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2485500000026

第26章 修身齐家之方 养性慎独之术(6)

娄师德在河陇做官,前后四十多年,谨慎勤劳,从不懈怠,人民和少数民族都安于他的治理。他为人厚道宽恕,狄仁傑入京当宰相,原是娄师德的推荐;而狄仁傑不知道,心里很轻视娄师德,屡次排挤他。武则天发现这种情况后,就问狄仁傑说:“师德是个贤能之人吧?”狄仁傑回答说:“他当将军能够小心地守卫边境,至于是不是贤能,那我就不知道了。”武则天又问:“师德善于赏识人才吧?”狄仁傑回答说:“我曾经跟他一起做官,但不知道他善于赏识人才。”武则天说:“我之所以知道你的才能,原本是师德的推荐,那么他也可以称做善于赏识人才了。”狄仁傑退朝后,感叹地说:“娄公大德大量,我被他包容很长时期了,我的眼光狭隘,我看不到他的边际呀!”

【心鉴】

低调做人

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有言:“夸逞功业,炫耀文章,皆是靠外物做人。不知心体莹然,本来不失。即无寸功只字,亦自有堂堂正正做人处。”人生在世,凡事不可过分张扬,应该本着低调处世的原则,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娄师德在河陇做官近四十多年,他在任时踏踏实实地为百姓和国家做事,从无怨言。还向武则天推荐了狄仁傑,使狄仁傑得以有机会得到武则天的赏识和重用。而狄仁傑对这一切全然不知,并且还轻视他。娄师德没将自己有恩于狄仁傑的事四处宣扬,最后还是武则天将他是由娄师德举荐的事告诉了狄仁傑。娄师德这种施恩不炫的低调处世行为,恐怕没几个人能做到吧!低调做人是一种境界,一种修养,一种去留无意的胸襟,一种宠辱不惊的情怀。这不仅是一种做人的准则,更是一门做人的艺术。

甘于低调的人,总能从容地面对喧嚣的世界和纷扰的人群。他们从不在世人面前表现出傲慢和张扬的姿态,而是把自己的举止言行融于常人之中。孟买学院是印度最著名的佛学院之一。在孟买佛学院正门的一侧,又开了一个小门。这个小门只有一米五高,四十厘米宽,一个成年人要想过去必须学会弯腰侧身,不然就只能碰壁了。这正是孟买佛学院给它的学生上的第一堂课。大门当然出入方便,而且能够让一个人很体面、很有风度地出入。但是,大多时候,我们要出入的地方并不都是壮观的大门。这时,只有暂时放得下尊贵的体面的人,才能够出入。否则,你就只能被挡在院墙之外了。佛学院的老师告诉学生,佛家的哲学就在这个小门里,人生的哲学也在这个小门里,尤其是通向这个小门的路上,几乎是没有宽阔的大门的,所有的门都是需要弯腰侧身才可以进去的。我们也许不是佛教信徒,但我们同样也要走完人生之路。要想使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中一帆风顺、减少阻力,那么学会“弯腰、低头、侧身”,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门必不可少的修炼。而低调做人正是这种修炼的最佳境界。

言行上的趾高气扬、放荡不羁历来是为人处世的大忌,所以我们应该学会低调做人,收敛自己过分的言行。大家都知道沃尔顿是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的老板,是2002年度世界首富,他曾经慷慨捐出数亿美元给美国5所大学。不过,人们在沃尔玛的网页上根本找不到沃尔顿的“玉照”,外界只知道他现居于阿肯色州,过着有节制而绝非穷奢极欲的生活,而且沃尔顿一直坚持驾驶一辆旧货车到平价理发店剪发。他这种为人的风度、处世的精神,很值得我们认真地去学习。凡事都有两面性,社会上总有一些人喜欢说大话、吹牛皮、翘尾巴、抖精神、摆架子、耍威风,他们不管显达也好,落魄也罢,都可能要比别人经历更多的挫折,承受更多的社会压力和舆论的轻蔑。还有一些人在官场上和商战中很成功,但在为人处世方面却表现得不够成熟。社交上讲排场,花销阔绰,生活上十分张扬。高级饭店、豪华轿车,成了他们的“日常消费”。这显然不是一种理智的处世态度,要知道“花开总有花落时,花落还有车碾过”,何必要让自己的行为过于张扬招摇呢?所以,只有学会低调做人,才能为自己营造出更温馨的生存环境。

低调做人也是一种自我保全的手段。《庄子》中有一句话叫“直木先伐,甘井先竭”。这是说人们选用木材时,多选用那挺直的树木来砍伐,水质甘甜可口的水井总是被人首先淘干。同样,在社会上,那些锋芒毕露,喜出风头的人,也很容易遭人暗算。人人都希望自己能首先“迈出众人行列”,成为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但是社会竞争中又暗藏着一个悖理的法则,这就是“枪打出头鸟”。张扬的人往往易于成为众矢之的。如果是一个“羽翼未丰”的人,那么千万不可轻易崭露头角,过早地卷入残酷的社会竞争之中。人们常说:“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这固然是不错,但有些时候,比如时机尚不成熟时,你若一味地恃才逞强、锋芒毕露,不仅不能脱颖而出,也许还会挫锋断刀,折戟沉沙。生活中总是存在着这样一些自命清高的人,他们傲气十足,盛气凌人,总爱把自己的才能与智慧,或是有什么业绩,做了什么好事,迫不及待地表现出来,喜张扬、好炫耀,这样的人在人生的旅途上往往是很容易遭到挫折的。锋芒可以刺伤别人,也会刺伤自己。所以,人们不仅要善于露出锋芒,而且更要善于藏匿锋芒。

低调是一种以静制动的明智之举。我们可以在战争题材的影片中看到,当敌机投下炸弹时,或者当敌人发射炮弹时,战士们都要迅速卧倒,否则,他们便很容易成为敌人射击的目标。现实生活中,人们会经常遇到一些人生障碍,比如说,流言飞语、栽赃陷害、打击报复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低调做人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1959年10月15日夜,密特朗在巴黎天文台公园遭到一伙人开枪袭击。这就是当时轰动一时的天文台公园事件。新闻界和几乎所有的左翼组织都行动起来,慰问密特朗,反对“法西斯主义”的暴行。但事隔不久,凶手突然露面,作口供申明这是一次应密特朗本人要求而策划的行动。转眼间,密特朗从一个无辜的被害者变成了骗人的肇事者,一时间乌云压顶,谩骂声、讥笑声、责问声,狂风暴雨般地向他袭来,在任总理也因此取消了他的参议员资格。而此时的密特朗既不申辩,也不反击,他认为对待这种状况的最好办法就是不予理睬,暂时采取低调的处理办法。他抑制住自己的愤怒,以退为进,转移人们对此事的注意力,让它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淡忘。密特朗于1962年的立法选举中,击败对手,再次当选为国民议会议员,无形中就击败了政敌的阴谋诡计。密特朗正是因为谙熟韬光养晦之功——低调做人,才使得自己在政治生涯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提倡低调做人,并非要人们做“老好人”,事不关己就高高挂起,而是要我们振奋精神,脚踏实地地干好每件工作。低调做人是自豪而不自满,低调而不低沉。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以及错综的人际关系,人的心中难免会有太多的重负,或是莫名的浮躁,甚至还有许多迷茫和困惑。中庸哲学提倡的既不锋芒毕露,也不卑微猥琐,关键是在上和下、高与低、强与弱、显与藏、进与退之间选择一种中和的为人处世之道,人人都希望能够在社会中展示自我、张扬自我,但过分的展示和张扬就会适得其反。因此,我们应该保持低调做人的原则,处世既不炫耀,也不张扬,这才是我们传统的处世之道。

#12.僧智礼让不争功

【原文】

梁武帝大通元年九月,谯州①刺史湛僧智围魏东豫州②刺史元庆和于广陵③,魏将军元显伯救之,司州④刺史夏侯夔自武阳引兵助僧智。冬,十月,庆和举城降。夔以让僧智,僧智曰:“庆和欲降公,不欲降僧智,今往,必乖其意。且僧智所将应募乌合之人,不可御以法;公持军素严,必无侵暴,受降纳附,深得其宜。”夔乃登城,拔魏帜,建梁帜;庆和束兵而出,吏民安堵,获男女四万馀口。

【注释】

①谯州:梁武帝置谯州,治新昌县(在今安徽省滁县境)。

②东豫州:魏置,治所在悬瓠城(今河南省汝南)。

③广陵:县名。故城在今江苏省扬州市东北。

④司州:州名。南朝宋刘裕收复河南,置司州,治虎牢,在今河南省汜水县西北,后为后魏所占领。元嘉中在义阳侨置司州。东魏迁邺,改相州为司州,在今河南省临漳县西。

【译文】

梁武帝大通元年(公元527年)九月,(梁)谯州刺史湛僧智,把(魏)东豫州刺史元庆和包围在广陵,魏将军元显伯来救庆和;梁司州刺史夏侯夔则从武阳带领军队来援助僧智。十月,夏侯夔到了城下,庆和以全城投降。夏侯夔把受降的权力让给僧智。僧智说:“庆和愿向你投降,不愿向我投降。我现在要去受降,必然违背了他的意愿。况且,我带的兵是应募而来的乌合之众,不可以法律来约束。你管理军队一向严格,必定不会发生侵暴百姓的行为,你来受降,并招纳兵民来归附,是很合适的。”夏侯夔于是登上城楼,拔掉魏国的旗帜,树起梁的旗帜。庆和的军队放下武器离开了这座城,城内吏民安定,男女四万余人都归顺了梁朝。

【心鉴】

舍得之心

“舍得”一词是佛家语,是禅境语。本意是讲万丈红尘扑朔迷离,人生在世总会有获得,有舍弃。舍与得互为因果,舍是得的基础。人生最大的难题不是获得,而是舍弃。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人生有限的生命就会融入无限的大智慧之中。

湛僧智围攻魏东豫州达一月之久,其所付的辛苦劳作是可想而知的,而夏侯夔援军刚到,元庆和便举城投降了,此时,湛僧智不争谁的功大功小,却能以巩固和发展胜利为大计,把受降的权力交给夏侯夔,像他这样不计个人得失、发扬风格的有识之士,在外国的历史上也可见到。德国人弗勒经过艰苦的努力,炼出了不纯净的铝,不久化学家维尔就制成了纯净的铝。维尔认为,自己只是在“弗勒开辟的大道上,多走了几步”。因此,当维尔得到了足够的可熔铝,并要为此而铸一枚纪念章时,他便在纪念章上郑重地刻上了“弗勒”这个名字和“1827”的字样,送给了那位德国化学大师。舍与得的问题,多少有点儿哲学意味。舍得,舍得,先有舍才有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舍即是得。生活本来就是一个舍与得的世界,人们在不断的选择中走向成熟。正如孟子所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人生也是如此,有失必有得,有得必有失。若因一时的贪婪而不放手,无异于作茧自缚,错过的将是人生最美好的事物,即使最后能获得什么,那也是得不偿失。

古希腊时期,曾有一个学生问苏格拉底:“请您告诉我,为什么我从来未见过您蹙额愁眉,您的心情总是那么好吗?”苏格拉底回答:“因为我没有那种失去了它,就会使我感到遗憾的东西。”可见,一个人的好心情,是与其“得失心”密切相关的。人生是一个有得有失的循环过程,难免会得此失彼,或得彼失此。面对人生的得与失,人们应该在二者之间作出明智的选择。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33岁时就成了美国第一个百万富翁,43岁时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的独资企业——标准石油公司。然而,他却是个吝啬的资本家。一次,他托运400万美元的谷物,为避免意外,他投了保,但谷物托运顺利,并未发生意外。于是,他为所交的150美元保险费懊悔不已,伤心得病倒在床上。他的这种锱铢必较的态度,使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到了53岁时,洛克菲勒已经病得很严重,医生们为了挽救他的生命,为其作心理治疗,告诉他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失去一定的金钱,要么失去自己的生命。在医生们的帮助和治疗下,洛克菲勒终于有了深刻的醒悟。他开始热心捐助慈善和公益事业,并成立了一个庞大的国际性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致力于消灭世界各地的疾病和文盲。此后,洛克菲勒感到了人生巨大的满足感,再也不为失去金钱而烦恼了,从此他轻松地多活了45年。

舍与得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相生相克、相辅相成,万事万物均在舍得之中。当你认为得到的同时,必会有一些东西失去,当你认为失去的同时,也一定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果刻意地去追逐,就很难走出外物的束缚,人生那种不由自主的悲哀与伤感就会更加沉重!舍与得是永远并存的,关键是看你如何去把握。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获得都是以舍弃为代价的。人生苦短,要想获得的越多,自然舍弃的也得越多。面对已经拥有的美好,我们常常因为得而复失的经历而忐忑不安。拥有的时候,我们也许正在失去,而放弃的时候,我们也许又在重新获得。

回首人生,得到何尝不是舍去,舍去又何尝不是得到?得以长大成人,便失去了童年的无忧无虑;得到了婚姻,便失去了恋爱时的浪漫情怀;得到了官场之上的光环,便失去了田园生活的悠闲。往往有许多东西,在我们得到时并不珍惜,而失去时才感到弥足珍贵,总是认为失去的才是最好的。得失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不必过于计较得失,有时候你的舍弃能换来更多的获得。对于舍得的选择需要明智,必须权衡其价值、意义的大小,这样才能在舍得的过程中把握准确,明白应当舍弃什么,得到什么。舍与得之间并不是绝对相等的,但是懂得“舍得”的人,他们的人生会是丰富多彩的,从而将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

在巴勒斯坦有两个湖,这两个湖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其中一个叫加里勒亚湖,水质清澈洁净,可供人们饮用,湖里面有各种生物,鱼儿游来游去,清晰可见,四周是绿色的田野和果园,人们都喜欢在湖边筑屋而居。另一个叫死海,水质的含盐量居世界之最,湖里没有鱼儿游动,湖边也是寸草不生,了无生气。没有人愿意住在死海附近,因为连它周围的空气都会让人感到窒息。有趣的是,这两个湖的水源是来自同一条河的河水,之所以有所不同,就在于前者既接纳,也愿付出,而后者则在接纳之后,只知保留,不懂得舍弃原来的水。让河水流动,方得一池清水,这是流水不腐的道理。舍,而后得,这也是人生的道理。

如果人人都生怕别人占其便宜,唯恐自己吃亏,过分计较自己的利益得失,那么本来是可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到头来也会落得一事无成。有一种获得是以丧失为代价的。例如小鸟选择了笼内安逸的生活,它获得的丰厚的物质利益,却是以失去广阔的天空为代价的。利益当前没有人不为之动心,至于怎样选择,那就要看你自己的了。能做到像湛僧智那样豁达,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利益面前,我们应当学会舍得。

人的一生就像开出的一趟列车,财富、名声、荣誉的得失就像上下车的旅客。人活一世不要总是计较个人利益的得失,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应该留意人生的每个站台,哪儿付出的多,哪儿得到的少,哪儿有欢乐,哪儿有痛苦等等。这才算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洒脱一些,学会舍得,智慧地去放弃,是一种有益的选择,它能够为你赢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