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字子厚,是我国中唐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生于唐代宗大历八年(公元773年),卒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经历了代宗、德宗、顺宗、宪宗四朝。但他一生的主要活动,是在贞元、元和时期。这时,唐代社会经“安史之乱”十年兵革的摧残,旧时史家所称道的“唐代盛世”已经完全衰败。战乱、灾荒、统治阶级更加残酷的掠夺和压迫,使阶级矛盾显得异常尖锐。
柳宗元出生于一个世代的官僚地主家庭,祖籍山西河东郡(今山西省永济县),后来曾迁居江苏吴县。因为祖上世代做官,在京城长安的城内和郊外,也都有房舍和田产。柳宗元诞生在长安,而且是在长安长大的。人们称他为柳河东,他自己有时也说他是晋人,其实都不过是沿用他祖籍的习惯说法罢了。晚年他被贬谪在柳州,又死在柳州,所以人们也叫他为柳柳州。
在北朝时期,柳氏是著名的门阀士族,当时柳、薛、裴被并称为“河东三著姓”。柳宗元的高伯祖柳以上四代都曾做过宰相。到李渊父子建立了唐王朝,柳氏作为关陇集团的一个有势力的家族,与皇族有着亲密关系的权臣贵戚,在新王朝中又取得了十分显赫的地位。但是随着社会矛盾的日趋激化,唐王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也变得非常复杂和激烈。到柳为宰相时,与褚遂良、韩瑷都因得罪武后而被处死。从此以后,柳氏家族官运便不那么亨通,高宗朝以后的百余年间,这个“奕叶贵盛,而人物尽高”的显赫士族,迅速降落到柳宗元出生时那种宗族不振的卑贱地位。
柳宗元的童年生活,史书记载不多。他自己所作的《先太夫人河东县太君归ぶ尽分校曾提到他四岁时母亲教他读书的情形。其母卢氏,是一位聪明贤淑、很有见识的妇女。她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懂得历史和诸子。当时她教柳宗元背诵古赋十四首,使这位未来的大作家受到了启蒙教育,启发了他对于文学的兴趣。
柳宗元的少年时代,正是中唐以后各种社会弊端如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相争等等正在形成的动乱时期。由于时局动荡、家庭多艰,他没有像一般的官僚地主子弟那样进国学或州、县学,而是随着官职频繁调动的父亲柳镇去过一些地方,经过大江南北和两湖,初步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柳镇为官正直,曾因得罪当朝而遭贬官。他那种“守正为心,疾恶不惧”的精神,曾给青少年时期的柳宗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柳宗元在少年时期就很有一些文名了。唐德宗贞元三年(公元785年),柳镇因事去江西。柳宗元随父同行,途经长沙游览。这时,因破朱从泄Χ被提升为副元帅的李怀光,由于阴谋策反而为他的部下牛名俊所杀。柳宗元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虽身在南方,但立即写了《为崔中丞贺平李怀光表》,愤怒地谴责逆贼李怀光阴谋叛乱的“凶险之行”,表达了他反对分裂、渴望国家统一的心情。这篇文章,曾得到当时一些知名文人的赏识,因而使这个年仅十三岁的少年从此有了“奇名”。就在同一年,柳宗元和兵部郎中杨凭的女儿订了婚。
贞元九年(公元793年),二十一岁的柳宗元考取了进士。当时“雁塔题名”的新科进士仅三十二人,其中也有柳宗元的好友、著名诗人刘禹锡。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很多,但进士科考试最为读书人所重视。进士科考试虽也要考《孝经》、《论语》等儒家典籍,但更重要的是考诗、赋和文章。柳宗元早年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现在柳宗元集子里所保存着的《迎长日赋》、《记里鼓赋》就是他早年的习作。这些诗赋文词华丽,多为应时文章,但显示出柳宗元横溢的才气和驾驭文字的深厚功力。柳宗元考中进士不久,同年五月,他的父亲柳镇就在长安去世了。
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柳宗元被吏部分配担任秘书省的校书郎,管理国家的经典图书。同年,他和杨凭的女儿在长安结婚。两年之后,柳宗元参加了博学鸿词科的考试。这种考试并非年年都举行,一次能登第的也不过三五个,柳宗元却榜上有名。他立即被唐德宗授为集贤殿书院正字。利用这个机会,他广泛涉猎皇家藏书,开阔自己的视野。第二年八月,柳宗元的妻子杨氏在长安病逝。柳宗元深为悲痛,写了《亡妻弘农杨氏志》,以表哀悼。
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柳宗元调任蓝田尉,他在任上了解了许多民情疾苦。两年之后,他又被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任职期间,他和王叔文、王恪⒘跤砦等人因政见一致,交往十分密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时,由于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唐王朝面临危机四伏、日趋崩溃的局面。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以王叔文为代表,为了达到国家统一的目标,他们从维护皇权出发,在顺宗即位、改元永贞的那一年,实施了一场改革——后人称为“永贞革新”。柳宗元这时被提拔为礼部员外郎,积极参与了革新活动。他们禁止劫掠民财的宫市,惩办罪恶昭著的贪官污吏,免除正税以外的苛捐杂税,释放部分宫女,谋划夺取握在宦官和藩镇手中的兵权。此时,年轻气盛的柳宗元,显示出了他非凡的才华。他经常与刘禹锡、吕温等人意气风发、旁征博引地讨论政治和学术上的问题。这一时期,他写成了宣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论文《天说》、《天对》等,使中国朴素的唯物主义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革新派的一系列措施,引起了宦官和大官僚、贵族的极度恐慌。由宦官俱文珍联合藩镇韦皋和大地主官僚卫次公、郑持流组成的保守政治集团,逼迫多病的顺宗让位。顺宗的下台,使王叔文这个脚跟未稳的革新集团立刻失去了唯一的支持者,而宦官和大官僚、贵族对他们的政治迫害,也就接踵而至了,有的被害死,有的遭贬谪。柳宗元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刺史,行至半路,又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同柳宗元一起被贬为司马的还有很多人,刘禹锡被贬朗州,韩泰被贬虔州,韩晔被贬饶州,陈谏被贬台州,凌准被贬连州,程异被贬郴州,韦执谊亦被贬,这在历史上称为“八司马事件”。
永贞元年(公元806年),柳宗元带着年迈的母亲跋山涉水来到永州。这里是唐朝的边远地区,十分荒凉偏僻,人烟稀少,生产不发达,文化较中原地区落后,生活极为贫困,通常只有犯了罪的人才被发遣到这里。由于柳宗元所做的永州司马,是一个定员以外的闲官,没有什么职权,所以他到永州后,连个居住的地方都没有,幸亏一位名叫重巽的和尚帮助,才在龙兴住了下来。但是,统治阶级的迫害,并未就此停止。唐宪宗改元大赦,但是皇帝和朝臣对“王叔文党”恨之入骨,宁可赦免更重的罪犯,也不肯宽宥他们。柳宗元更是他们迫害的主要对象,不断遭受毁谤和攻击,往昔的朋友也与他渐渐疏远,甚至连韩愈也对柳宗元和王叔文集团发表过指责性的言论,对柳宗元参加这个集团表示惋惜。第二年五月,柳宗元的年迈母亲在永州含恨去世。他的妻子早亡,他想续娶,可是当地的仕宦缙绅人家都不肯把女儿嫁给他,他最后只好娶了个农家姑娘。
柳宗元从三十三岁被贬为永州司马,一住就是十年,这是他一生生活道路上的重大转折。这期间的艰苦生活,精神上的长期悲愤和抑郁,使他的身体急剧衰弱下去。但是,生活的磨炼,辛勤的创作,使他在文学上获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了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在贬谪生活中,他有机会接触下层社会,了解民间疾苦,受到深刻的教育。这对于丰富柳宗元文学创作的内容,加深他作品的思想性,是有着直接的影响和作用的。他在贬谪生活中,“发之以愤激”,以天才的艺术笔触,满蘸着血和泪,写下了不少具有强烈现实主义精神的文学作品。他一方面对当时腐败的统治集团进行揭露和批判,另一方面对于广大劳动人民的疾苦寄予深切的同情和关怀。他根据不同的内容,创造性地运用各种不同的文学形式,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无论是讽刺社会病态、揭露封建统治者丑恶灵魂的寓言小品,或抗议迫害忠良、控诉人间不平的人物传记,还是描绘水光山色、记游述怀的山水游记,或是抒发穷愁情怀、思念知友良朋的抒情诗篇,都表现了他艺术风格上极大的独创性,表现了他精湛和成熟的艺术造诣。
柳宗元讽刺社会病态、批判政敌们罪恶的作品,往往采取寓言的形式。他到永州后写成的《三戒》(包括《黔之驴》、《临江之麋》、《永某氏之鼠》),是历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名篇。作品通过描写驴子、小鹿、老鼠的悲剧,对封建社会里那些恃宠而骄、狐假虎威、吹牛拍马、作威作福的人物,给以辛辣的讽刺和鞭挞。这些作品,篇幅短小精干,用语犀利清新,幽默而略带风趣,含意深远。他对现实进行讽刺和批判,往往并不直接表露在字里行间,而是借物讽人,善于体物察微,抓住许多物类的特征,加以想象和夸张,塑造成为真实生动的艺术形象。
柳宗元在永州,除了采取文学寓言这种比较隐蔽的文学形式来讽刺现实,批判现实外,也采用文学性的传记散文来暴露现实。比较有名的有《捕蛇者说》、《河间传》、《宋清传》等。这些作品,大多数取材于当时社会中那些被损害被侮辱的下层人物,通过对他们的境遇和处境的具体描写,反映中唐时代人民的悲惨生活,揭露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另一类传记散文,则描写统治集团中某些较为开明的人物,通过他们,一方面反映出历史的真实,同时激励当朝的武官武将。比较有名的有《段太尉逸事传》、《南霁云睢阳庙碑》。
柳宗元在永州的创作,艺术上更有成就的是山水游记。永州虽然地僻人稀,但自然的山水风景十分秀丽。十年里,柳宗元的足迹遍历了永州的四郊,永州的山潭石涧,翠竹青树,常常使他流连忘返,暂时摆脱内心的苦闷。元和四年和元和七年的秋天,柳宗元郊游后写下《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奶都恰贰ⅰ额荦奶段餍∏鸺恰贰ⅰ吨列∏鹞餍∈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些就是有名的“永州八记”。这些作品,文笔清新秀美,富有诗情画意。笔下的景物,一般都能写得富有生机,形神兼备,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感情,具有十分感人的艺术魅力。柳宗元在具体描写景物的时候,往往借景物来抒发他遭受迫害的悲愤心情,表露他怀才不遇的内心苦闷。
柳宗元在贬谪永州其间,还写下了大量唯物主义哲学著作。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柳宗元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的形成时期,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
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正月,柳宗元突然接到长安来的赦书。他希望能从此结束贬谪生活。但回长安不久,又改贬为柳州刺史。柳州从秦汉以来,一直是谪放罪人的地方,比起永州来更加偏远荒凉。六月,柳宗元到达柳州上任。当他看到柳州的迷信活动、贫困落后和不开化状况,就决心改变这种现状。他根据当地的风俗民情制定政策、法令,引导人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兴办学校,使当地青年获得学习文化的机会。这些开明的政治措施,受到人民的欢迎和支持。经过三年努力,柳州出现了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柳州人民十分感激他。
长期的贬谪生活,严重地摧残了柳宗元的身体和精神。他在永州时已经病魔缠身,到柳州后工作辛苦,病情更加恶化。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朝廷大赦,由于柳宗元在京好友的疏通和宰相裴度的说情,宪宗才同意召回柳宗元。可是诏书还未到达柳州,柳宗元就于这年的十月含冤去世。
柳宗元终年只有四十七岁。他一生为官清正廉洁,只是潜心著作,发愤为文,为后世留下了丰硕的篇章。刘禹锡替他整理和保存全部文稿,编为《柳河东集》,并为之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