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飞扬:第十五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才女卷)
2416600000006

第6章 逆时的声音(3)

逆时的声音

文/熊月

奶奶

在初中附近的街道看见了许久未见的中学老师,近四年的时光并未在他坚硬的身板上打下任何磨痕。他走路的样子也没变,每迈出一步总要伴随着肩部的下斜和腰部的扭转,再以腰身为支点转动出另一步,摇晃着向前,却平稳有力。

我看了看他,却觉他也正在往我的方向看来,眼睛里带着些许疑惑。这使我咽住了喉结的颤动里快要喊出的老师,拉了拉身边的朋友,绕了半弯小圈离开。

并不是不想叫一声老师。或许是他的疑惑让我想起了半年前同学的升学宴上,我看见了初一带过我的杨老师并喊了她,但她记不起我的尴尬让我有些纠心。毕竟老师们带过的学生太多,能让他们记下的也仅是不多数孩子的名字。待我们长大后,我们还能记得教过我们的老师,可他们却已忘了我们。

只是时常会听奶奶讲起她曾教过的学生们,有的已不再联系,但有那么不多数的几个偶尔会来看看她。印象最深的是经常来奶奶家并总是带上许多我们家平时吃不起的昂贵东西的罗阿姨。刚开始奶奶并不肯收,但罗阿姨一直坚持着说张老师你就收下吧!没有您我哪能有今天呢!

罗阿姨并不是奶奶帮助过的最多的学生。中学时的她成绩一般,家境也不太好。奶奶便经常把她带回家吃饭,偶尔找几件旧衣服给她。并不太多的恩惠却让罗阿姨记到了如今。现在她已是本市最有钱的汽车商之一,她给姑夫找了一份待遇较优厚的工作,帮了奶奶更多的忙。这让我看到不管生活是如何地出人意料,但在大多数时候,做好人总是有好报的。

无可否认奶奶是一个好老师,这让妈妈和她的矛盾闹到最大时总会说:“这老东西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宁愿对学生好也不愿多让媳妇一分!”

确是,奶奶对刚进门不久的妈妈太过苛刻。但奶奶待我还是不错,至少给了我一个即使长大了也依旧怀念着的小时候。

待我能以稚嫩的口气较为流畅地说出方言的时候奶奶退了休。我被接到了奶奶的家里,不仅是为了让爸爸妈妈更好地工作,更多是因为勤劳能干的奶奶可以把我照顾得很好。于是我过了三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直到升入小学,我才渐渐地学着去自立。

奶奶的家离学校极近,步行也不过五分钟。但更近的则是新华书店,走过去连三分钟也要不了。这便利了我每天放学跑去书店看看书的爱好。经常在书店看书看得入迷时,一个鸡毛禅子就那么突然地伸到了眼前,这也避免了我的回家过晚使奶奶做好的饭菜在等待中凉得透彻。

所以很多事情总会有着好的一面。高中政治课上学到矛盾的对立统一时不禁想起了小时候书店里拿着鸡毛禅子的叔叔阿姨们。现在书店的规摸缩减地只余下一层,大多数读物被横行的盗版所占据。没有了拿着鸡毛禅子的叔叔阿姨,书也越破越脏了。我不再去书店,而是偶尔去网上下载电子书,但这并不能让我找回捧着书本的美好感觉。

打小便喜欢窝在家里。奶奶住的单元楼上下没有年龄与我相仿的孩子,屋里的大彩电和大书柜里的各类书籍便构成了我童年的大部分回忆。

在家里呆长了的人大多不太喜欢晒太阳,我也不例外地喜欢着光线不多的冬季。相较于屋外的严寒,室内的客厅里生着的火炉把老房子暖得温温热热。吃饱了午饭后我便窝在沙发上围着炉子烤火看电视,奶奶则坐在旁边垫上了棉垫子的靠椅上戴着老花镜读文章。

奶奶犹爱读冰心的文章,可我却更喜欢爷爷常看的武侠内小说,电视节目也总挑了武侠类的电视剧和爷爷一起看。

偶尔奶奶书看完的时候会跟着看看,不过一会儿便起身去厨房拿了盛着香肠的盘子,用筷子挑着在火炉子上烤。腌肉在火烤中滴出的油落进煤逢儿里滋滋地响,使密闭的屋子满溢着食物的香气。烤过后的腌肉香腻得让我吃不够,但奶奶不会多烤。她说煤烤的东西吃多了容易致癌。这是实话。奶奶也会说吃东西时嘴巴张大了很松开挂着下巴的骨钩而掉下巴。这是假话。但无疑,这都是关心的方式。

相较于屋子里温暖的寒冬,奶奶家炎夏的阳台总是充满了蓬勃的朝气。这里的半面给繁盛的葡萄叶子罩成了一大片阴凉,另半面则种上了月季、喇叭花、金银花、栀子花、银杏等盆栽。我最喜欢的是只开在夏季的太阳花,一盆子可以开出好几种颜色,神奇却美好。只是长大后没有再见到有人种太阳花,也从来没有在书上看到作家对它们的描写。或许很多人都认为太多彩的颜色便是种俗气,但我却热爱着多彩的生活,所以即使没了太阳花,我也依旧不放弃地追寻着我想要的生活。

比起我对花的颜色的喜欢,奶奶更喜欢的则是养花的过程。她习惯每天起得很早给花浇水,然后在清晨的澄彻里出门买莱。奶奶也会在除了冬天的季节里在阳台养鸡。鸡笼子架在葡萄叶下,并不大,最多的时候仅能养四只鸡。但多了动物也会为阳台添加活气。我喜欢在闲余的时候把新鲜的菜叶子撕成小片,往里面包上小米,蛋壳和水晶果冻的碎粒拿去喂鸡。这些东西大多是给老鼠偷着吃了。

这栋老楼的老鼠较为猖狂,后来渐渐发展到经常偷走鸡刚下的蛋。但奶奶却并不恼,因为她养鸡只是为了充实生活,就如同养花一般,用来打发她本就不多的闲适时光。

奶奶勤劳了一辈子。年轻时的爷爷去了甘肃当兵,奶奶便独自在家把年龄不大的爸爸和刚出生没多久的姑姑拉扯长大。一直到年老,奶奶也总是忙碌不停。

也正是这种勤劳惯坏了姑姑,成家后没有自理能力的姑姑还得让奶奶来操心。直到堂妹的出生,奶奶渐渐地料理不来一大家子人,矛盾也越来越多。为了不让奶奶太过操劳,我离开了奶奶的家,离开了这个包含着我所有童年回忆的老房子。

过多的不舍让我经常在梦里回到这个水泥地面的老房子,房子里生着温热的暖炉子,奶奶就坐在垫着棉垫的木椅子上烤着火,暗沉的光线里有些昏昏欲睡了。

老师

都说湖北是教育名地。到了小学时期,教育的繁重使得小学作业便不算少数。而班主任对作业的不合理布置更是让我经常熬夜。睡眠的缺失让奶奶为我担心,可出于班主任的武断和心胸狭窄,班里的同学和家长都忍了,奶奶也只能在每天做好晚饭的时候给我把那些无多大用处却极难的作业写好,让我吃了饭后照着抄。后来不知是哪个同学的家长把这件事告到了校长那里,班主任为此发了很大的脾气,班里的几个学生由于受到怀疑而被班主任恶整了好久,其中有两个忍受不了的终于在升上二年级的时候转了班。

小学时班主任对我并不算差,然而她经常性的每隔一段时些找些理由整整我,在爷爷接我的时候告诉爷爷我在课堂上说话开小差。但这并不是针对我,她对班里的大多数同学都是如此。她只是在提醒家长们贿赂的时候又到了。

二年级的时候班里进行了对班干部的竞选。荐于那时在班里的成绩和表现都算得上较优,便满怀着希望交上了竞选稿。只是最后的一串长名单上却不见我的名字,于是回家哭着问奶奶为什么班里那几个平时爱欺负人却不学习的坏孩子能选上而我却落了选。但第二天早上班主任却突然宣布说昨天忘了选组织委员,我便在这个小意外中选上了班干部。

当时特别地高兴,即使这是在全校只有我们班才有的莫名其妙的职位。后来过了好久奶奶才告诉我实情:那天晚上给你们班主任打电话,她要我第二天早上去学校门口找她。于是隔天一大清早的,我一个老人便买了两大桶香油去你们学校。走到你们学校门口的时候一个不稳被门槛给绊得扑在地上,而你们的班主任就站在我前面几步远的树下一边吃早餐一边看着我,无动于衷。最后门卫来把我给扶了起来,我连身上的灰都没顾得上拍就一跛一跛地走到你们班主任面前陪着笑把油递给她……唉!现在的老师啊,可真跟过去不一样咯!”

听到这些的时候心抽了一下,说不出是什么感觉。但高考后的小学聚会我选择了缺席。我并不是一个大度的孩子,我也不能确定在看到小学班主任的时候,是否可以勉强自己笑着叫道:老师。

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如此。小学时因为某次的偷懒让爷爷帮我完成了那次的美术作业。由于爷爷干的是工程这行,且平时便对画画有着较大的兴趣。为了让我受到老师的表扬,爷爷大手笔地画了一幅牧童放牛的水墨图。作业交上去后老师当然看得出这幅已超出了她的水平的画图不是我能画得出的,但她并未批评我。相反,她今后常常鼓励我画画,这让我对画画产生了极大的热情。有时老师看见爷爷来接我,老师也会走过去和爷爷讨论关于画的话题。熟悉后爷爷给老师送过较贵的茶叶,老师却坚决不收。这或许也是老师沉浸在艺术里远离世俗的缘故,热情而不拘小节。

上初中后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我放弃了已有较大发展的画画这门艺术。随着在作文上渐渐地绽头露角,我对文字的兴趣开始大了起来,而梅老师则给了我的初中时期较大的影响。

在初三开学前的日子里,奶奶曾不止一次地对我说:“以后要带你课的梅老师好啊!他课讲得可好了,如果不是因为小时候得了一场病,他现在的成就肯定是不得了!”

开学后的第一堂也见到了准时步入教室的梅老师,他走路的样子引出了全班同学诧异的眼神。老师或许是已习惯了这种目光,他摇动着腰身迈出大步跨上讲台,站稳后的腰板挺得笔直。他并没有讲课,而是用这第一堂课的时间给我们讲着他的人生。

他告诉我们儿时的麻痹症使得他下半身瘫痪;他告诉我们他的学生时期经常因为腿疾而在教室里爬行,最后却以优异的成绩让那些嘲笑他的眼神转为了尊重。他告诉我们虽然后来他可以站起来了,也考上了一所好的大学。但只因他不能如正常人那般行走,那所大学便把他拒之在了门外……说着说着他的眼睛红了,而同学们也是一样。老师最后的那句“既然我能活得很好,你们又有什么理由不为美好的生活而奋斗?”让同学们的斗争被瞬间点燃,虽然这斗志只被极少的人延续到了以后,但至少在这一年里,没有人不尊敬梅老师。

初三时在梅老师在带课里语文有了不少的进步。由于梅老师和奶奶曾经是关系较为不错的同事,对我也较为照顾。在梅老师的鼓励下我的写作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中考后第一次给新概念投了稿,却以失败结束了这次的初试。但我却未放弃,给新概念投稿也成了我以后每年坚持的习惯。

高中时成绩的渐变平庸让我脱离了优等生这一行列。没有了老师的关注,我便可以自由地把时间大多支配在阅读和写作上。并不是盲目地不懂得如何去规划未来,我只是对喜欢的事徒生出前所未有的渴望,甚至幻想着把这种渴望延续到未来的生活里。为此付出了几乎所有,却因支点两边的失衡使得希望全部坦塌,我被狠狠地抛回在了原地。

在复读前的日子里用心去写了八篇文章。为了不再如前几年那样失败得毫无音讯,我待到开学后拿给语文老师看过并得到肯定才寄出。几个月的等待太过漫长,依旧是毫无结果的失败让我的寒假满是失落。以前羡慕着那些随便写写便可以得到大奖的好运的孩子们,现在才明白缺少了天赋和实力这两样东西,想要奇迹降临并不容易。

复读的日子在平稳里过着,静下心来学习让我体会到了已很久未有过的心安。只是偶尔也会有那么些小事来推动生活的波澜。就如前些日子的课文课上,当我看到投影仪上老师的磁盘里还存放着我给他看过的文章,保留至现在的文件夹上标注着“xx的作品”,后两个字让我无以言喻地感动了。不仅是出于老师对我的文章的尊重,这让我明白了罗阿姨至今还感谢着奶奶的原因。

随着高考的再次临近,强袭而来的压力让我大量地做梦。梦里的我回到了奶奶的老房子,房子里生着温热的暖炉子,奶奶就坐在垫着棉垫的木椅子上烤火,黯沉的光线里有些昏昏欲睡了。

然后画面转向那个清冷的早晨,拎着两大壶油的奶扔跌撞地走向班主任,却被大门口冒出的两道石槛绊得扑倒在地上。

我挪了挪脚步,想要走近她。

可我甚至看不清她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