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瞩目的巾帼红颜
2455200000019

第19章 怨诉胡笳,乐谱史书——蔡文姬(2)

蔡文姬这时才15岁,随母奔波,16岁时,出嫁河东卫仲道,婚后不到两年,卫仲道突然暴病身亡。蔡文姬只得穿起孝服,面带泪痕,返娘家孀居,母女俩相依为命。一年后,母亲越五娘又不幸去世,一个19岁的小寡妇内无家亲,外有宿仇,孤苦伶仃,无一相投,可叹她在刚刚迈入人生的第一步就踏进苦难的历程。

大约是在196年,蔡文姬在陈留难民逃兵灾的途中,被南匈奴左贤王俘虏。左贤王因她博学多才,精通音律,又懂汉史学,加之人品端庄,仪态丰满,谈吐文雅,温存柔情,便爱如掌上明珠,力排胡众上层人士的非议,册立为妃。从此,蔡文姬开始了她鞍马毡幕的异邦生涯。

蔡文姬在匈奴生活了12年,为左贤王生了一儿一女。12年中,她虽然习惯了匈奴的环境和生活,左贤王对她也非常宠爱,但她十分想念故乡,希望有朝一日能踏上故土。

曹公惜才迎蔡女

却说曹操自赤壁失败以来,经过几年整顿,重振军威,后又被封为魏王,在北方威望很高,连南匈奴的单于呼厨泉也特地赶到邺城(今河北临潼县,曹操封地的都城)来拜贺。曹操把呼厨泉留在邺城,像贵宾一样招待他。他们谈世事,论时局,相处十分融洽。曹操素闻蔡文姬的才名及远嫁南匈奴左贤王的遭遇,此次与呼厨泉会见,触动了他怀才惜玉之情。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以金璧为重礼,派出使臣屯田都尉董祀赴南匈奴,向左贤王说明接蔡文姬回汉的来意。左贤王十分钟爱蔡文姬,开始不想放她走,后来想到呼厨泉单于还在邺城,不敢违抗曹操意志,只好割爱,让蔡文姬随董祀回汉。后人有《题文姬归汉图》诗云:

绝世王嫱悲久去,

千秋蔡女竟归来。

空怜幼子留沙漠,

未忍亲书堕劫灰。

为什么曹操对一个流落异族的女子竟如此重视呢?一个原因固然是由于曹操同蔡文姬的父亲蔡邕素来友善,他念及蔡邕无后,因而把蔡文姬的事情放在心上;更重要的是,因为蔡文姬是一个博学多才、能传父业的女性,曹操思贤若渴,爱才如命,故才不惜以重金将她赎归。

一个年轻寡妇,“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曹操出于关心,做主把她再嫁给董祀。这样,蔡文姬在32岁时又和董祀结为夫妻。董祀也是陈留郡人,和蔡文姬是同乡,他们的生活习惯、爱好等方面都比较接近,使蔡文姬日后稍得安慰。

蔡文姬一生命途多舛,苦多于甜。她和董祀结婚后的第三年,董祀犯法被判死刑。蔡文姬听到消息后,不顾一切地闯到曹操的官邸替丈夫求情,恰巧曹操正在大厅宴请宾客,公卿名士,远方驿使,高朋满座。侍者把蔡文姬领进大厅,只见她头发蓬乱,赤足而行,满眼泪痕,凄楚万分。

蔡文姬来到曹操面前叩头请罪,用颤抖的声音苦苦哀求,满座宾客都被感动了,对蔡文姬的辛酸表示同情。曹操也说:“你过去和现在的处境我都非常同情,但处死的公文已经发下,还有什么办法呢?”蔡文姬恳求说:“明公有好马万匹,勇士成千,何不派一骑士快马加鞭去救?”曹操深受感动,破例赦免了董祀的死罪,并按照蔡文姬的意思立即派人收回了成命。这时,天气十分寒冷,曹操立即赏赐蔡文姬头巾鞋袜,蔡文姬整装后,又来到客厅。

曹操问蔡文姬:“你能把你父亲生前的著作回忆起来写成书吗?能做到就派董祀陪你完成这件大事。”蔡文姬回答:“尊父生前著书4000多卷,都已失散。我能回忆和背下来400余卷。”曹操一听大为高兴,同意派10名助手帮助她追记其书,蔡文姬受男女有别约束,谢绝了助手,以惊人的毅力,继承父志,为《续后汉书》默写父文400余篇,为弘扬祖国史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诗歌杰作闪异彩

蔡文姬不仅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女音律家,而且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女诗人和文学家。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她有著作一卷,载入《后汉书》本传的有《悲愤诗》两篇,一为五言体,一为楚辞体。这两篇作品是蔡文姬“感伤离乱,追怀悲愤”的产物。其中,以五言体《悲愤诗》尤为著名。此诗长达540字,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女子创作的五言长篇叙事诗。

诗中不仅叙写了作者自身呻吟于刀斧之下的痛史,而且反映了当时人民在内祸外患的战乱中所遭受的苦难;一行行沾满血泪的文字,一幅幅充满悲凉的图画,诉说了她的惨痛遭遇,这些遭遇正是汉末动乱的社会面貌的真实写照。诗中,蔡文姬将叙事与抒情、爱国之情与母子之爱紧紧交织在一起,抒发胸臆,条理严谨,笔力深刻,具有催人泪下的艺术感染力。它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代诗人沈德潜评此诗说,“段落分明,而灭去脱卸转接痕迹,若断若续,不碎不乱”;“激昂酸楚,读去如惊蓬坐振,砂砾自飞,在东汉人中,力量最大”;“由情真,亦由情深也”。因此,毛泽东在阅读《古诗源》时也重点圈阅了此诗,并对另一本《古诗源》中的这首诗也加以圈点。

楚辞体《悲愤诗》共38句,诗中内容与五言一首大致相同,但情节上有同蔡文姬生平不尽相符之处,后代有人疑其为伪作。它写出了她既想回归故里,又对十多年夫妻恩爱的左贤王和一儿一女难舍难离的悲伤心情,柔情缱绻,激情满怀。诗的最后这样呼号:

家既迎兮当归宁,

临长路兮捐死生。

儿呼母兮号失声,

我掩耳兮不忍听。

追持我兮走茕茕,

顿复起兮毁颜形。

还顾之兮破人情,

心怛绝兮死复生。

诗中字字句句全是用泪水写成,把她将要归汉的悲喜交加和去留难决的矛盾心情写得淋漓尽致,激起了人们对她的无限同情。像她这样从小失去父母,又做寡妇又当俘虏,三次嫁人,到了中年又离开了第二个丈夫和儿女的女人,在古代中国才貌兼备的才女中是独一无二的。

蔡文姬另有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载于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和朱熹的《楚辞后语》,同样是叙述蔡琰自身经历的,相传也是她的作品。但由于不见于《后汉书》本传,而且体裁和一般汉、魏作品不同,一般都认为它最不可信,疑为后人伪托或改作。胡笳曲出自匈奴,本来是以胡笳演奏的,后来,被改编成琴曲。据前人考证,在中唐以前,《胡笳十八拍》还只有琴调,而无歌辞。与杜甫同时代的诗人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诗写道:“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顾况的《刘禅奴弹琵琶歌》一诗也说:“明妃怨中汉使回,蔡琰愁处胡笳哀。”蔡琰的身世和遭遇很容易引起后世诗人们的同情,这恐怕是拟托作品之所以产生的重要原因。20世纪50年代末,郭沫若曾反复辨难,先后写了六篇谈蔡文姬《胡笳十八拍》的专论,认为并非伪作。但多数学者仍然认定不是她所作。然而不管真伪如何,这首长诗本身气魄雄伟,感情奔放,确是一篇值得重视的作品。全诗分十八拍,每拍成一章节。其中,第八拍是: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

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

我不负天兮何配我殊匹?

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

制兹八拍兮拟排忧,

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胡笳十八拍》在我国文坛有着极大的影响,郭沫若同志赞之曰“那像滚滚不尽的海涛,那像喷发着融岩的活火山,那是用整个的灵魂吐诉出来的绝唱”。又说:“我觉得就是李太白也拟不出,他还没有那样的气魄,没有那样沉痛的经验。”

蔡文姬以她的诗名扬千古。郭沫若的话剧《蔡文姬》将她树为一代女杰。她约于239年病殁,葬于陕西省蓝田县城西北的蔡王村。

2.作者点评

蔡文姬不仅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女音律家,对弹奏筝、琵琶非常娴熟,并能自作乐曲,而且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女诗人和文学家。她的五言体《悲愤诗》长达540字,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女子创作的五言长篇叙事诗。该诗直抒胸臆,将叙事与抒情、爱国之情与母子之爱紧紧交织在一起,条理严谨,笔力深刻,具有催人泪下的艺术感染力,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代诗人沈德潜非常推崇这首诗,他特别评价道:“激昂酸楚,读去如惊蓬坐振,砂砾自飞,在东汉人中,力量最大”;“由情真,亦由情深也”。毛泽东也喜欢这种情真意切、凄楚动人的风格,曾多次阅读,多次圈点。

这是诗人毛泽东喜欢读蔡文姬诗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的原因是,作为伟大政治家的毛泽东比起当年曹操来具有更加博大的政治情怀,他十分同情蔡文姬的不幸遭遇,同样思贤若渴,关怀人才,对于身世充满忧患、才艺双全的蔡文姬,怜惜之余,更多的是赞许。这是毛泽东多次阅读、圈点蔡文姬诗的一个深层次的原因。这一点,值得后人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