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出:
《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经典今读: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意思是不担任这个职位,就不过问这个职位范围内的事。
孔子对这个话,应该是很有感触的。鲁定公九年,孔子五十一岁时任中都宰,也就是今天山东汶上县的县长。官不算大,但事挺多,权也不小。孔子在这个位置上尽心尽责,在他的领导下,中都县“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过了一年,孔子又被鲁定公提拔到小司空的位置上,成了鲁国的中央政府官员。在这个位置,孔子同样也是卖力的,诸侯会盟时,孔子为鲁定公讨回了三城。因为在会盟大会上的出色表现,孔子升官了,坐到了大司寇兼鲁国国相的位子,只不过职称前面有“代理”二字。虽然鲁定公留了一手,但孔子在这个高位上还是有所作为的,史书称其“摄相事,鲁国大治”。当时,鲁定公有三个亲戚: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他们是鲁国的三大家族,与鲁定公一样都是鲁桓公的后代,号称“三桓”。三桓很大程度上左右着鲁国政权,所以当时有句话叫“陪臣执国政”。可代理国相的孔子,却敢对三桓出手,发布了“堕三都”的政令,规定三桓在自己封地的都城所建的“城墙”不得超过九米,高出的部分一律削平。但对于孔子的政令,三桓硬是顶着不办,孔子拿他们也没什么办法,最后这件事情不了了之。
因为这件事,孔子把三桓给得罪了。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给大夫们送肉,孔子这个代理国相竟然没有份。孔子一下就明白了:这是季孙氏要赶自己走,而鲁定公也没有阻拦的意思。想那孔子是多清高的人,“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孔子带着一帮弟子,踏上了周游列国的旅途,这一年,孔子五十六岁。
孔子游走于各国君王之间,所到之处虽然被尊为座上客,但毕竟没有实权。孔子并没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不断给人家建议怎么样治国,怎么样当个好君王。看来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个话,是有点言不由衷的,恐怕是身心疲惫之后的一句气话吧。
慧眼看经典: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可以正面理解:做事不越位,不多管闲事;也可以反面理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正面理解和运用对己对人皆有益,反之则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