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的星火》序言
自从农村开展党员“三带”、群众评选“三户”活动以来,德昌县在州、县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组织部、宣传部和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协作配合,发动和组织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把这一活动由点到面逐步展开。经过近两年的总结、提高,现在已经在大部分乡村形成制度,深入到各族农民的心里。正如他们在春节写的一副对联:党员搞三带,勤劳致富,新人新风满村寨;农民争三户,安定团结,载歌载舞奔小康。
开展“三带”和“三户”活动,这是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农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十分宝贵的经验。我们从凉山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这一活动,不仅解决了许多在一般情况下不好解决的问题,而且积累了不少可操作的经验,特别是乐跃乡的做法、效果,以及持之以恒,步步深入年年都有所发展和提高的经验,是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据我们在其他县、市的农村了解,当前在开展党员“三带”和群众评选“三户”活动中,还存在一些思想认识和工作上的具体问题,归纳起来为以下几点。
在思想认识方面,把“三带”的“带”字理解为“合伙”或“给予”,如有的农民群众反映,党员“三带”好,我们是拥护的,但“带”了这么久,先富了的党员一没有同大家搭伙挣来什么,二没有给群众拿给什么,富的反而更“抠”了,穷的还不如群众哩!党员也有类似的片面认识,多数同志觉得自己都没有富起来,要啥没啥,有时左邻右舍来借点油盐钱也拿不出来,还好意思说“三带”吗。个别先走一步,日子过得稍稍富裕点的党员,又产生另一层顾虑:穷了固然“带”不起,富了也同样“背”不动,甚至怀疑“三带”的正确和前途。在评选“三户”活动中,情况虽然比党员“三带”要普及、深入些,效果也好得多,但同样存在不少认识问题。主要是少数农民群众对自己的要求不严、标准不高,把三个方面的内容简单地搞成一个,只要遵纪守法就行了,对“五好”和“双文明”普遍有所忽视。
在具体工作上,有的乡村的领导调查研究不够,紧密结合实际,针对各个乡村的不同情况,赋予“三带”和“三户”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要求做得比较差,同乡规民约、普法教育没有紧密结合起来,存在上面抓一抓,下面动一动,上面放一放,群众松一松的现象。致使有的农民群众产生了“只要挂上牌,开会就不来”的满足思想,影响了对这个活动的巩固和提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希望通过编辑这本书,在学习推广德昌县的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一次更深入的学习,更广泛的宣传和总结,对思想认识与具体工作展开一次讨论和调查研究,并遵照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十三届七中全会精神,结合正在农村开展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从认识到具体工作,从理论到实践,在思想上进一步提高认识,在工作中不断改进方法,丰富内容,完善制度。通过“三带”和“三户”活动,发动、组织农村的广大党员和各族农民,在实现第二个战略目标的奋战中,夺取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祝愿在“三带”、“三户”活动中,户户致富,家家进步。
(《闪烁的星火》,中共德昌县委宣传部编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