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瞩目的文人骚客
2454600000099

第99章 作者点评

毛泽东欣赏徐霞客没有官气,赞扬他敢于向权威质疑、勇于探索。其实,毛泽东自己又何尝不是一个重视实践探索的人呢?在1931年3月召开的广州会议上,他讲到做调查的时候,说想骑马跑跑两条大江。到了1964年,已经年逾古稀的毛泽东,真的准备要去实现他的这一愿望,要骑马沿黄河而上,直到源头,对两岸作一次系统的社会调查和自然考察。虽然后来没有实现,我们也不难看出,毛泽东追求实际知识,在广阔天地里读无字之书的强烈愿望,至老不衰,当年邀同学少年游学的赤子之心,老亦犹在。

还是再来看看与毛泽东同样热爱征服未知的徐霞客吧。

徐霞客自幼得阅古今图书,萌发了他问奇于名山大川、探索祖国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他不应科举,不入仕途,从公元1607年起出门远游,周游河山,以阔大心胸、增广见闻。足迹所至,北抵幽燕,南达粤闽,西入滇南,历经二十八年,将毕生的精力倾入了瑰丽的自然之中。

他不畏艰难险阻,不惧天灾人祸,“高而为鸟,险而为猿”,五次遇盗,四次绝粮,仍攀山涉水,笃志不移。每次旅行都“即锐于搜寻、尤工于摹写”,即使餐风露宿,亦凭篝火或松明之光,不惮烦密俱录见识。经多年积累,终成巨著《徐霞客游记》。该书辗转传抄三百余年,多已散佚。世传本有十卷、十二卷、二十卷数种。现印行本,主要按日记述作者自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至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之间的旅行所见。既记载各地风貌,又探索形成原委,涉及地理、地貌、水文、地质和植物等多方面的科学问题,对西南边区地理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近年又发现其原始抄本题作《徐霞客西游记》,该书是研究我国民族历史、地理的珍贵资料。而且记录翔实、文笔生动、气势雄伟,也是一部珍贵的文学作品。

徐霞客对地学的主要贡献在地貌和水文两个方面。他对石灰岩地貌的考察研究,比欧洲的爱士倍尔早一百多年考察,比最早对石灰岩进行系统分类的劳曼早二百多年,他的成就在世界地学史上是空前的。在西南地区,他用三年的时间对石灰岩地貌进行了广泛、详细的考察,对峰林、圆洼地、溶水洞、地下暗流的特征和成因,都作了生动而确切的描述。他所描述的也不仅限于个别现象的表面和孤立的考察,实际上已涉及到岩石性质和地质构造的范围了。他一丝不苟地探察了一百多个岩洞,详细记载了各个岩洞的分布情况以及他们的高度、深度和宽度,另外,对石笋、石钟乳的形成也作出了符合科学的解释,认为那是由于滴水蒸发后的碳酸钙凝聚而成。他说:“崖间有悬干虬枝,为水所淋漓者,皆于其外结肤为石,盖石膏日久凝胎而成。”徐霞客对石灰岩地貌作出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而当时整个世界上科学的地理学、地质学都还处在萌芽状态。

对流水侵蚀作用他也有许多科学的观察,“江流击山,山削成壁”、“两旁石崖,水啮成矶”、“山受啮,半剖为削崖”,这些对于流水侵蚀地表的生动写照,都是亲历所得。他通过实地考证,推翻了陈陈相因的旧说,找到长江的真正源头。正是这种挑战传统,用事实说话的品质,使他赢得了毛泽东的高度评价。

不盲从,重考察固然是他的过人之处,但是他之所以成为名传古今的奇人高士,还因为他的身上洋溢着脱俗不羁的神情,洋溢着一种侠义之气。

翻开明代的历史,好一个秩序井然的时代!看多了范进中举的闹剧,看多了朱程陆王道学家的虚伪,这里还有一个“不入流”的读书人——徐霞客,行于深山不为隐士之名,泛舟江湖不图酬唱之乐,这“远游冠”下的盎然生气,怎不叫人眼前一亮!脱去尘俗的徐霞客,倜傥不羁,没有官场仕途来束缚他的心愿,没有生死之念来阻止他的步伐,他尽情地徜徉在广阔的天地之间,在瑰丽的名山大川中,将生命挥洒自如。也许正是在生与死的边缘上,他在不停地寻获着生的自由、生的意义。的确,虽然没有人能够穷尽未知,但是,当他亲眼看到神秘的自然在面前层层展开时,是何等的欣喜,又是何等的骄傲啊!

徐霞客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对朋友们却情深义重,对亲人更是有着深深的眷念之情。世人对他的称赞,并不仅仅因为他游历甚广,也因为他对父母的拳拳孝心,因他对兄弟的仁爱之心,因为他倾其所有地为乡里建庙修亭,因为他恤遗孤,抚弱女……如此见义必先,怎不叫人佩服称叹!对待朋友,他表现出了满腔的侠骨义气,背负静闻的骨灰登鸡足山以全其遗志,为丽江知府修《鸡足山志》而不顾病痛,弥留之际还要叫侄儿代为探望狱中的老友,并因为无力相助而愤慨自责……

世间不羁于俗事者,常行侠仗义;笃志不移者,多性情中人。霞客所行,实为侠客一生。

(方立)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冯梦龙,江苏省吴县人,少年时出口成章,下笔千言,常放荡不羁。五十七岁时,他曾做过短时期的丹徒县创导和寿宁县知县。其一生成就在于选编“三言”(即《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此外,他还增补了长篇小说《平妖传》,改作了《新列国志》等,推动了我国古代通俗文学的发展。毛泽东对《东周列国志》很感兴趣,经常批阅、圈点,并加以考证。毛泽东评点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值得读一下。这本书写了很多国内斗争和国际斗争的故事,讲了很多颠覆敌对国家的故事,这是当时社会的剧烈变化在上层建筑方面的反映。这本书写了当时上层建筑方面的尖锐的复杂的斗争,缺点就是没有写当时的经济基础、当时社会经济的剧烈的变化。

——摘自1959年12月到1960年间毛泽东关于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见《党的文献》1994年第5期。

此吏亦可不杀,教以改过,调改他职可也。使人改过自效。

——引自毛泽东读冯梦龙《智囊》卷三《上智部·通简·朱博》的批语。

此事似误,待查。

——引自毛泽东读冯梦龙《智囊》卷十三《捷智部·灵变·王羲之》的批语。

什么圣贤门风,儒术伪耳。孟轲、韩非、叔孙通辈,都是纵横家。

——引自毛泽东读冯梦龙《智囊》卷十九《语智部·辩才·子贡》的批语。

所谓以弱当强,就是以少数兵力佯攻敌诸路大军。

——引自毛泽东读冯梦龙的《智囊·兵智部·制胜·孙膑》的批语。

莫如令之军区党委制。党政军民统一于党委。

——引自毛泽东读冯梦龙的《智囊·明智部·经务·徐阶》的批语。以上毛评均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