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杂志弱国崛起:我的名字叫印度
2371100000001

第1章 弱国崛起(1)

一个人口大国的多彩画卷

【标签】资本主义 世界贸易 崛起 印度 人口

经济发展令人瞠目的特点之一就是它在国内激起的反对之多。许多不同政治阵营的人至今仍质疑二十年前的改革方案,其中包括执政的国大党政要,而正是这方案支撑了印度的繁荣。他们的抱怨通常讲究修辞--甚至连印度共产党都在其执政的三个州内勉强接受了资本主义。但仍需提醒批评者的是,从前的混合经济把印度搞得有多糟糕。

帕特里克·弗伦奇,一位英国作家和历史学家,他在其新书《印度:一幅画像》中进行了提醒。在印度早期致力于计划经济这令人赞赏的一章中,他把印度首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思想描述成“走极端混合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思想,而这个极端是凯恩斯不可能在财政上采取的。”新独立的印度主要是通过政府支出,力争15年内工业产值增加五倍,人均收入翻一番。随后印度极为乐观的规划者继续在重工业上铺张浪费,推出无数法律以促进乡镇企业,并强行为进出口设置障碍。

到尼赫鲁1964年去世时,印度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减少了一半。他的女儿英迪拉·甘地接替他担任总理,继任后她赋予了国家一个更大的经济角色,浪费和管理不善使情况不断恶化。1978年国有巨头印度煤炭损失高达2.58亿美元--比当时整个五年计划中指定为政府福利开支拨款的总和还多。

这种损失造成了1991年国际收支平衡危机。由于储备金不足10亿美元,印度被迫出口黄金避免破产。无奈之下,经济学家兼政府幕僚的曼莫汉·辛格被任命为财政部长,希望他做些事情。靠着他从来不曾为人知的雷厉风行,辛格及时取消了许多控制。他大幅削减关税,取消许可证,以及允许外国投资流入。印度经济腾飞了,带着一两个杂乱的声音。2011年10月,次公开募股活动中,现由辛格领导的政府售出了10%的印度煤炭股份,约为35亿美元。

就象弗伦奇所说的,印度崛起的见证就是对国家严肃认真的指导如今使印度的商业和经济得到了同政治、文化和宗教同样多的空间。曾经被视作不可改变,或不可救药的印度目前被公认为充满活力,不断创新,即将成为经济强国。弗伦奇热爱南亚,另一方面素材选得也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不同方面,他都有代表性地列举了一些必要的历史记录,接着浓墨重彩地刻画了当代人物和事件,其中不少还做了第一手的尖锐评论。该书塞满了优雅的画像,有印度的重要人物、辉煌人物、悲惨人物、以及喜闹人物,如古稀之年的医生乔杜里,他把自己要命的事录成了数百首著名的流行歌曲,贴上了YouTube,成了一个通宵网络明星。

但是,他的这种写法可能有那么一点点令人乏味。在其大量评述中,弗伦奇很少提供什么新鲜的分析方法,有些过于单薄。他对最近的尼赫鲁-甘地统治者们太过仁慈,比如,国会领导人索尼娅·甘地,出乎所有人意料地更圆满,但这并没有使她在弗伦奇的笔下成为精明的战略家。虽然这是事实,她的儿子兼预料中的辛格继任者拉胡尔很少公开讲话,但在弗伦奇看,来这可能是由于他羞怯内向,如同他拥有不可思议的远见一样。几位甘地和辛格也应该因为贪污腐败和印度政府最近的原民粹主义而背负比弗伦奇所谈到的更多的骂名。

在提出一些新观念的同时,弗伦奇也时有令人惊讶的倾向,主张既定的观念。西方力量相对而言将被亚洲的崛起削弱、印度政坛正变得越发王朝化、以及这个国家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者需要梳洗自己的宣言,这些都是司空见惯的。弗伦奇却把它们当作见解提出来。与此同时,他责难那些懒惰的印度记者“靠不断地报道不幸的故事营生”;但这些都很少见了。另一方面,近年来该国的对外报道经常太过火,只凭显而易见的偶然现象就当作国家多方面的问题而推崇印度的经济增长。

弗伦奇是一个很好的作者,印度所有的一切都有着吸引人的魅力,因为他的书而更加清楚了。尽管书中存在诸多缺陷,但它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重大时刻颇有成就的画像。

大象起舞了吗?

【标签】强国 外交 巴基斯坦 邻国 务实主义

有朝一日印度将成为一个强国。印度的人口、核武器以及日益增长的经济使这一趋势变得几乎势不可挡。外界人士,尤其是西方人士力捧印度,因为它可以成为中国新兴的对手。从世界领导人的访问行程安排中可见一斑,比如贝拉克·奥巴马在2010年底访问新德里时表示,印度有资格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看起来该国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强国了。

但是正如戴维·马龙在其对印度外交政策快速的调查中清楚阐述的那样,印度大象要真正起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的国际政策基本上还是被动、渐进式的并且没有什么远大目标。印度有少数优秀的外交家但是相当力不从心。这个全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羞羞答答,在国外倡导其价值观方面软弱无能。南亚之外的军事规划人士并没有把印度庞大却装备差劲的军队(或许并不包括海军)放在眼里。

原因显而易见。印度长期被人侵略,首先想到的就是团结起来成立一个可行的民主国家,这使它并没有留下多少余地向海外拓展。印度人可能和美国人一样自以为是,认为他们伟大的国家是世界的中心。认真对待外交事务的印度领导人屈指可数,其中代表人物就是莫提拉尔·尼赫鲁。他是印度的第一任总理,聪明睿智又富有魅力。他美化了其他人的卑劣行径并努力避免卷入冷战,但是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他却乏善可陈。印度还在为先前拒绝担任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那一令人困惑的决定后悔不已。

然而,正如马龙先生一针见血指出的那样,印度最大的弱点表现在其所在的地区。分离的创伤注定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关系将长期紧张,但印度面对边境血腥的挑衅时表现出了令人赞叹的克制。但是作为当地的霸主,印度应该在其后院加强经济纽带和维护稳定方面更加有所作为。实际情况是,除了与几个像不丹和马尔代夫等微不足道的小国外,印度与其他领国的关系基本上都不佳,区域贸易也令人遗憾。只有印度向这些领国展示出更多的魅力或实力,远隔一方的强国才有可能认真对待其炫耀的全球实力。

戴维﹒马龙是最近刚刚卸任的加拿大驻德里高级委员,学识渊博,对其论点论证充分。他或许应该关注自己的建议,在印度领国的最大问题上多花一些时间。有关巴基斯坦的部分在425页中只占到了6页,这对于这一令人烦恼的关系来说太少了。他或许也应该更加充分的论证他的乐观态度即目前巴基斯坦和印度开战的可能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低。毕竟,两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会层出不穷地发生暴力冲突。与日益极端化和麻烦不断的巴基斯坦--美国对伊斯兰堡政权的感情必然在变淡--的关系转变也将及时地影响印度的外交政策。

马龙先生得出了如下结论:印度不会设计外交政策的宏图,而是会奉行经济利益至上的务实主义。在中东、中亚和非洲寻找石油等能源意味着要有更大的国际影响力并与中国展开更多的竞争。印度将顶住西方的压力,不做其东边强大得多的国家的任何制衡力量,与此同时与亚洲其他国家扩大贸易关系。至于宣扬价值观,印度将努力把自身打造成快速经济增长和宽容民主国家的典范。最终大象起舞将是其表率的巨大力量。

再加把劲儿

【标题】预算案 改革 金融危机 辞职 印度经济

历史性的印度经济改革已经过去20年,现在正是需要再次拼搏的时刻

1991年7月24日,时任印度财政部长的Manmohan Singh,向国会提交了一份将改变他的祖国和整个世界的预算案。这是在国耻期间的几乎不可能的胜利。由于政局动荡、油价高昂、财政挥霍,当时印度外汇储备仅能维持两周。就像一个贫困家庭要典当祖传首饰似的,印度央行在等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更多援助时,被迫向英格兰银行空运了47吨黄金作为一笔代款的抵押。

在那个忧患重重的夏季,Singh贬值了卢比,废除了大多数配给额度和生产许可,并向外资开放了一些产业。他的改革摒弃了规章红宝书中的部分条款,正是这些条款使得印度商人受制于海关审查员。在他向国会提交预算案时,他转述了Victor Hugo的名句:“当一种思想的时代到来之时,地球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它。”

这一思想--Singh认为--是要使印度崛起而成为世界重要经济力量。之后的岁月充分坚定了他的信念。印度经济近乎是从前的四倍,在过去的20年间平均增长率为7%,而2005到2007则超过9%。考虑到印度巨大的规模,其经济增幅是除中国外已有经济增长中最多的,也将远多于今后任何国家的增幅。而且与中国不同的是,印度人口组成将支撑其未来的发展。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Singh改革的作用被夸大了,并指出印度在这次危机后10年间的增速与之前20年间基本相同。前期当经济规模较小时,改革确实创造了短暂的推动力;然而Singh的自由化进程更具有更长远的意义。因而,1991年7月足以与中共实施改革开放的1978年12月、及英国投票废除谷物法的1846年5月一样,载入经济史册。

你忘记了我们的周年纪念日

印度却没有庆祝的心情。虽然印度经济成功抵御了全球金融危机,但通胀加剧、经济增长变缓。物价压力已经持续了相当长时间,使得人们怀疑印度是否可以在避免经济过热的同时保持9%及以上的增长率。近来境外投资参差不齐,甚至不屈不挠的印度企业家也似乎灰心丧气了。

当Singh在2004年出任政府总理、愉快地为国大党主席Sonia Gandhi服务时,他掌控的经济正在收获经济自由化果实。因而他发现,继承自己推动产生的经济成果,这一职位非同寻常。但与许多家庭财产继承人不同,他变得严谨而保守。他的政府深陷丑闻,浪费了宝贵时间用以拖延调查、维护罪不容赎的几个部长,而如今其中两名部长已经黯然辞职。Singh继续掌舵保证了印度经济政策不会倒退,却无法保证进步。

政府似乎认为只要顽强掩护过去的改革就足够了,它有时的作为就好像经济增长是会确定发生的:不断扩大的劳动人口和令人瞩目的储蓄率保证了更多的劳动力和资本。印度的创新能力和企业家文化会完成剩余的任务。

这样的自信并不合适。即便是印度企业家的充沛精力也会衰退。人口增长态势也应激发警示而非自满。每年有超过2500万印度人出生,而劳动人口增长约1000万。营养不良、学校教育、人才招聘等问题毫无进展,因此每年有数以百万的年轻人须从事无关轻重的工作,很少有机会发挥他们的潜力。

驭象人的最后一次骑乘