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瞩目的文人骚客
2454600000125

第125章 作者点评

毛泽东在青年时代曾深受梁启超之影响,如他所说“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觉得改良主义也不错,想向资本主义找出路”。可以说,这是毛泽东及其同时代的爱国者都曾有过的一段真实的思想历程。

毛泽东对梁启超又可谓是知之甚深。在他的多次谈论中,毛泽东比较客观全面地评价了梁启超的一生,既充分肯定了梁启超作为维新领袖、政论家的历史功绩,又指出了他最终沦为保皇派,失去革新锋芒的缺憾。

梁启超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一席重要地位。鸦片战争以后,改良主义思想始终是中国人民为寻求出路所进行的探索中的一条思想路线,梁启超即是这条路线的典型代表之一。自师从康有为,接受改良思想之后,梁启超就作为改良派领袖之一活跃于中国政治舞台。他通过报刊,以犀利的笔锋揭露和抨击清王朝的腐败统治,宣传变法改良,执一时舆论之牛耳,成为当时声名卓著、最有号召力的政论家。作为康有为的得力助手,他亲身参与了戊戌维新变法运动,为救亡图存奔波劳碌。他可以称得上那个时代开风气之先的弄潮儿。但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十年”,我们不可能要求梁启超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做一个永远先进的完美英雄。戊戌政变以后,他继续鼓吹保皇改良,甚而依附袁世凯,做北洋军阀的附庸,客观上确实起到了阻碍革命的不良作用。他一生政治实践的不成功,证明了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他的探索还是有价值的。他作为一个卓有成就的学者和教育家,留给我们后人的学术成果,其价值不言而自明。

(蔡国斌)

——清代小说家李伯元李伯元,原名宝嘉、宝凯,江苏武进人。他早年科考失意,赴上海协办《指南报》,其后主办《游戏报》,并创作了《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长篇小说揭露社会黑暗。但毛泽东不以为然,认为他是保皇党。毛泽东评点李伯元

有些小说如《官场现形记》,光写黑暗,鲁迅称之为谴责小说,揭露黑暗,人们不喜欢看。

——摘自1962年8月11日毛泽东在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核心小组会上的讲话。见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编的《毛泽东的读书生活》第224页,三联书店1986年出版。

《光明日报》批评李伯元《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批评得好,把大是大非讲清楚了。这是清末年的小说,是暴露黑暗的。总之,所谓谴责小说,给大家的印象是不好的,是反对革命的,是反孙中山一派的,赞成保皇的,要地主继续专政的,但是要修理一下,改良一下,是没落的阶级,是保皇党。

——摘自1966年3月20日毛泽东在杭州一次小型会议上的讲话,见穆欣的《办〈光明日报〉十年自述》第168页,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