看看他那德行,狗仗人势,府上的这些丫鬟,那个没有被他调戏过。这个老娘们,也是个极护短的主,每次都逮着丫鬟们痛打,还说丫鬟们,蛤蟆想吃天鹅肉,色诱她儿子的怪话。

猪鼻子插大葱,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德行,小丫鬟在心里诅咒着,又不能不去,人在屋沿下,不能不低头,谁叫自己命苦呢。

“哎呦,你慢点,想疼死我啊,没看见,门牙都掉了吗?”。张德信大叫起来,冲他老娘发火。

望月楼中,武则天再三端详着凌风许久,在她那平静似水的淡定下,掩盖不了内心的起伏。眼前的这位少年人,身上有着许多与他年纪不相符的见识,越是与他交谈,便越能发觉其不同于常人。

凌风见武则天在无声地端详自己,也不再出声,只是端起茶杯,欲喝茶润口。待他掀开茶盖,看了一眼杯中之物,微微的皱了一下鼻子,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忽然忘了,这里不是自己家中。原来,茶杯中除了茶叶之外,还漂着一层葱、姜、橘皮之类的东西,好好的茶叶就这样给糟蹋了,几种味道,参杂在一起,这那是喝茶吗,明显就是作茗饮或羹饮,形同煮菜饮汤吗?

说来,这也怨不得人家望月楼,茶在中唐以前,都是这个饮法。《广雅》中有这样的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可见茶之最早进入饮食,加入葱、姜、橘皮等物煮而作茗饮或羹饮,形同煮菜饮汤,用来解渴或佐餐,饮食兼具,还不是单纯的饮品。直到初唐时,还尚有“茶之为食物,无异于米盐”的说法。茶作为单纯的饮品,是在中唐陆羽作《茶经》之后,还是这位茶圣所提倡与引导所致。

正在徘徊的武则天听到一声叹息,回过神来,有些吃惊的问道,“公子年纪轻轻,便有惊人见识,为何还要如此长叹呢?莫非是……?”她的意思是,莫非也如古来大贤那般,为怀才不遇而叹息。

“哦”,凌风闻言,笑笑,端起茶杯说道,“并非如夫人所想,晚辈只是望着这茶中之物叹息罢了。说来夫人不要笑话才是,晚辈向来有些嘴刁,对于这些茶饮,果蔬等吃喝之物,比较在意。夫人,请看,好好的茶中,为何要添加一些葱、姜、橘皮之物啊,不是画蛇添足吗?”

听凌风这么一说,武则天,上官婉儿不约而同端起茶杯看了一下,发现与自己以前所饮之茶,并没有丝毫的差别。不免又抬头看着凌风问,“如此看来,公子是有所说道喽”

“至于说道吗?不敢”,凌风重新放下茶杯,理了一番思绪的说,“晚辈对于吃的东西,经常会添添减减地,所以也就会有所体会,还是这茶,若是不添加这些葱姜之类的东西,或许味道更好一些,更淡一些,更清香一些。”

“自有茶以来,世人皆是如此饮法,可惟独公子偏有这些想法,说来也怪啊”

反正不怕别人说道什么,自己的脸皮厚,凌风笑嘻嘻地对武则天言道,“没什么,不怕夫人笑话,好吃的人都是晚辈这样的,成天不做实事,光知道想着怎么吃了,岂能不有所获,否则也太对不起这张嘴喽。”

“嘿嘿”,一声,上官婉儿率先发出了咯咯之声。这次不错,笑不露齿,完颜一笑。对凌风三番五次说自己好吃懒惰,无所事事,觉得好笑,可是这人又不像是好吃懒惰的样子,你看他开铺子、修田地、办作坊样样再做。谈吐每每有惊人之言,貌似荒诞之语,但是仔细想想,却又真有那么回事,有些道理。

这人还真是有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上官婉儿看凌风的次数多了起来,那胜过秋水般清澈见底的明眸是含情凝睇,顾盼生辉,撩人心怀啊。

“不知,这只放茶叶的茶,又是什么味道呢”,武则天像是自言自语的说道。

“夫人,一试便知”

半柱香的功夫之后,伙计送来,不参杂的茶水。“公子所言不虚,这不加他物的清茶,少了些杂味,多了几分清淡与芳香,沁人心腑。不错,不错”。武则天端起茶杯品了又品,一股清香之气微微冒出,令她赞不绝口。看来这望月楼的茶叶还是不错的。

“看来,公子的确是个懂得享受的人啊?”

“此事,还是一位老先生告诉晚辈,那先生说茶乃纯洁、高雅、富有仙韵之物,慢慢品之,能够净化人的心灵,清除尘世的烦恼。长饮清茶,好处多多,古人云,‘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凌风也学着古人酸儒之辈,摇头晃脑地说出喝茶的好处。

凌风双眼微闭,摇头晃脑,低声沉吟诗句的样子,极其搞笑,引来武则天与上官婉儿一阵咯咯直笑,就连燕十三与何彪也忍不住的喷了出来。

在她们发笑之时,凌风出其不意的言道,“茶的好处可不仅如此啊,用的好,用对地方,可胜过十万大军啊。”

“你说什么?”武则天闻言一愣,出神帝看着凌风问。

“不可能,茶就是茶,闲暇之时,解渴之物,怎么可能说是可胜过十万大军呢,真若如此,那还要大军干什么?凌公子说笑了吧。”何彪满腹怀疑的看着凌风。

凌风并没有直接反驳何彪的话,反而淡淡一笑,“夫人或许有所耳闻,晚辈一向爱好穿梭于商贾之间,听闻趣事,也可淘些超值之物,从见往来于突厥、奚人、契丹等部的商贾,所备的货物之中,均有大量的茶砖。起先,某也以为,是胡人仰慕我中原文化,大唐饮食,行以东施效颦之笑话。从商贾那里才知道,此时不然,在胡人那里,茶是必需品,就如同咱们大唐寻常人家离不开盐一样,他们也离不开茶。听说,在那里,宁可一日无油盐,不了一日无茶水啊。茶在那里可是大卖啊。

寻常人家,无盐则没有办法过日子喽,无盐则使人食不甘味,难以下咽,令人头晕,疲倦,四体乏力,还怎么去做事啊。对我朝而言,茶只是饮品,但是在那里却是不同。”

“为何?”

“哦”,这下可就不太好回答,总不能告诉你们说茶叶富含维生素、单宁酸、茶碱等,游牧民族所缺少的果蔬营养成分,可以从中得以补充。茶中大量的芳香油还可以溶解动物脂肪、降低胆固醇、加强血管壁韧性。茶叶的功能恰好能弥补了游牧民族饮食结构中缺少的环节吧。

看着几双眼巴巴的眼睛,不能不回答吧。是自己找出来的事情,凌风挠挠头,不好意思的说,“其实,我也说不清是为什么,听那些商贾们说,胡人吃的东西,与咱们唐人不同,他们多食牛、羊、马肉与奶之类的食物。吃的爽口,却不易消化,时间一长,人受不了,经常发病,半死不活的,何兄,你说这样军队怎么打仗啊。而这茶,却能促进他们的消化,减少他们的发病率,增强他们的强壮体魄。所以,控制了茶,也就控制了他们半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