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名将赵充国 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今甘肃天水)人。其少年时倾慕“飞将军”李广,“好将帅之节”。三十岁时,以“良家子”补羽林郎。汉武帝时,他随将军李广利出征匈奴,因功封中郎、车骑将军长史。汉昭帝时,因功进封中郎将、后将军。汉宣帝时,羌人造反,赵充国进献“勿令解仇”之计,各个击破其部族,并挂帅亲征,一面武力镇压,一面实行安抚政策和屯垦之策,收到了安边的良效。毛泽东称“这个人很能坚持真理”。
【毛泽东评点赵充国】
说服力强之效。
——引自毛泽东读《汉书·赵充国传》的批语,见陈晋主编的《毛泽东读书笔记》上册第747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这个人很能坚持真理,他主张在西北设屯田军,最初赞成者只十之一二,反对者十之八九。他因坚持真理,后来得到胜利,赞成者十之八九,反对者只十之一二,真理的贯彻,总要有一个过程,但要坚持。无论是过去和现在,都是如此。
——引自陈晋主编的《毛泽东读书笔记》上册第748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赵充国小传】
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今甘肃天水市西南)人,其家后迁居金城(今甘肃永登县)。赵充国生于汉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当时正值匈奴强盛,不断骚扰抢掠汉朝边境。
在边地出生又在边地长大的赵充国,对于匈奴的抢掠时有见闻,也经常听到许多汉朝政府出击匈奴的动人故事。“飞将军”李广也是陇西人,李广的英雄事迹给幼时的赵充国产生了很大影响。赵充国从小酷爱骑射,刻苦练习,而且“少好将帅之节”,见《汉书·赵充国传》。向往着将来有那么一天也能率领一支军队驰骋在疆场上杀敌立功。为此,他“学兵法,通知四夷事”见《汉书·赵充国传》。。他对《孙子兵法》爱不释手,而且注意去了解匈奴的活动规律和作战特点。
到三十多岁时,赵充国以“六郡良家子”的身分和“善骑射”补羽林郎,充当皇宫护卫。
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九十九年)夏天,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出征匈奴,赵充国以假司马的身份随军从征。从此,赵充国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这次战争的部署应该说比较周密。汉武帝除派李广利统率三万骑兵外,还派李陵率五千军队从居延北进,配合作战。同时还派遣匈奴降将开陵侯率领楼兰的军队袭击车师。李广利的军队从酒泉出发,在天山东麓与匈奴右贤王的军队遭遇,展开了一场激战,汉军斩匈奴万余人凯旋而归。但匈奴右贤王不甘心失败,又聚集力量,带兵追击,反而将汉军包围起来。形势骤变,李广利一筹莫展。接连几天汉军都没有冲出重围,已经好几天没有粮食,死伤越来越惨重,处境十分危险。在此紧急关头,初次出征的赵充国表现出惊人的胆略,他自告奋勇,愿意担当起突围的任务。赵充国率领一百多名骑兵冲锋在前,在匈奴骑阵中左冲右杀,冲开一条血路,李广利率领全军紧紧跟随,最终突出了重围。虽然在这场恶战中汉军损失了十之六七,但避免了全军覆没的悲剧,而为突围立下大功的赵充国,身负二十多处伤。
赵充国的英勇事迹由李广利报告给汉武帝,汉武帝下诏叫赵充国前往行宫所在,准备亲自接见。赵充国来到行宫,武帝叫他将衣服解开,验看了他受伤的地方,武帝看到赵充国身上的累累伤痕,许多伤口还没有完全长好。武帝嗟叹良久,认为这样的人才不可多得,于是任命赵充国充当自己的侍卫官——中郎。不久,又将他提升为车骑将军长史,协助车骑将军处理军务。
汉朝政府连年对匈奴进行战争,加重了生活在西北地区的氐人的负担,因此遭到氐人的反抗。汉昭帝元凤元年(公元前80年),武都地区的氐人再一次起来反抗西汉政府的统治。第二年,赵充国以大将军护军都尉身份领军前往镇压,取得胜利,赵充国因功进为中郎将。
氐人的活动平定下去了,匈奴问题却还没有得到解决。一有机会,匈奴便在边境上骚扰,于是,汉朝政府又派赵充国带领军队驻屯在上谷郡(今河北张家口东面),将边防重任交给了赵充国。匈奴的侵袭是汉朝边境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赵充国认为应该将主要精力用于对付匈奴。不久,匈奴又来进犯,赵充国领兵出击。由于赵充国通过多次对匈奴作战,已积累了许多对付匈奴骑兵的经验,摸透了匈奴贵族作战的规律,结果俘获了匈奴西祁王,大胜而归。
由于赵充国几次出征屡立战功,被提升为后将军,担负起保卫西北地区安全的重任。
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赵充国因与大将军霍光拥立宣帝有功,被封为营平侯。公元前六十年,匈奴单于又率领十多万骑兵从漠北南下,准备入侵,恰好一匈奴降兵报告了这一情况。西汉政府派赵充国带领四万骑兵驻屯在五原、云中、雁门、上谷、渔阳等九郡(即今河北、山西、陕西北部和内蒙古一带),此时赵充国已经七十多岁,早已名扬四方,威震匈奴。单于听说赵充国领兵驻屯在各个要塞,知道汉兵有备,讨不到便宜,也就不战而退了。
随着匈奴的力量逐渐衰弱下去,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羌人势力又抬头了。当年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联合羌人用以孤立匈奴,羌人逐渐内迁,与汉人杂居。但由于汉朝统治者压迫、剥削,常使羌人起兵反抗,诛杀官吏,使汉朝边境不得安宁。宣帝继位后,羌人由反抗民族压迫逐渐转化为进行掠夺的战争。羌人联合本族各部落,抢渡湟水,占据汉朝边郡地区,郡县官吏也没有办法禁止。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先零的酋长和羌族其他部落酋长200多人,交换人质,订立盟约,消除旧日仇恨。不久,羌族一酋长狼何派使臣向匈奴借兵,企图进攻鄯善(今新疆鄯善县及其东南一带)、敦煌(今甘肃敦煌西),切断汉朝通往西域的交通线。
羌人的行动,引起了汉政府的重视和忧虑,宣帝急于要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对付办法。于是想到了老将赵充国,便诏问赵充国有何好的制羌谋略。赵充国向宣帝陈述了自己的看法:首先是“毋令解仇”,即利用羌人与匈奴贵族的矛盾,以及羌人内部各个种族、部族间的矛盾,不让他们联合起来攻汉,以便各个击破。同时又提出“行边兵,预为备”见《汉书·赵充国传》。,派人巡视边防,及早做好防备工作。
然而,赵充国提出的对付羌人的两项措施,却被义渠安国的行动打乱了。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三月,宣帝派骑都尉义渠安国出使羌族。他到达陇西后,将羌族30多个酋长召集到一起,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部杀了头。同时纵兵袭击羌族部落,这就立即激化了羌族与汉朝的矛盾,加速了羌族叛乱的爆发。羌族军队冲进汉朝边塞,攻掠城池,诛杀官吏,把义渠安国所部杀得大败而归。
义渠安国失败后,羌族的扰乱活动有增无减。宣帝感到事态已经严重,于是,决定找一位能领兵懂谋略的大将,率兵平定羌乱。但宣帝一时拿不定主意,便让御史大夫丙吉去征求赵充国的意见,叫赵充国推荐人选。丙吉见过赵充国后,向他传达了宣帝的旨意,没想到赵充国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没有谁能超过老臣我的了。”
宣帝得知后非常高兴,便又派丙吉去询问赵充国的具体作战方案。赵充国对丙吉说:“百闻不如一见。兵难哦龋臣愿驰至金城,谋划方略。”同时也对这场战争充满必胜的信心,他请丙吉转告宣帝:“羌戎小夷,逆天背叛,灭亡不久,愿陛下以属老臣,勿以为忧。”
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四月,宣帝正式任命赵充国担任平羌统帅,率领大军离开长安,浩浩荡荡踏上征途,一路马不停蹄抵达金城。赵充国在金城集中先头抵达金城的各路人马,共约万余骑兵,准备渡过黄河。为了防备羌兵在汉军半渡时截杀,赵充国在夜里趁天黑派三支先遣部队约二千四百人静悄悄地渡过,并让先头部队渡河后,立即构筑滩头阵地。等到天亮,先头部队已站稳脚跟,赵充国才命令全军渡河。
赵充国所部刚在西岸安营不久,便有百来羌兵到军营窥探。有人主张出击,赵充国却传令全军,不得与敌交战,他指出:“我军人劳马顿,不可滥战;羌族骑兵人虽少但英勇难制,又恐怕是诱我深入。攻打羌人的目的是要彻底消灭他们,不可冒险贪图小利。”
赵充国用兵十分谨慎小心。特别是出征之初,羌人的情况还没有摸清楚,更不能粗心大意,掉以轻心。他采取稳打稳扎的战略,并不急于对敌发动进攻。他总是先派出哨兵深入侦察,弄清情况,然后统领大部队行动。在行军过程中,他又要求部队随时作好战斗准备,防止敌人偷袭,扎营以后,百般警惕,森严壁垒。赵充国的部队在黄河西岸扎寨不久,便派骑兵到咽喉地四望峡侦察,发现那里没有敌人,于是赵充国避开当面寻衅之敌,连夜率军穿过四望峡,往北直达西部都尉府(今青海海晏)。
到达西部都尉府以后,赵充国便决定在此坚守,羌人多次前来挑战,汉军都坚守不出。赵充国是有他的深远战略意图的。羌族诸部中,最顽固强悍的是先零羌,其他如罕、氐炔柯涠己苋跣。是受先零羌的胁迫才与汉朝为敌的。羌人各部的联合很不稳固,而且急功好利。汉军坚守不出,羌军就很难得手,时间一长,便产生离心力,从而导致分化瓦解。赵充国的意图便是通过坚守,磨掉羌人的锐气,并争取时间,弄清情况,然后寻机出击。
在政治上,赵充国采取安抚的办法招降罕、匾约捌渌被胁迫的部族,以分化敌人,打破羌人的联盟。他将西部都尉府扣押的罕、厍际琢烀业倍的弟弟雕库释放,并让他回去告知各个部族的首领,说明此次汉朝出兵讨伐叛乱羌人,只杀那些有罪的,叫他们“明白自别,毋取并灭”①,并表示杀有罪之人,可以得到丰厚的赏赐。
但是,汉宣帝以及大多数朝廷官员都反对赵充国的作法。酒泉太守辛武贤向宣帝上奏本,说:现在边郡部队都屯集在南山,北边空虚,而且塞外地区苦寒,内地人马不适应,不如在七月上旬,派一万人马带上三十天的粮草,从张掖、酒泉分路出发,夹击活动在鲜水(今青海湖)一带的罕、厍迹即使不能消灭羌兵,也可以抢夺他们的牲畜,俘虏他们的妻儿,然后退兵。尔后大军不断袭敌,羌人定会感到恐惧。
汉宣帝本来有求胜心切的思想,一看到辛武贤的奏本,便欣然同意。他一面向陇西大量调集军队,一面把这个奏章交给赵充国,命他和校尉以下熟悉羌情的将领讨论。赵充国认为辛武贤的计划“此殆空言,非至计也”②。赵充国认为:“辛武贤计划率一万人马,迂回千里路途,是一种疲于奔命的轻率行动。粮草供应也存在问题,如果一匹马负三十天粮,再加上衣装兵器,就很难快速追击敌人。况且羌兵行动迅速,飘忽不定,不但找不到羌兵,反而会遭到不测。”针对辛武贤的建议,赵充国提出“全师保胜安边之策”③,即不但要保存自己的军队,而且要确保战斗的胜利,使国家的边境确保安定和安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赵
① 见《资治通鉴》卷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