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
2496200000083

第83章 对太平天国革命的一点认识

1956年,我写过一篇书评,发表于《光明日报》史学97号,但其中主要谈到我自己对太平天国革命的一些认识。现在略去所评读物的书名,改变题目,收入本书,以作为我自己对太平天国认识过程中的一个资料。

太平天国革命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革命。这次革命的基本过程怎样?它的意义怎样?它的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都是作为一本论述太平天国历史的读物应该告诉读者的。最近见到的一本这方面的书,从它的体例来看,大体上是想满足读者的这些要求的,但在具体论述上还存在一些可以商讨的地方。

首先是太平天国革命的性质和意义问题。太平天国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和它在我国历史上的伟大意义,这是大家都承认的。但太平天国革命究竟是单纯的农民革命,它的政策和措施不可能不反映旧式农民这一个阶级所具有的局限性和矛盾性。我们在分析太平天国的政策时,必须对它们作出历史主义的估计,从它的全部内容中把握住它的基本性质;可惜,作者在这方面的分析是有缺点的。作者在全书特别是在《太平天国的主张和政策》这一章中,夸大了太平天国政策的进步性,在估计它的意义的时候,似乎有些简单化。譬如作者说"太平天国最进步的主张和政策是男女平等思想,具体表现在伟大的妇女解放运动上"。作者列举了太平天国男女平等的一些事例,认为"这样彻底的妇女解放运动",在当时的世界历史上也是没有过的。这里我们先不去说男女平等是不是太平天国政策中最进步的一项,单就男女平等政策的本身来说,我以为作者的论述也有片面的地方。太平天国关于妇女地位的政策,的确有它的伟大之处,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在这个问题上的主张是不能被认为彻底的。例如在太平天国的官书《幼学诗》里,就说妇女生活的准则应该是:"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牝鸡若司晨,自求家道苦。""女道总宜贞,男人近不应。幽闲端位内,从此兆祥祯。"这同太平天国其他一些"男女平等"的主张是何等的不调和!但这正是单纯农民革命的局限性的表现,农民本身不可能制定彻底而科学的政策。同样,在太平天国的其他政策方面,我们也应该作全面估计。譬如太平天国在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方面,的确有许多富于进步色彩的主张,但也存在着繁文缛礼和等级制度的阴暗面,乡官制度也并不像作者所说的那样尽善尽美,实际上并不能按民意公举或撤换。所有这些,我们都应该给以恰如其分的说明和估计,不必故作粉饰,使人看起来好像一个单纯的农民革命所能做的同无产阶级革命没有多大区别。实事求是地评价太平天国的政策,这不会使太平天国的伟大意义减色。

由于没有具体而全面地分析太平天国的政策和措施的矛盾性,因而也影响到作者对太平天国失败原因的理解。作者在说明太平天国失败的内部原因时,基本上沿用了有些同志的说法,认为宗派思想、战略错误、单纯军事行动和安乐思想等四条是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这样的分析固然可以一般地揭示单纯农民革命的本质弱点,但仍有一定的表面性。首先,作者对于这些弱点的理解过于狭窄,譬如安乐思想这一点,作者认为它的表现只是在于领导集团个别人物耽于声色货利,而没有更深刻地去理解它对太平天国的全部军事、政治和内部关系的影响,如果像作者所说的那样,安乐思想只影响于洪、杨、韦等个别人物身上,而石达开等其他领袖及革命军队并未受到影响,"保有坚强的战斗力",人们就不能理解几个人的"腐化享受",何以"仍不能挽回太平天国的失败"。其次,作者对于农民革命的这些本质弱点的分析、比较还停留在抽象概念的阶段。作者没有能够分析这些弱点如何体现在太平天国的政策中,如何影响了太平天国政策的不彻底性和它的群众关系。而不研究太平天国的政策和群众关系问题,我以为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的。只要提出这样的问题:宗派思想、安乐思想等等农民的阶级弱点,难道在太平天国的初期就没有吗?然而在那个时候为什么能够取得重大胜利呢?可见研究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应该比这看得更远一些,更具体一些的。

在这方面,我们可能由于过分"爱护"太平天国,不但比较偏于片面阐扬太平天国的进步面,即使对太平天国后期若干错误措施,如末期有较多的地区允许地主收租、不少军队扰民害民等也不愿有所触及。其实,就革命的主观方面来说,我们本来是可以从这里嗅到太平天国由于脱离群众而要陷于失败的气息的。

198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