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2485500000031

第31章 运筹帷幄之谋 决胜千里之策(3)

“抛砖引玉”的策略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在社会交往中,通过自己一方微小的让步,以引发对方重大让步或实质性的让步作为回报,也是一种“抛砖引玉”。你首先要“类以诱之”,即通过认同来消除对方的心理戒备,达到相互沟通以便赢得说话的先机,使其服从于自己的最初意愿。一般人们在谈话过程中都是采用“情”、“理”相结合的方式,通常“情”较“理”更能打动人。有的人遇事总喜欢据理力争,坚持自己的见解。结果,往往会造成双方面红耳赤,不欢而散。这样不仅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反而会使别人对你生出厌恶之情。所以这就需要你以情为主,恰如其分地挑起话题,将其引导到有益于你的方面。你应该谈论对方最感兴趣的话题,或是诸如天气、比赛、明星等通俗性话题,同时注意观察判断对方的爱好和正在思考的问题。通过短暂的旁敲侧击之后,对方就会对你所试探的某个问题打开话匣子。这时,你就可以继续使用“抛砖引玉”的策略,称赞他的爱好或想法,并表示自己也深有同感,在谈话投机之时,也就是你达到自己的目的之时。可见,“抛砖引玉”也是一种重要的谈话技巧。

总之,我们在生活里不仅要注意应用此计谋,而且还要警惕它以免身受其害。利益当前,你应该慎之又慎,一定要权衡利弊,有些利益我们要积极争取,而有些利益我们应当大胆舍弃。

#5.韩国远交近攻

【原文】

武安君①伐韩,拔②野王③。上党④路绝,上党守冯亭与其民谋曰:“郑道已绝,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受我,秦必攻之;赵被秦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⑤秦矣。”乃遣使者告于赵曰:“韩不能守上党,入之秦,其吏民皆安为赵,不乐为秦。有城市邑十七,愿再拜献之大王!”赵王以告平阳君豹⑥,对曰:“圣人甚祸无故之利。”王曰:“人乐吾德,何谓无故?”对曰:“秦蚕食韩地,中绝,不令相通,固自以为坐而受上党也。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也。秦服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弱小,弱小固能得之于强大乎!岂得谓之非无故哉?不如勿受。”

【注释】

①武安君:即白起(?—前257年),战国时秦国名将。

②拔:攻取。

③野王:韩国之城,在今河南沁阳。

④上党:郡名,在今太行山以西一带。

⑤当:抵挡。

⑥豹:赵豹,赵国的贵族。

【译文】

武安君进攻韩国,攻克野王。韩军通向上党的道路被切断,上党郡守冯亭和他的百姓谋划说:“通往都城新郑的道路已被切断,秦军日益进逼,韩军不能救应,不如把上党归附赵国。赵国接受我上党郡,秦国必定攻赵国;赵国受到秦军的进攻,必定亲附于韩国;韩、赵两国协同作战,就可以抵挡秦军了。”于是就派遣使节去通报赵国,说:“韩国不能守住上党,上党将归附于秦国,可是上党的官吏和百姓都向往于赵国,而不向往于秦国。有十七座大城,愿恭敬地送给大王!”赵王把这件事告诉了平阳君赵豹,赵豹回答:“圣人把无缘由的利益当作最大的祸患。”赵王说:“人家倾慕我的德行,怎么叫无缘由呢?”赵豹回答说:“秦蚕食韩的领土,从中切断,不让新郑与上党互相救援,本来是想稳取上党的。韩国所以不归附于秦国的原因,是想把祸患移给赵国。秦国出力而赵国受益,虽然秦国强大却不能从弱小的赵国得到利益,那么弱小的赵国反倒能够从强大的秦国那里得到什么利益吗?怎能说无缘呢?不如不接受上党。”

【心鉴】

远交近攻

“远交近攻”原是指古代的一种战争谋略,当形势发展受到某些条件限制的时候,攻击近敌对自己有利,攻击远敌则对自己有害。因此,结交远敌,打击近敌,可以取得更好的发展时机。在今天,这种战争谋略对于个人的发展及事业的成功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战国末年,秦昭王图谋吞并六国,独霸中原。公元前270年,秦昭王准备兴兵伐齐。范雎此时献上“远交近攻”之策,阻止其伐齐。因为齐国势力强大,离秦国又很远,攻打齐国,部队要经过韩、魏两国。如果少派军队,就难以取胜;多派军队,也无法占有齐国的土地。不如先攻打邻国韩、魏,逐步推进。为了防止齐国与魏国结盟,秦昭王主动派使者与齐国结盟。其后的48年,秦昭王继续坚持“远交近攻”之策,远交齐国,首先攻下韩、魏,然后又从两翼进兵,攻破赵、燕,统一北方,攻破楚国,平定南方,最后把齐国也消灭了。秦始皇征战十年,终于实现了统一中国的愿望。“远交近攻”,最初作为外交和军事的策略,是和远方的国家结盟,而与相邻的国家为敌。这样做既可以防止邻国肘腋之患,又可使得敌国两面受敌,无法与我方抗衡。

“远交近攻”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三计:“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当地理位置受到限制,形势发展受到阻碍时,攻击近处之敌对己有利,攻击远处之敌对己有害。火焰是向上蹿的,水是向低处流的,万事万物的变化无不如此。“远交近攻”是一种分化瓦解敌方联盟,各个突破,结交远离自己的国家而先攻打邻国的战争谋略,当实现军事目标的企图受到地理条件限制难以达到时,应先攻取就近的敌人,而不能越过近敌去打远离自己的敌人。为了防止敌方联盟,要千方百计去分化敌人,各个击破。在消灭了近敌之后,“远交”的国家就成为新的攻击对象了。“远交”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避免树敌过多而采取的外交诱骗。因此,“远交”实际上是“近攻”的一种手段,而“近攻”又可起到保护自己免受无妄之灾的作用。

在现代企业的经营中,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打开市场销路,而“远交近攻”之计便可引申为:开拓邻近市场,有利因素多;对于相隔较远的市场,则不利因素多。为了使市场开拓对自己有利,对于远方的对手,也可适当地联合。新加坡杨至耀便是运用“远交近攻”之计成为新加坡饮料界的“大王”。新加坡虽是弹丸之地,市场有限,但各类饮料厂家林立且竞争激烈。于是,杨至耀打算“远交”国外市场,将公司发展为跨国集团,以更强大的实力“近攻”新加坡国内的对手,他发现东方的市场代表是中国,而西方的市场代表是美国,于是他决定结盟中、美企业,发展国外市场。在中国杨至耀发现可口可乐、雀巢咖啡已占领了中国的大部分市场,于是他独树一帜,在广州白云山经营豆奶一举成功。在美国他发现经营的平等权力得不到认可,就很难进入市场,所以他出高价以5000万美金买下重庆食品公司的商标使用权,使杨氏公司的产品进入美国各大超级市场,杨氏公司结盟东西方市场后,迅速成为遍及全球的跨国集团。而那些目光短浅或动作迟缓的新加坡同行,只能望“杨”兴叹,屈居下游了。因此,“远交近攻”的策略常被广泛应用于商业活动中,若经营者巧加运用,定会事半功倍。

“远交近攻”是分化或防止敌方联盟,从而达到各个击破的战略目的。在现代商战中,此谋略被广泛运用。每个企业往往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当双方面临着多个第三者时,团结对敌、左右相救,是战胜第三者的最有效方法。瑞士的阿西亚公司和瑞士的勃朗·勃威电力公司都是制造发电、电力运输、工业程序控制设备的公司。过去,他们曾是竞争对手,但现在却面临着美国、日本公司的激烈竞争,所以市场前景十分不妙,于是他们合并了。在技术产品和市场方面互相补充,从而形成了强大的集团,竞争力大为加强。可见竞争对手不一定永远是敌人,当面临共同利益时,相关的企业又可能实现联合,一致对外。当然,在联合的时候也不能就此而高枕无忧了,而要随时防备竞争的开始。

“远交近攻”的策略,对于个人的学习与发展来说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一个人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不能只专注于自己所喜好的专业,我们应当知道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学科纷繁众多,对此也要学会运用“远交近攻”的战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确定远近学科,然后再各个击破。瓦特原来是机械专家,他之所以发明了蒸汽机,是在听了格拉斯德大学的布菜克教授讲解“潜热”原理后大受启发的。可以说,蒸汽机就是机械学和热力学相结合的产物。假如瓦特只是一味地“近攻”他的机械学,而没有“远交”热力学,到头来他只能是一个普通的机械学专家而已。从更大的范围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联系,融为一体。理论与实践都告诉我们,随着各门科学的飞速发展和高度综合,任何一个人要想发展,不仅要对自己专业学科有精深的理解,而且还要对其他相关学科,进行广泛的接触。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善于“近攻”,而且要善于“远交”。俗话说,艺多不压身。多学一门有用的知识,就会为你将来的成功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学习任何一门知识的时候,都要有意识地研究与它相关学科的知识,使学过的知识形成一个网络,而“远交近攻”的策略就能帮助你建立起学用兼宜的知识网络。不同学科的互相渗透、杂交综合,将是未来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所以,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应用这种“远交近攻”的策略。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在与他人的联合中竞争,不断地前进,以谋求个人的发展。“远交近攻”并不是在自己处于绝对优势时使用的策略,而是当自己的实力只能取得相对的优势,但无法同对方联盟对抗时采用的策略。当己方实力处于压倒性优势时,“远交近攻”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6.蜀吴联军火烧连船

【原文】

进,与操遇于赤壁①。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②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③、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预备走舸,系于其尾。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④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操引军从华容道⑤步走,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⑥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⑦。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⑧,折冲将军乐进⑨守襄阳,引军北还。

【注释】

①赤壁:地名,所处地址历来有多种说法,当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的乌林隔江相对。

②黄盖:字公覆,初从孙坚起兵,在赤壁之战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③燥荻:干燥的荻草(似芦苇)。

④炎:通“焰”。

⑤华容道:通往华容县的道路。华容县,属南郡,在今湖北监利以北。

⑥羸:瘦弱。

⑦南郡:指南郡治所江陵。

⑧曹仁、徐晃:两人是曹操部下的将领。

⑨乐进:曹操部下勇将。

【译文】

周瑜和刘备向前进军,与曹操在赤壁相逢。这时曹操的部队已发生疾疫。刚一交锋,曹军不利,撤退到长江北岸。周瑜等在长江南岸。周瑜的部将黄盖献策说:“现在敌众我寡,难以和它持久。曹军正在把船靠拢起来,首尾连接在一起,可以烧毁而击败它。”于是就用了十艘蒙冲战船,装载上干荻和枯柴,在里面浇上油,在外面裹上帷幕,上面插上旌旗,把预备的快艇系在蒙冲战船的后面。先送一封信给曹操,假言打算投降。当时东南风很大,黄盖让十艘蒙冲战船布列在最前面,到了江中心便升起了帆,其余的船都顺序出发。曹军官兵都出营站着观望,指着黄盖的船说是来投降了。黄盖的船距离曹军二里多远,同时点燃起火来,风猛火烈,船行如箭飞,烧光了曹军的船只,火延伸到岸上的营落。一会儿,火焰张天,曹军人马烧死和溺死的不计其数。周瑜等率领轻锐的士兵在后面跟进,鼓声雷震,曹军大败。曹操领兵从华容道步行,地面泥泞,道路不通,天又刮着大风,让所有疲弱的士兵背草铺在路上,人骑的马才得通过。疲弱的士兵被人马践踏,死了很多。刘备、周瑜水陆两路同时进兵,追逐曹操到了南郡。这时败逃的曹军加上饥饿和疾疫,死了一大半。曹操就留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卫江陵,折冲将军乐进据守襄阳,自己领兵退回北方。

【心鉴】

因势利导

姜太公曰:“古之善战者,非能战于天上,非能战于地下,其成与败,皆由神势。得之者昌,失之者亡。”意思是说古代善于打仗的人,既非能够战于天上,也不是能够战于地下,他们的成功与失败完全是由神奇的形势所决定的。得势者昌,失势者亡。所以在军事战争中,应该做到因势利导、抓住时机、乘势取胜。

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当时曹操兵多将广,形势的发展十分有利,可谓势在必得。黄盖看到彼众我寡,难以持久,又看到曹军舰船首尾相接不便行动,于是就提出诈降火攻的计谋。曹操轻信黄盖是真降,部队也不作任何戒备,所以在黄盖火攻的突然袭击下,顿时造成混乱,猝不及防,难以应战,以致在蜀吴联军主力的猛攻下,全线溃退。赤壁之战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因势利导”是一种最常见的随机应变的手段,指的是顺势或乘便行事,以取得胜利。这有如水中行船,有顺水和逆水两种不同的情况。逆水行船,不进则退,因此往往要付出极大的力量,方可前进;而顺水行船,随流而下,长驱直入,则会轻松许多。

早在《周易·师》中就提出了“师出以律,失律则凶”的观点,这里的“律”就是指战争这一事物的内在必然联系,即战争的客观规律,出兵打仗必须遵循战争的规律,违背了规律就危险了。而精通于世事的人就在于其能够掌握规律,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引导,使事情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公元621年,唐高祖李渊诏令赵郡王李孝恭领兵征讨萧铣,李靖为行军副总管。第二年,他们连克都门、宜都等地。李靖乘胜追击,并攻破江陵外城和水城,缴获了大批船只。李靖令手下将得到的战船全部散入江中,任其漂流。手下不解,便问:“这些缴获的船只我军正好利用,为何要丢弃给下游的敌人?”李靖说:“萧铣虽然被我军围在江陵城内,但其地域广大,下游尚有大批主力部队,我军倘若攻城不下,敌援军赶到,我军内外受敌,难以进退,有这些船只又怎么利用?现在将这些战船弃之下游,萧铣部下见了,定会以为江陵已破,不敢轻易进军,这岂不是对我军更为有利。”果然,萧铣的援军见到江中漂流的萧铣军队的船只,认定江陵已破,吓得不敢前进。萧铣被困在城中,兵力不足,粮草又缺,只好开门出降。“因势利导”是因利乘便,既可以落井下石,也可作为闪电战——来个突然袭击。它能利用环境的突变,做瞒天过海之偷袭,使人备无可备,防不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