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新(公务员培训系列丛书)
2451100000015

第15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1)

社会主义社会是在不断的改革中前进的。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开始了伟大的制度创新,国家工作的重心从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中心,国家和社会发展从闭关锁国转移到全面对外开放,从政府工作的低效运行到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以及相关体制的全面改革。改革开放是从旧体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的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伟大实践,这个生动的历史由伟人邓小平构思和发动。邓小平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求实精神,从理论上进行了伟大的创造,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这种理论所指导的生动实践,又极大的丰富了这个理论。理论一旦掌握群众就会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中国改革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概述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的形成过程

改革、开放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根本决策。新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改革和开放,开放也是改革。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有一个从产生到成熟的过程。

(一)在旧的模式中蕴育改革的思想

尽管面向现代化的进军是从“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开始的,与中国改革的进程相适应,邓小平理论也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但是实际上,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的形成要追溯到十年动乱时期。

1975年1月,在召开的第四届人大上,周恩来重新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邓小平再次复出以后,从根本上抓住了现代化的问题,他说,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落后面貌的“伟大的革命”。

1975年邓小平开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开始进行全面的整顿。

“当前,各方面都存在一个整顿的问题。农业要整顿,工业要整顿,文艺政策要调整,调整其实也是整顿。要通过整顿,解决农村的问题,解决工厂的问题,解决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解决各方面的问题。

我在政治局讲了几个方面的整顿,向毛泽东同志报告了,毛泽东同志赞成。”(《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35页)全面整顿的指导思想和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完全对峙的。当时虽然邓小平没有能够明确指出“文化大革命”从根本上是错误的,但是力图减轻“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后果。整顿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与以后改革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改革开放在1975年就已经开始实现过一段,那是在整顿的名义下。整顿很是得人心,反映了人民的愿望。

(二)在拨乱反正中开始形成改革开放的理论

早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他就明确把将要进行的改革表述为:“这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135页)邓小平将改革与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联系起来,赋予改革以崭新的革命意义。他说,“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就会被葬送。”(同上,第150页)“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的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同上,第135-136页)这就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进行这些改革,是全国人民的长远利益所在,否则,我们不能摆脱目前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的落后状态。”(同上,第136页)十年浩劫结束后,中国经济临近崩溃的边缘。痛心疾首之后是深沉的反思,是按照旧有的传统模式继续延续下去,还是果断地走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这是中国人民必须作出的选择。现实的情况是,许多人仍然迷恋过去的传统模式,许多人在传统模式面前一筹莫展。因此,邓小平在指出“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时认为,“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过去我们搬用别国的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和基层积极性的发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7页)事实就是这样,中国大陆经济陷入崩溃,政治体制高度集权,社会受到严重摧残,封建主义流毒横行,人民生活处于极度贫困状况,三十多年社会主义的建设连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出路在哪里?是现代化。只有现代化,才能彻底改变中国贫困落后的面貌。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工作着重点的决定,开始新的“长征”。从这一个历史性的转变开始,我国开始构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总体布局。把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建设,一切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进行,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从这个时候开始,一些长期困扰我们的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找到了解决的途径,或者得到了解决。

对外开放问题上,邓小平提得更加明确。“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装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133页)邓小平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深入研究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纠正了以往的错误,认为我国现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某些体制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邓小平指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同上,第327页)因此,要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着重研究体制的改革”。(同上,第282页)。

社会主义的改革“就是一场革命。当然,这不是对人的革命,而是对体制的革命。”(同上,第397页)可以说,任何革命从根本上都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把改革看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第一次革命而言。邓小平曾经说过:“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5页)这个变革的目标,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的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从政策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建构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因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来说,开放使一个国家和民族很快利用国际资源、利用各方面有力的发展条件迅速赶上世界发展的潮流,而封闭则使一个国家陷入停滞和倒退的困境。正如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时所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0页)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便是很好的案例。邓小平说:“中国在历史上对世界有过贡献,但是长期停滞,发展很慢。现在是我们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的时候了。我们过去有一段时间,向先进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叫做’崇洋媚外‘。现在大家明白了,这是一种蠢话。”(《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132页)16世纪以前,在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成熟的农业文明和制度形态使中国长期领先于世界各国,但是,中国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一面,是通过开拓海外殖民地和资本原始积累发展起来的近代欧洲,一面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已经开始显露出衰落景象的中国,而闭关自守使中国越来越与世界相隔遥远,为维护统治秩序的需要,统治者更加强化闭关锁国的政策,这种强化与民族感情相结合,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相结合,终于使中国远离世界体系,最终使中国变为西方列强分割的对象,中华民族从此陷入苦难的深渊。

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对我国实行封锁政策和我国主观认识上的差距,我国长时期处于封闭状态。

“中国六十年代初期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同上,第231-232页)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下求得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岁月中,各个地区和民族一直处于闭关自守状态,彼此间很少经济上的往来。在封建社会,经济上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与之相伴随就是社会的封闭。进入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开拓世界市场,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自给自足、地方封锁状态为相互依赖、广泛交往所取代。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通过世界市场发生经济联系。当代世界经济的法则和科技的进步以一种全新的速度改变着世界,也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数字化技术为重要标志的新的科技革命,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变着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各个要素,推动社会生产力高速向前发展,而且还引起了国际经济关系的深刻变化,极大的促进了生产的国际化和协作化的进一步发展。新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地球上各个国家、地区之间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迅猛发展以及横向联合,也为各国扩大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提供新的合作模式。国际间经济、科技、文化的联系、交流和合作越来越紧密,已大大超过商品交换的范围,渗透到金融、工商、信息产业等众多领域。现代国家的社会经济要取得较快的发展,就必须善于利用这种国际关系,在不断加强的国际联系中发展自己。

“我们建国以来长期处于同世界隔绝的状态。……六十年代我们有了同国际上加强交往合作的条件,但是我们自己孤立自己。现在我们算是学会利用这个国际条件了。”(同上,第232页)

二、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把改革看成是一种革命,这是邓小平改革理论中的一个鲜明思想。早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他就明确把将要进行的改革表述为:“这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135页)。1985年3月22日,邓小平在与日本客人的谈话中进一步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3页)改革“就是一场革命。当然,这不是对人的革命,而是对体制的革命。”

改革是一场“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邓小平始终如一的闪光思想,是邓小平对于中国社会,特别是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作了深刻分析基础上作出的价值判断,是邓小平改革理论中的一贯的基本指导思想。正是因为有了深刻的分析,有了深刻分析基础上的正确判断,才有了这样清晰的认识。举世瞩目的中国改革能够在稳步推进的情况下不断走向深入,说到底也是因为有了对改革的正确价值判断。

首先,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1985年8月,邓小平说:

“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同上,第135页)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同上,第370页)正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所以改革“是一场革命”是一场进一步解放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伟大革命,是一场使中国人民彻底摆脱贫穷落后、走上现代化康庄大道的伟大革命。

其次,改革是对传统体制的革命。改革不是一种制度推翻另外一种制度的革命,不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作根本性的变革,但却是为了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这个基础上,在这个意义上,“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同上,第142页)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在实践中暴露出种种弊端。过去形成的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建国以后特别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既是对过去供给制的一种延续,也是照搬苏联模式的结果。这种体制突出的表现在,一是国家对企业管得过多、统得过死,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和活力;二是按照行政区划和行政系统管理经济,条块分割严重,政企职责不分;三是单纯强调指令性计划管理,忽视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作用,整个社会没有效益;四是分配上统收统支,吃“大锅饭”,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压抑企业和职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五是急于向单一的全民所有制过渡,排斥甚至取消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整个社会没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