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情定乾坤
上一讲讲到孙权是属于毒品的,他少年英雄的英武形象有如毒品。人们明知毒品有毒、有害,无论怎样却无法远离它,人们为什么无法远离它呢?这就是它的辣!孙权的辣表现在手段上,人们明知孙权心计重,但没有人怀疑其心计。因为其心计表现在情上,人们都相信其情是真实的。正如孙盛所言,“观孙权之养士倾心渴思,以求其死力。泣周泰之夷,殉陈武之妾,请吕蒙之命,育凌统之孤,卑曲苦志,如此之勤也。”一句话言之,是用尽一切心思,换来将士以死相报的忠诚。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孙权是如何“倾心渴思养士,以求其死力”的。
一、以情养生死之士。
对于孙权是如何以情养其死力之士,我不想妄加评说,只想罗列一些例子以供大家阅读思考。
对于周瑜,因为是孙策的部下,孙权以兄奉之。
对于鲁肃,孙权对其关怀主要有三点。
第一、张昭经常在孙权面前说鲁肃的不是,并说鲁肃年纪轻,没有大才能,不可重用。孙权对此并不理会,反而更加重视鲁肃。
第二、孙权送鲁肃母亲衣服和家里的陈设物品,使他的家里与先前在家乡一样豪华富贵。
第三、赤壁之战后,鲁肃先行返回,孙权召集将领隆重地迎接鲁肃。鲁肃将进门拜见孙权,孙权起身施礼,并说:“子敬,我为您扶鞍,请您下马,足以使您感到荣耀了吧。”
对于吕蒙孙权对其关怀主要有两点。
第一,是劝其多读书。
第二,是十分关心病中的吕蒙。《三国志.吕蒙传》是这样写的:孙权当时住在公安,把吕蒙接来安置在自己住处的内殿内,千方百计的为他治病,悬赏黄金一千斤,在所管辖的地区招募能治好吕蒙疾病的人。治病中时不时要用针灸,孙权为他痛苦过,想经常观察他的状况,又担心吕蒙动身子累着他,经常通过墙壁上开的小洞看望他。见他能稍微吃点饭,就感到高兴,回头对左右人又说又笑;见他吃不下饭,就唉声叹息;夜间睡不着觉,吕蒙病情稍有好转,就为此下达赦免罪犯的命令,群臣都来庆贺。后来吕蒙病情加重,孙权亲自到病榻前看望,命令道士晚上对着星辰为他祈求延长寿命。
对于蒋钦孙权对其关怀主要有两点。
第一、劝其认真读书。
第二、为其母亲作锦被。《三国志.蒋钦传》是这样写的:孙权进入蒋钦的内室,其母亲用的是粗布做的床帐及被面,他的妻妾也是穿的粗布裙。孙权感慨蒋钦虽然地位高贵仍能坚持俭朴生活,当即命令制作御用器物的御府给蒋钦的母亲制作锦被,赐给蒋钦妻妾锦绣衣服。
对于周泰,孙权对其关心感人至深。
《三国志.周泰传》有这样记载。周泰在担任濡须督,任平虏将军时,朱然、徐盛等受其指挥,但都不服气。孙权特地为此巡视,到达濡须坞,召集各位将领,举行盛大的宴会,饮酒作乐。孙权亲自敬酒,来到周泰位前,让周泰解开衣服。孙权用手指着他身上的每一处伤痕,问是哪里受的伤。周泰一一回忆先前战斗之处进行回答,完了孙权让他穿上衣服。大家高高兴兴地喝了一通宵,第二天,孙权派人将自己的车盖送给周泰。于是,徐盛等人才服气。对于这些,《三国演义》写得更精彩。
对于陈武,孙权对其关心情感特别。
《三国志.陈武传》记载:孙权特别亲近喜爱陈武,多次到他家里。《三国志.陈武传》裴松之注《江表传》曰:“权,命以其爱妾殉葬。”可见特别喜爱的程度。不过,以活人殉葬太残忍了。
对于董袭,孙权对其关心,表现在亲自为其举行庆功酒会。
对于甘宁,孙权对其关心主要有两点。
周瑜、吕蒙向孙权共同推荐甘宁,孙权因而加以特别的重视。待他犹如老部下。有一次,在关于对黄祖的作战会议上,甘宁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张昭表示了异议,孙权还是把讨伐黄祖的重任交给甘宁,并对他说,何必因张昭的话而生气呢?足见孙权对甘宁的重视。
对于凌统,孙权对凌统的喜爱有两件典型事例。
一是凌统因上司的侮辱而一怒之下杀了上司,然后带着以死谢罪的壮志上战场,最后打败反贼,回师后自己到军正那里将自己囚禁起来。孙权因此原谅了凌统,允许他将功折罪。
二是对于凌统的儿子,孙权当做自己的儿子养于内宫。
对于陆逊,孙权对其关心,一是以孙策的女儿许配给陆逊为妻;二是陆逊在与曹休作战凯旋时,孙权命令随从用自己的御用伞盖为陆逊遮蔽进出宫殿大门。孙权所赐给陆逊的东西都是御用的上等珍品。当时陆逊所受的礼遇恩宠,无人能比。
当然,还可以列举一些,有以上十例足以显示孙权对部属的关爱。另外,对于这些将士,除了陆逊外,去世后,孙权都表示了深沉的哀悼。慎终追远,既寄托了自己的哀思,又能激励活着的人团结起来,为孙权的事业奋斗终生。
二、生死之士报之以生死之情。
孙子曾说过,发动战争,一定要求得对战争的情势的认识,而战争的情势最为主要的是道。什么是道呢?在孙子看来,所谓道就是要使民众和君主的意思一致,这样他们可以为君主死,为君子主生,而不怕任何危险。而孙权以情养的这些生死之士就是这样一群以生死相报的仁人志士。
先说蒋钦,蒋钦是回师途中病死的。虽说不是死在战场上,但在战场上仍是置生死与度外。
再说周泰,周泰身上的每一处伤痕都是对孙权生死相报的功章。
《三国志.周泰传》记载:孙权住在宣称时,身边侍卫不到一千余人,思想上很麻痹,没有建造防御设施,数千叛乱者突然而至,孙权刚骑上马,身边的人被乱刀砍死,有的刀甚至砍到孙权的马鞍,大家都惊惶不定。只有周泰挺身而出,用身体保护孙权,勇气超过常人。孙权身边的人因周泰的激发才投入战斗。敌军退走后,周泰受伤二十多处,过了很久才苏醒过来。这天如果没有周泰,孙权就会有生命危险。
《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分别介绍了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等将领以生死之情报之于孙权的壮烈气节。这段故事,真是令人荡气回肠。
对于周泰是这样描写的。却说周泰从军中杀出,不见了孙权,勒回马,从外又杀入阵中,问本部军:“主公何在?”军人以手指兵马厚处,曰:“主公被围甚急。”周泰挺身杀入,寻见孙权,泰曰:“主公可随泰杀出。”于是泰在前,权在后,奋力冲突,泰到江边,回头又不见孙权,乃复翻身杀入围中,又寻见孙权,权曰:“弓弩齐,不能得出,如何?”泰曰:“主公在前,某在后,可以出围。”孙权乃纵马前行,周泰左右遮护,身被数枪,箭透重铠,救得孙权到江边,吕蒙引一枝水军前来接应下船。权曰:“吾亏周泰三番冲杀,得脱重围,但徐盛在垓心,如何得脱?”周泰曰:“吾再救去”遂轮枪复翻身杀入重围之中,救出徐盛二将各带重伤。吕蒙教军士乱箭射住岸上兵,救二将下船。
对于陈武是这样描写的。却说陈武听得江边厮杀,引一军来,正与庞德相遇,两军混战,孙权在濡须坞中,听得曹兵杀到江边,亲自与周泰引军前来助战。正见徐盛在李典军中搅做一团厮杀,便麾军杀入接应,却被张辽、徐晃两枝军,把孙权困在垓心。曹操上高阜处看见孙权被围,急令许诸纵马持刀杀入军中,把孙权军冲作两段,彼此不能相救。却说陈武与庞德大战,后面又无应兵,被庞德赶到峪口,树林丛密;陈武再欲回身交战,被树株抓往袍袖,不能迎敌,为庞德所杀。
对于徐盛、董袭是这样描写的。操自领中路;左一路张辽,二路李典;右一路徐晃,二路庞德。每路各带一万人马,杀奔江边来。时董袭、徐盛二将,在楼船上见五路军马来到,诸军各有惧色。徐盛曰:“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何惧哉!”遂引猛士数百人,用小船渡过江边,杀入李典军中去了。董袭在船上,令众军擂鼓呐喊助威。忽然江上猛风大作,白浪掀天,波涛汹涌。军士见大船将覆,争下脚舰逃命。董袭仗剑大喝曰:“将受君命,在此防贼,怎敢弃船而去!”立斩下船军士十余人。须臾,风急船覆,董袭竟死于江口水中。徐盛在李典军中,往来冲突。
对于甘宁是这样描写的。甘宁回到营中,教一百人皆列坐,先将银碗斟酒,自吃两碗,乃语百人曰:“今夜奉命劫寨,请诸公各满饮一觞,努力向前。”众人闻言,面面相觑。甘宁见众人有难色,乃拔剑在手,怒叱曰:“我为上将,且不惜命;汝等何得迟疑!”众人见甘宁作色,皆起拜曰:“愿效死力。”甘宁将酒肉与百人共饮食尽,约至二更时候,取白鹅翎一百根,插于盔上为号;都披甲上马,飞奔曹操寨边,拔开鹿角,大喊一声,杀入寨中,径奔中军来杀曹操。原来中军人马,以车仗伏路穿连,围得铁桶相似,不能得进。甘宁只将百骑,左冲右突。曹兵惊慌,正不知敌兵多少,自相扰乱。那甘宁百骑,在营内纵横驰骤,逢着便杀。各营鼓噪,举火如星,喊声大震。甘宁从寨之南门杀出,无人敢当。
对于凌统《三国演义》第六十七回是这样描写的。凌统手下只有三百余骑当不得曹军势如山倒。凌统大呼曰,主公何不速度小师桥?言未毕,张辽引二千余骑杀来,凌统翻身死战。孙权跳过桥南,徐盛、董袭驾舟相迎。凌统、谷利抵住张辽厮杀,凌统所领三百余人尽被杀死。凌统身中数枪,杀到桥边,桥已折断,绕河而逃。后得孙权让董袭掉舟接着,乃得渡回。
这些描写,尽管是《三国演义》中的描述,有粉饰的成分,但这些故事《三国志》中都有记载。这些将士在战场上英勇杀敌,视死如归,不惜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孙权的生命安全,其忠肝义胆,令人不得不敬佩,更让人敬佩的是孙权驾驭人才的谋略。
三、生死之情,情定乾坤。
以上,我们引用《三国演义》讲述的故事显示周泰等人以生死相报于孙权的壮烈气节。下面我们以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将士以生死相报于孙权,助孙权建国称帝的丰功伟绩。
周瑜可以说是孙权建国称帝的拓荒者、奠基人。孙权自己也说过,没有周瑜,我不可能有称帝的机会。周瑜对于孙权的贡献在于赤壁之战,经赤壁之战打败曹操,让孙权的江东政权与魏、蜀鼎足而立,奠定了东吴政权的立国之本。赤壁之战前,曹操下江南,胜利之师震慑孙权江东政权朝野,谋士长史张昭等人力主降,而周瑜、鲁肃等人力排众议极力主战,联合刘备打败了曹操。而周瑜对孙权江东政权的另一个贡献是在孙策去世后与张昭共同辅佐孙权,奠定了孙权江东政权的统治地位。这些对于孙权、对于孙权的江东政权都是奠基之作。
鲁肃对于孙权江东政权的贡献主要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他辅助周瑜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后又继任周瑜之职,巩固与发展了与刘备的联盟,为东吴政权的发展赢得了和平的发展空间,为继任者吕蒙发动对关羽的战争积蓄了军事实力。另一个贡献是审时度势,为江东政权的发展作了宏观计划,那就是建议孙权“竟长江之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孙权日后称帝还经常提起鲁肃。说“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
吕蒙对于孙权江东政权的贡献,主要是趁机偷袭荆州,一举消灭了关羽,夺回了荆州,拔除了家门口的钉子。不但拓展了江东政权的统治空间,更为重要的是鼓舞了江东政权的士气,对蜀汉政权,对曹魏政权也是一个相当大的震慑。
陆逊对于孙权江东政权的贡献主要是夷陵之战,经夷陵之战,刘备的蜀汉政权大伤元气,提升了孙权江东政权的外部声望,让刘备在失败后怀着仇恨与恐惧的心里与江东政权不得不握手言和。真正是以战促和,一战而屈刘备之兵。
周瑜、吕蒙、陆逊对于孙权的江东政权的奠基与发展,巩固都有扛鼎之作。周瑜的扛鼎之作是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奠定了江东政权鼎足而立的根本。吕蒙的扛鼎之作是趁襄阳之战之机一举夺回了荆州。夺回荆州,消灭关羽,清除了江东政权发展的路障,巩固了江东政权的发展基础。陆逊的扛鼎之作是夷陵之战。夷陵之战,一战而屈刘备之兵,为江东政权的发展赢得了和平安定的外部环境。以上三人所主导的********,在江东政权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奠定、巩固、发展了江东政权。尽管鲁肃是一个过渡人物,对江东政权的发展没有如周瑜等人那样具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但鲁肃对江东政权的贡献仍然具有奠基意义。
对于周瑜、鲁肃、吕蒙等人的功过是非,孙权曾与陆逊有过这样的评论。“公瑾雄武刚烈,胆略超过常人一倍,所以能打败曹操,开拓荆州,他才能太高了,很难有人能赶上他,现在您赶上他了。公瑾过去力邀子敬(鲁肃)到东吴,把他推荐给我,他与我在酒宴上的谈话,便大体上提出了建国的谋略,这是第一件使人快意的事。后来曹操因刘琮投降而势力大增,扬言要率领数十万大军从水陆两路东下。我广泛地请求将领们献计献策,没有人敢率先发言,至于张子布、张文表两人,都说应该写降书派遣使者迎接曹操,子敬立即加以批驳,说不能这样做,劝我急速招回公瑾,付以重任,授给兵众,迎击曹操,这是第二件使人快意的事。而且他定下的谋略,远远超过了张仪、苏秦;后来虽然劝我把荆州借给刘备,是他的一大短处,但不足抹杀他的两大长处啊。周公说不要求一个人完美无缺,所以我忘掉他的短处而敬重他的长处,常把他比作我的邓禹。还有吕子明(吕蒙)年轻时,我认为他不过有不辞艰苦、果敢有胆量的长处而已;到他长大以后,学问有了长进,思想开阔,谋略高明,可以说仅次于公瑾,只是言谈举止、英气勃发比不上周公瑾(周瑜)。设计消灭关羽,子明胜过子敬(鲁肃)。子敬在给我的复信中说:‘帝王的兴起,都会有人为之扫除障碍,关羽不值得忧虑。’这是子敬内心知道自己办不到,表面又说大话,我也宽恕他,不随便责怪他。然而他率领军队、安营扎寨,能做到令行禁止,辖区内没有荒于职守的官员,路不拾遗,他的治军之法很优秀啊。”上面我说过,鲁肃虽说没有周瑜、吕蒙、陆逊等人那样的丰功伟绩,但对于江东政权的贡献也不失奠基作用,从孙权这段评论看,孙权对鲁肃是十分信任的,鲁肃对江东政权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其计策的高屋建瓴。
以上九人,只是陆逊没有其中八人的运气好,善始没有善终。孙权晚年几次派遣宫里的使者斥责陆逊,陆逊怨恨逝世。对此,孙权曾对陆逊的儿子陆抗说过这样的话,“我过去听信谗言,与你父亲之间君臣大义没有善始善终,为此,很对不起你。”算是以此对陆逊作了一个总结式的交代。也许孙权在这里是更多的勉励陆逊的儿子陆抗放下包袱,开拓进取,继续为江东政权作贡献。
孙权以感情为纽带把他身边的文臣武将紧紧地捆扎在一起,为孙权开拓疆土,保境安民,一代、二代,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只是没有逃出魔咒,穷,穷不过三代。富,富不过三代。由于晚年的孙权昏庸、残暴,他的江东政权传到孙子孙皓那里就失传了。欲知其详,请看下一节,老革荒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