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瞩目的文人骚客
2454600000136

第136章 作者点评

毛泽东对李大钊是有着深厚感情的。李大钊不仅是引导毛泽东走上共产主义道路的良师,又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一崇高理想而共同奋斗的亲密战友。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李大钊等发表的一系列文章给青年毛泽东以很大的思想启迪。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于1918年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烈地歌颂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正是在此期间,毛泽东来到北京,见到了他仰慕已久的李大钊,并在其手下任图书馆助理员。毛泽东称李大钊为自己“真正的好老师”,“中国共产党的一位创始人”,这是对李大钊一生的伟大历史功绩作出的最好评价。

李大钊为了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的一生是不断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一生,他确实做到了“月异岁新,与时俱进”。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中,他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并把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终生的信仰。他领导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他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积极开展革命实践,领导工人运动,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国民革命运动高潮的到来作出了重要贡献。李大钊以“民族解放”为自己毕生的事业,人民群众也无限崇敬这位革命先烈。陈毅元帅为纪念李大钊殉难三十周年,曾写下诗句:“就义从容甚,大节凛不辱。……人民柴市节,浩气贯长虹。”他对李大钊的崇高革命气节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蔡国斌)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陈独秀陈独秀,原名庆同,安徽怀宁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有反抗精神,曾从事反袁斗争。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后改名《新青年》,积极宣传无神论和马列主义。曾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1921年,他与李大钊等人筹建了中国共产党,后因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叛变投敌。青年毛泽东曾十分崇拜陈独秀,称他为思想界的明星。毛泽东评点陈独秀

今之陈独秀,其人者,魄力颇雄大,诚非今日俗学所可比拟。

——摘自1917年9月22日毛泽东与蔡和森、张昆弟的谈话,见《毛泽东早期文稿》第639页,湖南出版社1990年7月出版。

陈独秀氏为提倡近代思想最力之人,实学界重镇。

我们对于陈君,认他为思想界的明星。陈君所说的话,头脑稍为清楚的听得,莫不人人各如其意中所欲出。

——引自毛泽东的《陈独秀之被捕和营救》,见《毛泽东早期文稿》第305页,湖南出版社1990年7月出版。

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现在还不是我们宣传陈独秀历史的时候,将来我们修中国历史,要讲一讲他的功劳。

——引自毛泽东的《如何研究中共党史》,见《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我说陈独秀在某几点上,好像俄国的普列汉诺夫,做了启蒙运动的工作,创造了党,但他在思想上不如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在俄国做过很好的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陈独秀则不然,甚至有些很不正确的言论,但是,他创造了党,有功劳。普列汉诺夫以后变成了孟什维克,陈独秀是中国的孟什维克。

——引自毛泽东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见《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