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阮义忠的微博生活:一日一世界
2436700000007

第7章 面景·观心(2)

随证严法师行脚才两天,感觉像有一周之久。因为整天行程中全无空当,如同过秒关。再有效率的人遇上师父都只有臣服。还好,随师众安单处就在慈济关渡园区,离山居不远,每天步行穿越校园,上山50分钟,下山40分钟,既可休息,又能运动。天色渐亮,我得准备下山,六点早斋是整时打板的,随师时我是小弟子。

谷超台风虽不来,泰利台风却近,而两台风相吸效应可能带来的暴雨,却令人操心。凶象往往有诡异之美,此刻观音山上的乌云,将暗之前的微弱霞光,不肯黑去的天,已大亮的灯火,各自矛盾又彼此妥协,仿佛在暗示着什么。上天总会显示预兆,人人各有解读。古有谚言:“人若不依天理,天就不照甲子。”人要顺天!

在我面前有七位南非祖鲁族黑人,他们是这次来中国台湾的33国慈济志工干部的成员,正在与证严法师分享受训感想。慈济在1992年曾在南非救济,使当地土著自立而成为志工去帮助更需要的人。如今南非已有五千多名志工,而这七位干部开始跨国去史瓦济兰、津巴布韦济贫。证严法师赞叹他们是世上最有爱心、最富足之人。

尽管再忙,也会挤出半个小时来出神,就像画布的留白,音乐的休止。这时连血液流过指尖也能感觉得到。喝了咖啡,等时间一到就出门,本以为会风雨交加的,没料到一切静悄悄,希望气象局预报的1500毫米的最大降雨量,不会降在陆地上而落在海中。观音山从云中露脸,我也要出门了,今天下山的一步步都是祈祷。

泰利台风已走,预估的最大雨量只降了一半,台南虽有小灾,台北却几乎无感,幸哉。随师已六天,每天访客不断。此刻有两位海地志工向证严法师请法,师言:“你们回去是要将善的种子播种在充满仇恨的土地上,而非改变原来的信仰。”

从窗前掠过的鸟都是由南往北飞,不知是季节之故,抑或其他原因?此刻那不知名的白鸟,三五成群的、落单的,皆匆匆振翼急急奔去,仿佛有主下令。大自然的磁场使万物互相牵引,彼此依赖。天空一抹彩虹浮现随即又褪,提醒我该出门了。今天的随师行程是在新店的慈济医院,大家在欢度端午节时,慈济人却在忙着助人。

八点半到了新店慈济医院,证严法师为“周边心管中心”主持启用仪式后,一直在听取各科医师的医疗报告。一百多位与会者用过便当午餐后,继续会议至此刻,师父每一秒都聚精会神聆听,并不时做笔记。有位年轻医师言:“以前并不清楚何谓医疗人文,现在明白了。若能从病人的感受去处理问题,这样的医疗就有人文。”

北飞的鸟比昨天更多,最自由的物种该是飞禽吧,但也有人如此说过:“天空囚住了它们。”自由的定义为何?心甘情愿,事事处处都自由;反之,有一丝无奈,就是枷锁上身。心态最重要了,心念一转,天地变大。对别人关心,心门就开;付出无所求,最是自由。我爱写景,因为自然是本大书,读它才能懂道理。

我爱写景也爱拍人,但面对景色我总是举不起相机,偶尔拍成照片,多半泄气。大自然的壮阔摄成影像,气势全失。而拍人物,我总能将之表达得更有气质、深度。大自然是完美的存在,人只会破坏它而无法给它加分;虽然人是充满缺点的,但要为之加分却大有办法。拍风景令我技穷知不足,拍人让我用心观察别人胜我之处。

营建志工正在向证严法师报告慈济替泰国清迈、缅甸仰光兴建的学校的启用典礼。看着这些穷孩子穿着亮丽的制服,一脸灿烂的笑容在庄严大度的校舍上课,真令人动容。募来的善款要用对地方,不仅能救济穷人、受灾者现况,也将会改变一个地区好几代人的未来。这些孩子的善念被启发,长大后有能力也会去助人。

被闹钟叫醒还赖床片刻,是真累了。能够面景观心,真是福气。万物皆是镜子,能映出当下心境:浮躁时,秩序和美是看不见的,心若静寂人便清澄。有人说,“自然存在着道德准则”并非过言。心要静的第一步就是去贪,贪念一起就生嗔,看什么都走样,做什么都有偏差。万物各得其所,才能共存。这是观景第一心得。

又穿过校园走回山居,我可能是全校最熟小径的人吧。也许只有园丁比我熟。不开车超过17年,已把走路视为享受。开车的人无法真正认识社区,走路才能天天有新发现。我上课如此告诉学生:“艺术创作之路,若有几条可供选择,奉劝大家挑最长的那条走,因为过程最重要,走得越久体会越多。”

越来越多的人当面说喜欢我的微博,原以为只是在空中与远方的某人对话,如此一来便具体多了。看来台湾上线者日众。随师行程因台风被打乱,今明两天仍在台北,从未在关渡连住这么多天,虽是收获但也让我想念新店溪畔。后天便要南行,这次将会环岛一周。在每一处慈济分会,我都有一条漫步道。处处有情处处家。

八点从关渡出发,证严法师已巡视双和、汐止和内湖三处慈济园区。天气炎热,甚是累人,但师父对做资源分类的环保志工、缝制救灾毛毯的巧艺志工一一亲自感恩。这些志工年纪最大的有90岁,还有正在化疗的癌症患者,但没有人觉得该养老、养病,他们把生命的价值作极致的发挥:保护地球,帮助世界各个角落的受难者。

一位旧识的博友说我加入慈济后改变了很多。他一直还停留在《人间杂志》时对我的印象。是的,我的创作和人生观都以“9·21大地震”为分水岭。灾难使我反省艺术在养育我的土地受创时,能发挥什么作用。这使我义卖《告别20世纪》展览作品去赈灾,也让我看到慈济志工们为灾民的付出。因此发愿记录慈济援建的50所学校。感恩。

就在拉开窗帘时脱口说出:“我要看我的阳光。”明天便要南行,提早回山居想看看光线最美的半个时辰。涨潮,淡水河盈满,像明镜般将霞光加倍放亮,南方的云飘向落日方向,如同入夜前的巡礼。观音山后远处一架飞机斜斜升空,应是去祖国大陆或哪国的城市。坐在窗前已有一阵子了,才看到只鸟单飞,是否在寻伴?

车队往南起程,随证严法师行脚十天感觉长如近月,经历事情太多之故。从八里眺望关渡山居,回想这些日子在面窗木椅上发了不少微博,也得到不少回应。有人问我快不快乐?其实越想追求快乐就会越不快乐,求而不得更难得。让别人欢喜自己才能真正快乐,所以说快乐是付出才能获得,就像爱和力量,不付出等于没有!

证严法师在桃园和新竹慈济园区向志工们开示后赶至台中分会时,已过了晚上六点。用过晚斋,我立刻到市民广场走了十圈,这是我在此的漫步道。此刻我既孤独也最充实,肉身和心灵对话,呼吸和步履合拍。我做任何事都试着找到乐趣,这样便可把事做到最好,因此就会有成就感,就会快乐的付出,就不会觉得孤独!

在通铺床位盘坐面壁,有些师兄去做早课礼佛,有些尚在梦中。寮房安单有20人,黑暗中唯手上的iPad亮如灯。若光是浸沐于心中而不付之于行的人,容易孤独;心有感动而久久闷住的人,迟早成疾,所以将感动化为行动,人就犹如重生。行善不能光说,宽恕也不能只是口号。言行合一,人格才能成。师言:人格成,佛格成。

从八点整抵达潭子慈济医院,证严法师已听取医疗简报近8小时,一位加入才两个月的护理人员说:“本以为慈济人把辛苦说成幸福是自我催眠,如今方明白辛苦有付出,才会受到肯定,这是真幸福。”最后,师父开示:“慈济医疗志业的宗旨是守护生命,守护健康,守护爱。这不是口号,而是我们全心全力的付出。”

有博友说从博文见我有无穷智慧,真不敢当。我还差远了,我只不过是尽量保持单纯心念、好奇心,时时提醒要反观自省而已。以前的我的确容易自满,目空一切。但在慈济大家庭里,很多人都比我强多了。慈济人中有各领域的精英,也有目不识丁的庶民,但所有人都被证严法师启发善念,行菩萨道。人人皆是吾师也。

想家了,碧潭水面的山风,关渡山居的夕照,黑胶唱片音乐,阮家咖啡配绿豆黄,祖国大陆寄来的报刊,太阳晒过的床单被套,每天自煮的豆浆和现打的综合果汁,一家三口在厨房小桌的共餐。是累了,晚饭后的漫步只走一半。随师行走已20天,记得以前的旅行经验,20天正是分界线,之前天天是享受,之后一半在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