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瞩目的文人骚客
2454600000076

第76章 作者点评

逄先知在《古籍新解,古为今用——记毛泽东读中国文史书》一文中说:“在唐宋八大家中,毛泽东最喜欢柳宗元的散文,柳文同他的诗一样,清新,精细,寓意含蓄,富有哲理。柳宗元是一个革新派,具有进步的政治主张,又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这些进步的思想反映在他的作品里,更增添了柳文的光辉。”毛泽东喜爱柳宗元的文章是十分明显的。章士钊写《柳文指要》,一开始就得到毛泽东的热情支持。毛泽东和他有过多次切磋,并亲自阅读其稿,在若干处提出了修改意见。在毛泽东看来,要全面准确地评价柳宗元文学创作的积极意义,就不能抛开他在唯物主义思想方面的突出贡献。毛泽东尤其推崇柳宗元的《天对》。《天对》既是一篇气势磅礴的文学作品,又是一篇表达历史理性思维的哲学论著,柳宗元将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了。《天对》的了不起,在于它以唯物主义思想和诗的形式回答了问题,而且自从《天问》产生以来,就只有这一篇有胆识的对,这是毛泽东格外推崇柳宗元的地方。毛泽东对柳宗元的评价的确十分中肯,但仍稍有不足,对柳宗元的文学评价较少。

柳宗元在生前,已经是毁誉交集的人物。死后千余年来,更是引起争论较多的人。因为他的思想和创作本身存在着许多矛盾,而且他当年是个在政治斗争漩涡中积极活动的人,他一生的理论活动、文学活动都与时代政治斗争密切联系。因此,对柳宗元的评价应当综合把握。笔者以为,柳宗元生活在儒家思想作为正统统治思想的时代里,他确立了尧、舜、孔子之道为自己思想的核心。对他的评价,我们不仅要看到他为挽救衰颓的李唐王朝所作的努力,更要看到他一生中那种关心现实、关怀民生、为解除生民疾患而不懈斗争的精神。这正符合儒家“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宗旨。当然,由于唐朝佛教的盛行,又因为他长期被贬谪边疆,思想消极,很容易受到佛教出世思想的影响。但他崇信佛教并不是盲目的,旨在反对盲目的道统论。事实上,柳宗元是个勇于独立思考,善于提出新鲜见解,思想极其活泼开朗的人。即便对于传统观念,他也敢于怀疑、批判和否定。道、法、墨、名各家理论,都是他思想理论的历史渊源。尤其是他的《天对》,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奠定了他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因此,用任何一个单一的标准来评价柳宗元,都不可能全面地、正确地认识他的思想面貌。

作为一个文学家,历来对他的评价就存在着极大的偏见,多从为人大节、文章义理来否定柳宗元文学成就,对其艺术性的肯定也是有限的、更多的则是把柳宗元和韩愈同时看成“规矩大匠”,而没有看到他们创作经验的精髓。作为文学家,柳宗元明确认识到以文学实现“褒贬讽谕”、“辅时及物”的重大作用。但他是一个非常重视文学创作的特殊规律,非常富于艺术上的独创性的人。他不仅具有杰出的文学才能,而且也经过刻苦努力,把握了自先秦以来文学长期发展积累的成果。历史上大凡关心政治斗争的人,往往有在文学上急功近利、为政治而忽视文学的特点。柳宗元一生改革现实的政治目标是坚定的,但是他的作品各有特点,在文学创作的许多领域,他都做出了重要的突破。柳宗元坚决反对六朝以来重形式轻内容的骈俪文风,提倡“文以明道”,主张作品应对现实社会起到褒贬和讽谕的作用。在散文写作技巧方面,柳宗元主张既“清”又“重”,就是说散文风格既要俊爽清新,又要凝重不俗。这些进步的文学理论,加上他自己的亲身体验,在当时“群声聒耳,挡荒”的形式主义的气氛之下,吹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正是因为他在唐代古文运动中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后人把他列入了“唐宋八大家”之中。

(傅乐园)

——唐代佛学大师玄奘玄奘,俗名陈耍河南偃师县人,出生于官吏家庭。其父曾当过县令。玄奘十岁剃度,当了和尚,跟随法师学习《涅泳》、《摄大乘论》。公元627年,玄奘出长安往西天取经,经过万里孤征,亲历一百一十国,到达佛教圣地——天竺。经数年学习后,取回真经,于公元645年回到长安。自此,他传授佛经,翻译了大量的佛教著作,为中国佛教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称“唐僧不是第一个留学生也是第二个留学生”。毛泽东评点玄奘

整风完后,中央须设一个大的编译部,把军委编译局并入,有二三十人工作,大批翻译马恩列斯及苏联书籍,如再有力,则翻译英法德古典书籍。我想亮平在翻译方面曾有功绩,最好还是他主持编译部,不知你意如何?不知他自己愿干否?为全党着想,与其做地方工作,不如做翻译工作,学个唐三藏及鲁迅,实是功德无量的。

——引自《毛泽东文集》第2卷《关于报纸和翻译工作问题给何凯丰的信》第441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中国历史上也有翻译,比如唐僧取经,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回来,唐僧就是一个大翻译家,取经回来后就设翻译馆,就翻译佛经。唐僧不是第一个留学生也是第二个留学生。

——摘自毛泽东1945年5月31日在中共七大上的讲话,参见《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418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