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2380000000001

第1章 序

“今天的父母真难!今天的孩子真累!”这是在中央电视台的专访节目中,一位资深的教育专家由衷发出的强烈感慨。

确实如此。一方面,我们常常听到“很难”的家长们这样的抱怨:为什么孩子这么不听话?他们越来越难管。另一方面,我们又常常听到“很累”的孩子们这样的心声:为什么父母这么爱唠叨?我们这么不自由。反差如此强烈、矛盾如此突出的这两种情绪与感受,已经在现实生活中造成了家长与孩子的冲突和对立,甚至在个别家庭中还发生了不应有的悲剧。以至于很多专家与学者把这场不听话的孩子与让孩子听话的父母之间的较量,视之为“两代人之间的战争”。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不听话、不服管的孩子越来越多?孩子不听话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面对不听话的孩子,父母究竟应该怎么办?很多家长为此陷入了困惑与烦恼中,他们渴望得到一个正确答案。回答这些问题并不简单,也许下面这个故事能让我们得到某种启示。

靠近北极的一片荒原,居住着一群狐狸,它们属于一个“家族”。这年秋季,狐狸家庭又增添了新成员,三只可爱的小家伙降临世间。在极具母爱又极其负责的狐狸妈妈的精心照料下,三个健康结实的小狐狸熬过了漫长冰冷的冬季。春暖花开,渐渐长大的小狐狸终于第一次走出了黑暗冷湿的洞穴,第一次享受到春天的温暖。

阳光下尽情嬉戏的三只小狐狸,开始显露出不同的个性和特点:老大固执而又安静;老二温顺而又胆小;老三淘气而又好动。最让妈妈省心的是老大,他喜爱静静地凝望远方,任何一个新发现都让他无比兴奋并执著地研究半天。最让妈妈放心的是老二,他总是谨小慎微,爬出了洞口后从不离开妈妈的视线,稍有风吹草动,总是第一个迅速钻回家。最让妈妈操心的是老三,他总像有无穷的精力,不知疲倦地到处疯跑,常常迷失在荒原的某一处,之后被焦急的狐狸妈妈衔回家。

终于有一天,狐狸妈妈开始无情地驱赶着已经长大的孩子,让他们自己独立生活。三只小狐狸从此开始了真正的生存冒险。一个月过去了,曾经最让妈妈省心的老大在一次冒险中被大海吞噬了,曾经最让妈妈放心的老二总也抓不到猎物而被饿死,只有那只最让妈妈操心的老三顽强地存活下来。几年后,他成了冰雪荒原上真正的主人。

狐狸一家的经历被拍成了电影,在世界各地放映时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中国也有很多人观看了这部名为《狐狸的故事》的电影。然而,当人们尤其是家长们被其故事所感动、被其结局所震撼时,恰恰忽略了它给人类的借鉴,忘记了它对教育子女的启示。于是,在如何让孩子听话的家教过程中,出现了两种十分危险、后果可怕的极端倾向:要么严加管教,不许孩子违背父母的意愿乱说乱动;要么彻底撒手,放任孩子任性地成长。

很显然,这两种倾向都是错误的。如果完全脱离科学的教育,放任孩子自由成长,势必造成下一代人身心发育的紊乱;如果完全依照父母的意愿管教孩子,势必造成下一代人心智成长的近亲繁殖,最终会导致人种的退化与社会的衰退。

教育科学研究证明:不听话,是孩子发育中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种必然的生理现象。科学地认识孩子不听话现象,父母们会发现,听话的孩子未必就好,不听话的孩子未必就不好。而造成孩子的不听话行为,既有孩子自身的心理与生理原因,更有外界环境影响的客观原因,而父母的教育意识与教育方式更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如何帮助、引导不听话的孩子?父母首先要真正了解孩子不听话的原因,然后从理解与尊重孩子入手,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形式恰当的教育。

为了有效地帮助有关家长解决孩子不听话问题,我们组织多年研究家庭教育问题的专家,在对大量案例跟踪分析的基础上,精心编写了这本《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本书深刻分析了孩子不听话现象的种种原因,精辟论述了教育孩子的科学理念,对孩子不听话的多种表现进行了严肃而认真的透视,为父母正确地应对孩子不听话行为,提出了各种实用而有效的对策与技巧,是专为广大家长解除心病、为孩子送来欢乐的一本简明、有益、方便、科学的家教读物。希望它能对广大家长教子成才有所帮助。

金戈博士

2005年8月1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