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杨二丫头伏魔录
23926400000006

第6章 仰韶文化遗址遇瓮棺葬灵童

东河川的“河”指的是洛河,洛河有南、北之分,虽仅差一字,但相隔千里,南洛河古称雒水,属于黄河支流,是周易河图洛书文化的发祥地,而北洛河古称洛水,属于渭河支流,而渭河又同属黄河支流,所以是一宗两脉,才高八斗的曹子建所作《洛神赋》之洛水之神,即指的是北洛河,洛神即伏羲氏的女儿宓妃,因此南北洛河名扬天下,道冲的家乡就在洛水(注:北洛河)之畔,因此称为洛滨,由于在洛河以东,本地人常自称东河川人或者川道人,据《奉天县志》(注:蒲城古称奉先)记载,金代《进义校尉韦公墓表》说:祖自长安韦曲(注:今西安市长安区),后迁至奉先之东永平,因家焉。其中一支定居东河川,是为韦村(注:现洛滨镇韦村),1963年经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洛河考察组勘察,位于韦村西南300米处的洛河西岸二级台地上,断定为仰韶文化遗址,面积约2000平方米。幼时,母亲任教韦村小学,道冲随母入校,母亲有一名学生叫韦少强,小名叫虎子,比我大四岁,上二年级,总带着我四处游荡,虎子家境殷实,常给我送一些小零食,所以从往甚密,有一次,我跟着虎子去抓蛤蟆咕蚪(注:陕西话蝌蚪),来到一片湿地,看到湿地里边密密麻麻一大堆蚍蚂蜉(注:陕西话蚂蚁),虎子拿起铲子就挖,忙活半天,挖出一个红色的陶瓷瓶(注:长大后知道此应为石器时代的红陶),我跟虎子把红陶瓶在旁边的水渠清洗干净,这才发现瓶身上有几个圆孔,圆孔旁边有一堆涂鸦,好像是鸟兽什么的,虎子沿着小孔往里边一看,差点没坐在地上,虎子看到一个婴儿模样的黑石头端坐在陶瓶里,脸色惨白,我问虎子;“咋咧,虎子哥,里面是啥?”,虎子惊的说不出话来,半响才说道:“没事,贤弟,里边就是个石头,等我擦干净,一会往里边装蛤蟆咕蚪。20多年后的今天我才知道,当年那个红陶瓶并不是普通的瓶子,是仰韶文化母系氏族时期的葬具,据说夭折的婴孩放在此瓶中,埋在父母住处的房基下,寓意骨肉不分离,瓶身上的圆孔用来供灵魂自由出入,这是当时流行的瓮棺葬,由于年代久远,变成了化石。虎子把里边的黑色婴儿状的东西倒出来,然后装上蝌蚪,我们俩就回去了,第二天是星期一,虎子却没有来上课,我问母亲虎子咋没来,她说请假了,中午吃完饭,我兴匆匆的拿着虎子寄养在我这里的两只小乌龟去找虎子,他家就在学校不远,我端着脸盆,踉踉跄跄的往虎子家走,水洒了一路,当我来到他家的时候,家里已经聚了百十号人,全是韦氏宗亲,虎子躺在炕上,脸上身上手上起满了兵乓球大小的脓包,乡医郭先生正在给他把脉,我叫了一声“虎子哥“,他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半天说不出一句话,他的姐姐跟母亲坐在炕沿上抹眼泪,不知道过了多久,我看见杨二丫头来了,手里依然是一个大风水盘,一块包裹着严严实实的红布,杨二丫头瞅了一眼放在窗台上的红陶瓶,面色凝重,问虎子他爸:“哪来的瓶子?”,虎子他爸说:“这碎怂昨天说跟申老师他娃在外头拾的,俩人逮蛤蟆咕蚪去了”。杨二丫头认得我,于是问我,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他讲了一遍,杨二丫头微微点点头,轻轻闭上眼,突然口中念念有词:“生死冲制命为限,顺逆九宫法阴阳。”突然睁开眼睛,说:“把罐子水倒了,赶紧去俩娃挖罐子的地方,把那块黑石头放进去,在原位埋上。在西南方插一炷香,等香点到三分之二,拿点香灰回来让娃喝了”。一连还几天,我都再也没有见到虎子,大概过了七天,我看见虎子拿着一袋卜卜星(注:陕西早期著名零食)向我跑来,满脸微笑,我倚在校门口,吸了吸鼻涕,露出两排整洁的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