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唐王降敕封,
钦差玄奘问禅宗。
坚心磨琢寻龙穴,
着意修持上鹫峰。
边界远游多少国,
云山前度万千重。
自今别驾投西去,
秉教迦持悟大空。
却说三藏自贞观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蒙唐王与多官送出长安关外。
一二日马不停蹄,早至法门寺。本寺住持上房长老,带领众僧有五百余人,两边罗列,接至里面,相见献茶。茶罢进斋,斋后不觉天晚,
正是那:
影动星河近,
月明无点尘。
雁声鸣远汉,
砧韵响西邻。
归鸟栖枯树,
禅僧讲梵音。
蒲团一榻上,
坐到夜将分。
众僧们灯下议论佛门定旨,上西天取经的原由。
有的说水远山高,有的说路多虎豹,有的说峻岭陡崖难度,有的说毒魔恶怪难降。
三藏钳口不言,但以手指自心,点头几度。
众僧们莫解其意,合掌请问道:“法师指心点头者,何也?”
三藏答曰:“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我弟子曾在化生寺对佛设下洪誓大愿,不由我不尽此心。这一去,定要到西天,见佛求经,使我们***回转,愿圣主皇图永固。”
众僧闻得此言,人人称羡,个个宣扬,都叫一声“忠心赤胆大阐法师”,夸赞不尽,请师入榻安寐。
三藏待得夜深人静,想到此去西天,困难重重,前途艰辛,这都不说。不知西方在哪里,有多远,何日才能回来,更不知有没有命到达西天。
回想自己年岁不大,却是诸多坎坷,出胎几杀,满月抛江,寻亲报冤,本来以为寻到亲生父母,可以圆满心愿,不想殷温娇母亲殷死前对他说出真相:
她与刘洪原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不想刘家在隋唐战争中站在了隋朝一边,之后家道败落。
殷开山做了当朝宰相,就想毁了婚约,将她许给一个门当户对的大家。但是二人感情浓烈,二人为了反抗,生米煮成熟饭怀了孩子,本想逼迫父母同意二人的婚事。但是殷开山还是不同意,直到肚子越来越大,实在不能再拖,才逼迫她抛绣球择夫,无奈之下她只好选择了碰巧经过门口,看着顺眼又有才华的的陈光蕊。
二人当夜同房,陈光蕊知道真相后,表示今后会善待她和她肚子里的孩子。温娇见他语意殷切,不似虚伪之言,也表示今后会跟着他安心过日子,第二日殷开山宰相就利用关系请魏征给了他个职务,催促他立刻启程,以免事情败露。
暮春三月出发,先到海州接陈光蕊母亲刘氏,耽误了些时间,后又到达洪州已是四月,因天气炎热刘氏病倒,只得留下刘氏,他们先上路。不想就在那洪江渡口遇着刘洪,他装作渔夫,在这到江州的必经之路上等着。本以为他只是为了见我一面,没想到他见着二人亲热模样,就起了杀心,到晚上杀了所有人。她见他如此狠毒,全不是往日模样,害怕他怪自己和陈光蕊恩爱,只想跳江求死算了,不想他抱住她不许,许她“你若从我,万事皆休!若不从时,一刀两断”,她想着他们的孩子也快要出生了,她这一死可是对不起肚子里的孩子。再说他虽然那般狠毒,还是因为爱她。于是就从了他。
刘洪又取了陈光蕊衣物官凭假冒为官,此去不过1500里。刘洪原本家世渊源,乃隋朝世代为官,精通为官圆滑之道。不偏不倚,境内和平,无生是非,又不求上进,顾多年来不升不降,二人却是过得恩爱。二人商量不能留下肚子里的孩子,免得要去接客,事情岂不是穿帮了。
不过三个月,她产下一子,本来她还舍不得杀死这个孩子,不知该如何向刘洪请求。不想那南极仙翁梦中传言,道那孩子日后声明远大,非比等闲,陈光蕊也还活着,以后会夫妻相会,子母团圆,雪冤报仇有日。她虽然不认可刘洪杀陈光蕊,但是事已至此,她还不想这么快就让刘洪死,不想离开他,哪怕和他多过一天都可以,如此一想她也放开了。等刘洪回来,要马上按计划杀了孩子,她又求着多留了一夜,第二日就独自将孩子放在木板上,又将孩子身世来历编了个假的丢孩子的理由,希望给孩子留个存活的希望。等刘洪回来,就骗他说孩子已经被她丢在水里了。
殷开山那边也被她偶尔一封信敷衍过去,毕竟她当年出嫁也是不情愿的,殷开山也怕丑事捅破对自己前途不利,也与他们故意疏远,自此二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直到十八年后。
当长相酷似陈光蕊的和尚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她就知道报应来了。她和刘洪的儿子长的却和死亡的前夫陈光蕊一样,这不是来报仇的又是什么呢。当他将血书取出,上面的内容却不是当初她写的,而写的都是事实,只是隐去了她结婚时已经怀孕的事情,她就更加肯定,这是鬼神在帮忙惩罚她们吗?她找个理由先打发流明回去,等冷静下来以后,打定主意,既然是报应就让他独自面对吧。她在金山寺确认流明脚趾确实差了一个以后,从容地嘱咐他如何行事,救了陈光蕊母亲刘氏,回长安报信,让父亲殷开山多带兵马,不然刘洪这些年招兵买马,如果不能顷刻拿下反而将那些家丑暴露了不好。等到六万兵马围困,刘洪本抓,她就想从容自杀,陪刘洪一起死。父亲却以“我儿以盛衰改节,皆因出乎不得已,何得为耻”,告诉她该如何说保住殷开山和她自己的名节,她便暂时没死。
等到刘洪惨死,陈光蕊复活之后,回到长安,她见事情已定,也没有人受到牵连,父亲名声未损,。便从容赴死,陪着他的亲生父亲刘洪共赴黄泉去了。今生她不曾负人,只是对不起亲生儿子,孤苦伶仃,与佛相伴。
他却没有告诉母亲,早在去见母亲第一面的时候他就知道了,根据他们到江州不到三月,师父就在河里捡到自己的时间推算,他不是陈光蕊的儿子,最可能是刘洪的儿子,但是他还是为了正义,报告了此事,等到母亲求死,他才开始怀疑自己错了吗?自己明明是正义之举,都是按师父和佛经所说的办的,为什么自己还是会心痛,会忏悔呢?难道大义灭亲是错的吗?
他想着这些生世,他是佩服母亲的勇气和智慧的,可惜她爱的人得不到家人的认可,才造成了这样的悲剧。父亲刘洪有错但他对母亲却是极好,二人本来可以一生幸福的生活下去,都是自己害死了自己的亲生父母,所以他推掉了殷开山和陈光蕊的挽留,宁愿常伴佛灯,为父母超度,因为他在这个世上已经没有一个亲人了。外祖父殷开山真说起来,还是他的仇人,是他逼迫母亲用抛绣球这么儿戏的方式嫁给陈光蕊,逼着父亲为了与母亲生活在一起杀了陈光蕊,这一切都是因为殷开山为了自己丞相的好名声考虑,致其他人的意愿于不顾,这一切的悲剧都他一手造成的,但是他能恨他吗?陈光蕊更是与他一点关系都没有,而且他也是无辜的受害者,虽然他让自己和他生活,但是他能去吗?
活着的不想见,死去的人没脸见。他没有家,寺庙就是他的家;他没有亲人,佛就是他的亲人;他没有归宿,即使是死他都无颜见父母,他只能成那佛,远理这个尘世。
所以唐太宗在大殿问起谁愿去西天取经之时,他看到了解脱的机会,不是为了唐太宗的愿,不是为了唐太宗的宠爱赏识,不是为了众生的苦,不是为了荣耀,只是因为自己想要逃离,逃到看不到这繁华的尘世,自己却这么孤独,为了心灵和肉体的超脱。虽然他其实根本不知道西方在哪里,大乘经又是什么,真有观音菩萨说的那么神奇,可以超脱吗?
而唐太宗还怕他反悔,为逼迫他快点上路,对他是结为兄弟,对外界停了水陆法.会,对他的外祖父和父亲大加赏赐,对他的寺院也是大肆修建,送他走的时候还为他改名“三藏”,让他不忘承诺,又害怕他不回来,嘱他“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作为皇帝的人,没有一个是好相处的,为了自己不受地狱之苦,却让人为自己卖命,还心甘情愿的。这些他都明白,却不能说,说了他马上就会从高僧变成忘恩负义不守承诺之人。他现在是只能前进,不去西天取到大乘经就不能回来了。可是他茫然四顾,西天在哪里?是在西方吗?离这里到底有多远?
他只能独自一个人,在这异地他乡,与灯相伴,爱无眠,恨无力,他的人生为什么这么的悲哀。
如此一夜恍惚,及鸡方鸣,随唤从者,却又惊动寺僧,整治茶汤斋供。斋罢,出离边界。向西方而行。
这长老心忙,太起早了。原来此时秋深时节,鸡鸣得早,只有四更天气。
一行三人,连马四口,迎着清霜,看着明月,行有数十里远近,见一山岭,只得拨草寻路,说不尽崎岖难走,又恐怕错了路径。
正疑思之间,这长老一夜又没睡好,天晚又看不清路途,忽然失足,三人连马都跌落山崖之中。
山崖底部是一个水池,水体显现出柔和的灰色光,三人一马滚落下去,还来不及惊呼,就被水淹没,长老闭目,心中哀叹:“罢了罢了,我命休矣!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辜负了唐太宗厚意。死了好死了好,前途茫茫,还不如早点死去,到阴间面对父母,好来世报答他们今生未尽的孝。“
水面灰色光芒闪烁,掉下去的人和马都不见了踪影。不知唐三藏生死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