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许多公司自以为已经完全拥有了老员工而逐渐忽略老员工的感受与价值,渐渐地,企业在员工变“老”后,不再愿意正面而直接的面对,所以老员工在企业的眼里,是“他们”而不再是“你们”,是“老婆”而不是“爱人”。
由于一纸通知,张风阳就得离开了他工作了36年的岗位。辛辛苦苦工作了36年,为的就是在老的时候能够安享晚年,可是一纸通知,摧毁了张风阳苦心工作数十年想要实现的心愿,他在天命之年被单位一脚踢出大门。
“这一张通知单,我就被一脚踢出了单位大门,毁了我经营了36年的心愿。”张风阳谈起自己的遭遇时,举起粗糙的右手边讲边比划。1978年,在部队呆了6年的他退伍回了家,之后便成为某电力公司的电管员,在这个岗位上他一干就是20年,拉杆、铺线成了他的家常事,直到电力部门合并,他仍然重复着同样的工作。
12年前,国家实行了电网改造和电力体制改革,张风阳便成了某供电局的职工,并且一直在供电所从事电力维护和电费收缴等工作。“但在2008年他们要我签订一份一年的固定劳动合同,我不签。在2009年10月,供电局下发书面通知,要和我解除劳动关系。我工作这么久了,他凭啥和我解除劳动关系?” 张风阳说。
张风阳工作了30多年,却难以成为外人眼中的“高工资”者。作为一个电管站长,他一个月只能拿到1000块钱,其中各种花销都是自己承担,一个月也剩不下什么钱。“国家制定的同工同酬显然没有执行,干活时都是供电局的,拿工资时区别就出来了,我们1000块,别人四五千。还有,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是60岁,工作十年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些在我们身上都没有得到执行,不光是我一个,我身边还有好多这样的职工,他们的生活也很困难。”
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张风阳找到劳动争议仲裁。很快,仲裁委下发了裁决书,支持张风阳的仲裁申请,并要求供电局和张风阳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补发2010年初3个月的工资共计3300元。但供电局于2010年6月1日上诉到法院要求撤销仲裁。“法院在2010年8月做了一次调解,但没有协商好,后来在11月开了一次庭,最后也没了下文。我找过好几次法院,他们都说在调解。”张风阳表示,法院开庭审理后应该尽快作出判决并将判决书送到当事双方手上,但现在离开庭已经过去近两个月了,法院还没有给他下发判决书,为此,他多次找到主审法官,但得到的答复一直是还在协调中。“都协调好几次了也没结果,审判后还要协调?” 张风阳认为,如果是他和供电局打个颠倒,案子早就判下来了。
张风阳在供电系统工作了30多年,就算在合并后他的工作年限也超过了10年,按照劳动法的规定,现在单位就应该和他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单位却以年龄过大为由要和他解除劳动关系,“我怎么也想不通,凭啥就把工作了30多年的老员工就这么解聘了,而且停止缴纳养老、医疗等社保,我才55岁,国家规定60岁才能拿到养老金,这剩下的5年我该怎么办,工作30多年,到最后被别人一脚给踢了。”
企业使用资本软暴力“卸磨杀驴”,但你无法用道德来对这种行为进行谴责,无法用“老员工是财富”来进行感情规劝。所以一切非法律的手段只能是苍白无力的。
“没有不合格的员工,只有不合格的管理者”,并不是说老员工都是无可挑剔的;这个观念的侧重点在于管理者如何对老员工进行培养与增值。
新员工VS老员工
大学毕业后,就要正式进入职场了。在老员工带新员工、新员工学习上位的期间,双方总需要有一段时间进行磨合。初入职场,很多新员工都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快速融入团队?但是往往有部分职场菜鸟却做得很不好。
李扬在一家媒体公司的视频直播部门工作,已经上班三个月了。说是被招来做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可进公司后却发觉自己只是他的小跟班,给他打打下手罢了。他只要做好选题,剩余的活李扬全得包,而他要做的就是在一旁指指点点,挑李扬的不是,最后在聚光灯下享受所有的光鲜。至于李扬要出镜主持,那是痴心妄想,他总跟主管说李扬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而去承担节目流程中的相关工作是最好的锻炼机会。
再怎么说自己也是名牌大学传媒专业的毕业生,做网络直播主持人不是小菜一碟吗?可有他在,自己肯定没有出头的机会。幸有上天垂怜,因为他出差,主管决定让自己做当期节目。节目做得倒也顺利,可他一回来立即就到主管那里挑了自己一大堆错,比如主持风格不稳重,现场把控能力欠缺,表情过于丰富……节目自己来做,风格自己来定,为啥非要一本正经,商业访谈就不能加点娱乐的味道?但结果却是主管听了他的挑拨,还没等自己去申辩就宣判结果:“你的发型、着装习惯、访谈风格都不太符合这档节目的定位。因此团队决定还是让你先做前期的准备工作,等你适应了这里的一切再做调整。”没有突破、没有创新,这档节目必然走向灭亡,可他们却坚守着自以为是的风格,还就此“判我死刑”!从那以后,李扬就一直做他的小跟班,即使他出差,也不可能成为临时替补的人选!
新员工有新的想法是好事,但是缺乏大局观,很多想法就显得不合时宜。老员工指出你的错误,无非是希望你能尽快补足,以后才能担起大任。其实,熟悉工作流程,了解部门的行事风格,这是新员工加入新团队以后的首要工作。而“让合适的人做适合的事”则是管理者提高团队合作效率所坚持的一项原则。新员工应当理解、服从领导的工作分配,而非一味地追求自我。当然,作为管理者也应该给新员工展示个性的机会,对其新的观点要宽容考虑,切勿揪住小错不放,就此否定新人在某方面的能力。
每一天每一天,那个老员工的声音总是无时无刻地缭绕在我的耳边,宛如耳根旁的蚊子嗡嗡作响,让我恨不得一巴掌拍死他。手头的事还没忙完,他就突如其来地让我干这干那,更何况诸多事情都是和我本职工作无关的。凭什么要我清理桌面,难道你们招的是保洁员?正是这些突如其来的事情常常让身为公司新人的我头痛不已。
我是一名中小型企业的新员工,本应该为得到一份新工作而高兴才对,可是我却始终笑不出来。原因就在于身边的“老人”总爱惦记着我,不知是嫌我没事干,还是故意捉弄我,总喜欢在我专心致志做事的时候突然打断我,要求我做些和手头工作无关的琐事。如果只是公事也罢了,就连倒茶送水、缴费充值、清洁桌面等份外事都要我来代做。“新人嘛,多做一些事,技多不压身哦!”老人们这态度是不是还算替我着想?是不是我好好扫地,练就一身本事将来可以和环卫阿姨一起竞聘?还可以进个国企,弄个编制,享受很不错的福利待遇?或者是不是也可以给500强的CEO做秘书?我多才多艺,不仅练过扫地,还经常给人泡茶呢!
作为一名新人,谁不想表现得更加积极,谁又敢对“老人”安排的事情说“NO”。可我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本来已经为手头的事忙得不可开交了,还被要求做点婆婆妈妈的琐事,索性把我变成一条八爪鱼得了!
在新员工刚上手时,给他们做一些基础性工作,他们往往嫌重复简单,从而不动脑筋不思考,机械地完成任务,难以悟出这些基础性工作的要义——只有完成每一项基础工作,才能充分接触到这份工作的各个层面,对工作职责有更透彻的理解。至于分派一些与工作无关的琐事给新人,这可是新员工表现亲和力和凝聚力的好机会。
新员工爱抱怨做事时不被信任,总觉得背后有一双眼睛盯着自己,每隔一段时间就收到邮件追问,倍感老人不肯放权。而老人对新人埋头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的行为很无语——不按规范不走流程全凭自己一套办事怎么成!
我不知道是招了个新人回来,还是招了个王储回来——伺候这位新人比伺候老板还难。跟老板产生分歧,还能摆事实讲道理据理力争;这位新人有点什么想不明白的事情,你把道理讲成大英百科全书,他仍坚守在他的神秘国。发展策略、部门目标、行业规范、公司流程……他觉得不在他的理解范畴和做事风格之内的,统统可以忽略不计。
我在做事过程中对其稍加关心,多多跟进一下,他回复的邮件永远是“了解”、“知道”,不会超过3个字,全然不知道他的项目进行到了哪里。那天我问了一句“有没有遇到困难和困惑”,他居然就在MSN上委屈地抱怨,觉得自己“不被信任”。眼看着就要到deadline了,我在时间节点前提醒催促他,他一脸自信满满的样子,向我保证能“按时交货”。结果他交出来的结果和预期目标南辕北辙,整个团队都要因为他的方向错误而加班加点调整修正。
老员工适当的询问进程是关心,可是过多的询问不就是对我们的不信任吗?谁做事时喜欢被人盯着呢?
职场新员工才有着老员工所不能及的看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方式。职场老员工要激发新员工的新鲜想法,也要循循善诱,帮助新员工看到其想法在实现的过程中该如何遵循规范的流程和制度。而新员工要理解,那些必要的告知和沟通并非老人对你不信任,而是为了了解任务完成进度,便于统筹规划,从而保证部门目标一致,漂亮地交出成绩单。身为职场人,就应该有专业的做事方法。师傅带徒弟,总希望徒弟早点出师,所以老员工不愿意给新员工太多调整时间。于是有了“老员工指责新员工缺乏主动性,新员工抱怨老员工太苛刻”的纠纷。
重视老员工的态度和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