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流年似水
2516700000029

第29章 2010[农历虎年](2)

刘菡说:“王干部跟我说,在政府机关做公务员,首先应具备两点素质。一是韧性,二是思维能力。这件事证明了你的韧性差,对于你的离开,王干部不觉得可惜。但你的思维能力强,这是公认的,这也是被你后来的发展所证实了的。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这其中,各个部门都遇到了许许多多的意想不到的问题,我们在对待很多问题的认识上,缺乏前瞻性,缺乏洞察力,以至于我们在制定方针政策乃至法规时,犯了很多低级错误。比如,就像刚才张东对目前大海市城市建设方面提出的异议。做事,和如何把事做好,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工作态度。我们政府目的是要为人民做成事、做好事,而不是在那里瞎做事,乱做事。所以,后来王干部就经常在我面前念叨起你说,政府机构工作需要你这类人。”

我用掌声打断了刘菡的演讲:“我鼓掌不是说明我认同王干部的说法。我鼓掌是给刘副市长的。我觉得,大海市有你这样的市长,是大海市民的荣幸!来,我们大家一起,敬一下我们大海市的父母官!”

刘菡陈述的故事,就是我当时在现场招聘面会前一个晚上,制定的“第二套行动方案”。没想到我当时的鬼把戏早让王干部看穿了。

我问刘菡:“你经常跟王干部联系吗?王干部现在怎样?”

刘菡说:“我曾经跟王干部的儿子谈过恋爱。在我们准备登记结婚的时候,他因为挪用公款,进了监狱,我们也就结束了。王干部前年就去世了。癌症。”

庞鹭在我们谈话正兴的时候,带孩子先回卧室睡了。

我趁张东犯烟瘾去外面吸烟的工夫,问刘菡:“有次你我在网上唠嗑时,你突然写个‘口误’后就下线了。之后我问过你几次‘口误’是什么意思?你老是说让我猜。我真搞不明白这是啥意识。你现在告诉我,当时你写‘口误’到底是啥意思?”

“哎呀,我的亲妈哦!亏你还是干报业搞文字工作的,就这个小问题你都搞不明白?过会儿,你可能就明白了。”

因为我也喝酒了,所以,我给他们俩叫了辆出租车回酒店。

张东先上了车,刘菡主动给我一个礼节性拥抱。

在接近我脸部时,刘菡在我耳边轻轻说了声:“口误!”

望着离去的车影,我顿开茅塞。一个“口”加上一个“勿”(误),不就是“吻”吗?

一位女同学,一位飒爽英姿的女副市长,能给我一个“口误”,令我陶醉不已。

马怡乐出事至今一转眼整5年了。

马怡乐忌日的那天,我带着庞鹭和马正行去阿林顿公墓给马怡乐扫墓。

从远处,我就隐隐约约地看到马怡乐的墓前有人。走近一看,是一位牧师。再走近一看,让我大吃一惊,原来是乐怡。

乐怡看到我们过来后,用手中的鲜花拍打着马怡乐的墓碑说:“闺女,你爸也来看你了。妈妈我特别感激你,你让我们一家人在此团聚了。你想妈妈吗?”

我把带来的鲜花放在墓前,泪水夺眶而出。

庞鹭向乐怡微微行了点头礼,然后,抱着马正行远去了。

半晌儿,乐怡对着墓碑说:“闺女,你自己先待会儿。我和你爸先唠会嗑儿,你答应吗?”

然后,乐怡转过身来,问我:“那位就是你媳妇和你们的孩子?”

“是。”

“是个小男孩吧?多大了?”

“对!今年两岁。”

乐怡又转过身对墓碑说:“闺女,听见没有?你现在有个小弟弟了。当初你老让妈妈给你生个弟弟。都怪我没给你生个弟弟。现在好了,你爸爸给你带来个小弟弟。你现在高兴了吧?”

乐怡又转过身来问我:“马怡乐的小弟弟叫什么名字?”

“马正行。正在前行的意思。”

乐怡又转过身对墓碑说:“呵呵,闺女,你爸给你弟弟起的名字叫‘马正行’。你看,你爸爸平时老没正形,偏偏给你弟弟起的名字叫正行。这就叫缺啥补啥吧。”

我对乐怡说:“乐怡,这些年你过得还好吗?”

“当然了。有神护佑着我,我心中非常平安。”

“我们往别处走一走好吗?我有话想跟你说。”

“别。好不容易我们三个聚在一起了,以后什么时候再相聚还不好说呢。就让我们站在这儿,多陪陪闺女,好吗?你是想知道我这些年是怎么过的吧?正好,今天在这儿说,也让闺女知道她妈这些年是怎么过的……”

上次乐怡离开这里后,先飞回凤凰城,当天就与菲利普办理了离婚。然后,自己一人在一个酒店里独自住了一些日子。最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终身侍奉上帝的职业。

乐怡解释道:当初与菲利普离婚,是因为她觉得马怡乐的死,直接的迫害者就是菲利普的那几个孩子。所以,她不想再多看到他们一眼。

选择做牧师,她当时是准备在马怡乐去天堂的路上,能碰到马怡乐,并能助马怡乐一臂之力。

进神学院之前,乐怡觉得自己的心里老是被塞得满满的,有时候压抑得她都喘不上气。进了神学院后,她渐渐明白了,这世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神安排的。马怡乐过早结束生命,那也只是马怡乐的肉体生命,马怡乐的灵魂是要上天堂的。人类在这个世界活着,本身就是一种煎熬。马怡乐提早去天堂见上帝,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乐怡还告诉我,在得知马怡乐的死讯和乐怡成为牧师后,乐怡的母亲也与世长辞了。

之后,乐怡又问我这些年怎么样?我就简单把自己成家生子、创办中文报纸的事从前到后讲了一遍。

乐怡一边听着,一边不住地拍打这墓碑,说:“闺女,听到没有,你爸爸是成功人士了。”

庞鹭牵着马正行走回来了。

庞鹭与乐怡主动打个招呼:“姐,你好!”

乐怡向庞鹭笑了笑说:“让我抱下你的孩子吧!”

庞鹭马上教马正行说:“快,叫姑妈!”

乐怡把马正行抱了起来。马正行用小手在乐怡的脸上划来划去。乐怡就用嘴含着马正行的手指。

乐怡笑了,对我说:“就让你儿子认我为教母吧!”

我笑了笑,没言语。

我们大家准备起身回去了。庞鹭牵过马正行的手,把马正行的手搭在墓碑上,说:“宝宝,这是你的亲姐姐。你以后每年这个时候都要到这儿看看姐姐哦!”

马正行像是真听懂了一样,点了点头。

在与乐怡最后告别时,我跟乐怡讲:“马怡乐走的前两年,我是因为生你的气,而没有跟你联系。可后来想跟你联系时,已经彻底找不到你了,今天我才知道是啥原因。你我毕竟夫妻一场,况且我们还都背井离乡远在美国生活,大家今后还是应该相互联系,以便彼此有个照应。”

乐怡低头,无语。

《华人视界》报已经出版发行6周年了,在美国东部地区已经小有名气了。在一些朋友和读者的建议下,我准备下一步在纽约设立分社。

两年前,我们就开始小批量地在纽约投报了,反响一直挺好。我们之所以只是在纽约发行而没有像在里士满那样设分社,原因不仅是担心美国金融危机更加恶化,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人,缺少一个能够在纽约领军的人物。

人们常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其实,人到用时方恨少,那才是要命的事。

2008年庞鹭生孩子的前几天,我把里士满分社的小叶调到总部做负责人,里士满的事就交给小叶的丈夫管理了。

从里士满到DC,自己开车需要2个多小时的时间。小叶能吃苦,家里需要她的时候,她就在里士满自己家住,每天开车到报社上班;家里没事,或者报社需要,她就住在报社办公室里。

我知道她经常在办公室过夜后,就在离报社不远的地方给她租了个房子。有时她想孩子了,就把孩子带在身边。白天忙的时候,小叶就把她的孩子送到我们家,让庞鹭替她带。庞鹭也很愿意,这相当于给马正行找了个伴。

我有次当着小叶的面对庞鹭说:“这回好了。小叶给你打工替你管报社,你给小叶打工替她管孩子。你们俩谁也不欠谁的了。”

小叶确实很能干。她的能干来源于她的工作责任心。按她自己的话说:“给人家打工,要比办自己家的事更用心。”

另外,让我欣慰的是,小叶很会团结大家。

起初,通过小叶在里士满的工作业绩,我是十分相信小叶的个人能力的,但我很担心小叶来了之后,能不能和大家拧成一股绳。如果她不能与大家友好相处的话,那么,我调她来DC工作就是得不偿失之举了。

好在小叶没花多少时间,就迅速与大家融合到一起了,我甚至感觉,小叶来到DC后,报社的气氛,比庞鹭和我管理报社时的气氛还要好。

去纽约建立分社,开辟纽约市场,必须是名硬手。否则,就有一败涂地的可能。

我把我的苦恼跟小叶讲了,问问她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小叶回答,就派她去吧。

我说那怎么能行?她有小孩需要照顾,再说,总部这里也是需要她来管理的。

小叶谦虚地说,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吧。她去纽约,华盛顿由我先来管,等日后有人再说。

事后我把情况给庞鹭讲了。庞鹭说这样做,好是好,只是让小叶太吃亏了。

我对庞鹭说,我们给人家多做些补偿吧。咱们拿钱,不管是在里士满,还是在纽约,给小叶的孩子找个全托的幼儿园吧!

小叶只身去了纽约后,我重新按部就班地到报社上班。

现实逼得我开始琢磨人的问题了。

我是学会计的,庞鹭是学新闻的。不管怎么说,我们都不是学企业管理的,从个性上讲,我们俩也不太适合做企业日常管理工作。我的缺陷是缺乏耐心,庞鹭的缺点是太随意。

一个好的球队,一定得有一名好教练来带。只听说一名好教练能带一群烂队员出成绩的,还从来没听说一名烂教练能带一批好队员能出成绩的。

我作为报社的出资人,当务之急是为报社找个好“教头”。

庞鹭听说我有这个念头后,大为赞同。而且,她还对我说:“哥,今后你管报社的发展战略,让职业经理人去负责日常管理,并执行你的战略计划,实现你的战略目标。你与职业经理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我对她说:“你把我们都安排好了,你干啥?”

“我退出江湖,相夫教子呀!”

“我才发现,你这个人挺坏的。报纸是你最开始想干的,现在干到半道,你甩耙子不干了,你这不是害人吗?”

“呵呵呵!哥,你不老是骂我是鬼丫头吗?我就是个吸血鬼。”

庞鹭做龇牙咧嘴的样子想吓唬我。我看到她的样子,脑袋里来了灵感。

“亲爱的,你就觉得迈克这人怎么样?”

“哪个迈克?”

“‘无不能’公司的那个白人小子。”

“哦,我觉得他跟你有点像,好像挺能忽悠的。”

“说得不错。我想聘他做报社的CEO。怎么样?”

“这个嘛,我说不太好。你知道,他是老白啊,很多方面的思维跟我们东方人是不一样的。”

“亲爱的,你又说对了。我现在不仅仅是为了找个人来管理,我还要改正我们以前的错误的经营思路。我以前也是老认为,老白、老黑、老墨们与我们很多习惯不一样,因此,咱们就从来没有聘用过他们。所以,我们报社都成立6年了,你看看我们的客户名单,除了有华裔背景的客户外,有几家是老白、老黑的企业呢?这是因为我们报社没有能够与老白、老黑沟通的人。当然,也是我这个指挥员指挥的问题。我想,如果我们能够聘用迈克的话,他不仅会使我们的管理上个台阶,同时,也会给报纸带来老美的广告客户。你看怎样?”

“那你就找他谈谈呗!哥,你怎么做都行!”

我当即给迈克打了电话,说:“嗨,哥们。有时间到我家来趟,我有事找你。”

“马老板,现在吗?”

“对,越快越好。”

“我还是开拖车过去吗?哈哈哈!”

这小子,还拿上次找他拖车的事取笑我呢。

见面后,我了解到,这小子当时读的是哈佛大学,大三时也效仿比尔盖茨中途退学了,创办了“无不能”公司。然而,他并没有盖茨那么幸运,公司一直没做起来。到现在公司还只有他一个人。

我问他“无不能”公司现在收入怎样?

他亦真亦假地说:“公司成立至今,有两笔收入。第一笔是代办婚庆的收入。第二笔,也是目前最后一笔,是帮人家拖车的收入。”

我听后对他说:“这不是说,这么些年是我在养活你吗?”

“可以这样讲。我今天来,盼望你能给我单可以养活我一辈子的生意。好吗?”

“真让你说对了。我今天真就要给你个养活你一辈子的生意!到我这儿上班吧!”

第二天,迈克开着自己的破皮卡车就到报社报到了。他自己的一切用品也用皮卡带过来了。

马正行两岁生日马上就到了。庞鹭张罗着给马正行举办个生日Party。而我正在做一个难以取舍的决定:是给马正行上美国籍呢?还是给他取个中国籍呢?

这两个国籍,马正行都可以轻松获得,但身为他的监护人,我的决定却很难下。这可能会是左右孩子一辈子的决定啊!

这要是放在三四年前,这个问题肯定不是个问题。那还有啥犹豫的,给孩子要个美国籍呗!有多少人来美国生孩子,不就是为了给孩子弄个美国人的身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