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瞩目的文人骚客
2454600000056

第56章 关注现实同情黎民

——盛唐诗人杜甫杜甫,字子美,盛唐现实主义大诗人,祖籍河南巩县。他一生系念国家安危,关心民众疾苦,写下了大量的感时怀事诗作。其代表作有《北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三吏”、“三别”等。梁启超称之为“情圣”,具有浪漫主义气质的毛泽东对杜甫另有一番评价。毛泽东评点杜甫

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赋也可以用,如杜甫之《北征》,可谓“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然其中亦有比、兴。

——摘自1965年7月21日毛泽东致陈毅信,见陈华东等编的《毛泽东推荐的古诗文译注》上册第89页,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云:“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不是至理名言吗?

——摘自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与舒群、朱光的谈话,见陈华东编的《毛泽东推荐的古诗文译注》第90页。

我喜欢李白,但李白有道士气。杜甫是站在小地主的立场。

——摘自1957年1月毛泽东和臧克家、袁水拍等人的谈话,转引自陈晋主编的《毛泽东读书笔记》第332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光搞现实主义一面也不好,杜甫、白居易哭哭啼啼,我不愿看。李白、李贺、李商隐,搞点幻想。

——摘自1958年1月16日毛泽东在南宁会议上的讲话,见陈晋主编的《毛泽东读书笔记》第354页。

杜甫的诗是“政治诗”。

——摘自1958年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的讲话,参见陈晋主编的《毛泽东读书笔记》第3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