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一个好故事胜过千万广告费
2444200000042

第42章 不宜“十全十美”

一个好的故事没有必要刻意去追求完美,其实,也没有绝对的完美,因为,每个观众心中都会有自己想要的答案,这个答案是不唯一的,可能你觉得完美的标准对其他人来讲并不完美,那不是她要想要的答案。

我们都知道人无完人这个道理,其实故事营销也一样,不宜“十全十美”,绝对完美的人是没有的,绝对完美的产品也是不存在的,不然的话,苹果就不会一代又一代的更新了。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特定的环境背景里力所能及的做好我们该做的事,创造出企业应有的效益。

有一户人家,住在市镇与市镇之间的路上,以种菜为主,颇为肥料不足所苦。

有一天,主人灵机一动:“在这条路上,往来贸易的人很多。如果能在路边盖一个厕所,一方面给过路的人方便,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肥料的问题。”

于是,他用竹子与茅草盖了一间厕所。果然来往的人无不称好。种莱的肥料从此不缺,青菜萝卜都长得极为肥美。

路对面有一户人家也以种菜为生。他看到了邻里的收获,非常羡慕,心想:“我也就该在路边盖个厕所。而且,为了吸引更多人来,我要把厕所盖得清洁、美观、大方、豪华。”

于是,他用上好的砖瓦搭盖了一间厕所,内外都漆上石灰,比对面的茅厕大了一倍。完工之后,她非常满意。

然而,对面的茅厕人来人往,而自己盖的茅厕却无人光顾。这户人家感到非常奇怪,就问路过的人是怎么回事。原来,他盖的厕所太美、太干净,一般人以为是神庙,内急的人当然是跑茅厕,不会跑神庙了。

虽然这个故事比较粗俗,但一样折射出了一个道理,完美的是“假象”,故事营销也一样,不能盲目的追求十全十美,不防留一点“遗憾”给受众,让他记住你优势的同时,会给你提出一些建议,并关注着你的品牌,期待着你的改进。

有很多故事,很多人是有残缺的,但就因为这种残缺,他们不断的努力,反而让自己更美。

张海迪5岁时因患脊髓病导致高位截瘫。她无法上学,便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她以顽强毅力克服病痛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出版了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随后,张海迪成为道德楷模。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创作和翻译。

残缺或者遗憾是每个故事都避免不了的,故事营销也一样,说到底,营销是由无数个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结合在一起在一起的产物,我们可以保证自己不出错,但是我们不敢保证别人不出错,更不敢保证这个大的市场环境不出错,所以,不妨留意点遗憾给受众,用品牌的真诚打动受众,让不完美的口碑越传越远。

无论是讲故事还是营销,我们总是希望结局是完美的,没有瑕疵的,无可挑剔的,但这只是一种追求,在营销领域,我们的品牌永远都是在追求完美的路上,不断总结,不断反思,让品牌在一代又一代的更新换代中逐渐强大起来。

我们有太多的企业,太多的营销人,总想着将营销事业做的完善,完美,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营销是不断发展前进的,完美,是营销的目标和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