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2491200000080

第80章 在中日临济宗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兼《东瀛禅语》发行纪念会上的致词

很高兴参加这次会议。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在座的中国学者,也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宗教学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对则竹秀南长老的《东瀛禅语》在中国出版、发行表示衷心的祝贺。

应邀出席"中日临济宗学术研讨会",我情不自禁地回忆起中日禅宗一段美好的交流史。日本禅宗始于公元7世纪,后蔚然成为二十四个流派。在这些流派中,三个是曹洞宗系,二十一个是临济宗系,而临济宗系中绝大部分为杨岐派法灯。在杨岐派中,日僧南浦绍明于13世纪来到中国浙江杭州,师从虚堂智愚禅师。虚堂智愚是当时杨岐派著名禅师,是宋理宗、度宗的归依师,教化鼎盛。《虚堂法师语录》为临济宗的重要语录。南浦绍明先在净慈寺,后随同虚堂智愚一同赴径山寺,并嗣其法。南浦绍明回日本后,由宗峰妙超继承其法。关山慧玄在参禅三十余年后,投归宗峰妙超,为其法嗣,创妙心寺,为开山祖。慕其高风而至的僧众云集,成为日本临济宗的最大派别。这是中日佛教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值得我们总结、阐扬。

上述历史,给我们三点启示:

1.中日佛教的交流为深度的交流。如南浦绍明是虚堂智愚的弟子,关山慧玄是虚堂智愚的第三代法孙,法脉相承,在传承上具有亲缘性。

2.中日佛教深层交流,使两国佛教徒有着共同的信仰价值和宗教生活方式,也就是具有文化的同源性。

3.中日佛教交流编织了一条黄金纽带。黄金纽带是一个多层次的、内涵丰富的概念,其中,从涵盖的成员来看,有佛教的精英人物、大量民间信徒和佛教学术研究者。从这个视角而言,两国佛教交流还具有群众性的特点。

我衷心希望中日两国佛教界不忘历史、牢记历史、继承历史、推进历史。彼此通过不断充实和丰富黄金纽带的内涵,来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感情和两国学者的友谊,使中日两国世世代代永远友好、和谐相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