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2491200000079

第79章 朝阳佛教文化的历史特点及其当前建设

——在首届"朝阳佛教文化研讨会"上的讲话

(辽宁)朝阳佛教文化是地方性的佛教文化概念。考察一个地区佛教文化的内涵、特点,要从它所处的地理条件和它所走过的历史,以及地理与历史相结合的角度来思考。朝阳地区的北边有一条从内蒙古流过来的河流,叫西拉木伦河,西边有内蒙古的老哈河,这两条河流对这个地区很重要,东边有条山脉,叫医巫闾山,南边就是河北的长城。这么一个地区的地理、气候和农业、畜牧业的特点,带来了这个地区社会政治上的相对独立性,形成了前燕、后燕和北燕以及国都龙城,这是从地理位置来考虑的。从历史的角度看,我们可以说,这个地区是少数民族内部、少数民族之间、少数民族和汉民族之间交流、冲突与融合的一个很重要的地区,历史上鲜卑、契丹、女真族和其他民族都曾在这里生息繁衍,在这种复杂的民族关系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佛教所起的重要作用。可以这么说,一方面在少数民族的历史演变过程当中,它接受了佛教,它需要佛教,它需要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对于少数民族来说,因为佛教是从一个异民族即印度那里传过来的,它可以消解儒家学说的"夷夏之辨"带给他们的心理上的张力,为他们入主中原提供合理的解释和依据。而且佛教提供的稳定社会的作用,也符合各个民族统治者的需要,所以佛教在这一带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弘扬。佛教讲的缘起、平等、不杀生等理念,有助于民族的团结、融合以及********的缓解。佛教在民族团结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佛教的流传是密切相关的。后来元、清两代的民族关系,都证明佛教在推动民族融合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从以上简单的历史地理的描绘中,可以看出朝阳地区的佛教文化有三个地方性特点:第一,它是东北地区佛教最为兴旺发达的地区。第二,它是中国佛教向东传入朝鲜、日本的一个桥梁,是中、韩、日佛教黄金纽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第三,它西接内蒙地区,是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和睦相处、融合相伴的一个典范。

推动朝阳地区佛教文化建设,首先要考虑它的定位,包括对象的定位和效益的定位。我想,搞佛教文化建设一是要吸引旅游者,二是要吸引佛教徒。这是对象的定位。旅游者和佛教徒既有交叉的地方,也有区别的地方。我们追求的效益是两个方面,第一是文化方面的,也就是社会效益,朝阳地区佛教文化的建设要有助于为当地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文化素质、精神素质上的支持。第二要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佛教文化建设会使这两个方面的效益发生良性的互动,而不是冲突。

其次是要发掘它的亮点。我认为,朝阳佛教文化最大的亮点有两个,一是朝阳北塔。朝阳北塔在东北地区是第一塔,没有别的塔能和它相媲美。我现在关心的是,怎样以更响亮更引人的语言将朝阳北塔独特的魅力展现出来,为世人所瞩目。二是佛舍利。这里既有锭光佛舍利,也有释迦牟尼佛舍利,这就是特殊性,到目前为止,在全国范围内还是独一无二的。如果把这个亮点打出去,很可能吸引全世界佛教徒的眼球。这对于朝阳地区佛教文化的建设、布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三,佛教文化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认为当前需要注意的,一是把朝阳地区的佛教文化建设与重点寺院的建设结合起来。二是要协调好朝阳佛教文化与牛河梁红山文化以及古生物化石文化之间的关系。在这几种文化中,最具有群众性的是佛教文化,它能吸引广大群众,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佛教文化建设是朝阳地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三是要加大宣传力度,使朝阳地区丰富的与儒、道相融合的佛教文化资源广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