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杨二丫头伏魔录
23926400000010

第10章 澂邑漕仓陶罐巫祝之法

粮仓是国家命脉,都知道几千年来有句振奋人心的话叫“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就是出自中国最强盛的朝代西汉,抵御匈奴就得行军打仗,行军打仗,粮草供给就显得非常重要,粮仓的位置自然也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细柳仓与澂邑仓便是西汉两大命脉,其中,细柳仓具有重要军事意义,文帝时期,大将周亚夫率军驻扎在细柳仓(注:在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南渭河北岸)南据匈奴于渭河,以免进犯都城长安;而澂邑的漕仓则是通过漕运的方式将粮食沿洛水运至京师,为京师供给的命脉,澂邑漕仓在什么位置,历史上并没有记载,不过92年,宝鸡师范学校的彭曦教授在东河川西头村进行秦汉遗址调查,采集到四块上有“澂邑漕仓”篆体字的瓦当,才将这处遗址确立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春秋时期,有北徵县,徵通假字澂,后来不知谁误将澂写作澄,所以就有了后来的澄城县。

在东河川所有村民家里,谁家都有一些瓶瓶罐罐,有些是祖传的,有些是从地里挖出来的,平时也就放点咸菜跟破烂,谁也没想到这么东西会是文物,一时,街道旁边开了个文物店,里面摆满了各种瓶瓶罐罐,都是收上来的西汉的一些东西,那古董店开的也巧,就开在我七爷家新建的一座房子里,那房子临街,也算个商铺,算是租给了那个外来的远方淘宝客,我跟淑芬经常在那里玩耍,有一次,看见永华在那个收文物的商铺里边,头发梳的溜光,穿一身中山装,笔直的站在那一堆瓦瓦罐罐旁边,时而拿些笔和纸片记着一些东西,看到别人在瞅他手上的纸片,他会礼貌的收起纸片,然后朝着旁人微笑的点点头,待旁人离去,又拿出纸笔继续在记录着。如此过了好几天,永华也记了好几天,但是第八天的时候,永华却没来,淑芬拉着我要去找阿华,结果发现,阿华突然像变了一个人,非常的狂躁,失去了往日谦谦有礼的形象,对着我和淑芬爆粗口,我跟淑芬感到非常愕然,一个人怎么会变化这么大,阿华拿着砍刀,在家里抡了起来,谁也不敢靠前,像是发疯了似得,淑芬赶紧叫了杨二丫头过来,杨二丫头让四五个大汉把阿华按住,绑在了床板上,阿华面目狰狞使劲的挣脱并大骂不止,杨二丫头不知道从哪儿翻出一片纸,道冲一看,这不是永华在文物店记东西的纸片吗,杨二丫头看完纸片,豆大的汗往下滴,划了一根火柴,随手把纸片给点着了。

杨二丫头赶紧命令我和淑芬准备清水、黄裱纸还有毛笔朱砂,当我把清水递给杨二丫头的时候,只见杨二丫头边左右摇头边念到:“此水非凡水,一点在砚中,云雨须臾至。病者吞之,百病消除,邪鬼粉碎,急急如律令”,刚念完然后淑芬接着递上了黄裱纸,杨二丫头接着念到,“北帝敕吾纸,书符打邪鬼,敢有不服者,押赴都城急急如律令”,此时头左右摇摆的更加厉害,我刚要把毛笔递给杨二丫头,杨二丫头已经等不急了,一把扯过毛笔,继续念到:“居收五雷神将,电灼光华纳,一则保身命,再则缚鬼伏邪,一切死活天道我长生,急急如律令”,叩齿三通,合净水一口,向东喷之,聚精凝神,一笔画下,边画符,边念咒:“赫郝阴阳,日出东方,敕收此符,扫尽不祥,口吐三昧之水,眼放如日这光,捉怪使天蓬力士,破病用镇煞金刚,降伏妖怪,化为吉祥,急急如律令敕“然后将符直接贴到永华的额头,贴完之后,永华安静了许多,我问杨二丫头怎么了,杨二丫头没有说话,沉默了良久,叹息一声拉着淑芬回家了,我正准备要回去,突然看到地上还未燃尽的永华记东西的那张纸片,纸片烧的再剩下一行字了,看到前六个字我已经吓得腿软了,那六个字是“养鬼之法,在于..”,据称巫祝文化在西汉盛行,巫师在澂邑漕仓肯定做过法事,把养鬼之法雕刻在那陶罐上,我们谁也不认识篆体字,东河川除了杨二丫头,没有第二个人看到懂,而永华则是杨二丫头的入室弟子,自然看到懂小篆,从此,杨二丫头将永华逐出师门,淑芬对阿华也一反常态,重新回到我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