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2485500000011

第11章 兴国安邦之略 统率全局之法(10)

管理工作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要当好一个领导者,是要讲求方法的。在《吕氏春秋》中提出了两种方法:宓子贱和巫马期先后治理单父,宓子贱治理时每天在堂上静坐弹琴,没见他做什么,就把单父治理得相当不错。巫马期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昼夜不闲,亲自处理各种政务,单父也治理得不错。两个人使用两种方法治政,前者是事不躬亲,后者是事必躬亲。事不躬亲是“古之能为君者”之法,它“系于论人,而佚于官事”,是“得其经也”;事必躬亲是“不能为君者”之法,它“伤形费神愁心劳耳目”,是“不知要故也”。前者是使用人才,任人而治;后者是使用力气,任力而治。使用人才之法,可以逸四肢,全耳目,平心气,而百官以治;使用力气之法,则弊生事情,劳手足,烦敬诏,必然辛苦。两种方法孰优孰劣,自然是显而易见。

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领导者都没有充分运用分权的方法。相反,他们总是认为某项工作自己亲自干会完成得更好一些、更快一些。他们或是持有不太信任下属的思想,或是抱有如让下属去做,他们表现得越出色,就会越显出自己的无能,自己的地位将受到威胁的看法。殊不知分权的作用要比领导者自己独揽大权的效果更好。领导者的时间是管理工作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因此不应每件事情都自己亲自去做,把时间花在一些完全可以由下属来做的工作上,这对整个团队来说也是一种无形的浪费。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领导者的工作时间过长,负担过重,就会时时感到有压力,产生挫折感,从而导致长期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常言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领导者没有好的身体,又怎能管理好一个团队呢?再者,如果凡事都由领导者出面,一旦发生什么问题,便很难有回旋的余地和缓冲,从而不利于化解和排除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领导者应该把手伸短些,眼光放远些,除影响全局的关键事务外,都要适当分权。这样领导者既能驾驭全局,又有足够的时间去考虑和协调内部关系,既能在具体事务中做到无为而治,又能在大政方针上做到有为而治。

分权的直接目的和效果就在于激扬活力,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实现高效管理。因此必须加强调控的力度,发挥领导者最终决定权和最高决策权,以保证正确的工作方向。领导者不能放任管理,应当注重制约与协调,保证分权的效果,使之既不束缚下属的积极性,又不使下属滥用职权。比如,注重下属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协调,定期的岗位轮换,追踪检查督促,以及及时了解特殊情况,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作出最后的决定,或行或止、或进或退,以控制和引导事态的发展。领导者只有做到既管得住、又放得开,才能做到行事有序、责权分明,从而形成有分有合、有进有退、活跃可控的局面。

通用电气公司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指出:“如果我们让员工茁壮成长,鼓励他们的自信心,赋予他们更多的责任,如果我们将他们最好的想法加以利用,那么,我们就有了赢得竞争的机会。解放思想,赋予员工权力不再是说说而已,而是参与竞争的必要条件。”领导者在工作中运用适当分权的原则,不仅可以减轻自己的重任,提高工作效能,而且也是对下属的一种鼓励,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责任感,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所以,领导者在工作中大可不必事必躬亲,应将饱满的工作激情、卓越的奋斗精神用在更高、更远的决策上来,以使事业发展得更加强大。

#18.孙权重用吕范

【原文】

吴王①以扬州牧吕范为大司马,印绶未下而卒。初,孙策使范典财计,时吴王少年,私从有求,范必关白②,不敢专许,当时以此见望③。吴王守④阳羡⑤长,有所私用,策或料覆⑥,功曹⑦周谷辄为傅著⑧簿书,使无遣问,王临时⑨悦之。及后统事,以范忠诚,厚见信任,以谷能欺更簿书,不用也。

【注释】

①吴王:孙权于黄初二年(221)受魏封为吴王。

②关白:禀告,报告。

③见望:被怨恨。

④守:暂时担任。

⑤阳羡:县名,今江苏省宜兴县。

⑥料覆:审核。

⑦功曹:官名。相当于县长的总务长,除管人事外,也过问县中政务。

⑧傅著:附上。

⑨临时:当时。

【译文】

吴王孙权任命扬州牧吕范为大司马,印绶还未颁发吕范就去世了。当初,孙策派吕范主管财物,那时孙权年轻,私下如果有什么要求,吕范一定先请示孙策,不敢擅自答应,当时因为这个,他被孙权所怨恨。孙权当阳羡县长的时候,私下有什么花费,孙策有时要检查过问,功曹周谷每次都为孙权的私人花费变法儿更改账目,使孙权免受谴责,孙权那时候挺喜欢他。等到后来孙权掌握政权,认为吕范办事忠诚,就特别信任他;认为周谷能改账目骗人,就不任用他了。

【心鉴】

以德择人

宋代的司马光曾经说过:“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这段话十分强调“德”的重要性,古人在选拔人才时,都把其德行放在首位。而今天的领导者选拔人才时,同样不仅要重视其才能,更要重视其德行。

三国时的孙权在年轻的时候,吕范坚持原则,从不擅自答应孙权的请求,凡事都向孙策请示汇报。而周谷却对孙权有求必应,曲意奉承,并不惜故作假账来蒙混过关,以免被孙策发现。所以,当时孙权十分憎恨吕范,而十分喜欢周谷。可是当孙权亲自掌权后,重用了吕范,而周谷却被弃置不用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掌权后的孙权知道,若任用周谷这样的弄虚作假之徒,必会危及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与稳定。看来孙权是把品德作为用人的首要标准。大文豪鲁迅曾经说过:“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未有。”正身是立身之本,捣鬼、耍计谋虽然可以得一时之计,但终究是不合大道,是难成大事的。在现代社会中,像周谷这样的小人还远远没有绝迹。他们为了讨好上级领导,或帮助上级领导营私舞弊而不惜拿原则做交易,甚至发展到向上级领导行贿,以求得上级领导的庇护和器重。倘若长此以往,让这些人在团队中扎根并成长起来,那么一个团队即使有再坚实的根基,也会被这些蛀虫腐蚀掉的。因此,领导者在选拔人才时一定要把握好用人标准,以德择人。

让我们客观地来分析一下“德”的表现及其与“才”的关系。德,主要包括人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道德作风。德是通过人们在社会关系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个人德的形成,是由一个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首先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在政治观念、道德观念还没形成的时期,它是影响人的品德和智力发展的主要内在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它同工作学习相结合,进而就形成了一定的个性气质,成为影响个人发展的重要素质。其次是伦理道德。它是指以一定的道德规范处理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在人们进入成熟期时逐步形成的。最后是政治品质。它是指建立在一定世界观基础上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立场。这是在人们完全成熟时才形成的,也是比较稳定的。可见德的作用是高层次制约着低层次。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作为优秀的领导者,在激烈的竞争中,其需要的是能够提出好主意并能独当一面的盟友。因此要想得到有助于事业发展的真正人才,领导者一开始就要把握好用人的标准。以史为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天,齐桓公在管仲的陪同下,来到了马棚视察养马的情况。他关心地询问养马人哪一件事情最难做。养马人一时难以回答。其实养马人心中十分清楚:一年365天打草备料、饮马遛马、调鞍理辔、除粪清栏哪一件都不是轻松的事,但在国君面前,他又怎能叫苦抱屈呢?管仲见状,便代为答道:“从前我也当过马夫,依我之见,编排用于拴马的栅栏这件事最难,为什么呢?因为编栅栏时所用的木料往往是曲直复杂的,你若想让所选的木料用起来顺手,使编排的栅栏整齐、美观、结实、耐用,开始的选料就显得极其重要,如果你在下第一根桩时用了弯曲的木料,随后你就得顺着将弯曲的木料用到底。像这样曲木之后再加曲木,笔直的木料就难以启用。反之,如果一开始就选用笔直的木料,继之必须是直木接直木,曲木也就用不上了。”虽然管仲说的是编栅栏、建马棚的事,但其用意是在提醒齐桓公,在选拔人才时,必须谨慎行事,应当从一开始就把握好选材的标准,唯有正直之人才能肩负起兴国的重任!

司马光还说道:“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也就是说德要凭借于才,才又受德的统帅。德才兼备是一个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原则。领导者在选拔人才的时候,既要注重他们的才,又要注重他们的德。只注意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都是错误的。德和才是统帅和被统帅的关系。德和才相比,德是第一位的。领导者在选拔人才时,一定要坚决贯彻德才兼备的标准,而且要更注重于德的方面。邓小平同志完全赞同陈云同志的意见,德才相比,我们要注重德。这也就是说,领导者要重用那些秉性耿直,敢于坚持原则的人才。

据《解放军报》报道,济南军区某装甲师通信连退伍战士许慧回到家乡不久,到一家公司去应聘。几轮筛选过后,只剩几位应试者进行最后的角逐。可是,笔试题却让他很是为难。内容是:“请你写出原单位名称,有多少人,在单位负责什么和你将为本公司提供什么最有价值的材料?”许慧在试卷附页上写道:“我非常愿意加入贵公司,可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保守军事秘密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只能交上一份空白的答卷,请谅解。”在多项测试中对许慧一直看好的招考人员,无不感到吃惊和惋惜。但最后公司还是录取了许慧。公司的总经理对下属说:懂得保守军事秘密的人,同样懂得保守商业秘密。道德品质修养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也是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一个再有学识、再有能力的人,如果没有好的道德品质,即使再有才华也断不能用。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宝贵的。正因为高尚品行之人难觅,所以德才兼备之人更显其弥足珍贵。坚持这种严格的用人标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防止腐败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管仲在《立权》篇中说:“君子所慎者四:一曰大德不至仁,不可授国柄。”君子不仅要讲德,而且只有大德达到了仁的境界,才能授予其掌握政事的权力。同理,人若是没有好的德行,就不能委以重任。因此,领导者在选拔人才时,一定要以道德品质修养为最基本的选材标准,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为支撑一个团队锐意进取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