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爱情需要策划
2451300000042

第42章 藕断丝不连,该分手时就分手(1)

——离了婚,就别再来找我未经世事的少女往往会存在一个荒诞的梦想,以为恋爱时期的感情的高潮也能在婚后维持下去。这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妄想。

--傅雷经过令人陶醉的热恋之后,年轻的恋人是多么渴望早一点举行婚礼呀!他们等啊,盼啊,憧憬着那幸福甜蜜的小家庭生活。终于,他们踏上了红地毯,携手走进了盼望已久的礼堂,结束了单身生活。

然而,婚后不久,恋爱时的幻想与结婚后的现实之间的差距,使不少年轻夫妻大失所望。原来,婚后的生活并不像自己想象得那么浪漫啊!他(她)怎么不如当初那么可爱了呢?他(她)怎么不像追我时对我那么好了呢?早知道婚后是这个样子,鬼才会去结婚呢!有些人甚至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们之间根本就没有爱情;即使是有爱情,也少得可怜。

于是,离异便提到了日程上。

当爱已成往事,无法挽留的时候,面对如此之残局,失落爱情的人们,应该怎么办呢?

面对残局,第一件告诉自己要做的事是先独自好好活下去。在这个心碎的时刻里,即使你放弃自己的矜持和自尊也挽回不了什么。那么就擦干眼泪离去吧!不管离异的理由如何,也不表示你原有的人格、才能、特质有所改变,你仍然是原来的你。

面对残局,第二件告诉自己要做的事是决定停止受苦。吵也吵过了,哭也哭够了。把过去就当成是一场噩梦吧!给自己一个崭新的开始,别再受苦,别再等待,更不要再对着爱情纪念品哀悼了。设法让自己睡好觉,然后开始去做一些原来想做而未做的事,运动啦、跳舞啦、旅行啦、找死党乐一乐啦……面对残局,第三件告诉自己要做的事,是要学习遗忘与肯定。想要遗忘,不再去想他(她),的确千难万难。但是,时间会改变一切,会让一切褪色。你看那些为情苦过的人,不论经历多大的悲痛和绝望,时过境迁后,又有几人尚能清晰记得那个受苦的纪念日呢?

不管多么曲折的故事,也只写到男女主角结合为止。浪漫和激情,在婚后便终结了,可悲的是,那才是真正生活的开始。如果有哪一位先生小姐不能爱到一生一世,那么,何不洒脱一点,该分手时就分手!

一、预测分手,让爱成为往事

真实的人生,即使不再相爱,也不必相恨。“你不必然要爱我,我也不必然要爱你”,当爱情走向失落,分手便成为必然。面对曾经那样美丽的爱情,应学会成熟而有效地漂亮分手。

感情痛苦指数的预测在经济学中,“痛苦指数”是“失业率”加“物价上涨率”。失业使人没收入、自信心受挫、甚至家庭出现生活危机,是最严重的打击。物价上升,会使消费者的购买力减弱,等于是“变相减薪”,原本三万元可以过一个月,若物价上涨10%,一个月就得三万三千元,人们只能寄望加薪,问题是:要加薪10%谈何容易?近年调薪大多数都只调3%左右。

经济学家把原本人人感受不同、难以客观化的痛苦主观经验变成具体、可量化、可比较的概念,让人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思考力。那么,我们可否把恋爱中的某些重要指标找出来,视为“感情痛苦指数”?并在指数超过某一界限时,仿效韩国、印尼被国际货币基金会的接管方式派专人来辅导呢?同时将“痛苦指数”纳入考虑,当成是否要继续维持两性关系的指标?

从辅导实务经验中,我们大致归纳出的感情痛苦指数如下:

大吵一架后分手(痛苦指数“10”)女方怀孕(9)两人论及婚姻,但家长极力反对(8)恋人被横刀夺爱(7)男方当兵,或女方出国(6)双方冷战、闹脾气(5)对方“重友轻色”,宁可和朋友混,却不理睬自己(4)吵架,对方不道歉(3)约会苦等,对方迟迟未出现(2)约好该打电话时,却未打电话(1)你当然不一定同意这样的排列,也还可以举出其他的“痛苦原因”。你不妨想一想,列出自己的“感情痛苦指数排行榜”,并预先估计自己的忍耐限度,以及可能的应付手段。如果能把这个排行榜和情侣沟通,让对方明确知道你不舒服的状况,应有助于双方安排关系。

当然,我们不能忘记外界的诸多事件也可能冲击感情,间接造成感情上的痛苦。研究事件压力指数的医生哈门斯(ThomasHoes)曾对四十种生活事件的压力强弱做整理,各事件对感情造成影响的程度顺序如下(若以配偶死亡的压力分数为100,则各项压力分数如下)一方家人死亡(压力分数63)一方生大病或遇重大意外(压力分数53)一方失业(压力分数39)一方破产(压力分数38)一方更换工作和工作地点或工作时间(压力分数36)长时间的出差(压力分数29)一方获得事业上的重大成就(压力分数28)一方和上司激烈冲击(压力分数23)工作习惯有明显改善(压力分数20)如果在这些事件发生后不久,你就要求分手,势必会产生“雪上加霜”、“祸不单行”的副作用,正像一个国家经济面临破产那样严重。此时站在人道立场,应考虑暂时不提出分手的主张,免得把人逼疯逼垮了。

进一步想,分手,应该好聚好散,还是该考虑道德的层面?社会心理学家曾对结束亲密关系的人进行研究,并将他们分为三大类,觉得自己要承担较多责任的“主动提出者”,觉得自己应承担较少责任的“被动接受者”,以及觉得是一起分担责任的“责任均摊者”。研究发现:

“被动接受者”比较悲惨,会经历较多的沮丧、孤独及愤怒,也出现较多的头痛、胃痛等生理症状。其次是“责任均摊者”。若是“主动提出者”,因为有充足的心理准备,症状最少。

从研究也发现,女性会比男性容易产生较多的分手负面症,心理所受冲击较大,痛苦也较深。这样看来,若由男方提议分手,并让女性措手不及,将是各种分手状况中最糟的一种。

亲密关系的解除在疾病治疗上常常可听见医生诊断说,“这种病非开刀不可。”遇上了这种情况,就不能再讨论开不开的问题,而是需要冷静地思考“如何开”、“到哪里开”的问题。如果在婚姻问题上也出现了这种情况,也应该如此。有些男女关系确实已经非得开刀、做个了断。此时只能考虑清楚、降低伤害。该考虑的层面与要项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1)直接或间接。前者清楚明说,后者以行动或肢体语言暗示。

(2)面对面或退缩。前者有如谈判,当面讲个明白或采取“三不政策”:不回信、不回电、避不见面。

(3)立即或逐渐淡化。前者是快刀斩乱麻,翻脸如翻书;后者没直说,但双方心知肚明,不打算再维持了。

(4)激烈争吵或妥协再见。前者说尽对方坏话,大吵一架,绝不再见;后者温和处理,避免交恶,冷静告别。

(5)找出原因或别再提及。前者找出分手原因,研究错误;后者是“过去就过去了,别再谈了。”

(6)搞高成本或贬损爱情。前者不断强调维持爱情的困难,或提高自己的身价,让对方知难而退,不敢再玩下去;后者则强调爱情一文不值,或表明自己一无可取,不值得对方再费心。

(7)一方、双方或多方。有的是一方提出分手并付诸行动;有的是双方均以行动表明要分手;有的则麻烦外人加入,一起试着终止双方的关系。

(8)从此形同路人或维持普通朋友的关系。通常男方希望一刀两断,对于维持友谊的兴趣不大,女方较希望保有“柏拉图式的感怀”。若是双方共同提出者,较可能维持普通友谊。

美国学者曾调查人们终止亲密关系的策略,发现有五种基本类型:

(1)软语诉求。告诉情人还是很关心他,只不过情况已变,难以继续。

(2)口头撤退。以言词告诉情人,你不再感觉爱情的存在。

(3)行动撤退。避免和情人再见面、再接触。

(4)负面操控。做些让对方伤心的事,让现场情人再找更好的人。

(5)面质辩护。直接明说眼前的关系已无法满足期望,只好另做打算。

事实上,这五种方式都不够好,但也很难找到十全十美的方法。如果有人失恋分手了,亲朋好友或是家人会劝当事人:“别伤心,这又不是世界末日!”对当事人来说,还巴不得真的是世界末日,因为世界末日是“大家一起死”,不管是谁,大家一起完蛋。但失恋的痛苦是只有我独尝,只有我颜面无光,只有我进入了悲惨世界。有些失恋者因此会掉入“我痛苦,我要别人也不好过”的陷阱中,刻意“骚扰”对方,如不断打电话、尾随在身旁、直接找上门、恐吓、以死相威胁等,一一执行各种苦肉计。

在中国,分手要比西方社会更复杂、更难处理。由于中国人有着绵绵密密的人际网络,一对情人可能有许多共同的朋友,甚至家人也曾见过面,一旦分手,你也得考虑周围人们的感受。

爱上一个人,并走入爱情关系的过程是“由个体走向双方社会”,亦即自己爱对方,接着确定对方也爱自己,双方相爱,然后获得家人及亲友的认可。如能结婚,更是由民政部门给予正式合法的祝福。

不再爱一个人也是一连串的过程,依照达克(StevenDuck)的分析,解除亲密关系有四个步骤:

(1)个体。一方对关系不满意,并且反复考虑要分手。

(2)一方。对方提出分手,并和另一方讨论,达成协议。

(3)社会。告知家人及亲友。

(4)个体。当事人恢复平静,开始习惯生活中没有情人参与的日子。

以中国人重视人际关系的文化传统来说,“社会”层面的重要性更大。进入爱情要考虑“社会面”。脱离爱情,也少不了外界作用力。即使到了现代社会,人们虽然愈来愈忙,仍少不了对其他人感情状况的关心和参与。

社会面的介入十分普遍,常见的形式有:父母反对、兄姊不赞成,以及同事、同学、朋友不看好、第三者介入,或是因为要和很多人打交道,十分忙碌,没有足够的时间与所爱的人相处。所以,分手的时候,不只是两人关系有了变化,双方各自的社会关系面也会有些不同。

有的人向父母家效忠,有的人回到原来死党身边,有的人投入第三者的怀抱,有的人变成孤独沉默。当然,也有些人自己想分手,但身边的人反对,导致自己的感情世界出现了其他变化。

如此美丽的爱情,如何才能漂亮分手千千万万的恋人,懂得如何相识、相恋,但在爱情消失后,却不懂得“分手”,有的甚至采取极端的手段--杀人或自杀,造成永难弥补的遗憾!曾经如此美丽的爱情,如何才能漂亮分手?

看到一对对恋人因为情变而出事,有些男的杀女的,再引火自焚,同归于尽。我们看到凶案现场的惨状,再看看两人出双入对的俊男美女合照,真让人感概“问世间情为何物”,真的非要人“生死相许”吗?

没学会分手的,有走向极端的,有一同自杀的,或是杀人而后自杀的“玉石俱焚型”;有你不爱我就完了的“挟怨报复型”;有伤害自己的“自怨自伤型”;有堕落不求振作的“自暴自弃型”;更有责怪家人、朋友、同学的“迁怒抱怨型”。

正由于“爱则欲其生,恨则欲其死”的恐怖心理,让不少男女朋友难以说再见。明明双方早已知道不合适、不相配,却因迟迟不能分手,短痛拖成了长痛。甚至拖成了婚姻,最后可能还是要以离婚来收场,连孩子的幸福都赔上了。

站在辅导的立场在此提出几点建议,希望有助人们成熟而有效地处理“分手”。分手时,应该特别注意下列几方面:

调整心态。

先建立“无过失”观念,不要去追究谁对谁错,也别再探讨哪一天、哪一种情况,或是哪一件事,分手不一定是自己或对方的错,而可能是缘散了,缘分尽了。

沟通方式。

宜采用“书面报告”,避免见面。写信是最冷静的方法,较能心平气和,不容易吵架,更不可能杀来烧去。写这种信最好能附回邮信封,请对方也用文字表达心境。这阶段也不宜打电话,如果对方想讲话,请他(她)“寄录音带”来。

(3)好汉做事好汉当。

如果是自己想分手,找亲朋好友也许只会帮倒忙,害人又害己。尤其忌讳找异性朋友跟对方讲。唯一可以找的,是专业心理咨询工作者,好的辅导人员通常可以协助整理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空间。

(4)千万不要激怒对方。

绝对不出恶言;绝不向对方说“你配不上我”;不批评对方的所作所为;不指责对方言行举止;不将对方的家人朋友牵扯进来……尽量回避,尽量采取低姿态。请牢记:“多说无益!”(5)分手前后,正常作息。

试着让自己多忙着“做事”,与人则疏远些,保持清醒的心去迎接新生。这个心痛的阶段有些像溺水,此时会感到很痛苦,但也不必看到什么人就当浮木,乱抓一通。

(6)分手就分手,别说“以后还是朋友”这类的话。

分手是不能再走回头路了。“藕断丝连”和“脚踏两条船”都是大忌。“拖延”则是最不实际,最不具建设性的做法。

最后,不要怕“分手”。你想想看,三四岁时,你为了上幼儿园,都必须和最亲爱的爸爸妈妈分离,而且是每一天都要忍受分离的痛苦。如今,你比三四岁时不知成熟多少倍,而对方的重要性也不能和父母相比。“你必须爱我”,只是电影中赚人热泪的歌声;真实的人生,你不必然要爱我,我也不必然要爱你。更重要的是,我们即使不再相爱,也不必相恨!

二、采取主动,炒掉不及格的爱人

相爱时,爱情固然美妙;不再爱时,洒脱地抛诸脑后。面对现实,不再犹豫,不再徘徊,该分手时就分手。食之无味,弃之也不一定可惜,忍字头上一把刀,人的宽容有限度,那就潇洒地炒掉对方吧。在爱的道路上,坦然地继续觅伴前行。

炒掉不合格丈夫人,迟早都会离开世间。爱情,终也会有结束的一天。当你不再爱的时候,便意味着分手的时刻来到了。

难道不是吗?

尽管我们不肯承认,却也无法回避这个简单正确的道理,以及令人沮丧灰心的结局。

想想看,难道一个人的一颗心一旦动过,便必须对那个人永远保持忠贞不二吗?

现代人的爱情,早已变成珠串式的了!能够陪他走一段,做到分段式的忠诚,也算是赤胆忠魂了。

因此,当他作为丈夫已再不合格时,为什么不把他炒掉呢?

无可否认,变心和背叛会对他的心灵造成重创,也会让自己心怀罪恶感。因此,在面对爱情残局的时候,可爱的女士需要多花些心血、多用些智慧,处理得更为技巧圆熟一些。

相信许多人在变心的时候,往往会翻脸无情,以致造成毁人自毁的遗憾。相信也有许多人,因为粗心,非但刺伤他人,而且为双方制造出不少惊险的局面。

血肉相连的一对情侣或夫妻,要分开来,总是需要一番心理准备以及相当的时间过程。

同时,就算一个人治愈爱情创伤的能力是那个人成熟度的指标,但是,别忘了人类毕竟是血肉之躯啊!

主动背叛他人的人,外在的指控固然难堪,但是更为难受的是别人发自内心的沉默谴责。

但是,一段关系的开始和结束,有属于自己的自然法则。当关系出现裂痕的时候,原来两个人的一心早已变成二心三心,矛盾和争端便会不断地涌现和发生。

所以,当分手时就分手,不再犹豫,不再徘徊,面对现实,勇敢地提出分手。这是最明智的选择。

最后要提醒你两件事:

第一,承诺的本身是一件极端危险的事。一个人在向别人承诺之前,要先对自己承诺,否则将很可怕。

第二,对于我们爱过的人,不管时间长短,不论结局如何,他们都已经是形成我们的一部分。否定他人,就是否定自己。

让我们不用再背上负心人的罪名,在爱的路上,能够坦然地继续觅伴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