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神纵逆界
2478800000072

第72章 静里生风

月君看着周逢,又看了看那风动峰,说道:“你最大的错误,就是本末倒置。”

周逢一愣,沉思起来。

月君继续说道:“要上风动峰,最大的秘诀,不是你能飞得多高,而是你能站得多稳。只有站得稳的人,才能走得远,也才能飞得高。这是你要突破逆风术二重境的关键所在。”

这话说得不是很清楚,但是周逢沉思片刻,突然豁然开朗。之前逆风术修炼到二重境的时候,周逢一直注重培养胸口那团逆气,认为只要这团逆气够多够大,就能飞得更高更快。但是经过逆火术的锤炼后,胸口那团逆气虽然已经壮大不少了,周逢还是没有发现逆风术有多大进步。

经月君一点拨,周逢总算明白过来了,自己只顾扩大胸口那团逆气,却没想到,在有风的条件下,那团逆气尽管可以助他飞得高,但是没有风的情况下,那团逆气就成为个空摆设了。

而且,在突然遭到大风撞击的时候,胸口那团逆气不但不能帮助自己,还间接让自己轻易被大风撞飞出去。

“如果把胸口那团逆气无限压缩,压缩得很小,密度无限大,然后在需要的时候,突然把它释放出来,是不是我就可以在没有风的条件下,也可以任意飞翔了?”

周逢两眼发光,紧紧盯着月君,又说道:“如果我一直把它压缩着,是不是在大风中,就可以站得稳一点?”

月君赞许点点头,说道:“没错。能胀能缩,这是逆风术的真谛,也是从二重境走向三重境的关键。而这风动峰,就是锻炼你怎么样把体内的逆气给压缩起来的最好办法。跟我来!”

月君做出示范,教导周逢如何压缩体内的逆气。只有把逆气尽量压缩,才能腾出更多的空间来装逆气,最终把无数股逆气,全都汇集在胸口一个小小的逆气团中。在需要的时候让它膨胀起来,自然身轻如燕,在不必要的时候,又把它聚集起来,以加强自身的重量,不会轻易被人所撼动。

经她一点拨,周逢总算明白过来,这逆风术分明就是个矛盾共同体,它一方面讲究飞起来如鸿毛,一方面又讲究落地如泰山。但是两者又没有矛盾,差别在于胸口那团逆气的如何应用。

周逢已经初步具备了让身子轻如鸿毛的本领,但是在如何让自己于大风中稳如泰山这方面,还是一空二白,所以月君就狠心看着他摔了一个个跟斗,让他明白压缩逆气,沉得住身子的重要性。

风动峰上的感应风力,是练习压缩逆气,沉住身子的最好助力。

一般人要想借助这种感应风力,不断压缩胸口逆气,充实它,让自己落地站得更稳,是个长期的过程,没有几年时间难以到达峰顶。

但是周逢具有别人所没有的逆火术,这个名义上已经失传的逆术,最大的功效就是具有从内在催化逆气的作用。

因此,周逢过了半山坡后,当第一个大风撞来,他便稳稳站住,催动火元,开始炼化起胸口那团逆气来。因爆逆丹彻底分解,他体内本就有常人所难以想象的逆气。有这些逆气源源不断作为补给,胸口那团逆气被炼小一分,马上便有新的逆气加入进来。

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周逢向上踏出的步伐一步比一步坚定,却也一步比一步缓慢。

胸口那团逆气变得越来越小,但是分量也越来越重。有它压制着,大风虽然一步比一步来得猛烈,但是周逢稳扎稳打,每一步都稳稳当当,毫不为风力所动。

天色将暗时分,周逢不负月君之望,终于爬上了风动峰。

从峰下向上,每进一步,都会招来更强烈的感应风力。但是当周逢真正爬上峰顶,却发现上面一丝风也没有。站在静谧的峰尖,头顶正对着“云涡”风眼,而脚下,则是起伏不平的山地。居高俯下,周逢莫名其妙有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怎么,这样就满足了?”月君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周逢回过神来,发现她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到了峰顶,忙笑了笑:“当然不是。在奶奶看来,这应该只是个小小的进步吧?”

“确实只是个很小的进步,不过对你而言,算是很大的进步了。”月君脸上露出欣赏的笑容,“因为,你一天时间,就完成很多人几个月甚至一年半载的功课。”

“是吗?”周逢兴奋地搓着手,说道:“接下来该怎么继续?”

“这个,明天再说。今天你也累了,先回去休息下,顺便陪陪柔儿。”月君看着周逢,缓缓说道:“柔儿是个可怜的孩子,你以后要尽量让她开心些。”

“奶奶,你就放心吧,我会的。”周逢笑着说道。想起月柔,他的心头就被满满的柔情所填满。

回到“慈月阁”,月柔正翘首以盼,等待周逢的归来。得知周逢白日练功进境非凡,她高悬的心才放了下来。周逢查看了下她的伤口,见略有好转,心中也放心了。

第二天赶个大早,周逢又随着月君来到那座“风动峰”。在月君的督促下,他费了番小功夫,又再次爬上峰顶,屹立在宁静平和的峰巅之上。

“很好,昨天的功课你完成得挺好的,也巩固得不错。今天,我们可以开展新的训练课目了。当然了,也不会太难。”月君笑了笑,指着头顶“云涡”风眼,说道:“你要想办法,接近上面那个风眼。”

“接近风眼?”周逢暗暗运转胸口那团逆气,想飞起来。但是风眼之下的区域,是绝对的宁静,空气近乎静止。周逢但觉身子如山岳般沉重,哪里飞得起来。

“是不是觉得很难?”月君淡淡一笑:“确实很难,因为这里一丝风都没有。不过,你只要有办法产生出一丝风力,也就是最弱的风力,并借助它飞到云涡风眼下,那你就完全突破逆风二重境,进入第三重境。”

周逢看着悄然不动的风眼一眼,说道:“奶奶,怎么才能产生出一丝风力?”

月君想了想,说道:“这个,你先自己好好想想吧,看是否有便捷的办法,否则我所能告诉你的方法,多数对你没用。”顿了顿,又看着周逢,语重心长说道:“记住,逆风二重境实现大成的标志,就看你能否在只有一丝风的情况下,顺利飞到那云涡风眼下。风,一定要是最小的一丝风,多一点都不行。自己把握好一切吧,我还有事,先走了。”

说完,月君微微一笑,转身轻轻一跳,跃下风动峰,腾云驾雾般径自远去。留周逢孤零零一个人在风动峰上,面对那静止般的风眼,无计可施。

风眼与峰顶之间的距离,少说也有数百丈。要是在别处,对于擅长逆风术的人而言,这段高度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在风眼下这种静止的环境里,却是天高地远般的距离。

该如何越过这段距离,达到风眼呢?

周逢苦思不得其解,干脆坐下来,看着那个风眼发呆,

从峰下到峰顶,强大的感应风力,已经把周逢胸口那团逆气,压缩成大约核桃大小,硬梆梆一团,此刻它就安静地悬浮在周逢的胸口,随时等着释放出来。

而按照月君的说法,逆风二重境实现大成的标志,就是在只有一丝风的条件下,实现自由飞翔。

问题的症结在于,风眼里是绝对的静止,哪里来风。就算有风,又如何控制在最小的风力,也就是一丝风的条件下?

苦想许久,周逢眼前骤然一亮。以他现在胸口那团逆气的爆发力,要在一丝风条件下实现飞翔,应该是可以做到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制造出风来,以及把握好“一丝风”这个度。

周逢拿出前世的见识,略一思索,便有了主意。

根据教科书上的说法,所谓的风,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风可以说是空气分子运动所形成的一种形态。有这个常识在握,现在周逢只要让风眼中出现冷热不均,就自然而然会形成风。

这个对于别人而言,无疑得费一番周折,但是对于逆火术已臻二重境的周逢来说,简直是手到擒拿的事。他长长吐了口气,催动体内火元,一团火凭空出现在头顶空中。

这种凭空生火的逆火术,极是耗损火元。不过周逢在丹炉里吸收的真火为数不少,支撑起这种燃烧还是绰绰有余的。

周逢起身而立,心神俱宁,用心感受着空气中的蛛丝马迹变化。

风眼之下,空气凝滞如铁,乍然出现的烈焰灼烧,对空气的改变极其缓慢。好会儿,周逢终于感觉得到,空气中出现了一丝丝流动的迹象。

就是它,一丝风!

恰到好处的时机就在眼前,周逢大喜,猛然低喝一声,催动火元,激化胸口那团逆气。逆气骤然膨胀开来,与外界那一丝风相互呼应。

逆风之术油然发出,带起周逢整个人,缓缓升空而起。

不过,“一丝风”的风力实在太弱了。加上是第一次操作,周逢有些手忙脚乱的,才飞到数丈高,就感觉身子一重,“噗通”跌落地上,屁股差点摔成八瓣。

失败早在预料之中,周逢毫不在意。道路虽然是曲折的,但他已经看到了光明的前途了。

当下,周逢一边全力催动火元,控制住风力大小,一边催动逆风术,努力飞向风眼。失败一次次如约而来。不过,进步也极为显着。

五丈、十丈、十五丈……周逢每一次气力衰竭,往下掉落时的高度,都比上一次高那么几丈。

但是,这样频繁使用逆火术,极其耗损火元。随着真火的飞速流逝,空中的火球变得日益黯淡。当周逢离那风眼不足二十丈的时候,火团终于“嗤”地一声,骤然熄灭。

那一丝风几乎是随火消失。出奇的是,周逢居然不再往下掉。他又惊又喜,这种迹象分明预示着他的逆风术,已经快突破第二重境,即将进入第三重境。

却在这时候,一阵“啪啪啪”声突然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