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2478100000049

第49章 关陇贵族的兴起

(唐)令狐德棻 等

【导读】

本文选自《周书》卷一、卷二《文帝纪》。

北魏初建,拓跋珪设置边镇,镇守边境。北魏降服北方诸部落后, 将其徙居于边镇,编入世袭军籍。魏初,北方战事不断,军人职业自然多有勋荣,北魏贵族子弟就以在边镇服役建功为荣。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洛阳朝廷崇尚中原文化,推行文治。边镇地位一落千丈,军人的晋升之阶从此断绝,世居北方的军人世家因此心存怨怼。边镇之乱中, 先前的军人世家或者卷入起事,或者支持朝廷镇压起事。北魏在北方的统治崩溃后,许多边镇军人相继投奔契胡族酋长尔朱荣,后来又多为高欢收揽。

一两千名军人奉尔朱荣之命,开赴关中镇压起义。这些军人归首领贺拔岳率领,大多来自武川镇。贺拔岳被杀后,余部推举宇文泰继任首领。宇文泰先世是鲜卑宇文部酋长。公元4世纪中叶,宇文部亡于鲜卑慕容氏。慕容氏亡于北魏后,宇文氏被徙于平城地区,充任边镇军人。至宇文泰祖父一辈,宇文氏早已没落,族人多充任边镇下级军官。在边镇之乱中,宇文泰的父亲和三位兄长或者阵亡,或者死于非命。宇文泰投奔贺拔岳之后,逐渐积功晋身为分遣队指挥官。宇文泰被推举一事,在古代历史上是十分令人惊讶的。这种举动在古典政治中难以找到先例,甚至也无法追溯到部落政治传统。但是这种推举又是十分自然的,愈是濒临绝境,就愈是需要多数人自愿的同意,方能维持共同奋斗的意志。这些军人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关陇贵族的始祖。上自西魏、北周、下至隋唐,这种早期的传统一直不绝如缕。关陇贵族将王朝视为共同的事业,而皇室不过是首席贵族。因此之故,贵族既可以将卓越的政略、武功贡献于朝廷,也可以决然地弃之而去,并在新朝廷中找到相似的地位 。

太祖文皇帝姓宇文氏[太祖文皇帝:宇文泰。其先为匈奴远支,后与鲜卑合。少随父在五原降户鲜于修礼军,继投贺拔岳,为贺倚重。贺拔岳被杀后,领岳众,据秦陇,迎魏孝武帝入关,寻杀帝,另立元宝炬为帝,史称西魏。宇文泰专军国大事,任用苏绰、卢辨等儒士,锐意改革,上三十六条新制,禁贪污,裁冗员,行屯田制,以为“中兴永式”,又创府兵制度,为以后北周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其子废魏建周后,追谥文皇帝。],讳泰,字黑獭,代武川人也。……

少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业,轻财好施,以交结贤士大夫。

少随德皇帝在鲜于修礼军[鲜于修礼:怀朔镇镇兵,公元526年率六镇降户反,后被部将元洪业所杀]。及葛荣杀修礼,太祖时年十八,荣遂任以将帅。太祖知其无成,与诸兄谋欲逃避,计未行,会尔朱荣擒葛荣,定河北,太祖随例迁晋阳。荣以太祖兄弟雄杰,惧或异己,遂托以他罪,诛太祖第三兄洛生,复欲害太祖。太祖自理家冤,辞旨慷慨,荣感而免之,益加敬待。

孝昌二年,燕州乱,太祖始以统军从荣征之。先是,北海王颢奔梁,梁人立为魏主,令率兵入洛。魏孝庄帝出居河内以避之。荣遣贺拔岳讨颢[贺拔岳:高车族,从尔朱荣破葛荣有功。后随尔朱天光讨关陇,俘万俟丑奴,加车骑将军,都督四州军事,后因高欢离间,被侯莫陈悦所杀],仍迎孝庄帝。太祖与岳有旧,乃以别将从岳。及孝庄帝反正,以功封宁都子,邑三百户,迁镇远将军、步兵校尉。

万俟丑奴作乱关右[万俟丑奴:鲜卑族。参与六镇起义,后自立为天子。公元530 年,被尔朱天光、贺拔岳击败],孝庄帝遣尔朱天光及岳等讨之, 太祖遂从岳入关,先锋破伪行台尉迟菩萨等。及平丑奴,定陇右,太祖功居多,迁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增邑三百户, 加直阁将军,行原州事。时关陇寇乱,百姓凋残,太祖抚以恩信,民皆悦服。咸喜曰:“早值宇文使君,吾等岂从逆乱。”太祖尝从数骑于野,忽闻箫鼓之音,以问从人,皆云莫之闻也。

普泰二年,尔朱天光东拒齐神武[尔朱天光东拒齐神武:尔朱天光为尔朱荣从叔。公元532年东出潼关与高欢交战,兵败],留弟显寿镇长安。秦州刺史侯莫陈悦为天光所召[侯莫陈悦:姓侯莫陈,鲜卑族,初投尔朱荣,后与贺拔岳同为尔朱天光左右手。尔朱氏失败后,依附高欢,在高欢离间下,杀贺拔岳。宇文泰率岳众击之,兵败自缢],将军众东下。岳知天光必败,欲留悦共图显寿,而计无所出。太祖谓岳曰:“今天光尚迩,悦未有二心,若以此事告之,恐其惊惧。然悦虽为主将, 不能制物,若先说其众,必人有留心。进失尔朱之期,退恐人情变动,乘此说悦,事无不遂。”岳大喜,即令太祖入悦军说之,悦遂不行。乃相率袭长安,令太祖轻骑为前锋。太祖策显寿怯懦,闻诸军将至,必当东走,恐其远遁,乃倍道兼行。显寿果已东走,追至华山,擒之。

太昌元年,岳为关西大行台[大行台:北魏官署,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以太祖为左丞,领岳府司马,加散骑常侍。事无巨细,皆委决焉。

…………

魏永熙三年春正月,岳欲讨曹泥[曹泥:时为灵州刺史],遣都督赵贵至夏州与太祖计事。太祖曰:“曹泥孤城阻远,未足为忧。侯莫陈悦怙众密迩,贪而无信,必将为患,愿早图之。”岳不听,遂与悦俱讨泥。二月,至于河曲,岳果为悦所害。其士众散还平凉,唯大都督赵贵率部曲收岳尸还营。于是三军未有所属,诸将以都督寇洛年最长,相与推洛以总兵事。洛素无雄略,威令不行,乃谓诸将曰:“洛智能本阙,不宜统御,近者迫于群议, 推相摄领,今请避位,更择贤材。”于是赵贵言于众曰:“元帅忠公尽节,暴于朝野,勋业未就,奄罹凶酷。岂唯国丧良宰, 固亦众无所依。必欲纠合同盟,复仇雪耻,须择贤者,总统诸军。举非其人,则大事难集,虽欲立忠建义,其可得乎。窃观宇文夏州,英姿不世,雄谟冠时,远迩归心,士卒用命。加以法令齐肃,赏罚严明,真足恃也。今若告丧,必来赴难,因而奉之,则大事集矣。”诸将皆称善。乃命赫连达驰至夏州,告太祖曰:“侯莫陈悦不顾盟誓,弃恩背德,贼害忠良,群情愤惋,控告无所。公昔居管辖,恩信著闻,今无小无大,咸愿推奉。众之思公,引日成岁,愿勿稽留,以慰众望也。”太祖将赴之,夏州吏民咸泣请曰:“闻悦今在(永)[水]洛,去平凉不远。若已有贺拔公之众,则图之实难。愿且停留,以观其变。”太祖曰:“悦既害元帅,自应乘势直据平凉,而反趑趄, 屯兵水洛,吾知其无能为也。且难得易失者时也,不俟终日者几也,今不早赴,将恐众心自离。”都督弥姐元进规欲应悦, 密图太祖。事发,斩之。太祖乃率帐下轻骑,驰赴平凉。时齐神武遣长史侯景招引岳众,太祖至安定,遇之,谓景曰:“贺拔公虽死,宇文泰尚存,卿何为也?”景失色,对曰:“我犹箭耳,随人所射,安能自裁。”景于此即还。太祖至平凉,哭岳甚恸。将士且悲且喜曰:“宇文公至,无所忧矣。”

…………

七月丁未[当时,高欢诛杀尔朱一族后,日渐跋扈,与魏孝武帝不相能。而宇文泰效法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故事,刻意结好魏帝。永熙三年(534 年)五月,魏孝武帝欲讨伐高欢,事泄。七月,魏帝接受宇文泰之迎请,迁都长安,此后朝廷遂落入宇文泰之手。十月,高欢另立魏帝,迁都于邺,北魏一分为二。而西魏和东魏都不过是军人操持下的傀儡朝廷],帝遂从洛阳率轻骑入关,太祖备仪卫奉迎, 谒见东阳驿。太祖免冠泣涕谢曰:“臣不能式遏寇虐,遂使乘舆迁幸。请拘司败,以正刑书。”帝曰:“公之忠节,曝于朝野。朕以不德,负乘致寇。今日相见,深用厚颜。责在朕躬, 无劳谢也。”乃奉帝都长安。披草莱,立朝廷,军国之政,咸取太祖决焉。仍加授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进封略阳郡公,别置二尚书,随机处分,解尚书仆射,余如故。太祖固让,诏敦谕,乃受。初,魏帝在洛阳,许以冯翊长公主配太祖,未及结纳,而帝西迁。至是,诏太祖尚之,拜驸马都尉。

…………

九年春[九年春:时在大统九年(543年),西魏军与东魏军在邙山决战,西魏军大败,伤亡六万余人],东魏北豫州刺史高仲密举州来附,太祖帅师迎之,令开府李远为前军。至洛阳,遣开府于谨攻柏谷坞,拔之。三月,齐神武至河北。太祖还军上以引之。齐神武果度河,据邙山为阵,不进者数日。太祖留辎重于曲,士皆衔枚,夜登邙山。未明,击之,齐神武单骑为贺拔胜所逐,仅而获免。太祖率右军若干惠等大破齐神武军,悉虏其步卒。赵贵等五将军居左,战不利。齐神武军复合,太祖又不利,夜乃引还。既入关,屯渭上。齐神武进至陕,开府达奚武等率军御之,乃退……于是广募关陇豪右,以增军旅。

冬十月,大阅于栎阳,还屯华州。

…………

秋七月[秋七月:时在大统十年(544年)],魏帝以太祖前后所上二十四条及十二条新制, 方为中兴永式,乃命尚书苏绰更损益之,总为五卷,班于天下。于是搜简贤才,以为牧守令长,皆依新制而遣焉。数年之间,百姓便之。

…………

九月,齐神武围玉壁[齐神武围玉壁:指公元546年,高欢亲率大军十余万人围攻玉壁,围城五十余日,士卒伤亡惨重,无功而去。高欢忧愤成疾,次年去世。玉壁之战后,西魏开始取得优势],大都督韦孝宽力战拒守,齐神武攻围六旬不能下,其士卒死者什二三。会齐神武有疾,烧营而退。十三年春正月,茹茹寇高平,至于方城。是月,齐神武薨。其子澄嗣,是为文襄帝。与其河南大行台侯景有隙,景不自安,遣使请举河南六州来附。齐文襄遣其将韩轨、厍狄干等围景于颍川。三月,太祖遣开府李弼率军援之,轨等遁去。景请留收辑河南,遂徙镇豫州[“太祖”至此:宇文泰派军收复侯景之势力,侯景遂叛西魏, 转投南方的梁,最后酿成侯景之乱]。……

魏氏之初,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后多绝灭。至是, 以诸将功高者为三十六国后,次功者为九十九姓后,所统军人,亦改从其姓[“至是”至此:公元554年,宇文泰以有功诸将继承三十六国和九十九姓。孝文帝汉化时改汉姓的鲜卑军人恢复了原鲜卑姓,汉人将领亦被赐予鲜卑姓,诸将所自将的军人则随将领之姓。宇文泰试图以此举消除军中鲜卑人与汉人对立的情绪,并在军队中建立准血缘联系,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延伸阅读】

北周、隋、唐三代皇室之关系

隋杨皇室

隋杨皇室先祖杨忠在投奔宇文泰之前,经历颇为曲折。杨忠出身于北魏边镇军人世家,本人也是武川镇下级军官。父亲死于边镇之乱后, 杨忠游历各地,在泰山被北伐的梁军俘获。杨忠在南朝逗留五年之久, 投降梁朝的北魏宗室元颢在梁军支持下北伐,杨忠也追随其后。元颢后来与梁朝发生冲突,结果尔朱荣乘机发动反扑,元颢战败被杀。杨忠被尔朱氏的尔朱度律招揽,后来参与尔朱荣进军洛阳的行动。尔朱氏败亡后,杨忠与独孤信一起随魏孝武帝西迁关中。西魏立足关中后,向高欢扶植的东魏发起反击。杨忠与独孤信一起攻陷荆州穰城,但不敌东魏军的进逼,被迫逃往梁朝。两人在梁朝颇受优遇,但是几年后,杨忠与独孤信又回到关中,投奔宇文泰。杨忠后来参与了西魏、北周的历次重要战事,立下赫赫战功,被委以一方重任。杨忠因此得以进入功勋集团, 官至柱国大将军,封隋国公。杨忠死后,子杨坚嗣位,承袭隋国公爵位。杨坚曾任定州总管、亳州总管等军政要职。杨坚的女儿入宫后,成为北周宣帝皇后。故而宣帝封杨坚为上柱国、大司空,掌控军权,以震慑宗室和贵族。宣帝去世, 继位的静帝年幼,身为外戚的杨坚乘机夺位自立。

李唐皇室

李唐皇室先祖李虎是贺拔岳部将。贺拔岳被杀后,李虎赶赴荆州, 试图劝说贺拔岳兄长贺拔胜统领部众,无功而返。李虎返回关中途中被高欢部下俘获,解往洛阳。时北魏皇帝有意笼络关中军人,遂封李虎官爵,厚加赏赐,让他回关中与宇文泰会合。可见李虎在贺拔岳旧部中, 地位非同一般。西魏立国后,李虎任太尉、大都督等高官,与独孤信等同属西魏八大柱国大将军。李虎死后追封唐国公,其元老的身份毋庸置疑。李虎之子李昺,任北周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袭唐国公爵位。李昺娶独孤信之女为妻,生李渊。入隋后,李渊继承唐国公爵位,先后任刺史、太守、抚慰大使、太原留守等,后来在太原留守任上起兵反隋。

北周、隋、唐三朝的外戚独孤氏

独孤氏原籍云中,祖上本为部落酋长。北魏时期移镇武川镇,遂世代定居于此。独孤信出身于军人世家,与贺拔胜、贺拔岳、宇文泰等边镇军人交好。北魏边镇之乱,独孤信先是支持北魏朝廷,被乱军首领葛荣俘获后,加入葛荣军中。葛荣败于尔朱荣后,独孤信又投奔尔朱荣。独孤信在军中以勇武知名,随尔朱荣击破北伐的魏宗室元颢部。其后独孤信出镇荆州地区,与贺拔胜共事。贺拔岳死后,独孤信奉贺拔胜之命招抚岳之旧部。宇文泰先发制人,独孤信无功而返。魏孝武帝西迁关中,独孤信弃家追随。西魏立足关中后,他奉命招讨荆州,后不敌东魏优势兵力,逃亡梁朝。流亡梁朝三年后,他得到梁武帝的允许返回西魏。独孤信不仅是杰出的将领,在治理地方时也毫不逊色。他后来被封为大司马、大都督,成为元老,位列八大柱国大将军。北周宗室宇文护专擅朝政时,独孤信被谋害而死。关陇贵族世家联姻密切,尤以独孤氏最为典型。独孤信长女是周宣帝皇后;第七女是隋文帝杨坚的皇后,生隋炀帝杨广;第四女嫁给李昺,生唐高祖李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